150万军队的覆灭导致俄国面临非常糟糕的处境。但很显然,此时有一个国家的处境比俄国还要糟糕,那就是战略防线不得不被动收缩的德国。
相较于战争前中期坚定的团结在一起的德国,现在的德国更像是混乱和无序的杂合体。
德国首相并非是万能的,他也无法让所有的德国人信赖并且服从自己。
不管是德国的军方高层还是政府的官员,亦或者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家伙们,都有着反德国首相集团的存在。
虽然德国首相为此也建立了相关的国内情报组织,一遍又一遍的审查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家伙和军方以及政坛的高层。
但黑暗中的事物是无法彻底清除的。他们会在德国取得优势时龟缩在暗处,同样也会在德国陷入劣势时站出来谴责。
最著名的反德国首相的高官就是已经退役的军方高层路德维希·贝克。
这个在历史上也同样鼎鼎大名的家伙,因为从军40年辉煌履历的原因,被授予了炮兵上将军衔。(一级荣誉军衔)
在军队的任职上,路德维希·贝克最高担任过德国的陆军总参谋长,直到他因为和德国首相政见不和的原因被强行撤职。
但也正因为如此,让路德维希·贝克将军对德国首相蛮横的行为十分不满,他也反对德国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对波兰发动战争。
但后续波兰被快速击败明显超出了路德维希·贝克的预料。路德维希将军也不是个蠢货,他果断的在明面上放弃了反对德国首相的行为,老老实实的当一个退休的老不死。
不过,自莫斯科保卫战和苏达林格勒战役失败之后,路德维希·贝克自认为时机已经到来。
趁着德国还没有丧失最后的力量,趁着德国的本土还没有被同盟国进攻,眼下是德国最后的求和机会。
不过此时的德国政府和军方大部分都是主战派,德国首相更是一個坚定并且疯狂的战争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政府同意向同盟国投降,就必须得想尽一切办法将德国首相从高位上拉下来。
考虑到德国首相培养的大量心腹和疯狂的党卫军,想要彻底的把他拉下马,就必须得果断迅速的推翻政府并且处决他。
处决德国首相,这是多么疯狂的想法。
虽然容克贵族中已经有很多军方高层对德国首相不满,但他们明显无法和德国首相培养出的核心力量对抗。
德国首相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了大量的心腹,包括只对首相忠心耿耿的党卫军、首相心腹戈林所控制的德意志空军和以各种名头所建立的情报组织。
这样豪华的阵容别说是几个军方的高层反对了,哪怕能够煽动一部分军队直接反叛,也不一定能在德国首相反应过来之前攻占柏林。
如果被发现,这样谋反的罪名结局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处死。
路德维希·贝克将军明显知道失败的下场,但他也知道自己和德国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想要顺利谋反并且掌控德国的政权,就必须要有几个非常坚定可靠的盟友,盟友的手中还必须掌握着足够数量的军队。
路德维希·贝克将军第一个盯上的目标是汉斯·斯派达尔。汉斯·斯派达尔虽然只是一名少将,但他手中却掌握着一支较为精锐的部队。
更重要的是,汉斯少将是路德维希·贝克上将的好友,路德维希上将自然明白汉斯少将已经对首相的统治产生些许不满。
其实早在战争最开始之前,汉斯少将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并且赞同德国首相的扩军备战行动。
但很明显,德国首相的行动远远不止扩军备战和吞并几个小国家,他的计划甚至是吞并整个欧洲。
一下子得罪欧洲好几个大国的行为在汉斯将军看来有些疯狂,特别是在战争中后期德国单挑整个世界的行为,更是让汉斯少将对德国首相产生了更多的怀疑。
和路德维希·贝克上将的想法一样,汉斯少将认为,如果德国无法尽早退出战争的话,德国民众将会面临比一战还要糟糕的灭顶之灾。
这样的想法和路德维希·贝克上将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也是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成为好友的原因。
但一个小小的少将和一个步兵师的力量想要掀翻德国首相是根本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计划的成功率,路德维希·贝克上将和汉斯少将一致决定通过拉拢更多军方高层的方式,凑齐更多的军队再行动。
好消息是,自从苏达林格勒战役失败之后,容克贵族就对一意孤行发动苏达林格勒战役的德国首相十分不满。
眼下要凑几个反对首相的军方实权高层还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
没过几天,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彻底让汉斯少将和路德维希·贝克上将兴奋起来。
因为汉斯少将的游说起了大作用。他不仅说动了刚刚任职的B集团军群的部分高级军官,还说动了现任B集团军群总司令,被誉为“帝国之鹰”的埃尔温·隆美尔元帅。
埃尔温·隆美尔可谓是鼎鼎大名。虽然履历和历史上并不一样,但埃尔温·隆美尔还是在军旅生涯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并且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作为历史上被誉为二战德国最杰出的三大将领,埃尔温·隆美尔的军事能力已经毋庸置疑。
哪怕是在这个世界,埃尔温·隆美尔仍然担任过德国首相大本营司令等重要职位,足以见得德国首相对这位帝国之鹰的信任。
对于汉斯少将和路德维希·贝克上将来说,拉拢隆美尔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
毕竟隆美尔可是现役的陆军元帅,手下掌管着德国三大集团军群之一的B集团军群,兵力高达数十万人。
与隆美尔相比,汉斯少将所率领的一个步兵师简直不值一提。
虽然B集团军群位于法国,但要是获得了隆美尔的支持,这次反叛行动绝对会顺利很多。
相较于战争前中期坚定的团结在一起的德国,现在的德国更像是混乱和无序的杂合体。
德国首相并非是万能的,他也无法让所有的德国人信赖并且服从自己。
不管是德国的军方高层还是政府的官员,亦或者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家伙们,都有着反德国首相集团的存在。
虽然德国首相为此也建立了相关的国内情报组织,一遍又一遍的审查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家伙和军方以及政坛的高层。
但黑暗中的事物是无法彻底清除的。他们会在德国取得优势时龟缩在暗处,同样也会在德国陷入劣势时站出来谴责。
最著名的反德国首相的高官就是已经退役的军方高层路德维希·贝克。
这个在历史上也同样鼎鼎大名的家伙,因为从军40年辉煌履历的原因,被授予了炮兵上将军衔。(一级荣誉军衔)
在军队的任职上,路德维希·贝克最高担任过德国的陆军总参谋长,直到他因为和德国首相政见不和的原因被强行撤职。
但也正因为如此,让路德维希·贝克将军对德国首相蛮横的行为十分不满,他也反对德国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对波兰发动战争。
但后续波兰被快速击败明显超出了路德维希·贝克的预料。路德维希将军也不是个蠢货,他果断的在明面上放弃了反对德国首相的行为,老老实实的当一个退休的老不死。
不过,自莫斯科保卫战和苏达林格勒战役失败之后,路德维希·贝克自认为时机已经到来。
趁着德国还没有丧失最后的力量,趁着德国的本土还没有被同盟国进攻,眼下是德国最后的求和机会。
不过此时的德国政府和军方大部分都是主战派,德国首相更是一個坚定并且疯狂的战争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政府同意向同盟国投降,就必须得想尽一切办法将德国首相从高位上拉下来。
考虑到德国首相培养的大量心腹和疯狂的党卫军,想要彻底的把他拉下马,就必须得果断迅速的推翻政府并且处决他。
处决德国首相,这是多么疯狂的想法。
虽然容克贵族中已经有很多军方高层对德国首相不满,但他们明显无法和德国首相培养出的核心力量对抗。
德国首相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了大量的心腹,包括只对首相忠心耿耿的党卫军、首相心腹戈林所控制的德意志空军和以各种名头所建立的情报组织。
这样豪华的阵容别说是几个军方的高层反对了,哪怕能够煽动一部分军队直接反叛,也不一定能在德国首相反应过来之前攻占柏林。
如果被发现,这样谋反的罪名结局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处死。
路德维希·贝克将军明显知道失败的下场,但他也知道自己和德国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想要顺利谋反并且掌控德国的政权,就必须要有几个非常坚定可靠的盟友,盟友的手中还必须掌握着足够数量的军队。
路德维希·贝克将军第一个盯上的目标是汉斯·斯派达尔。汉斯·斯派达尔虽然只是一名少将,但他手中却掌握着一支较为精锐的部队。
更重要的是,汉斯少将是路德维希·贝克上将的好友,路德维希上将自然明白汉斯少将已经对首相的统治产生些许不满。
其实早在战争最开始之前,汉斯少将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并且赞同德国首相的扩军备战行动。
但很明显,德国首相的行动远远不止扩军备战和吞并几个小国家,他的计划甚至是吞并整个欧洲。
一下子得罪欧洲好几个大国的行为在汉斯将军看来有些疯狂,特别是在战争中后期德国单挑整个世界的行为,更是让汉斯少将对德国首相产生了更多的怀疑。
和路德维希·贝克上将的想法一样,汉斯少将认为,如果德国无法尽早退出战争的话,德国民众将会面临比一战还要糟糕的灭顶之灾。
这样的想法和路德维希·贝克上将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也是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成为好友的原因。
但一个小小的少将和一个步兵师的力量想要掀翻德国首相是根本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计划的成功率,路德维希·贝克上将和汉斯少将一致决定通过拉拢更多军方高层的方式,凑齐更多的军队再行动。
好消息是,自从苏达林格勒战役失败之后,容克贵族就对一意孤行发动苏达林格勒战役的德国首相十分不满。
眼下要凑几个反对首相的军方实权高层还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
没过几天,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彻底让汉斯少将和路德维希·贝克上将兴奋起来。
因为汉斯少将的游说起了大作用。他不仅说动了刚刚任职的B集团军群的部分高级军官,还说动了现任B集团军群总司令,被誉为“帝国之鹰”的埃尔温·隆美尔元帅。
埃尔温·隆美尔可谓是鼎鼎大名。虽然履历和历史上并不一样,但埃尔温·隆美尔还是在军旅生涯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并且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作为历史上被誉为二战德国最杰出的三大将领,埃尔温·隆美尔的军事能力已经毋庸置疑。
哪怕是在这个世界,埃尔温·隆美尔仍然担任过德国首相大本营司令等重要职位,足以见得德国首相对这位帝国之鹰的信任。
对于汉斯少将和路德维希·贝克上将来说,拉拢隆美尔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
毕竟隆美尔可是现役的陆军元帅,手下掌管着德国三大集团军群之一的B集团军群,兵力高达数十万人。
与隆美尔相比,汉斯少将所率领的一个步兵师简直不值一提。
虽然B集团军群位于法国,但要是获得了隆美尔的支持,这次反叛行动绝对会顺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