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夜上五台山,糊里糊涂地就到了菩萨顶的后山,在山顶上闻听有流水之声,知道顺着溪流就能找着寺院,皇上今儿晚上肯定得寄宿在山顶的寺院之中。好么,下马来先将黑毛虎拴住,空身儿钻进松树林儿,顺着水声绕来绕去,就到了一座深潭之前。哎,巧了,正巧二帝太宗皇帝由老太监和八王陪着在潭边看景儿。可是瞧着瞧着,坏了,七郎本来就闻到过一股子腥臭之气,可是是时有时无,猛然间从水边儿水草之中翻身儿爬出来一头大怪物出来,水花四溅,怪物张着血盆大口冲着皇上就来了!吓得老太监抱着脑袋朝山下就跑,一边儿跑一边儿喊:“何人救驾!”七郎一看,看起来护驾的军校和自己的哥哥们都不在身边儿,皇上是自己偷偷儿地叫上八王陪着他出来逛景儿的。按说七郎要是个官迷,这会儿就得应一声,说我来救驾!可是七郎没挪窝儿,他瞧着,心里话当初是你要宰我父子,今天最好是叫这怪物把你给吃了才好呢,这可是你的报应,可不能怪我。当然七郎此刻也摸了摸自己的身上,肋下佩剑也没带在身上,真要是上前去救驾,自己拿什么救呢?我自己也是手无寸铁呀!心里虽然是这么想,可七郎毕竟是侠义心肠,脚底下一步一步也就慢慢地往前靠近了。定睛细看,水里仰头出来的这只怪物,大概是一条巨蟒,二目闪亮如灯,大张着血盆也似的大口,大脑袋歪来歪去,看意思正在找准头儿,这就要一口咬下来啦!再看二帝,还马上皇帝哪?一屁股瘫坐在地,浑身颤抖,体似筛糠,俩眼睛都看得呆了。正在危急,八王一把把皇上给拽起来,推推搡搡,将二帝推上了溪边小路儿,“万岁,您快走!”八王反身回来,双手一分,挡住了皇上,一步一步朝巨蟒就走过去了。
这头巨蟒一看,眼看到嘴的美餐要跑,也急了,猛然间高昂起来,做势要往下扑!七郎可不敢再耽搁了,这会儿离得也越来越近了,大喝一声——咱们前文书曾经说起过,七郎的嗓门儿大,犹如古时的项羽,叫作喑呜叱咤,千人皆废,这大晚上要是叫杨七郎再抖丹田来一嗓子就更是响亮了——这一嗓子把巨蟒都吓着了。“呔!妖物,休伤我主贤爷!”您听好了,就今天七郎在这碧波潭边儿一嗓子,算是牢牢地给皇上和八王拴上对儿啦。这一仗打下来,之前都没事,就今天这个茬儿叫二帝心里犯开嘀咕了。怎么着,我不是你主?八王贤爷才是你主哇?七郎这句话刚喊出来打闪纫针的这一瞬间,二帝连这句话是谁喊出来的都还没听出来呢,这心里就泛起一阵的酸意。皇上赶紧扭头往回看,就看见一个大个儿的黑影快步抢到八王的身前,也是将八王推到自己这边儿,自己上前,根本就看不出来是谁来,可是听着声音耳熟……他还在打愣儿呢,八王又在地上站起来了,高喊一声:“七将军,切勿莽撞,速速退回!”啊?二帝使劲儿地揉揉自己的眼睛,想看清楚救驾之人的身形儿……可了不得了,巨蟒早已按捺不住,扭动身躯可就扑向了杨七郎。
七郎脚底下没停,拉下来八王千岁,也是一把推下潭边的岩石,就自己跟这儿站着。因为一路上山嫌天儿热,身上连鼍龙铠也没挂着,就是一件单衣,也不曾带着寸铁。这可怎么办?哎,一着急想起来了,自己的舌根儿底下还埋着一只救命用的枣核镖。正好此时巨蟒张着大嘴可就探到自己的近前儿了,七郎张嘴,噗,这只枣核镖就打出去了,不偏不倚,正戳中巨蟒的右眼。眼看着大蛇一疼,猛然间朝左边儿一歪身子,大尾巴就从水草之中掀起来啦,七郎一纵身就躲过去了。回身再看八王和皇上,连滚带爬地退到了三丈开外了,这心里还算踏实点儿。七郎再看巨蟒,连番地扭动,看起来是叫自己的枣核镖伤了右眼。可是这巨蟒可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再次昂起蛇头,张开大口,直愣愣地就扑过来了。七郎手里没兵刃,倒也不惧,抡起胳膊来照着蛇头就是一拳。这一回没等七郎反应过来,巨蟒的脖子一扭,绕过了七郎,迂回了一圈儿又回来了,还是张着大嘴在那儿直晃悠。七郎还想跳起来给巨蟒一拳,这家伙还是一偏头,又朝旁边一冲,又绕了一圈儿。八王和二帝在后边儿可算是看清楚了,巨蟒这是要缠住七郎!“七将军,小心!”话还没说明白呢,巨蟒的动作更快,呼啦啦……尾巴卷上来,蛇头再一带,七郎就叫巨蟒给缠住了!
大家伙儿都知道,蟒蛇没有别的招数,就是靠身体缠住猎物,越勒越紧,最后是叫你浑身的血液难以流通,最后是衰竭而死。七郎虽然也没见过巨蟒,也不知道该怎么斗,可是知道这么叫大蛇把自己缠住肯定不成,双手较力一推,巨蟒暂时还不能将七郎给缠死。七郎的双腿是已然叫蟒蛇给缠住了,拿左手撑着,挥起自己的右手,猛勒巨蟒的脖颈。看着这条大蛇好像是叫七郎给打疼了一般,浑身的不自在,扭着扭着,就要把七郎往水里拖。哟,坏了!七郎看着知道,这要是把自己拖到了水里,自己可就没咒儿念啦,到水里喘不上气儿来,自己不用多少工夫儿就得被大蛇给勒死哇!
八王和二帝也瞅着着急啊,一起高声呼救:“来人哪……快来人哪!快来救驾!”干吗喊救驾呀?这阵儿你喊救杨七郎谁信呢?谁会琢磨过味儿来?你一喊救驾,有军校听着就能带兵刃来,这会儿是只要有一件利器,就能对付这条巨蟒啊!此刻能瞅见山坡下边儿火把是越来越多,也能听见喊话的声音是此起彼伏……看起来方才的老太监下山也喊来了不少的护驾军校。可是这会儿眼前没人哪儿行啊?眼看着巨蟒摆动身躯,七郎已然被拖下了深潭,潭水瞬间就没顶啦!君臣正在着急,就听身旁一座大岩石上边有人一声暴喝:“孽畜!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佛门净地肆意地伤人!七弟,不要担心,少要受怕,愚兄我在此!”
此人是谁呢?您别急,此处必得先补一段儿书外书。五台山乃是我国古代久负盛名的佛教名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五台山可不是一座山,是由东西南北中五座主峰环抱结成的群山合体,自从东汉年间便开始依山建寺,历代不绝,到了咱们书里说的大宋朝开国前后,可就有一百多所寺院了。到了五代后期,五台山就在河东北汉王的管辖境内,山中最广阔的十座大佛寺都由菩萨顶文殊院的住持匡圣大师管理。
那会儿火山王杨衮就与匡圣大师多有往来,老哥儿俩一辈子的交情。到后来太祖赵匡胤灭了南唐,杨衮在火塘山贺寿喜宴之上大笑而故。大师也正在老王的身旁,亲手为老山王正衣冠,诵经超度。而后大和尚等老千岁的葬礼办完,回到五台山上,静坐到了十二月也圆寂归天了。之后继任十寺都监的是大师的弟子智聪大和尚,没过多久太祖皇爷三下河东,反间计逼得令公退兵五台山上。那会儿智聪长老已经得了太子德昭的恳求,也赞同老主爷的为人,更加看好大宋的国运,甘心就做了太祖爷的托儿了。一面想着法儿地劝令公解甲归宋,可令公性格倔强,即使是河东国家都灭了,刘继元也弃城出降,他还是不肯归降。智聪长老和太祖皇爷、太子德昭都生怕令公膝下这几个孩子在阵前有什么损伤,假如说令公认死理儿,下了我的五台山菩萨顶,到太行山和晋王赵匡义、太子德昭翻脸死战,真是怕刀剑无眼,伤着里边儿谁。哪一位公子丧命或者是重伤残废喽,杨继业这辈子就再也不可能归宋了,打这儿起杨家将就是大宋朝的死敌了。为了这个,老和尚撒了个谎——五台山人人传说智聪长老会相面,长老就说你这七个儿子里,除了你的六儿子杨景之外,都得拜在我这五台山清凉胜境中出家为僧,得改换俗名,跳出三界,才能够保全了性命!否则,令公我可告诉你啊,你这六个儿子真是难逃血光之灾哇!那为什么不说六郎呢?别看当时的六郎才十八岁,可是做事沉着稳重,知书达礼。长老也有意地和六郎多聊了几句,哎,这一对话,就知道这孩子能看破时局,也有心要劝说父亲归宋,扶保明主。再者说,总不能叫令公自己一个儿子都不跟着下山去吧?哎,就说你的六郎君日后福运绵长,不用老衲我操心,可这六个儿子你得给我留下来。过去曾经有这么一出。
当时令公对老方丈的话还是将信将疑,爱子之心人人相同,也知道自己孤军下山去打宋军,难免落得个兵败身亡,真就打算吩咐自己这几个儿子在五台山出家为僧,拜智聪长老为师。可是孩子们谁都不干哪!谁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剃度出家呀?杨家兄弟哪一个是怕死的?全都跑下山来跟着一起到了太行山金顶决胜寨,拜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太行山下德昭太子三次拜见相约三事,令公金刀挑带归了大宋。智聪长老进京朝贺,提醒太祖皇爷当初自己领旨诓骗杨继业的这件事——圣上您可别忘了,我按您的意思可是说出来了这句话,告诉令公说这几个儿子只要是不变俗名,可是不久要有血光之灾。这句谎话我是替您说的,您可得给圆回来!后来杨继业举家进京,一住进无佞府,一登上天波楼,全都知道老主爷的心意了。令公和太君深受感动,领着儿子们上金殿请罪,就借着这个机会,老主刷下圣旨:打今天起,你杨继业就不叫杨继业了,单名杨业!什么意思?继业?您继的什么业呀?皆因为河东刘王曾赐姓杨继业为刘继业,和他的几个儿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文结拜为金兰之好。出于避讳,自杨令公归宋之日起,书面上可就不写杨继业了,而是写为杨业。令公跪倒谢恩,太祖说别忙,我再赐给你杨家一块匾额。有人拿过来手卷,太祖挥笔就写“平定广辉德昭嗣顺”,群臣一同山呼万岁,庆贺升平盛世。这八个字呢,里边就暗含着太祖皇爷当时的心愿,自杨令公归宋,天下一统还差最南边儿的两广了,因此叫“平定广惠”。临下笔的时候,太祖一琢磨,惠字不合适,就给改写为“辉”了——这样儿一写,我的心意也是群臣猜出来的,不是我直接说出来的。第二条,也就是眼下太祖皇爷最担心的,太子德昭能不能顺利地嗣位?因为自己多年在外用兵打仗,尤其是下南唐一困好几年,京城政务全都是宰相赵普和自己的二弟赵匡义打理。不久前赵普刚被排挤出京,等到自己下河东回来以后才发现,太子早就被二弟架空了。太祖皇爷借口自己被呼延赞一鞭打伤,命二弟代自己御驾亲征去灭河东、取太原,也是想趁机支走二弟,自己好重整国政,给太子换上能够帮扶的贤臣。可说什么也没想到,呼延赞做了先锋以后,连下河东数州,很快就围困太原城了。后来为了恩收杨继业,不得已太祖老主自己再抱病出京,到太行山前举锤招降。等到再回京,肉龙头二番迸发,陈抟老祖进京为他调治,太祖就知道自己的日子不会太多了。因此金殿上写下天波楼的匾额,这八个字就是你八子的新名儿,从今天起改换原名儿为延平、延定、延广、延辉、延德、延昭、延嗣,加上回京路上新收的义子延顺。这一换名儿,杨令公算是踏实了,而且多多少少对这位智聪长老有些崇敬之情——这换名之说可是让人预言说对啦!
所以这回二上五台山,令公一合计,与旧友智聪大和尚也十几年没见啦!专门前来拜访。如今智聪大师已经不再任五台山全山总领的僧正住持了,新任全山住持的乃是广慧大师。二帝来五台山游玩,接驾就由广慧大和尚来主持了,皇上要去这儿瞧瞧那儿看看的,自有不少人陪同。智聪长老难能得闲,便在自己的兴国寺中招待令公父子。哎?父子都按次序落座,老和尚就瞧出来了,来了七个儿子,里边儿少了一个。令公就把这一回出兵夺关,七郎连立战功,后来怕在阵前再有闪失,自己逐他回京的事一说。哦……老禅师点点头,“令公,还记得当年老衲我跟您提起过的事吗?”“哦?杨业我蒙大师垂训多矣,但不知今日大师提示,是哪一桩哇?”“呵呵呵,令公啊,您这是贵人多忘事。十几年前,我曾经跟您提起,您这几位公子,需留在老衲山林之中避入方外,才能躲开俗世间的争斗,也才能躲开是非祸害!如今十几年已然过去啦,您这会儿以为如何呀?”令公对智聪长老的见识自然是佩服,为什么呢?当初老和尚也说啦,你这几个儿子里唯有六郎君福运绵长。可不是吗?七个儿子里,只有六郎福气最大,走马撞见二帝被擒在铜台,迷迷糊糊杀敌救驾不说,还得着了郡主的珍珠衫。现在是当朝郡马,有养老宫的贺太后护着,八王也拿他当自己的亲妹夫。“哎呀,老禅师啊,您当年说的可是都应验啦!那阵儿您给我留下来四句偈语,是您说的:‘立名无佞,建业天波,辛勤劳苦,李陵荣枯。’果不其然,到在东京城金水河畔天波门里,老主爷为我杨家加盖一座无佞府,府门头起建一座天波楼,这不都是叫您说准了吗,哈哈……”其实令公这也是跟老禅师开玩笑,当年自己刚进东京时还真是吓了一跳,认为这是老方丈的神机妙算,可是后来眼见智聪长老可以轻易地进宫与太祖皇爷见面儿,这才悟到,其实不是老方丈会算命,完全是老方丈提前就知道了皇上的安排,暗藏在偈语之中,拿李陵的教训,暗示我不要学李陵之愚昧,留恋于“汉”,贪图愚忠刘氏的虚名。
老禅师看着令公,摇了摇头:“令公啊,老衲如今旧话重提,说的就不是这件事啦!偈语中的词句,来自上天的垂示,我不能跟您多讲,日后事到临头,您自然会有所领悟。今天您陪王伴驾来到我的五台山,我才又跟您提起此话,说的不是那会儿,说的可是眼下哇……”“嗯?大师,您这么说我就不明白了,还请您多多指教。”“不敢……令公,京城之事,五台山虽小,老衲我也多有耳闻。”令公就怕人提这件事,这是他此番挂帅扫北最大的心病,虽然是撸了潘洪的职权,可是陪在二帝身边的还是潘洪党羽,天天能嘀咕什么呢?今天广慧大和尚率领五台山僧团陪同圣驾游山,也能瞧得出来,真正得宠的不是大宋的王侯宿将,而是太师潘洪与潘家近党。令公抬眼看老禅师,就见智聪大师面带忧闷之情:“令公啊,恕老衲我直言,我观如今您在朝堂之上,君王之侧……可与当年不可相比啊。”令公一听就知道大师想要说的是什么,扭头看看,客堂里倒也没有外人,除了七个儿子跟着自己,再就是老将王源,其他几位家将都在外间儿。令公轻轻咂了一口茶,清清自己的嗓子:“唉……大师啊,实不相瞒,此番出京扫北,实在是比往日大不相同!”令公这心里也是憋闷了不少日子了,难得面见老禅师,多年的知己,老头儿总算是逮着机会了,一泻胸中淤积,就把去年小年之后潘豹摆擂一直到今年七郎打擂到后来跟随扫北的这些过往都跟老方丈讲了一遍。令公这么一说,这话可就长了,老禅师听在心中,边点头边宽慰令公,有时也难免摇头叹气。可是工夫儿一大,日头偏西,圣上传旨过来,满山够品级的文臣武将,全都到菩萨顶与圣驾一同享用素斋饭。这没辙啊,令公和老禅师只得先谈到这儿,一同登菩萨顶拜见圣驾,甭管吃多少,都得陪同皇上用素宴。
二帝自然是兴致盎然,邀请全山僧正总住持广慧大师与八王陪同自己左右,曹老帅、潘洪和杨令公依序排列在左右,君臣一同饮食五台山香积厨高手给烹制的素斋素菜。智聪长老年岁大了,陪皇上用了几道菜,也就找个托词,告辞回自己的兴国寺。令公一看今天是不得与长老多聊,也就强打精神儿陪着皇上喝茶闲聊罢了。智聪长老回到自己的禅房,心里装着心事,一时之间还睡不着,就着灯光之下,翻开几部经书闲看。嗯?忽然就听到自己的禅房之外有人叫门:“敢问大师,您此刻可否容小将一见?小将今日听大师说法,似有所悟,然多有不明,尚求您能指点迷津。”哟?老禅师一听,并不认得这位是谁,“这位将军,何必客套,既然此刻造访,必是你我夙世之缘,快快有请……”禅房的小门儿应声而开,老和尚抬头一看,嘿,一条大汉!身高九尺,面色泛青,高额阔腮,卷眉大眼,鼻直口阔,□下是满部的青钢髯。仔细辨认,似乎是有点儿眼熟,好像就是杨继业膝下的七子之一,但是是谁,一时还不好说。“小将乃是今日随同家父叨扰大师的第五子,杨春杨延德是也。”“哦,原来是五将军,老衲实在是不知,有失远迎啊!来来,快快上座。”“老禅师的面前,哪里有小将的座位,实实是不敢!小将今日听老禅师似乎还有话要说,无奈父帅的职责所在,今夜晚间不能够再多向大师您求教……”“嗯,那么今晚你来我的禅房,是你父帅的意思吗?”“不不,大师您千万不要误会,父帅此刻可能还在陪同圣驾,小将我虽为护驾八虎将之一,但此刻满山皆是扈从军校,用我等不着。我一时难以入眠,专程前来向大师您求教。如今时局若此,我父子伴君扫北,可说是步履维艰,但不知老禅师您有何指教?”
智聪长老上下打量了打量杨五郎,心中难免诧异。看五郎的相貌,看似是勇猛有余的莽夫,可是自己今天与老令公的一番对话,六郎倒没有前来找我,反而是这位五郎?看起来杨继业的儿子当中,心思最为缜密的反而是这老五。“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将军您能提到这一节,足以得见将军您的善念,这也是你我五百年来修得的缘分。老衲实言相告,听闻令尊所言,得知此一仗万岁必然要直指幽州,也就是说,过不了几天万岁就要从五台山下山去伐幽州……你父子可是千万不可相随下山,一旦相随一同讨伐幽燕,此一去必然是凶多吉少!”老方丈话说到此,并不愿再深说下去,看五郎的脸上也是半信半疑,“好,五将军,我的话这样说你是不会相信的。这么办,我看看你随身的短兵刃是何物。”“回老方丈,小将的随身短兵乃是一对板斧。”“好好好,老衲明白了,这是你们外祖父金良佐的宝物,削铁如泥!很好,斧子如父子,你们兄弟当年不肯在我高山出家为僧,无非是放不下父子之情。如今我看你是不是能放得下你的斧子吧!你的斧子本是一对,留在我的方丈室内一把,你随身揣好一把。今夜二更天时分,你再按我说的地方去等我,老衲保管你必有奇遇!”
杨五郎不知何故,就将自己的一把斧子留在了智聪长老的方丈室里,单单在腰里别着一把斧子,离开了兴国寺。按说二更天可也就是现在的晚上九点多,也等不了多长时间。按智聪长老说的,顺着山间的小道儿爬上菩萨顶的后山,果然是暗藏一座深潭,潭水边有一座松林。五郎听老禅师的吩咐,藏身在松林之内,等待禅师来点化自己。谁承想老禅师没来,倒等来了皇上和八王,更加惊喜的是,救驾勇斗巨蟒的大个儿,听八王这么一喊,提醒了自己了,仔细一看竟然真是出走了很多天的七弟!可是不好,巨蟒缠住了七弟,七弟手无寸铁,难以敌对巨蟒。嘿,怪不得老禅师叫我手握斧子在这儿等着哪,这是叫我砍这怪物哇?五郎一瞧,事在紧急,哪容自己多想,挥着自己的斧子就跳出来了:“七弟,不要担心!少要受怕,哥哥我在此!”
这头巨蟒一看,眼看到嘴的美餐要跑,也急了,猛然间高昂起来,做势要往下扑!七郎可不敢再耽搁了,这会儿离得也越来越近了,大喝一声——咱们前文书曾经说起过,七郎的嗓门儿大,犹如古时的项羽,叫作喑呜叱咤,千人皆废,这大晚上要是叫杨七郎再抖丹田来一嗓子就更是响亮了——这一嗓子把巨蟒都吓着了。“呔!妖物,休伤我主贤爷!”您听好了,就今天七郎在这碧波潭边儿一嗓子,算是牢牢地给皇上和八王拴上对儿啦。这一仗打下来,之前都没事,就今天这个茬儿叫二帝心里犯开嘀咕了。怎么着,我不是你主?八王贤爷才是你主哇?七郎这句话刚喊出来打闪纫针的这一瞬间,二帝连这句话是谁喊出来的都还没听出来呢,这心里就泛起一阵的酸意。皇上赶紧扭头往回看,就看见一个大个儿的黑影快步抢到八王的身前,也是将八王推到自己这边儿,自己上前,根本就看不出来是谁来,可是听着声音耳熟……他还在打愣儿呢,八王又在地上站起来了,高喊一声:“七将军,切勿莽撞,速速退回!”啊?二帝使劲儿地揉揉自己的眼睛,想看清楚救驾之人的身形儿……可了不得了,巨蟒早已按捺不住,扭动身躯可就扑向了杨七郎。
七郎脚底下没停,拉下来八王千岁,也是一把推下潭边的岩石,就自己跟这儿站着。因为一路上山嫌天儿热,身上连鼍龙铠也没挂着,就是一件单衣,也不曾带着寸铁。这可怎么办?哎,一着急想起来了,自己的舌根儿底下还埋着一只救命用的枣核镖。正好此时巨蟒张着大嘴可就探到自己的近前儿了,七郎张嘴,噗,这只枣核镖就打出去了,不偏不倚,正戳中巨蟒的右眼。眼看着大蛇一疼,猛然间朝左边儿一歪身子,大尾巴就从水草之中掀起来啦,七郎一纵身就躲过去了。回身再看八王和皇上,连滚带爬地退到了三丈开外了,这心里还算踏实点儿。七郎再看巨蟒,连番地扭动,看起来是叫自己的枣核镖伤了右眼。可是这巨蟒可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再次昂起蛇头,张开大口,直愣愣地就扑过来了。七郎手里没兵刃,倒也不惧,抡起胳膊来照着蛇头就是一拳。这一回没等七郎反应过来,巨蟒的脖子一扭,绕过了七郎,迂回了一圈儿又回来了,还是张着大嘴在那儿直晃悠。七郎还想跳起来给巨蟒一拳,这家伙还是一偏头,又朝旁边一冲,又绕了一圈儿。八王和二帝在后边儿可算是看清楚了,巨蟒这是要缠住七郎!“七将军,小心!”话还没说明白呢,巨蟒的动作更快,呼啦啦……尾巴卷上来,蛇头再一带,七郎就叫巨蟒给缠住了!
大家伙儿都知道,蟒蛇没有别的招数,就是靠身体缠住猎物,越勒越紧,最后是叫你浑身的血液难以流通,最后是衰竭而死。七郎虽然也没见过巨蟒,也不知道该怎么斗,可是知道这么叫大蛇把自己缠住肯定不成,双手较力一推,巨蟒暂时还不能将七郎给缠死。七郎的双腿是已然叫蟒蛇给缠住了,拿左手撑着,挥起自己的右手,猛勒巨蟒的脖颈。看着这条大蛇好像是叫七郎给打疼了一般,浑身的不自在,扭着扭着,就要把七郎往水里拖。哟,坏了!七郎看着知道,这要是把自己拖到了水里,自己可就没咒儿念啦,到水里喘不上气儿来,自己不用多少工夫儿就得被大蛇给勒死哇!
八王和二帝也瞅着着急啊,一起高声呼救:“来人哪……快来人哪!快来救驾!”干吗喊救驾呀?这阵儿你喊救杨七郎谁信呢?谁会琢磨过味儿来?你一喊救驾,有军校听着就能带兵刃来,这会儿是只要有一件利器,就能对付这条巨蟒啊!此刻能瞅见山坡下边儿火把是越来越多,也能听见喊话的声音是此起彼伏……看起来方才的老太监下山也喊来了不少的护驾军校。可是这会儿眼前没人哪儿行啊?眼看着巨蟒摆动身躯,七郎已然被拖下了深潭,潭水瞬间就没顶啦!君臣正在着急,就听身旁一座大岩石上边有人一声暴喝:“孽畜!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佛门净地肆意地伤人!七弟,不要担心,少要受怕,愚兄我在此!”
此人是谁呢?您别急,此处必得先补一段儿书外书。五台山乃是我国古代久负盛名的佛教名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五台山可不是一座山,是由东西南北中五座主峰环抱结成的群山合体,自从东汉年间便开始依山建寺,历代不绝,到了咱们书里说的大宋朝开国前后,可就有一百多所寺院了。到了五代后期,五台山就在河东北汉王的管辖境内,山中最广阔的十座大佛寺都由菩萨顶文殊院的住持匡圣大师管理。
那会儿火山王杨衮就与匡圣大师多有往来,老哥儿俩一辈子的交情。到后来太祖赵匡胤灭了南唐,杨衮在火塘山贺寿喜宴之上大笑而故。大师也正在老王的身旁,亲手为老山王正衣冠,诵经超度。而后大和尚等老千岁的葬礼办完,回到五台山上,静坐到了十二月也圆寂归天了。之后继任十寺都监的是大师的弟子智聪大和尚,没过多久太祖皇爷三下河东,反间计逼得令公退兵五台山上。那会儿智聪长老已经得了太子德昭的恳求,也赞同老主爷的为人,更加看好大宋的国运,甘心就做了太祖爷的托儿了。一面想着法儿地劝令公解甲归宋,可令公性格倔强,即使是河东国家都灭了,刘继元也弃城出降,他还是不肯归降。智聪长老和太祖皇爷、太子德昭都生怕令公膝下这几个孩子在阵前有什么损伤,假如说令公认死理儿,下了我的五台山菩萨顶,到太行山和晋王赵匡义、太子德昭翻脸死战,真是怕刀剑无眼,伤着里边儿谁。哪一位公子丧命或者是重伤残废喽,杨继业这辈子就再也不可能归宋了,打这儿起杨家将就是大宋朝的死敌了。为了这个,老和尚撒了个谎——五台山人人传说智聪长老会相面,长老就说你这七个儿子里,除了你的六儿子杨景之外,都得拜在我这五台山清凉胜境中出家为僧,得改换俗名,跳出三界,才能够保全了性命!否则,令公我可告诉你啊,你这六个儿子真是难逃血光之灾哇!那为什么不说六郎呢?别看当时的六郎才十八岁,可是做事沉着稳重,知书达礼。长老也有意地和六郎多聊了几句,哎,这一对话,就知道这孩子能看破时局,也有心要劝说父亲归宋,扶保明主。再者说,总不能叫令公自己一个儿子都不跟着下山去吧?哎,就说你的六郎君日后福运绵长,不用老衲我操心,可这六个儿子你得给我留下来。过去曾经有这么一出。
当时令公对老方丈的话还是将信将疑,爱子之心人人相同,也知道自己孤军下山去打宋军,难免落得个兵败身亡,真就打算吩咐自己这几个儿子在五台山出家为僧,拜智聪长老为师。可是孩子们谁都不干哪!谁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剃度出家呀?杨家兄弟哪一个是怕死的?全都跑下山来跟着一起到了太行山金顶决胜寨,拜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太行山下德昭太子三次拜见相约三事,令公金刀挑带归了大宋。智聪长老进京朝贺,提醒太祖皇爷当初自己领旨诓骗杨继业的这件事——圣上您可别忘了,我按您的意思可是说出来了这句话,告诉令公说这几个儿子只要是不变俗名,可是不久要有血光之灾。这句谎话我是替您说的,您可得给圆回来!后来杨继业举家进京,一住进无佞府,一登上天波楼,全都知道老主爷的心意了。令公和太君深受感动,领着儿子们上金殿请罪,就借着这个机会,老主刷下圣旨:打今天起,你杨继业就不叫杨继业了,单名杨业!什么意思?继业?您继的什么业呀?皆因为河东刘王曾赐姓杨继业为刘继业,和他的几个儿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文结拜为金兰之好。出于避讳,自杨令公归宋之日起,书面上可就不写杨继业了,而是写为杨业。令公跪倒谢恩,太祖说别忙,我再赐给你杨家一块匾额。有人拿过来手卷,太祖挥笔就写“平定广辉德昭嗣顺”,群臣一同山呼万岁,庆贺升平盛世。这八个字呢,里边就暗含着太祖皇爷当时的心愿,自杨令公归宋,天下一统还差最南边儿的两广了,因此叫“平定广惠”。临下笔的时候,太祖一琢磨,惠字不合适,就给改写为“辉”了——这样儿一写,我的心意也是群臣猜出来的,不是我直接说出来的。第二条,也就是眼下太祖皇爷最担心的,太子德昭能不能顺利地嗣位?因为自己多年在外用兵打仗,尤其是下南唐一困好几年,京城政务全都是宰相赵普和自己的二弟赵匡义打理。不久前赵普刚被排挤出京,等到自己下河东回来以后才发现,太子早就被二弟架空了。太祖皇爷借口自己被呼延赞一鞭打伤,命二弟代自己御驾亲征去灭河东、取太原,也是想趁机支走二弟,自己好重整国政,给太子换上能够帮扶的贤臣。可说什么也没想到,呼延赞做了先锋以后,连下河东数州,很快就围困太原城了。后来为了恩收杨继业,不得已太祖老主自己再抱病出京,到太行山前举锤招降。等到再回京,肉龙头二番迸发,陈抟老祖进京为他调治,太祖就知道自己的日子不会太多了。因此金殿上写下天波楼的匾额,这八个字就是你八子的新名儿,从今天起改换原名儿为延平、延定、延广、延辉、延德、延昭、延嗣,加上回京路上新收的义子延顺。这一换名儿,杨令公算是踏实了,而且多多少少对这位智聪长老有些崇敬之情——这换名之说可是让人预言说对啦!
所以这回二上五台山,令公一合计,与旧友智聪大和尚也十几年没见啦!专门前来拜访。如今智聪大师已经不再任五台山全山总领的僧正住持了,新任全山住持的乃是广慧大师。二帝来五台山游玩,接驾就由广慧大和尚来主持了,皇上要去这儿瞧瞧那儿看看的,自有不少人陪同。智聪长老难能得闲,便在自己的兴国寺中招待令公父子。哎?父子都按次序落座,老和尚就瞧出来了,来了七个儿子,里边儿少了一个。令公就把这一回出兵夺关,七郎连立战功,后来怕在阵前再有闪失,自己逐他回京的事一说。哦……老禅师点点头,“令公,还记得当年老衲我跟您提起过的事吗?”“哦?杨业我蒙大师垂训多矣,但不知今日大师提示,是哪一桩哇?”“呵呵呵,令公啊,您这是贵人多忘事。十几年前,我曾经跟您提起,您这几位公子,需留在老衲山林之中避入方外,才能躲开俗世间的争斗,也才能躲开是非祸害!如今十几年已然过去啦,您这会儿以为如何呀?”令公对智聪长老的见识自然是佩服,为什么呢?当初老和尚也说啦,你这几个儿子里唯有六郎君福运绵长。可不是吗?七个儿子里,只有六郎福气最大,走马撞见二帝被擒在铜台,迷迷糊糊杀敌救驾不说,还得着了郡主的珍珠衫。现在是当朝郡马,有养老宫的贺太后护着,八王也拿他当自己的亲妹夫。“哎呀,老禅师啊,您当年说的可是都应验啦!那阵儿您给我留下来四句偈语,是您说的:‘立名无佞,建业天波,辛勤劳苦,李陵荣枯。’果不其然,到在东京城金水河畔天波门里,老主爷为我杨家加盖一座无佞府,府门头起建一座天波楼,这不都是叫您说准了吗,哈哈……”其实令公这也是跟老禅师开玩笑,当年自己刚进东京时还真是吓了一跳,认为这是老方丈的神机妙算,可是后来眼见智聪长老可以轻易地进宫与太祖皇爷见面儿,这才悟到,其实不是老方丈会算命,完全是老方丈提前就知道了皇上的安排,暗藏在偈语之中,拿李陵的教训,暗示我不要学李陵之愚昧,留恋于“汉”,贪图愚忠刘氏的虚名。
老禅师看着令公,摇了摇头:“令公啊,老衲如今旧话重提,说的就不是这件事啦!偈语中的词句,来自上天的垂示,我不能跟您多讲,日后事到临头,您自然会有所领悟。今天您陪王伴驾来到我的五台山,我才又跟您提起此话,说的不是那会儿,说的可是眼下哇……”“嗯?大师,您这么说我就不明白了,还请您多多指教。”“不敢……令公,京城之事,五台山虽小,老衲我也多有耳闻。”令公就怕人提这件事,这是他此番挂帅扫北最大的心病,虽然是撸了潘洪的职权,可是陪在二帝身边的还是潘洪党羽,天天能嘀咕什么呢?今天广慧大和尚率领五台山僧团陪同圣驾游山,也能瞧得出来,真正得宠的不是大宋的王侯宿将,而是太师潘洪与潘家近党。令公抬眼看老禅师,就见智聪大师面带忧闷之情:“令公啊,恕老衲我直言,我观如今您在朝堂之上,君王之侧……可与当年不可相比啊。”令公一听就知道大师想要说的是什么,扭头看看,客堂里倒也没有外人,除了七个儿子跟着自己,再就是老将王源,其他几位家将都在外间儿。令公轻轻咂了一口茶,清清自己的嗓子:“唉……大师啊,实不相瞒,此番出京扫北,实在是比往日大不相同!”令公这心里也是憋闷了不少日子了,难得面见老禅师,多年的知己,老头儿总算是逮着机会了,一泻胸中淤积,就把去年小年之后潘豹摆擂一直到今年七郎打擂到后来跟随扫北的这些过往都跟老方丈讲了一遍。令公这么一说,这话可就长了,老禅师听在心中,边点头边宽慰令公,有时也难免摇头叹气。可是工夫儿一大,日头偏西,圣上传旨过来,满山够品级的文臣武将,全都到菩萨顶与圣驾一同享用素斋饭。这没辙啊,令公和老禅师只得先谈到这儿,一同登菩萨顶拜见圣驾,甭管吃多少,都得陪同皇上用素宴。
二帝自然是兴致盎然,邀请全山僧正总住持广慧大师与八王陪同自己左右,曹老帅、潘洪和杨令公依序排列在左右,君臣一同饮食五台山香积厨高手给烹制的素斋素菜。智聪长老年岁大了,陪皇上用了几道菜,也就找个托词,告辞回自己的兴国寺。令公一看今天是不得与长老多聊,也就强打精神儿陪着皇上喝茶闲聊罢了。智聪长老回到自己的禅房,心里装着心事,一时之间还睡不着,就着灯光之下,翻开几部经书闲看。嗯?忽然就听到自己的禅房之外有人叫门:“敢问大师,您此刻可否容小将一见?小将今日听大师说法,似有所悟,然多有不明,尚求您能指点迷津。”哟?老禅师一听,并不认得这位是谁,“这位将军,何必客套,既然此刻造访,必是你我夙世之缘,快快有请……”禅房的小门儿应声而开,老和尚抬头一看,嘿,一条大汉!身高九尺,面色泛青,高额阔腮,卷眉大眼,鼻直口阔,□下是满部的青钢髯。仔细辨认,似乎是有点儿眼熟,好像就是杨继业膝下的七子之一,但是是谁,一时还不好说。“小将乃是今日随同家父叨扰大师的第五子,杨春杨延德是也。”“哦,原来是五将军,老衲实在是不知,有失远迎啊!来来,快快上座。”“老禅师的面前,哪里有小将的座位,实实是不敢!小将今日听老禅师似乎还有话要说,无奈父帅的职责所在,今夜晚间不能够再多向大师您求教……”“嗯,那么今晚你来我的禅房,是你父帅的意思吗?”“不不,大师您千万不要误会,父帅此刻可能还在陪同圣驾,小将我虽为护驾八虎将之一,但此刻满山皆是扈从军校,用我等不着。我一时难以入眠,专程前来向大师您求教。如今时局若此,我父子伴君扫北,可说是步履维艰,但不知老禅师您有何指教?”
智聪长老上下打量了打量杨五郎,心中难免诧异。看五郎的相貌,看似是勇猛有余的莽夫,可是自己今天与老令公的一番对话,六郎倒没有前来找我,反而是这位五郎?看起来杨继业的儿子当中,心思最为缜密的反而是这老五。“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将军您能提到这一节,足以得见将军您的善念,这也是你我五百年来修得的缘分。老衲实言相告,听闻令尊所言,得知此一仗万岁必然要直指幽州,也就是说,过不了几天万岁就要从五台山下山去伐幽州……你父子可是千万不可相随下山,一旦相随一同讨伐幽燕,此一去必然是凶多吉少!”老方丈话说到此,并不愿再深说下去,看五郎的脸上也是半信半疑,“好,五将军,我的话这样说你是不会相信的。这么办,我看看你随身的短兵刃是何物。”“回老方丈,小将的随身短兵乃是一对板斧。”“好好好,老衲明白了,这是你们外祖父金良佐的宝物,削铁如泥!很好,斧子如父子,你们兄弟当年不肯在我高山出家为僧,无非是放不下父子之情。如今我看你是不是能放得下你的斧子吧!你的斧子本是一对,留在我的方丈室内一把,你随身揣好一把。今夜二更天时分,你再按我说的地方去等我,老衲保管你必有奇遇!”
杨五郎不知何故,就将自己的一把斧子留在了智聪长老的方丈室里,单单在腰里别着一把斧子,离开了兴国寺。按说二更天可也就是现在的晚上九点多,也等不了多长时间。按智聪长老说的,顺着山间的小道儿爬上菩萨顶的后山,果然是暗藏一座深潭,潭水边有一座松林。五郎听老禅师的吩咐,藏身在松林之内,等待禅师来点化自己。谁承想老禅师没来,倒等来了皇上和八王,更加惊喜的是,救驾勇斗巨蟒的大个儿,听八王这么一喊,提醒了自己了,仔细一看竟然真是出走了很多天的七弟!可是不好,巨蟒缠住了七弟,七弟手无寸铁,难以敌对巨蟒。嘿,怪不得老禅师叫我手握斧子在这儿等着哪,这是叫我砍这怪物哇?五郎一瞧,事在紧急,哪容自己多想,挥着自己的斧子就跳出来了:“七弟,不要担心!少要受怕,哥哥我在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三卷,五台山,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三卷,五台山最新章节,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三卷,五台山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三卷,五台山,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三卷,五台山最新章节,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三卷,五台山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