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战时南逃,那么这守城的战争基本也就不用打了。
别说对面的敌军领导是老朱家的,就是换成闯贼,建奴之流,守军本就低迷的士气也难以支撑他们顶上去与敌军作战。
而隆武帝南迁自然是要有护卫的,从他寄予厚望的新军振武营当中抽调了一批兵力,其中大部分是没有什么特殊身份的大头兵,将领也是专挑着没有什么大世家背景的。
剩下来的一批,则主要负责南京城防,受刚刚被重新提拔上位的大将黄得功率领下阻挡黑旗大清三路大军的进攻。
所以这仗还怎么打?
黄得功站在战壕防线的望塔上放下望远镜后眼皮子直抽抽。
振武营里没关系背景的被带走了,剩下一个个有关系有背景的全都在托关系,联系对面的三路黑旗军暗中投诚。
还愿意挣扎的大明勋贵自然也跟着隆武帝南下了。
剩下还在南京的就等着重新迎回他们的崇祯皇帝,然后抱团与皇帝讨价还价呢。
人家报纸的稿子都准备好了,舆论施压地方造反各种迫使皇权妥协的法子也只等合适的时机就能用出来。
而刚刚上任的黄得功对自己名义上可以调动的应天府所有的部队了解不多。
且就算了解了,现在这些部队到底站哪边还真不好说。
甚至黄得功自己都很是迷茫,如今抚摸着腰间隆武帝赐予的尚方宝剑不知所措。
事实证明他想的没错。
皇帝一走,三路黑旗军各自开始推进时,首先接敌的明军很流畅的投降了,甚至还有明军争先挤到黑旗军阵前请求投降归附的。
振武营更是重灾区。
本就是南京京营重组,终究没能把军队中占据中层将官位置的毒瘤拔掉,所以在城内布防的还好,黄得功等将领看的很严实,就算反水也得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开城门以求献城之功。
在城外布防的直接就点了。
首日推进,三路黑旗军受到的阻击可谓是相当薄弱,就算有想要抵抗的明军,面对大批阵前反水的同伴围过来劝降,一个个也没了心气。
也是因此。
三路大军顺势以劝降为主,直接派出使者争先要进南京城,要求城内诸多将官献城投降。
“这事儿闹的,我看报纸上的这刘先生说的明白,接下来也就是各路将帅找个好时辰归顺这大清咯!”
明军投降的多,那么战争也就说不上什么高烈度。
南京城内的百姓紧张了两天后发现北军开始推进后,他们的生活变化并不太大,不过物价上涨了些,出城受限。
“改明儿都得改旗易帜,诶不对!咱们连旗子都用不着改!“
自从大清皇帝爆出真身后,北边的黑色三辰旗也再次换成了红底的,只不过官面上还是在三辰旗边上绕了一条龙,以此与南边的隆武朝区分开来。
皇帝一走,在这短暂的无顶层政府状态下,南京城内诸多报纸反倒更活跃了些,敢写了很多。
一个个对南京守军不战而降的状态大放厥词。
街边百姓们看着也不免唾一嘴,但他们实际上也做好了喜迎王师的准备。
当然,也有一些人期待着明军里头冒出一个能顶事儿的,至少能稍微抵抗一下,展现下咱大明隆武朝将士们的气节,不然
“就此将这大明国号换成大清,即便还是一家,终究有些舍不得。”
一边吃馄饨一边看报,见到报纸上写着黄得功大将军已经接见了来自大清朝廷的使者,食客不免喟叹一声。
自北军推进至此不过一周时间。
振武营陆续归降黑旗军,留守南京的兵部尚书兼振武营提督姚奇胤收到了来自北边大清皇帝的一封书信,当天晚上就率军归降了。
其余勤王的军队是来保护皇帝的,皇帝都南下了,那么保护南京也就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了。
且隆武帝南下之时已经向众多勤王的大军下令,让他们多往杭州,上海两地驻防。
“我看黄将军也就是这两天了,也好也好,早点收场这城内出入也方便,日子安生终归是好事。”
边上食客闻言却是有些担忧:“三路北军入城,虽说蒙两位皇爷恩德勒令兵将不得作乱,以往看报他们倒是还算和气,但若是三军在城内相争如何是好?”
入南京则为大清太子的说辞,在这大明南京也早已传开了。
大明报纸上也多有抨击这种不立长且将皇嗣之位明晃晃摆出来任由皇子争夺的行为。
“应该.不会吧。”
答案是会。
被舍弃的南京,还是由黄得功控制的南京。
朱由检一封信下来,黄得功恭敬的打开城门亲自迎接了使者,还跪着接了皇帝手谕,完事儿就差补一句‘皇上万岁万万岁’了。
但投降得有一个受降仪式吧。
仪式过后三路黑旗军如何驻扎,城市如何管理。
朱慈烺如今就很愁这些。
毕竟前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就在他黑黄旗军中身居高位。
可高杰与黄得功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差,使得黄得功对黑黄旗的态度不是很好。
“主子!下面牛录奏报!主子您派去祭祀孝陵的人遇袭了!”
本来就愁,得知这个消息的朱慈烺难得暴怒了一下,吼道:“大胆!当真大胆!何人所为!?”
‘收复’南京,自然少不了去孝陵祭祀告慰列祖列宗,朱慈烺还是占了地理优势所以才能赶在其余两人前头,但派去祭祖的人被打了,这事儿换谁都不能忍。
“回主子!是大明孝陵卫的军户!”
“荒唐!他们安敢如此!叫他们指挥使滚过来见本王!”
朱慈烺暴怒之后,顿觉这事儿背后大有蹊跷,估计孝陵卫的指挥使也叫不过来。
人确实叫不过来,但信是送过来了。
在此前一直窝在孝陵卫不吭声的指挥使梅春与其麾下不过一千一百余人联名写了书信,不只是发到朱慈烺这儿,也发给了其余两旗,还有专人要求把这信件送到朱由检手中。
电报转瞬就将内容呈现于朱由检眼前,也让他一眼看出孝陵卫是在闹什么,不免摇摇头道:“南京安稳之前不让三大旗的人靠近孝陵这事儿准了,后面这一段写的倒是义正辞严,就差直说朕无颜面见孝陵的列祖列宗了,啧这些个王爷要真死皮赖脸留下来,还真不好说”
(本章完)
别说对面的敌军领导是老朱家的,就是换成闯贼,建奴之流,守军本就低迷的士气也难以支撑他们顶上去与敌军作战。
而隆武帝南迁自然是要有护卫的,从他寄予厚望的新军振武营当中抽调了一批兵力,其中大部分是没有什么特殊身份的大头兵,将领也是专挑着没有什么大世家背景的。
剩下来的一批,则主要负责南京城防,受刚刚被重新提拔上位的大将黄得功率领下阻挡黑旗大清三路大军的进攻。
所以这仗还怎么打?
黄得功站在战壕防线的望塔上放下望远镜后眼皮子直抽抽。
振武营里没关系背景的被带走了,剩下一个个有关系有背景的全都在托关系,联系对面的三路黑旗军暗中投诚。
还愿意挣扎的大明勋贵自然也跟着隆武帝南下了。
剩下还在南京的就等着重新迎回他们的崇祯皇帝,然后抱团与皇帝讨价还价呢。
人家报纸的稿子都准备好了,舆论施压地方造反各种迫使皇权妥协的法子也只等合适的时机就能用出来。
而刚刚上任的黄得功对自己名义上可以调动的应天府所有的部队了解不多。
且就算了解了,现在这些部队到底站哪边还真不好说。
甚至黄得功自己都很是迷茫,如今抚摸着腰间隆武帝赐予的尚方宝剑不知所措。
事实证明他想的没错。
皇帝一走,三路黑旗军各自开始推进时,首先接敌的明军很流畅的投降了,甚至还有明军争先挤到黑旗军阵前请求投降归附的。
振武营更是重灾区。
本就是南京京营重组,终究没能把军队中占据中层将官位置的毒瘤拔掉,所以在城内布防的还好,黄得功等将领看的很严实,就算反水也得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开城门以求献城之功。
在城外布防的直接就点了。
首日推进,三路黑旗军受到的阻击可谓是相当薄弱,就算有想要抵抗的明军,面对大批阵前反水的同伴围过来劝降,一个个也没了心气。
也是因此。
三路大军顺势以劝降为主,直接派出使者争先要进南京城,要求城内诸多将官献城投降。
“这事儿闹的,我看报纸上的这刘先生说的明白,接下来也就是各路将帅找个好时辰归顺这大清咯!”
明军投降的多,那么战争也就说不上什么高烈度。
南京城内的百姓紧张了两天后发现北军开始推进后,他们的生活变化并不太大,不过物价上涨了些,出城受限。
“改明儿都得改旗易帜,诶不对!咱们连旗子都用不着改!“
自从大清皇帝爆出真身后,北边的黑色三辰旗也再次换成了红底的,只不过官面上还是在三辰旗边上绕了一条龙,以此与南边的隆武朝区分开来。
皇帝一走,在这短暂的无顶层政府状态下,南京城内诸多报纸反倒更活跃了些,敢写了很多。
一个个对南京守军不战而降的状态大放厥词。
街边百姓们看着也不免唾一嘴,但他们实际上也做好了喜迎王师的准备。
当然,也有一些人期待着明军里头冒出一个能顶事儿的,至少能稍微抵抗一下,展现下咱大明隆武朝将士们的气节,不然
“就此将这大明国号换成大清,即便还是一家,终究有些舍不得。”
一边吃馄饨一边看报,见到报纸上写着黄得功大将军已经接见了来自大清朝廷的使者,食客不免喟叹一声。
自北军推进至此不过一周时间。
振武营陆续归降黑旗军,留守南京的兵部尚书兼振武营提督姚奇胤收到了来自北边大清皇帝的一封书信,当天晚上就率军归降了。
其余勤王的军队是来保护皇帝的,皇帝都南下了,那么保护南京也就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了。
且隆武帝南下之时已经向众多勤王的大军下令,让他们多往杭州,上海两地驻防。
“我看黄将军也就是这两天了,也好也好,早点收场这城内出入也方便,日子安生终归是好事。”
边上食客闻言却是有些担忧:“三路北军入城,虽说蒙两位皇爷恩德勒令兵将不得作乱,以往看报他们倒是还算和气,但若是三军在城内相争如何是好?”
入南京则为大清太子的说辞,在这大明南京也早已传开了。
大明报纸上也多有抨击这种不立长且将皇嗣之位明晃晃摆出来任由皇子争夺的行为。
“应该.不会吧。”
答案是会。
被舍弃的南京,还是由黄得功控制的南京。
朱由检一封信下来,黄得功恭敬的打开城门亲自迎接了使者,还跪着接了皇帝手谕,完事儿就差补一句‘皇上万岁万万岁’了。
但投降得有一个受降仪式吧。
仪式过后三路黑旗军如何驻扎,城市如何管理。
朱慈烺如今就很愁这些。
毕竟前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就在他黑黄旗军中身居高位。
可高杰与黄得功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差,使得黄得功对黑黄旗的态度不是很好。
“主子!下面牛录奏报!主子您派去祭祀孝陵的人遇袭了!”
本来就愁,得知这个消息的朱慈烺难得暴怒了一下,吼道:“大胆!当真大胆!何人所为!?”
‘收复’南京,自然少不了去孝陵祭祀告慰列祖列宗,朱慈烺还是占了地理优势所以才能赶在其余两人前头,但派去祭祖的人被打了,这事儿换谁都不能忍。
“回主子!是大明孝陵卫的军户!”
“荒唐!他们安敢如此!叫他们指挥使滚过来见本王!”
朱慈烺暴怒之后,顿觉这事儿背后大有蹊跷,估计孝陵卫的指挥使也叫不过来。
人确实叫不过来,但信是送过来了。
在此前一直窝在孝陵卫不吭声的指挥使梅春与其麾下不过一千一百余人联名写了书信,不只是发到朱慈烺这儿,也发给了其余两旗,还有专人要求把这信件送到朱由检手中。
电报转瞬就将内容呈现于朱由检眼前,也让他一眼看出孝陵卫是在闹什么,不免摇摇头道:“南京安稳之前不让三大旗的人靠近孝陵这事儿准了,后面这一段写的倒是义正辞严,就差直说朕无颜面见孝陵的列祖列宗了,啧这些个王爷要真死皮赖脸留下来,还真不好说”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最新章节,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最新章节,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