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王前传 第5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小说:北凉王前传 作者:北凉老人 更新时间:2024-08-07 08:49:09 源网站:顶点小说
  也许有的书友会吐糟说“徐虓跟温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就算温和蒙面了,看身形还认不出来吗?”

  有个词叫作‘认错人’

  一个陌生人,穿了一件和你所熟悉的人相似的衣服或者相似的发型,很多人会把这个人错认成自己熟悉的人。

  逆向推理,当一个你特别熟悉的人,有一天突然换了一套,他以前从来没有穿过的衣服或者发型。如果他带着一个面具,或是让你只看他的背影,有几个人能认出来这是自己熟悉的人?

  大家或许会说,那可以看眼神啊。

  所谓的眼神,其实就是瞳孔的颜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看眼神,其实看的不是瞳孔,而是看的眉毛、眼角、上下眼皮、眼球的转动,把这些结合起来,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眼神。

  大家路过小学附近,或者是去公园的时候,有各种卡通面具,可以买一个带上试试,看能不能看出眼神来。

  徐虓第一次见到红衣人,当时他正在被辛无愧追杀,体力和精神都已经虚弱到了极致,

  那个时候温和以红衣阎罗的造形出现,在徐虓的心里,他希望这个红衣人是徐良。所以,他一直在红衣人的身上,去找和徐良相同的地方。

  当徐虓确定这个人不是徐良之后,失望心伤之下,已经没心思去观察这个红衣人是谁了。

  而这一次,徐虓的精神和体力都处于满值状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温和。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的话,就算温和故意穿上能够遮掩身型的宽大红衣,带着覆盖整张脸的红衣面具,徐虓也能认出他来。

  可世间的事,就是那么的无巧不成书。要是什么都按正常逻辑轨道来发展,那我们这些写小说的,也不用熬夜费脑的去构思故事情节了,直接写个第一章,然后坐等各位读者来替我们脑补完成后面的剧情就行了。话说以后科技发展了,会不会有这样的软件出现啊?老汉知道港漫那边,很多都是用固定的软件来绘图的,这也是许多不同作者的港漫,画风和人物造形相同的原因之一。

  书归正传,

  齐玄真、温和、徐虓,这三个人在五百年前,都与吕祖和洞泫七子有关。在徐虓见到的齐玄真的时候,他能够确定,自己之前别说见过齐玄真的本尊,就连齐玄真的画像,他都没见过。

  但偏偏齐玄真的身上,就有一种让徐虓似曾相识的感觉。加上齐玄真所说的宿慧、转世、醒来这些关键词,让徐虓判断出,自己与齐玄真在五百年前是非常熟悉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堂堂天榜第一人,凭什么不远千里的从龙虎山,来到这关外,又是给他徐虓传授绝世功法,又是赠送他符枪、符刀、符剑、符甲?

  而在温和所装扮的红衣阎罗身上,徐虓又感觉到了和齐玄真一样‘似曾相识’的感觉。这让他误以为这个红衣人,也和齐玄真一样,与自己是前世相熟。

  这种‘先入为主’在社会心理学中,叫作‘刻板印象’

  红衣阎罗,也就是温和,并没有和徐虓多说什么,他也和齐玄真还有三丰真人一样,用秘法传授给了徐虓一套能够隐息藏影,名为‘和光同尘’的潜伏之法。

  另外,他还给了徐虓一葫芦灵酒,让徐虓在修练功法前,喝上一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这让徐虓更加误会这个红衣人是和齐玄真一路的了,

  要不然,他怎么知道,自己现在就缺这么一套潜伏隐踪的功法?

  ‘红衣阎罗’温和把这两份见面礼,都交给徐虓之后,没再多说什么,他就如一片红云那样,无声无息而来,无声无息而去。

  阿史那飞燕这个女人,不愧是突厥的智帅。虽然她两次都没有杀得了徐虓,但在第二次撤走之前,她故意叫破了红衣人是凶名赫赫的天榜十魔中的红衣阎罗。

  她此举的用意是,如果徐虓过于迂腐刻板,忌惮或是不屑于与红衣阎罗这样的魔头交往,那说不定会刺激的这个魔头与徐虓反目成仇。

  还有跟在徐虓身边的那两个军兵,这两个普通的士兵,他们的心里会不会有些其它的想法呢?

  中原人有句话叫作‘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们三个人一起遇见了齐玄真和三丰真人。结果,徐虓又是功法,又是刀枪葫芦的,得了一堆宝贝。可这两个人却什么都没得到,他们的心里会不会‘患不均’呢?

  如果再让他们知道,这个看起来和徐虓相熟的红衣人,竟然是天榜十魔中的大魔头,他们会不会在军中传一些关于徐虓‘结接魔头’的谣言呢?

  军伍之中,排在金字塔最顶端的是文官,喜欢看历史文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原因,老汉就不在这里水字数了。

  排在第二序列的是‘将门世家’就是那些老牌的武勋家族。

  排在第三位的是走科举路线上位的武进士、武举人之流。

  排在第四等的,是军户,也就是家里至少三代为军的底层军官。

  排在第五等的,才是江湖名门子弟。

  注意,是江湖名门,你要是出身于什么巨鲸、海鲨,这样没有历史传承的小门小派,那地位还不如那些服兵役的普通百姓高呢。

  出身江湖名门,在军伍中都要被排到下三等去了。那结交江湖魔头的,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徐虓不会因此而获罪问斩,但有这个名声在,他未来的升迁之路,就算是十成给毁了七成。

  他再想出头,那就是难、难、难了。

  而且,别看徐虓身边那两人,只是普通的军兵,但军中的关系,错中复杂,谁没有个三亲六厚啊。普通军兵也肯定会有相熟的底层军官,底层军官会有相熟的中层军官,中层军官会相熟的高层军官。

  谣言为什么传播的快?

  就是因为口口相传,一个人只要传给几个人,再由这几个人,每人再传给几个人,这种几何级数的倍倍相增,就是谣言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原因了。

  阿史那飞燕这招成功了吗?

  成功了。

  徐虓没有受影响,李四没有受影响,可是张三却受了阿史那飞燕的影响。因为,他就是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人。

  张三和徐虓的义父徐良,有一个相同的爱好,就是喜欢听书。没参军之前,他家不远处就有一个茶馆,还是半大孩子的张三,就在那里帮工做小伙计,挣钱补贴家用。

  他常听说书先生讲“某个普通少年,有天路遇高人,被传授绝世武功,然后出人头地,顿顿吃饺子,还是肉多菜少的那种。”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在军中也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张三已经知道,出人头地之后,不止能顿顿吃饺子,还能吃更好的,穿更好的,娶大家闺秀,当大官,兴许还能进京给皇帝陛下请安。

  皇帝要是高兴了,还能在大官前面再加‘世袭’二字,到时候子孙后代,就能一直做大官、吃好的、穿好的、娶大家闺秀了。

  莫说是少年人,就是军中四五十岁的老军头,偶尔酒酣面赤之时,也会白日做梦的幻想一番,更何况是张三这个少年郎了。

  所以,当他知道那两位仙风道骨的真人,一个是天榜第一人齐玄真,一个是武当掌教三丰真人的时候,张三的心里就开始幻想了。

  可是那两位高人,由始至终,都没有和他说一句话,

  你们对徐副统领好,他功夫好、人聪明,这我张三服气。

  可我张三也不差啊,徐虓吃肉,不说让我们喝口汤,给块他啃剩下的骨头也行啊。

  我张三也不贪心,什么刀啊、枪啊、葫芦的,这些宝贝我都不要。那传我一门功夫总行吧?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哪怕您二位不像对徐虓那样,对我用仙法传功。您就把口诀说一遍还不吗?

  我要是记不住,算我没那个福份。

  整套口诀太长,那传我个三招两式...哪怕是一招都行啊。

  说书先生总说‘相见即是有缘’

  既然有缘,为什么连一句话,都不对我说呢?

  为什么!凭什么!?

  从齐玄真和三丰真人离开之后,张三的脑子里想的就是这六个字。

  他拿自己和李四比,觉得自己什么都比李四要厉害。

  他又拿自己和徐虓比,发现徐虓什么都比自己强。

  越是这样,他的心里就越是有一团火在烧。当阿史那飞燕点破红衣人是天榜十魔的时候,张三心里的那团火彻底的燃烧了起来,再也扑不灭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凉王前传,北凉王前传最新章节,北凉王前传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