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的课程,到了这个阶段,老师基本都讲完了。
剩下的便是复习又复习,以及周考月考的刷题战术。到了明年,还会有好几次严格模拟高考的诊断考。
昨天白天,王遥所在的三个文科班月考了四门课。今天上午,还有另外两门课的周考,分别是政治和地理。
地理还好一点,连猜带回忆,再加上前世跑遍了大半个华夏的经历,王遥感觉自己能勉强及格。
政治就直接懵了,填空和选择题之类还好,后面那些简答与论述题,他只能是能编则编了。
这次周考,政治这门课注定不会及格了,必定会让任课老师贺老爷子火冒三丈。
贺老爷子名叫贺光,满头白发,都六十出头了,退休后被学校请回来发挥余热,全因他是禹南各中学最权威的政治老师。
要知道,王遥这门课的考试成绩通常都排在年级前五,甚至好几次都是前三。当年高考更是全校第一,超出了优秀线一大截。
否则,以他那糟糕的数学成绩,怎么可能一直稳在高三3班的总分前十。
王遥打定主意,这一次周考成绩就全推给这场重感冒,虽然他确定自己重生以后,对什么感冒症状没有丝毫感觉。
这具年轻的身体充满活力,似乎比当年的感觉还好了很多。要知道,前世这个年纪,每逢换季他必会感冒,有时候甚至要请一两周病假回家调养。
中午吃过饭,王遥又找到王逍,询问记忆中那辆两人共用的28圈永久自行车。
“钥匙就在你那儿啊,平常都是你在骑车,应该锁在学校车棚了吧。”
对王遥突然跟患了失忆症一样,王逍感觉挺神奇。
王遥只好尴尬笑笑,又回宿舍翻了半天,最后才在枕头里找到车钥匙。
对这辆从上初中就开始骑的旧自行车,王遥还是挺有印象的,很快又在车棚停放的上百辆自行车找到它,翻身骑上就上了街。
禹南市,一个撤地建市才四五年的地级市,如今仅算是中等城市(城市常住人口百万以内),常住人口也就50万人出头。
作为一座城市,禹南和省会城市芙蓉城一样,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只是到了这个日新月异的大好时代,它才有机会彻底焕发自己的那一份光彩。
进入主城区后,王遥便放慢了骑行速度。
街头人流远不能跟20年后相比,除了一些公交车一路晃荡,汽车少得有些可怜,自行车倒是随处可见。
一条又一条街道,熟悉而又陌生,各类建筑普遍低于7层,不少老街上的民居,还保留着民国年代以来的风貌。
成片的低矮瓦房挤在一起,青瓦垂檐,木骨泥墙。很快,它们将被钢筋水泥的丛林代替。
顶多再有十多年,禹南人将会乐于驱车远游,兴致勃勃去到处参观今天所居的这种老房子。
有这样几条小街的地方,就会被称为古镇。
没时间感慨后世这些沧桑巨变,王遥不惜体力骑过10来条街,心里的失望越来越大。
每经过一条街,王遥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它20多年后的模样。要说如今遍地黄金也没错,至少有很多不大不小的生意完全可以占个先机。
问题是现在没本钱,更没时间。
重生,似乎真不是万能的,至少这一刻的王遥认为如此。
他走过了未来的步行街商圈,沿禹南建市后刚新修的,双向8车道的禹南大道一路向南,直至禹南新火车站广场。
还真是感觉没戏。搁在20年以后,哪怕就是晚上抽点时间在天桥上摆个地摊贴个手机膜啥的,也能挣些钱。
问题是现在的禹南城连一座人行天桥都没有,更别提手机了。
校外的房子肯定得租,那就必须想办法先搞点副业才行啊。
禹南新火车站,气派的候车大楼,宽阔的车站广场,现在看上去那叫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个年代,比起城中心那栋有9层高的标志性建筑市百货大楼,它也算是禹南城的一处新地标了。
新火车站对面,禹南新中心汽车站快要建好了,老汽车站还在城中心呢。
只是,主城区南边扩展到这一段,现在也到头了。
新火车站南侧,除了孤零零的一排平房商铺,再往南已是成片菜地,还有零星散落其间的小洋楼或青瓦房。
现在,它们的主人都还是农民身份。
明年还是后年?这里将开始兴建禹南第一座,也是未来20年内,禹南城乃至蜀川西北区域最大的批发市场——双桥批发市场。
新火车站附近一带,就叫双桥村。
王遥想,这对王薇倒是个不错的机会,明年得想办法劝她关了东方厂的生意,转移到火车站附近。
时间也不早了,由新火车站折回,王遥又沿着禹南大道一路向北,准备从公园口附近往西,回禹南中学了。
路过禹南人民公园,再向西穿过红星路,再过五一路便是禹南中学了。
红星路走到一半,王遥又停了下来。
一幢灰朴朴的5层老楼,被一排小商铺围在一个小院里,大门处挂着一块白底红漆字的木牌:禹南日报社。
王遥在街对面停了车,找处台阶坐下,点了一根刚买的两块钱一盒的翡翠烟。
前世的职业记忆潮水一般涌来。他暗嘲自己太笨,满大街去找什么轻松赚钱的点子啊,这里不就有么?
前世的97年初到千禧年末,在这处小院,他呆过差不多整整四年,从实习记者一路干到了责任编辑。
码字赚点小钱,不正是如今最适合自己干的么?中午这一个多小时,纯粹是骑牛找牛了。
报社大门左侧,有一排阅报栏,有几个路人在专心看报。
王遥也推车过去,准备在报纸上找一个熟悉的名字。
今天是周六,禹南日报第二版的综合新闻版,报头上果然印有主编胡博的名字。
剩下的,自然买齐码字工具了。
钢笔墨水之类,学校课桌上应该都有,王遥便在报社街对面的文具店买了两本专用稿纸。
这种一格一格规规矩矩写字的稿纸,类似中学生作文本,只是每行格子下方,多了一行用于区隔的小横栏。
这便于编辑看稿数字儿,更利于批改稿件。
在稿纸上写新闻,前世的千禧年,禹南日报和晨报都还是这种模式。至于记者在电脑上写稿交稿,那还是王遥离开几年以后的事了。
想想后,王遥又买了50个信封,然后再折回公园口附近的邮局,买了3块钱的邮票。
兜里那几块钱都快花光了,不过总算万事俱备,只欠抽时间码字投稿赚点小钱了。
剩下的便是复习又复习,以及周考月考的刷题战术。到了明年,还会有好几次严格模拟高考的诊断考。
昨天白天,王遥所在的三个文科班月考了四门课。今天上午,还有另外两门课的周考,分别是政治和地理。
地理还好一点,连猜带回忆,再加上前世跑遍了大半个华夏的经历,王遥感觉自己能勉强及格。
政治就直接懵了,填空和选择题之类还好,后面那些简答与论述题,他只能是能编则编了。
这次周考,政治这门课注定不会及格了,必定会让任课老师贺老爷子火冒三丈。
贺老爷子名叫贺光,满头白发,都六十出头了,退休后被学校请回来发挥余热,全因他是禹南各中学最权威的政治老师。
要知道,王遥这门课的考试成绩通常都排在年级前五,甚至好几次都是前三。当年高考更是全校第一,超出了优秀线一大截。
否则,以他那糟糕的数学成绩,怎么可能一直稳在高三3班的总分前十。
王遥打定主意,这一次周考成绩就全推给这场重感冒,虽然他确定自己重生以后,对什么感冒症状没有丝毫感觉。
这具年轻的身体充满活力,似乎比当年的感觉还好了很多。要知道,前世这个年纪,每逢换季他必会感冒,有时候甚至要请一两周病假回家调养。
中午吃过饭,王遥又找到王逍,询问记忆中那辆两人共用的28圈永久自行车。
“钥匙就在你那儿啊,平常都是你在骑车,应该锁在学校车棚了吧。”
对王遥突然跟患了失忆症一样,王逍感觉挺神奇。
王遥只好尴尬笑笑,又回宿舍翻了半天,最后才在枕头里找到车钥匙。
对这辆从上初中就开始骑的旧自行车,王遥还是挺有印象的,很快又在车棚停放的上百辆自行车找到它,翻身骑上就上了街。
禹南市,一个撤地建市才四五年的地级市,如今仅算是中等城市(城市常住人口百万以内),常住人口也就50万人出头。
作为一座城市,禹南和省会城市芙蓉城一样,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只是到了这个日新月异的大好时代,它才有机会彻底焕发自己的那一份光彩。
进入主城区后,王遥便放慢了骑行速度。
街头人流远不能跟20年后相比,除了一些公交车一路晃荡,汽车少得有些可怜,自行车倒是随处可见。
一条又一条街道,熟悉而又陌生,各类建筑普遍低于7层,不少老街上的民居,还保留着民国年代以来的风貌。
成片的低矮瓦房挤在一起,青瓦垂檐,木骨泥墙。很快,它们将被钢筋水泥的丛林代替。
顶多再有十多年,禹南人将会乐于驱车远游,兴致勃勃去到处参观今天所居的这种老房子。
有这样几条小街的地方,就会被称为古镇。
没时间感慨后世这些沧桑巨变,王遥不惜体力骑过10来条街,心里的失望越来越大。
每经过一条街,王遥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它20多年后的模样。要说如今遍地黄金也没错,至少有很多不大不小的生意完全可以占个先机。
问题是现在没本钱,更没时间。
重生,似乎真不是万能的,至少这一刻的王遥认为如此。
他走过了未来的步行街商圈,沿禹南建市后刚新修的,双向8车道的禹南大道一路向南,直至禹南新火车站广场。
还真是感觉没戏。搁在20年以后,哪怕就是晚上抽点时间在天桥上摆个地摊贴个手机膜啥的,也能挣些钱。
问题是现在的禹南城连一座人行天桥都没有,更别提手机了。
校外的房子肯定得租,那就必须想办法先搞点副业才行啊。
禹南新火车站,气派的候车大楼,宽阔的车站广场,现在看上去那叫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个年代,比起城中心那栋有9层高的标志性建筑市百货大楼,它也算是禹南城的一处新地标了。
新火车站对面,禹南新中心汽车站快要建好了,老汽车站还在城中心呢。
只是,主城区南边扩展到这一段,现在也到头了。
新火车站南侧,除了孤零零的一排平房商铺,再往南已是成片菜地,还有零星散落其间的小洋楼或青瓦房。
现在,它们的主人都还是农民身份。
明年还是后年?这里将开始兴建禹南第一座,也是未来20年内,禹南城乃至蜀川西北区域最大的批发市场——双桥批发市场。
新火车站附近一带,就叫双桥村。
王遥想,这对王薇倒是个不错的机会,明年得想办法劝她关了东方厂的生意,转移到火车站附近。
时间也不早了,由新火车站折回,王遥又沿着禹南大道一路向北,准备从公园口附近往西,回禹南中学了。
路过禹南人民公园,再向西穿过红星路,再过五一路便是禹南中学了。
红星路走到一半,王遥又停了下来。
一幢灰朴朴的5层老楼,被一排小商铺围在一个小院里,大门处挂着一块白底红漆字的木牌:禹南日报社。
王遥在街对面停了车,找处台阶坐下,点了一根刚买的两块钱一盒的翡翠烟。
前世的职业记忆潮水一般涌来。他暗嘲自己太笨,满大街去找什么轻松赚钱的点子啊,这里不就有么?
前世的97年初到千禧年末,在这处小院,他呆过差不多整整四年,从实习记者一路干到了责任编辑。
码字赚点小钱,不正是如今最适合自己干的么?中午这一个多小时,纯粹是骑牛找牛了。
报社大门左侧,有一排阅报栏,有几个路人在专心看报。
王遥也推车过去,准备在报纸上找一个熟悉的名字。
今天是周六,禹南日报第二版的综合新闻版,报头上果然印有主编胡博的名字。
剩下的,自然买齐码字工具了。
钢笔墨水之类,学校课桌上应该都有,王遥便在报社街对面的文具店买了两本专用稿纸。
这种一格一格规规矩矩写字的稿纸,类似中学生作文本,只是每行格子下方,多了一行用于区隔的小横栏。
这便于编辑看稿数字儿,更利于批改稿件。
在稿纸上写新闻,前世的千禧年,禹南日报和晨报都还是这种模式。至于记者在电脑上写稿交稿,那还是王遥离开几年以后的事了。
想想后,王遥又买了50个信封,然后再折回公园口附近的邮局,买了3块钱的邮票。
兜里那几块钱都快花光了,不过总算万事俱备,只欠抽时间码字投稿赚点小钱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91之盛世天骄,重生1991之盛世天骄最新章节,重生1991之盛世天骄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91之盛世天骄,重生1991之盛世天骄最新章节,重生1991之盛世天骄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