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启年殿。
赵启年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繁花似锦,若非阴风吹拂,浑不知今已是深秋。
“陛下。”洪公公不知何时来到了赵启年身后,低头轻声道,“几位禁卫将领已有答复。”
“他们是如何说的?”赵启年负在身后的拳头紧了紧。
洪公公迟疑刹那还是答道:“他们说谨遵杨将军命,不愿妄动。”
赵启年猛然转身大吼:“再不妄动义父就要死了!遵命有何用?再说朕手握兵符,他们怎敢不从?”
洪公公后退半步,低头不语。
“北疆的骑兵如何答复?”
“他们同意在城外接应,但不愿入城。”
窗框很干净,没有一点灰尘,漆因年久虽有些淡了,平日里抚摸着却反觉顺心。
然而紧握时似有无形的刺要嵌入掌中。
“朕要这兵符何用?”
叹息声落下,屋内又归寂静。
风吹进屋内掀起书页,哗哗声起,哗哗声止。赵启年抬起头,“宫中高手有多少?”
“陛下,宫中高手只会保护陛下,不会另行他事。”
赵启年转过身,“那可能找些江湖上的高手?他们要什么朕就给什么。况且以义父的威名,愿意助朕的人应该不少,只要能将义父带到城外,朕......朕愿将帝位禅让......”
“陛下!”洪公公看着有些癫狂绝望又一脸脆弱的赵启年,想起他之前还故作威严的样子,心中突生出了怜爱,“陛下,杨将军去意已决,陛下何故再做挣扎!”
在赵启年的印象里,洪公公的声音永远是低沉的、稳重的,不轻,不响,是正好能让自己听得清楚又不会觉得吵闹烦心的声音,有时还会带着难以察觉的温柔。
直到今天赵启年才知道,原来洪公公也会打断自己,声音也会震耳欲聋,直入心底。
因此他退了两步,才思考起洪公公的话。
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
我,又错了?
“嗯。”
......
用来凝神的熏香烟雾缭绕,和着清雅的药味钻入鼻中只让人感到心静。
李敬澜把碗交到李从文手中,看着自己的幼子皱着眉头出神,笑道:“我没想到这药也能熬出此等幽香,仙药果然不凡啊。”
确实很香。
李从文轻轻嗯了一声,把碗放到一边,但只能感到心烦意乱。
李敬澜见此,微叹口气,沉吟片刻突然出声道:“杨小央可算得上你的至交好友?”
“嗯。”李从文下意识答了一句,随后反应过来,更觉有些心烦,“以前是。”
李敬澜并未在意,接着问道:“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小央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好像回答过?
李从文看向父亲,突然想起之前在牢里杨叔也问过自己。
刚想开口说说之前的答案,又想到那封杳无音讯的信,便想恶狠狠地批判他一番。
“这个人特别懒,懒得能一天什么都不想做,还特别不正经,有时候真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哦,还特别絮叨,好歹是个修仙的,一点气度都没。
最重要的是,这人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管不顾。”
李从文片刻就想了杨小央一大堆的缺点,刚要说出口,却发现这些与当日说给杨叔的差不多。
莫非这人真就没点长处?
李从文想到这差点笑出声,又想到自己应该生气,连忙收起嘴角。
“其实长处还是有的,比如他心有时候还是挺细的,照顾人尤其是小荼,可以说无微不至了,甚至......”
甚至还把自己的灵魂分出了一半。
李从文想到杨小央明明头痛欲裂,连站都站不稳却依旧装着没事的样子便觉得有些心疼又好笑。
杨小央还以为自己瞒过了所有人,却不知道他说的谎谁都骗不了。
但是为什么连灵魂都能分出一半的人却不愿救自己的父亲呢?
李从文发现没想过这个问题,又或者说其实自己一直都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
“他为什么没来救杨启?”李敬澜看着表情不断变化的幼子,轻轻地问道。
“因为......”李从文知道答案,只是难得觉得说出心里想说的话那么困难。
“因为埋怨,或者说恨吧。”
李从文看向父亲,不知如何反驳。
他听过杨小央的过往,也知道杨小央对他父亲的态度,以前他只觉得这样的感情不可思议,也不认同杨小央。
现在想来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是什么样的?
李从文不知道,他只知道若是这样,自己对父亲的很也许会比杨小央还要多上许多。
又想到只剩一个脑袋的小荼,以及就要离开的鞠夜阑,顿觉揪心。
“杨小央可能是个可怜的人。”李从文承认,自己太过幸运。
只是李从文觉得杨叔一定也有自己的顾虑,错也不在杨叔。
那谁有错?
李从文不知道答案,只是更觉悲伤。
看向父亲希望能得到答案,却发现父亲的神色格外复杂。
“如果你能早些想明白,事情会变得不一样吗?”
李从文愣住,一时没明白父亲的意思。
如果我早些明白?明白什么?明白杨小央的感受吗?
那我还会写下那封决绝的信吗?杨小央会更加的痛苦吗?
李从文不禁有些后悔,如果自己换一种做法,事情会不一样吗?
还没等李从文继续想下去,李敬澜便开口了。
“从文啊,有些事情便是这样的,多思无益,想来想去也不过那两个字罢了。”
李从文听出父亲的声音带着些苦涩,带着些无奈。
“哪两个字?”
“天意。”
天意?
李从文惊讶地看向父亲,连父亲这样的读书人也会相信天意这种东西?
“我不信天意。”
李敬澜并未反驳,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我也不信。”
“那为何......”
“从文啊,你以为人因何聪慧于它物?”
“因何?”
“因为人呐,懂得如何欺骗自己。”
清雅的药味逐渐散去,屋内只余熏香的味道,李从文繁乱的心绪突然静了下来。
“爹,我想读书,做官。”
赵启年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繁花似锦,若非阴风吹拂,浑不知今已是深秋。
“陛下。”洪公公不知何时来到了赵启年身后,低头轻声道,“几位禁卫将领已有答复。”
“他们是如何说的?”赵启年负在身后的拳头紧了紧。
洪公公迟疑刹那还是答道:“他们说谨遵杨将军命,不愿妄动。”
赵启年猛然转身大吼:“再不妄动义父就要死了!遵命有何用?再说朕手握兵符,他们怎敢不从?”
洪公公后退半步,低头不语。
“北疆的骑兵如何答复?”
“他们同意在城外接应,但不愿入城。”
窗框很干净,没有一点灰尘,漆因年久虽有些淡了,平日里抚摸着却反觉顺心。
然而紧握时似有无形的刺要嵌入掌中。
“朕要这兵符何用?”
叹息声落下,屋内又归寂静。
风吹进屋内掀起书页,哗哗声起,哗哗声止。赵启年抬起头,“宫中高手有多少?”
“陛下,宫中高手只会保护陛下,不会另行他事。”
赵启年转过身,“那可能找些江湖上的高手?他们要什么朕就给什么。况且以义父的威名,愿意助朕的人应该不少,只要能将义父带到城外,朕......朕愿将帝位禅让......”
“陛下!”洪公公看着有些癫狂绝望又一脸脆弱的赵启年,想起他之前还故作威严的样子,心中突生出了怜爱,“陛下,杨将军去意已决,陛下何故再做挣扎!”
在赵启年的印象里,洪公公的声音永远是低沉的、稳重的,不轻,不响,是正好能让自己听得清楚又不会觉得吵闹烦心的声音,有时还会带着难以察觉的温柔。
直到今天赵启年才知道,原来洪公公也会打断自己,声音也会震耳欲聋,直入心底。
因此他退了两步,才思考起洪公公的话。
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
我,又错了?
“嗯。”
......
用来凝神的熏香烟雾缭绕,和着清雅的药味钻入鼻中只让人感到心静。
李敬澜把碗交到李从文手中,看着自己的幼子皱着眉头出神,笑道:“我没想到这药也能熬出此等幽香,仙药果然不凡啊。”
确实很香。
李从文轻轻嗯了一声,把碗放到一边,但只能感到心烦意乱。
李敬澜见此,微叹口气,沉吟片刻突然出声道:“杨小央可算得上你的至交好友?”
“嗯。”李从文下意识答了一句,随后反应过来,更觉有些心烦,“以前是。”
李敬澜并未在意,接着问道:“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小央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好像回答过?
李从文看向父亲,突然想起之前在牢里杨叔也问过自己。
刚想开口说说之前的答案,又想到那封杳无音讯的信,便想恶狠狠地批判他一番。
“这个人特别懒,懒得能一天什么都不想做,还特别不正经,有时候真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哦,还特别絮叨,好歹是个修仙的,一点气度都没。
最重要的是,这人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管不顾。”
李从文片刻就想了杨小央一大堆的缺点,刚要说出口,却发现这些与当日说给杨叔的差不多。
莫非这人真就没点长处?
李从文想到这差点笑出声,又想到自己应该生气,连忙收起嘴角。
“其实长处还是有的,比如他心有时候还是挺细的,照顾人尤其是小荼,可以说无微不至了,甚至......”
甚至还把自己的灵魂分出了一半。
李从文想到杨小央明明头痛欲裂,连站都站不稳却依旧装着没事的样子便觉得有些心疼又好笑。
杨小央还以为自己瞒过了所有人,却不知道他说的谎谁都骗不了。
但是为什么连灵魂都能分出一半的人却不愿救自己的父亲呢?
李从文发现没想过这个问题,又或者说其实自己一直都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
“他为什么没来救杨启?”李敬澜看着表情不断变化的幼子,轻轻地问道。
“因为......”李从文知道答案,只是难得觉得说出心里想说的话那么困难。
“因为埋怨,或者说恨吧。”
李从文看向父亲,不知如何反驳。
他听过杨小央的过往,也知道杨小央对他父亲的态度,以前他只觉得这样的感情不可思议,也不认同杨小央。
现在想来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是什么样的?
李从文不知道,他只知道若是这样,自己对父亲的很也许会比杨小央还要多上许多。
又想到只剩一个脑袋的小荼,以及就要离开的鞠夜阑,顿觉揪心。
“杨小央可能是个可怜的人。”李从文承认,自己太过幸运。
只是李从文觉得杨叔一定也有自己的顾虑,错也不在杨叔。
那谁有错?
李从文不知道答案,只是更觉悲伤。
看向父亲希望能得到答案,却发现父亲的神色格外复杂。
“如果你能早些想明白,事情会变得不一样吗?”
李从文愣住,一时没明白父亲的意思。
如果我早些明白?明白什么?明白杨小央的感受吗?
那我还会写下那封决绝的信吗?杨小央会更加的痛苦吗?
李从文不禁有些后悔,如果自己换一种做法,事情会不一样吗?
还没等李从文继续想下去,李敬澜便开口了。
“从文啊,有些事情便是这样的,多思无益,想来想去也不过那两个字罢了。”
李从文听出父亲的声音带着些苦涩,带着些无奈。
“哪两个字?”
“天意。”
天意?
李从文惊讶地看向父亲,连父亲这样的读书人也会相信天意这种东西?
“我不信天意。”
李敬澜并未反驳,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我也不信。”
“那为何......”
“从文啊,你以为人因何聪慧于它物?”
“因何?”
“因为人呐,懂得如何欺骗自己。”
清雅的药味逐渐散去,屋内只余熏香的味道,李从文繁乱的心绪突然静了下来。
“爹,我想读书,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