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夜幕降临。
风从书房窗中涌入,带得烛影摇曳,忽明忽暗,映着案头上放着的几道信报。
第一道,束慎徽收得最早。中路大捷。姜含元和老将军配合默契,打破了艰难的相持,控制了燕地。
收到这道捷报的时候,束慎徽只觉无比骄傲。
他无法亲身奔赴战场,更没有能够得以和她并肩作战、同衣同袍的那种幸运,但即便人在京中,四壁如垒,闭目,他也能想象她当时拔剑驰骋、英姿无俦的模样,便如同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使他深深地与有荣焉。她正在实现她的所想,又使得他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更叫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回味内心深处这种幽微而深刻的喜悦之感,紧跟着,第二道信报便送入长安。
云落背叛了大魏,西关告急。
朝廷花费大力经营西关,以为固若金汤。一夕之间,彻底瓦解。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冲击之大,更是前所未有。
整个朝堂为之震惊。姜祖望首当其冲。对他的质疑和问责之声,铺天盖地。“长安危”的论调,也是甚嚣尘上。
风波不但卷席朝堂,也蔓延到了宫外。街头巷尾,民众议论纷纷。不久就有消息,称西关已破,北狄大军杀向了长安的北大门萧关,萧关防备不足,眼看破关在即,北狄杀人如麻的铁骑就要南下长安。
流言迅速蔓延。据说最初,是有人看到大长公主从她位于城北的麋园里悄然搬了出来。这个举动如同引火索,附近的富户纷纷效仿,收拾家当细软,准备马车要逃离长安。这愈发坐实了传言。没几天,出城的方向,车马盈道,甚至路阻,再后来,连普通的小户也没法安心过日子了,到处打听消息。随后天门司出面辟谣,严厉禁止,这才压下了谣言的散播,但人心惶惶,难以平息。
再后来,第三道,第四道,更多的关于情况进展的信报,如雪片一般飞来。
姜祖望当机立断,采取了在他那个位置上的他所能做出的最合理的应对。
后面的结果,也证明了他那些对策的及时和有效。
姜含元平定了云落之乱,解了危局,令西关再次纳入大魏的掌控。
长安危的论调,终于不再响起,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这只是弥补而已,是他们必须要做到的弥补,丝毫不能减少他们必须承担的罪责。
云落叛出和因此而造成的巨大损失、负面影响,总是要有人负责的。
矛头最初指向姜祖望,他负有不可推卸的天然的责任。接着,慢慢地,到了后来,不知何时起,也悄然开始指向当朝的摄政王。
当初是他不顾众多大臣的谏言,执意重用姜祖望,出兵雁门,才导致了如此恶劣的后果,影响难消。
这种情绪,不但在朝廷里暗暗酝酿,也同样传递到了外面。
甚至,和无人胆敢真正针对他本人发声的讳莫如深的朝堂不同,在外面,这样的议论反而少了顾忌。
倘若说,在天下人的眼中,从前他是先帝肱骨、辅佐少主的完美无瑕的摄政王,那么到了现在,他是不可避免地从神坛上跌落了下来。
因云落的背叛而影响了日常生活的民众心有余悸,他们的情绪需要找到一个发泄的口子。或许,也不排除暗中是有人引导。舆论迅速酝酿,又在酝酿中发酵,继而爆发。
很快,他便成了被迁怒的对象。他不再是那个曾经的先帝托孤之臣了。从前他如何风光霁月,如今便如何居心叵测。小民们从前曾经如何地对他仰望、交口称赞,甚至将他视若神祇,如今便如何地感叹知人知面,却不知心。
用手推倒了神像,脚自然也不会软。
他头上的光环褪去了。他俨然辜负了先帝的信任,变成一个心机深沉、权倾朝野的大权臣。“欺世盗名”的冠帽,隐隐地戴到了他的头上。关于他为何当初不顾反对,坚持一定要打仗的目的,也变得清晰了起来,再也无法遮掩。
传言,他要登顶,就只差最后一步。这场战事,便是他预谋的脚下的最后一块垫脚石。西关变乱,正是上天意欲阻拦的结果。他的恶,却要天下人去共同承担。
就这样,民间关于之前星变和地动的各种臆测,也开始死灰复燃了。
既然高祖陵寝出过祥瑞,证明当今少帝龙脉传承,是天命所归,那么,像彗星西出、荧惑守心这种预示帝王有灾的天相,自然是少帝身边存有祸患的证明。
谁是祸患?
不言而喻。
传到后来,皇宫当中那个从前原本被人非议,人人盼他退位让贤的少年皇帝,变成了一个可怜的身不由己的傀儡。
传言,他受到了摄政王的监控和压迫,一言一行,皆非己意,包括如今这场劳民伤财的北方战争,也非他本意。
满朝上下,面对摄政王的淫威,无人能够反抗。
自然了,这些都是宫外坊间的小道之言。
朝堂之中,大臣和官员必定不会如外头的升斗小民那样,因眼界天生有限,注定只能盲人摸象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
但,到了今日如此地步,摄政王和少帝表面看着依然和气,实则日渐疏离,这一点,谁都已是收入眼中。
这些时日以来,因为西关之变,朝中原本坚定主战的大臣,如方清等人,甚至是贤王,面对着汹涌的质疑和问责之声,也不得不沉默了下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开战后沉默了的人,又重新活跃了起来,暗中积极奔走。
还有一拨,原本哪边也不想站——或者说,不敢站,譬如,以丁太傅为代表的人,现在,终究也是身不由己地被卷了进去。他们无不感到焦虑和仿徨。
到底站在哪一边,现在已超越一切,成了他们亟待做出抉择的难题。
暗流涌动之中,这样的情绪,在三天之前,达到了最高点。
三天前,朝廷收到了一道来自雁门的最新奏报。
在西关危难之时,北境雁门,也同样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
炽舒抓住雁门兵力空虚回援未到的机会,迅速调集他当时在周边能集结的全部大军,共计十几万之众,疯狂攻打雁门。
面对着数倍于自己的狄骑,姜祖望布防,退守到青木原。他披挂上阵,身先士卒,带领将士浴血奋战,硬生生竟靠着不到三万的人马,在这里抵挡住了对方一波又一波的攻势,牢牢守住青木原,未曾后退半步,直到回撤的中路军赶到,回会师之后,将狄军又杀了回去,再次打回到了恒州一带。
这场雁门保卫之战,真正成就了姜祖望的战神之名。
这许多年来,雁门战事虽频频发生,但多是局部冲突,往往不用等到他亲自出马,战事便已停息。军中人都知他年轻时便有战神之名,但也仅此而已。
直到这一次,所有人方得以亲眼见证,何为出入战场如无人之境。他曾数次在战局胶着不利之时突阵,神威凛凛,无人可挡,于万军中斩敌将之首,从而力玩狂澜,扭转战局。以致于到了后来,他帅旗所至之地,狄军望风披靡,纷纷绕道,无人胆敢和他对战。
然而,纵有擒虎缚龙之力,他却也是个人。
就在雁门无虞,所有人都松下一口气的时候,他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据说当时,战事刚刚结束。战果不易,满场都是劫后重生般的欢呼声,却唯独不见大将军,最后当部下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一个人在大帐中,倒在了地上。直到那个时候,众人才知,原来西关消息传到的当日,他便旧伤复发,只是一直压着,没有显露出来而已。
到了那时,他的伤已是极重,呕血不止,人数度昏迷。
这道奏报,是他随后短暂清醒之时口述,由文书代笔而成。
他揽下了用人不当的罪责,为西关之变,向朝廷请罪,也为自己无法再继续统领这场北方大战、辜负皇帝陛下的信任而深感内疚。为避免耽误前线大事,他已临时授命长宁将军,暂时代他摄理军务,继续号令大军。
最后,他在奏报中说,这并非是他用人唯亲的提议,涉及国战之事,他绝不敢如此。同样,正是为了战事考虑,他才不能为了避嫌而弃用。这不但是他个人的举荐,也是军中上下一致拥戴的结果,所以,他斗胆提请朝廷,希望朝廷予以委任。
三天前,朝廷收到这道奏报之时,高贺第一个出言反对。
他的理由很充分。就算姜祖望揽了罪责,单就长宁将军的资历和年纪而言,由她担当如此重任,如同儿戏,不能服众。现在西关是侥幸才得以无事,雁门的这场战事,是否还有必要再继续下去,就待商榷,即便一定要战,也是另外择选更合适也更稳妥的人,而不是听凭雁门那帮军汉目无朝廷,自己说了算。
他的这个看法,代表了相当一拨人的忧虑。就连方清这些人,也感到有些迟疑。至于中间派,没有当场开口,更只是忌惮摄政王而已。
所有人都以为摄政王会当场反驳。没想到,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三日后的大朝上,再讨论此事。
他的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很多人过后暗中聚在一起,经过仔细分析,最后一致认定,这是摄政王要在当天逼迫原本的中间派也做出抉择的意思。
给出三天时间,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想清楚和他作对的后果。
虽然刘向已经走了,禁军将军换成了少帝的人,但他的这个退让,被解读成了是对少帝的安抚,做给别人看的一种姿态。
他的手里,还牢牢地捏着陈伦的人马。更不用说,如今还集结在雁门的天下精兵。
这叫人如何不感到惶惶不安?
今夜,就是这场朝会到来前的最后一夜。
风从书房窗中涌入,带得烛影摇曳,忽明忽暗,映着案头上放着的几道信报。
第一道,束慎徽收得最早。中路大捷。姜含元和老将军配合默契,打破了艰难的相持,控制了燕地。
收到这道捷报的时候,束慎徽只觉无比骄傲。
他无法亲身奔赴战场,更没有能够得以和她并肩作战、同衣同袍的那种幸运,但即便人在京中,四壁如垒,闭目,他也能想象她当时拔剑驰骋、英姿无俦的模样,便如同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使他深深地与有荣焉。她正在实现她的所想,又使得他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更叫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回味内心深处这种幽微而深刻的喜悦之感,紧跟着,第二道信报便送入长安。
云落背叛了大魏,西关告急。
朝廷花费大力经营西关,以为固若金汤。一夕之间,彻底瓦解。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冲击之大,更是前所未有。
整个朝堂为之震惊。姜祖望首当其冲。对他的质疑和问责之声,铺天盖地。“长安危”的论调,也是甚嚣尘上。
风波不但卷席朝堂,也蔓延到了宫外。街头巷尾,民众议论纷纷。不久就有消息,称西关已破,北狄大军杀向了长安的北大门萧关,萧关防备不足,眼看破关在即,北狄杀人如麻的铁骑就要南下长安。
流言迅速蔓延。据说最初,是有人看到大长公主从她位于城北的麋园里悄然搬了出来。这个举动如同引火索,附近的富户纷纷效仿,收拾家当细软,准备马车要逃离长安。这愈发坐实了传言。没几天,出城的方向,车马盈道,甚至路阻,再后来,连普通的小户也没法安心过日子了,到处打听消息。随后天门司出面辟谣,严厉禁止,这才压下了谣言的散播,但人心惶惶,难以平息。
再后来,第三道,第四道,更多的关于情况进展的信报,如雪片一般飞来。
姜祖望当机立断,采取了在他那个位置上的他所能做出的最合理的应对。
后面的结果,也证明了他那些对策的及时和有效。
姜含元平定了云落之乱,解了危局,令西关再次纳入大魏的掌控。
长安危的论调,终于不再响起,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这只是弥补而已,是他们必须要做到的弥补,丝毫不能减少他们必须承担的罪责。
云落叛出和因此而造成的巨大损失、负面影响,总是要有人负责的。
矛头最初指向姜祖望,他负有不可推卸的天然的责任。接着,慢慢地,到了后来,不知何时起,也悄然开始指向当朝的摄政王。
当初是他不顾众多大臣的谏言,执意重用姜祖望,出兵雁门,才导致了如此恶劣的后果,影响难消。
这种情绪,不但在朝廷里暗暗酝酿,也同样传递到了外面。
甚至,和无人胆敢真正针对他本人发声的讳莫如深的朝堂不同,在外面,这样的议论反而少了顾忌。
倘若说,在天下人的眼中,从前他是先帝肱骨、辅佐少主的完美无瑕的摄政王,那么到了现在,他是不可避免地从神坛上跌落了下来。
因云落的背叛而影响了日常生活的民众心有余悸,他们的情绪需要找到一个发泄的口子。或许,也不排除暗中是有人引导。舆论迅速酝酿,又在酝酿中发酵,继而爆发。
很快,他便成了被迁怒的对象。他不再是那个曾经的先帝托孤之臣了。从前他如何风光霁月,如今便如何居心叵测。小民们从前曾经如何地对他仰望、交口称赞,甚至将他视若神祇,如今便如何地感叹知人知面,却不知心。
用手推倒了神像,脚自然也不会软。
他头上的光环褪去了。他俨然辜负了先帝的信任,变成一个心机深沉、权倾朝野的大权臣。“欺世盗名”的冠帽,隐隐地戴到了他的头上。关于他为何当初不顾反对,坚持一定要打仗的目的,也变得清晰了起来,再也无法遮掩。
传言,他要登顶,就只差最后一步。这场战事,便是他预谋的脚下的最后一块垫脚石。西关变乱,正是上天意欲阻拦的结果。他的恶,却要天下人去共同承担。
就这样,民间关于之前星变和地动的各种臆测,也开始死灰复燃了。
既然高祖陵寝出过祥瑞,证明当今少帝龙脉传承,是天命所归,那么,像彗星西出、荧惑守心这种预示帝王有灾的天相,自然是少帝身边存有祸患的证明。
谁是祸患?
不言而喻。
传到后来,皇宫当中那个从前原本被人非议,人人盼他退位让贤的少年皇帝,变成了一个可怜的身不由己的傀儡。
传言,他受到了摄政王的监控和压迫,一言一行,皆非己意,包括如今这场劳民伤财的北方战争,也非他本意。
满朝上下,面对摄政王的淫威,无人能够反抗。
自然了,这些都是宫外坊间的小道之言。
朝堂之中,大臣和官员必定不会如外头的升斗小民那样,因眼界天生有限,注定只能盲人摸象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
但,到了今日如此地步,摄政王和少帝表面看着依然和气,实则日渐疏离,这一点,谁都已是收入眼中。
这些时日以来,因为西关之变,朝中原本坚定主战的大臣,如方清等人,甚至是贤王,面对着汹涌的质疑和问责之声,也不得不沉默了下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开战后沉默了的人,又重新活跃了起来,暗中积极奔走。
还有一拨,原本哪边也不想站——或者说,不敢站,譬如,以丁太傅为代表的人,现在,终究也是身不由己地被卷了进去。他们无不感到焦虑和仿徨。
到底站在哪一边,现在已超越一切,成了他们亟待做出抉择的难题。
暗流涌动之中,这样的情绪,在三天之前,达到了最高点。
三天前,朝廷收到了一道来自雁门的最新奏报。
在西关危难之时,北境雁门,也同样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
炽舒抓住雁门兵力空虚回援未到的机会,迅速调集他当时在周边能集结的全部大军,共计十几万之众,疯狂攻打雁门。
面对着数倍于自己的狄骑,姜祖望布防,退守到青木原。他披挂上阵,身先士卒,带领将士浴血奋战,硬生生竟靠着不到三万的人马,在这里抵挡住了对方一波又一波的攻势,牢牢守住青木原,未曾后退半步,直到回撤的中路军赶到,回会师之后,将狄军又杀了回去,再次打回到了恒州一带。
这场雁门保卫之战,真正成就了姜祖望的战神之名。
这许多年来,雁门战事虽频频发生,但多是局部冲突,往往不用等到他亲自出马,战事便已停息。军中人都知他年轻时便有战神之名,但也仅此而已。
直到这一次,所有人方得以亲眼见证,何为出入战场如无人之境。他曾数次在战局胶着不利之时突阵,神威凛凛,无人可挡,于万军中斩敌将之首,从而力玩狂澜,扭转战局。以致于到了后来,他帅旗所至之地,狄军望风披靡,纷纷绕道,无人胆敢和他对战。
然而,纵有擒虎缚龙之力,他却也是个人。
就在雁门无虞,所有人都松下一口气的时候,他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据说当时,战事刚刚结束。战果不易,满场都是劫后重生般的欢呼声,却唯独不见大将军,最后当部下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一个人在大帐中,倒在了地上。直到那个时候,众人才知,原来西关消息传到的当日,他便旧伤复发,只是一直压着,没有显露出来而已。
到了那时,他的伤已是极重,呕血不止,人数度昏迷。
这道奏报,是他随后短暂清醒之时口述,由文书代笔而成。
他揽下了用人不当的罪责,为西关之变,向朝廷请罪,也为自己无法再继续统领这场北方大战、辜负皇帝陛下的信任而深感内疚。为避免耽误前线大事,他已临时授命长宁将军,暂时代他摄理军务,继续号令大军。
最后,他在奏报中说,这并非是他用人唯亲的提议,涉及国战之事,他绝不敢如此。同样,正是为了战事考虑,他才不能为了避嫌而弃用。这不但是他个人的举荐,也是军中上下一致拥戴的结果,所以,他斗胆提请朝廷,希望朝廷予以委任。
三天前,朝廷收到这道奏报之时,高贺第一个出言反对。
他的理由很充分。就算姜祖望揽了罪责,单就长宁将军的资历和年纪而言,由她担当如此重任,如同儿戏,不能服众。现在西关是侥幸才得以无事,雁门的这场战事,是否还有必要再继续下去,就待商榷,即便一定要战,也是另外择选更合适也更稳妥的人,而不是听凭雁门那帮军汉目无朝廷,自己说了算。
他的这个看法,代表了相当一拨人的忧虑。就连方清这些人,也感到有些迟疑。至于中间派,没有当场开口,更只是忌惮摄政王而已。
所有人都以为摄政王会当场反驳。没想到,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三日后的大朝上,再讨论此事。
他的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很多人过后暗中聚在一起,经过仔细分析,最后一致认定,这是摄政王要在当天逼迫原本的中间派也做出抉择的意思。
给出三天时间,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想清楚和他作对的后果。
虽然刘向已经走了,禁军将军换成了少帝的人,但他的这个退让,被解读成了是对少帝的安抚,做给别人看的一种姿态。
他的手里,还牢牢地捏着陈伦的人马。更不用说,如今还集结在雁门的天下精兵。
这叫人如何不感到惶惶不安?
今夜,就是这场朝会到来前的最后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