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一场让我儿子更知道努力学习了,他知道我看他写的好就高兴,小的也有了进步。
转眼间一个冬天很快就过去了,三月份了,我爸妈和张朋都回农村开始干活了,我打算独自在这多陪他俩一个月,这个月我就开始研究孩子的住宿问题了,我们要六月份才能干完活,我才可以回来,整整俩个月的时间属于长托,他俩上的幼儿园不招长托生,我得单独找一个地方,又担心他俩写作业问题,大的还行,小的没人管都得给我不写,这要不写几次没人管,就得变成一种习惯。
为了他俩写作业的事我开始刻意接近我儿子中班的老师,还特意去人家一趟送了俩袋大米,拜托这俩个月帮忙照顾俩孩子。
第一次离开我身边,我生怕他俩在幼儿园受一点委屈,老师也是盛情难却,后来慢慢我俩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我们孩子高考都是常在一起吃饭逛街。
她每每提起我第一次去她家送大米都会说私立的幼儿园,我还能收到家长送礼真停惊讶的,那时候就能看出来我这个人对孩子有多重视。
她当时就跟我说了,照顾他俩写作业没问题,但是园长那边估计要收费,在那写作业好像一个月一个孩子多收五十块,我说这些都没问题,我们一共就俩个月,我交给她二百块钱呗,然后写完作业在让他俩回住宿那家,我找了好多天了,最合理的安排就是你们幼儿园对门了,这样孩子接送来回走我能放心,不涉及过道,不怕人多疯闹在路上出事。
吃的好坏就那样吧,俩个月咋滴也熬过来了。主要就是幼儿园这边只能麻烦老师帮忙了。
从那时候起我俩加了QQ好友,她家孩子也在这个幼儿园了,比我儿子大一岁,这时候我才知道天天放学接的晚的时候,班级里剩的那几个孩子都是他们几个老师的。
安排好了这一切,我就等着过几天回去干活把他俩往对门一送就完事了。
这天去接孩子的时候碰见了高亚楠,我说你怎么来这接孩子呢,她说你忘了我跟你说的我大姑姐家孩子在这个幼儿园。
瞧我这急性,当初就是人家推荐来这的,才想起来,她说自己来好几次了就是咱俩没碰上过,她大姑姐家孩子在小班,也是五岁就是生日小,比我家陈阳还小一点点。
都算是一年的,我儿子年头,她家那个年尾。这小女孩一看就和高亚楠很亲,平时应该就是总和她舅妈在一起的,我俩在门口又聊了一会,她说她家在旺达小区那边没多远,她现在的老公是个酒鬼,就是愿意喝酒,但是不喝酒的时候对她很好。
她们的女儿也快一周岁了,她婆婆帮忙带着,大姑姐工作忙,她就常来帮忙接孩子。
好几次都特意往里边看,看看能不能偶遇一下,今天终于碰到了。我说也真是赶巧了,我也接不了几天了,马上要回去干活了,这俩孩子要在对门这家长托俩个月了。
真有点舍不得,但是没办法一年中就指着这俩个月出钱呢。她说当然了自己也种过地知道咋回事,可是你们才忙俩个月,你看我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天不上班也不行啊,超市的活俩班倒,我也不是总有时间来接孩子。
这时候陈阳打断了我们说话,原来你是于小影的舅妈啊,我一直以为你是她妈妈呢,大姑你看她俩是不是很像,我和我同桌都一直以为是她妈妈。
我说你看你对人家孩子多好,都被别人误会成妈妈了。高亚楠尴尬的一笑,让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仔细打量了一下,难怪陈阳会说长的像,确实有点像。
难道是……也来不及多想她领着孩子就说要走了,我们也就都各回各家了。
回到家我给张朋打电话说今天遇到高亚楠接孩子的事,又说了孩子和她长的很像,我说会不会就是当年她扔给我在医院的那个孩子,张朋说我你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是那个孩子也不能整成她大姑姐的啊,要是说现在变成她自己什么姐家的还能理解,还能带着孩子嫁到人家然后把孩子给她大姑姐,有点不对劲吧!
我说也是啊,要给也是给自己家人。是我想多了。他说孩子住的地方找好了你就回来吧,这咱家地多活也是多,早一天晚一天舍不得你也得送去长托,回去帮干活吧。
我想想也是,那就明天送去吧,我下午车就回家。第二天我早上就开始把俩个孩子的东西往住宿那家折腾,告诉他俩中午就是对门你大姨接你们俩放学了,以后俩周我来接你们一次,每隔俩天会有人给你们送水果的,妈妈都安排好了,我儿子因为不吃蔬菜的原因,所以上厕所大便很费劲,就得常给他吃水果,尤其香蕉。
我特意安排了我家一个亲戚给留了钱,隔三差五去给送点水果,特别嘱咐每次都得买香蕉。
做完这一切恋恋不舍的跟孩子分开了,每隔俩周的周末接一次,这俩个月的跆拳道也得停了,等我回来在上课。
回家这一路上心神不宁的,总想着晚上睡觉这俩孩子会不会哭,一定会想家,我儿子这可是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我,还有他那么严重的挑食,哎,为了生活,真是应了那句拿起砖头就得放弃你,放下砖头养不起你。
还得上大学才能有出路,且不说辛苦与否,有个正经工作,上下班接送孩子。
不会像我这样如此无奈的让孩子长托,即使就俩个月,也是心如刀割。
这时候收到家里消息,我们家老三已经收到中国农业大学保研直博的通知书,小时候差点被送人的三蒙古如今已经是硕士学位,很快就是博士了,终于有个好消息缓解我的难过了。
这也更让我觉得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是会有回报的,不奢求在出现他老姨那样的天才,只希望我的努力能让他将来有个稳定的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工作,加油吧孩子。
转眼间一个冬天很快就过去了,三月份了,我爸妈和张朋都回农村开始干活了,我打算独自在这多陪他俩一个月,这个月我就开始研究孩子的住宿问题了,我们要六月份才能干完活,我才可以回来,整整俩个月的时间属于长托,他俩上的幼儿园不招长托生,我得单独找一个地方,又担心他俩写作业问题,大的还行,小的没人管都得给我不写,这要不写几次没人管,就得变成一种习惯。
为了他俩写作业的事我开始刻意接近我儿子中班的老师,还特意去人家一趟送了俩袋大米,拜托这俩个月帮忙照顾俩孩子。
第一次离开我身边,我生怕他俩在幼儿园受一点委屈,老师也是盛情难却,后来慢慢我俩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我们孩子高考都是常在一起吃饭逛街。
她每每提起我第一次去她家送大米都会说私立的幼儿园,我还能收到家长送礼真停惊讶的,那时候就能看出来我这个人对孩子有多重视。
她当时就跟我说了,照顾他俩写作业没问题,但是园长那边估计要收费,在那写作业好像一个月一个孩子多收五十块,我说这些都没问题,我们一共就俩个月,我交给她二百块钱呗,然后写完作业在让他俩回住宿那家,我找了好多天了,最合理的安排就是你们幼儿园对门了,这样孩子接送来回走我能放心,不涉及过道,不怕人多疯闹在路上出事。
吃的好坏就那样吧,俩个月咋滴也熬过来了。主要就是幼儿园这边只能麻烦老师帮忙了。
从那时候起我俩加了QQ好友,她家孩子也在这个幼儿园了,比我儿子大一岁,这时候我才知道天天放学接的晚的时候,班级里剩的那几个孩子都是他们几个老师的。
安排好了这一切,我就等着过几天回去干活把他俩往对门一送就完事了。
这天去接孩子的时候碰见了高亚楠,我说你怎么来这接孩子呢,她说你忘了我跟你说的我大姑姐家孩子在这个幼儿园。
瞧我这急性,当初就是人家推荐来这的,才想起来,她说自己来好几次了就是咱俩没碰上过,她大姑姐家孩子在小班,也是五岁就是生日小,比我家陈阳还小一点点。
都算是一年的,我儿子年头,她家那个年尾。这小女孩一看就和高亚楠很亲,平时应该就是总和她舅妈在一起的,我俩在门口又聊了一会,她说她家在旺达小区那边没多远,她现在的老公是个酒鬼,就是愿意喝酒,但是不喝酒的时候对她很好。
她们的女儿也快一周岁了,她婆婆帮忙带着,大姑姐工作忙,她就常来帮忙接孩子。
好几次都特意往里边看,看看能不能偶遇一下,今天终于碰到了。我说也真是赶巧了,我也接不了几天了,马上要回去干活了,这俩孩子要在对门这家长托俩个月了。
真有点舍不得,但是没办法一年中就指着这俩个月出钱呢。她说当然了自己也种过地知道咋回事,可是你们才忙俩个月,你看我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天不上班也不行啊,超市的活俩班倒,我也不是总有时间来接孩子。
这时候陈阳打断了我们说话,原来你是于小影的舅妈啊,我一直以为你是她妈妈呢,大姑你看她俩是不是很像,我和我同桌都一直以为是她妈妈。
我说你看你对人家孩子多好,都被别人误会成妈妈了。高亚楠尴尬的一笑,让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仔细打量了一下,难怪陈阳会说长的像,确实有点像。
难道是……也来不及多想她领着孩子就说要走了,我们也就都各回各家了。
回到家我给张朋打电话说今天遇到高亚楠接孩子的事,又说了孩子和她长的很像,我说会不会就是当年她扔给我在医院的那个孩子,张朋说我你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是那个孩子也不能整成她大姑姐的啊,要是说现在变成她自己什么姐家的还能理解,还能带着孩子嫁到人家然后把孩子给她大姑姐,有点不对劲吧!
我说也是啊,要给也是给自己家人。是我想多了。他说孩子住的地方找好了你就回来吧,这咱家地多活也是多,早一天晚一天舍不得你也得送去长托,回去帮干活吧。
我想想也是,那就明天送去吧,我下午车就回家。第二天我早上就开始把俩个孩子的东西往住宿那家折腾,告诉他俩中午就是对门你大姨接你们俩放学了,以后俩周我来接你们一次,每隔俩天会有人给你们送水果的,妈妈都安排好了,我儿子因为不吃蔬菜的原因,所以上厕所大便很费劲,就得常给他吃水果,尤其香蕉。
我特意安排了我家一个亲戚给留了钱,隔三差五去给送点水果,特别嘱咐每次都得买香蕉。
做完这一切恋恋不舍的跟孩子分开了,每隔俩周的周末接一次,这俩个月的跆拳道也得停了,等我回来在上课。
回家这一路上心神不宁的,总想着晚上睡觉这俩孩子会不会哭,一定会想家,我儿子这可是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我,还有他那么严重的挑食,哎,为了生活,真是应了那句拿起砖头就得放弃你,放下砖头养不起你。
还得上大学才能有出路,且不说辛苦与否,有个正经工作,上下班接送孩子。
不会像我这样如此无奈的让孩子长托,即使就俩个月,也是心如刀割。
这时候收到家里消息,我们家老三已经收到中国农业大学保研直博的通知书,小时候差点被送人的三蒙古如今已经是硕士学位,很快就是博士了,终于有个好消息缓解我的难过了。
这也更让我觉得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是会有回报的,不奢求在出现他老姨那样的天才,只希望我的努力能让他将来有个稳定的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工作,加油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