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盖了天地,白茫茫一片。
三进的院落,仆妇们来来往往,有端热水的,有拿火盆的,也有站在门口急急往外看的,嘴里焦急地呢喃:“大夫怎么还没有请来?平日里做事慢慢腾腾也就算了,这节骨眼上,怎么还敢慢呢?”
秀阁中,一个丫环打起帘子,向外张望,才望了一眼,便听到里面传来一声骂:“死妮子,还不赶紧放下,透了冷风进来,小姐若有个好歹,看夫人不打死你。”
丫环一哆嗦,正要放下帘子,忽见外面涌来一群人,仔细瞧去,是一群丫环媳妇拥着一位打扮端庄贵气的****,忙便叫了一声:“夫人来了。”
秀阁里顿时就是一阵混乱,咣当一声,不知是哪个毛手毛脚地打翻了杯子。方氏正好走到近前,当即便道:“乱什么,刘嬷嬷和七巧、八秀留下,其他人都出去,在门外候着。”
立时便有三、四个丫环从屋里出来,各自守在门口,屋里只留下一位中年仆妇和两个十一、二岁的小丫环。
方氏进了屋,方才显露出一片焦急之色,径直往女儿床沿奔来,口中道:“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落水了?”
八秀胆子小,被主母一问,只吓得全身发抖,只是哭,说不出话来。
七巧便上前答道:“先前小姐见夜里落了雪,积得厚厚的,便吵着去园子里堆雪人,奴婢们拧不过,只得让小姐去了,谁料到经过荷塘时,也不知怎地,小姐脚下一滑摔了,偏那里地上的雪已结成了冰,顺着那冰,小姐就滑进荷塘里,奴婢和八秀伸手去拉,把袖子都扯破了,也没拉住。”
这丫环虽只有十一、二岁的年纪,面容有些惊慌,语气却不乱,答得一清二楚,将当时情形都说清了,还取了自家小姐换下的湿衣展开来一瞧,那件红色的锦绣衣裳,果然没了一截袖子。
刘嬷嬷拿过来看了看断口,道:“确是扯掉的,就说这锦绣的衣裳不牢靠,稍一扯就破,用来做衬底还好,偏用在外头,何必图这个花色好看,若换成结实朴素的细棉布,小姐当场就被拉住了,也不会滑进池塘里去。”
“这时候还说这些做什么,灼儿昏迷不醒,大夫怎么还不不来?”
方氏心疼的摸着女儿小小的脸,眼泪往下直掉。
这时外头便传来一阵急呼:“让让,让让,都挤在门口做什么,大夫来了,快让开来……”
是方氏的贴身大丫环三春急急领了大夫过来了。
方氏一听,忙站了起来,喝道:“还不都让开。”
七巧反应快,立刻上前打帘子,进来一个眉毛胡子都白了的老郎中。
“甄大夫,我女儿落了水,昏迷不醒,方才我摸她额上,略有些烫手,你赶紧给瞧瞧。”方氏在边上三言二语便将女儿的病况说了。
甄大夫搭了脉,便道:“夫人莫急,小姐无性命之忧,只是吃了水,天又寒,寒邪入体,内外交济,需用药调养一阵子。”
方氏忙叫了三春进来,备了笔墨让甄大夫开方子。
须臾,甄大夫写好方子,颇用了些名贵的药物,然后方道:“小姐年幼,又是一向娇生惯养,这回受了寒,调养上便要多费心,药须用足半月,免得留下病根,半月后老夫再来府上为小姐请脉,此间尤其要注意,万万不可再受寒,否则再想治,便要难了许多。”
“多谢甄大夫。”
方氏接了药方,让三春赶紧打发外头的家仆去买药,又唤了刘嬷嬷来,道:“你领甄大夫去帐房取诊金。”
甄大夫知道这户人家惯来是出手大方的,当即道了一声谢,跟着刘嬷嬷走了。
不多时,药买回来了,七巧为人机灵,手脚又快,赶着去外面煎药,方氏却是不大放心,想亲自过去盯着,又舍不得离开女儿身边,便让三春跟七巧一起煎药。又见屋里火盆只摆了两个,其中一个盆里的银屑炭已快要焖尽,又使了人拿了两盆进来。
忙乱了一阵,忽又见盖在女儿身上的被脚松了,赶紧又上前,小心仔细地按了按,一抬头便对女儿黑漆漆的两颗眼珠子,呆呆的,仿佛滞住了一般,不见一丝光亮。
方氏心里一惊,惊呼一声便道:“灼儿,你可醒了,哪里不舒服,跟娘说。”
陷在锦衣玉被中的女孩儿只是睁着眼,幼小的脸蛋上一片苍白,不见半丝血色,眼神呆滞滞的,眼珠儿一动不动,便似活死人一般。
方氏只当女儿因为落水而被吓傻了,顿时便抱女儿放声大哭:“灼儿,你说话呀,不要吓娘……”
她这一哭,倒把陷在被子里的女孩儿给惊住了,黑漆漆的眼珠子缓缓转了几下,在屋顶、窗棂、家什摆设上一一掠过,最后落到方氏身上,似惊又讶,仿佛不敢置信,失去血色的唇瓣微微动了几下,终于迟疑着唤了一声:“娘?”
“灼儿……灼儿……我的灼儿,你受苦了……”方氏听她一声唤,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难过,眼泪落个不停。
女孩儿又呆滞了一会儿,忽地从被中伸出双手,搂住方氏的脖子,哇地一声哭开了。
“娘……娘……灼儿好想你……好想……”
八秀在边上,见她们哭,自己也跟着一起哭,一时间满屋都是哭声。
“哟,这是怎么了?小姐醒了,这可是喜事,怎么娘儿俩抱在一起哭上了?八秀你也是的,在边上不帮着劝劝,怎么也跟着一道哭起来。”
刘嬷嬷送走了甄大夫,进门就见母女俩个在一起哭,忙上前劝慰,又指派八秀拿了帕子来给她们拭泪。
“夫人,小姐还病着,莫招她眼泪。”
方氏这才省过神来,忙小心扶着女儿躺好,又重新将被脚按结实了,才道:“灼儿不哭,回头娘就叫人把那荷塘填了,再不教它害人。”
女孩儿乖乖地躺着,黑漆漆地眼珠子只盯在方氏脸上,似是怕一眨眼母亲就不见了,看得方氏又是窝心又是心疼。
“灼儿,你睡吧,娘就在这里,哪儿也不去。”
“灼儿要看着娘。”
女孩儿细细弱弱的声音,衬着苍白的小脸蛋,分外可人疼,直听得方氏又想落泪。这时三春和七巧端着刚刚熬好的药回来了。
方氏接过药碗,要亲手喂女儿吃药。
刘嬷嬷知道小姐最是怕苦的,在边上吩咐七巧:“赶紧的,把小姐平日里爱吃的蜜饯拿来,给小姐下药。”
七巧应了一声,不一会儿拿了一大包杏脯进来,跑到床边,捡了一片递到女孩儿的嘴边,道:“小姐,先吃一片甜甜的,一会儿吃药就不苦了。”
女孩儿的目光落到她的面上,又迟疑起来,唤了一声“七巧”,见七巧“嗨”了一声,便又开始哭起来,伸手摸了摸七巧的脸,道:“七巧,我对不住你。”
七巧被她说得莫名其妙,脸一垮,也哭起来,道:“小姐您怎么了?是奴婢不好,当时没抓住您,要是奴婢手脚再快些,您就不会落水了,是奴婢对不住小姐。”
“七巧,不哭。”
女孩儿擦去她的眼泪,忽地绽开笑颜,笑中带着泪,又道:“娘,七巧,八秀,刘嬷嬷,还有三春……灼儿很想你们……”
方氏见她哭哭笑笑,说话更是糊里糊涂,心里一急,道:“糊说什么,快把药喝了,不然凉了,药效就弱了。吃了药,再好好睡一觉,灼儿明天就能好了。”
女孩儿轻轻应了一声,乖乖把药喝了,又含了一片七巧递过来的杏脯,才躺回床上装睡。
三进的院落,仆妇们来来往往,有端热水的,有拿火盆的,也有站在门口急急往外看的,嘴里焦急地呢喃:“大夫怎么还没有请来?平日里做事慢慢腾腾也就算了,这节骨眼上,怎么还敢慢呢?”
秀阁中,一个丫环打起帘子,向外张望,才望了一眼,便听到里面传来一声骂:“死妮子,还不赶紧放下,透了冷风进来,小姐若有个好歹,看夫人不打死你。”
丫环一哆嗦,正要放下帘子,忽见外面涌来一群人,仔细瞧去,是一群丫环媳妇拥着一位打扮端庄贵气的****,忙便叫了一声:“夫人来了。”
秀阁里顿时就是一阵混乱,咣当一声,不知是哪个毛手毛脚地打翻了杯子。方氏正好走到近前,当即便道:“乱什么,刘嬷嬷和七巧、八秀留下,其他人都出去,在门外候着。”
立时便有三、四个丫环从屋里出来,各自守在门口,屋里只留下一位中年仆妇和两个十一、二岁的小丫环。
方氏进了屋,方才显露出一片焦急之色,径直往女儿床沿奔来,口中道:“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落水了?”
八秀胆子小,被主母一问,只吓得全身发抖,只是哭,说不出话来。
七巧便上前答道:“先前小姐见夜里落了雪,积得厚厚的,便吵着去园子里堆雪人,奴婢们拧不过,只得让小姐去了,谁料到经过荷塘时,也不知怎地,小姐脚下一滑摔了,偏那里地上的雪已结成了冰,顺着那冰,小姐就滑进荷塘里,奴婢和八秀伸手去拉,把袖子都扯破了,也没拉住。”
这丫环虽只有十一、二岁的年纪,面容有些惊慌,语气却不乱,答得一清二楚,将当时情形都说清了,还取了自家小姐换下的湿衣展开来一瞧,那件红色的锦绣衣裳,果然没了一截袖子。
刘嬷嬷拿过来看了看断口,道:“确是扯掉的,就说这锦绣的衣裳不牢靠,稍一扯就破,用来做衬底还好,偏用在外头,何必图这个花色好看,若换成结实朴素的细棉布,小姐当场就被拉住了,也不会滑进池塘里去。”
“这时候还说这些做什么,灼儿昏迷不醒,大夫怎么还不不来?”
方氏心疼的摸着女儿小小的脸,眼泪往下直掉。
这时外头便传来一阵急呼:“让让,让让,都挤在门口做什么,大夫来了,快让开来……”
是方氏的贴身大丫环三春急急领了大夫过来了。
方氏一听,忙站了起来,喝道:“还不都让开。”
七巧反应快,立刻上前打帘子,进来一个眉毛胡子都白了的老郎中。
“甄大夫,我女儿落了水,昏迷不醒,方才我摸她额上,略有些烫手,你赶紧给瞧瞧。”方氏在边上三言二语便将女儿的病况说了。
甄大夫搭了脉,便道:“夫人莫急,小姐无性命之忧,只是吃了水,天又寒,寒邪入体,内外交济,需用药调养一阵子。”
方氏忙叫了三春进来,备了笔墨让甄大夫开方子。
须臾,甄大夫写好方子,颇用了些名贵的药物,然后方道:“小姐年幼,又是一向娇生惯养,这回受了寒,调养上便要多费心,药须用足半月,免得留下病根,半月后老夫再来府上为小姐请脉,此间尤其要注意,万万不可再受寒,否则再想治,便要难了许多。”
“多谢甄大夫。”
方氏接了药方,让三春赶紧打发外头的家仆去买药,又唤了刘嬷嬷来,道:“你领甄大夫去帐房取诊金。”
甄大夫知道这户人家惯来是出手大方的,当即道了一声谢,跟着刘嬷嬷走了。
不多时,药买回来了,七巧为人机灵,手脚又快,赶着去外面煎药,方氏却是不大放心,想亲自过去盯着,又舍不得离开女儿身边,便让三春跟七巧一起煎药。又见屋里火盆只摆了两个,其中一个盆里的银屑炭已快要焖尽,又使了人拿了两盆进来。
忙乱了一阵,忽又见盖在女儿身上的被脚松了,赶紧又上前,小心仔细地按了按,一抬头便对女儿黑漆漆的两颗眼珠子,呆呆的,仿佛滞住了一般,不见一丝光亮。
方氏心里一惊,惊呼一声便道:“灼儿,你可醒了,哪里不舒服,跟娘说。”
陷在锦衣玉被中的女孩儿只是睁着眼,幼小的脸蛋上一片苍白,不见半丝血色,眼神呆滞滞的,眼珠儿一动不动,便似活死人一般。
方氏只当女儿因为落水而被吓傻了,顿时便抱女儿放声大哭:“灼儿,你说话呀,不要吓娘……”
她这一哭,倒把陷在被子里的女孩儿给惊住了,黑漆漆的眼珠子缓缓转了几下,在屋顶、窗棂、家什摆设上一一掠过,最后落到方氏身上,似惊又讶,仿佛不敢置信,失去血色的唇瓣微微动了几下,终于迟疑着唤了一声:“娘?”
“灼儿……灼儿……我的灼儿,你受苦了……”方氏听她一声唤,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难过,眼泪落个不停。
女孩儿又呆滞了一会儿,忽地从被中伸出双手,搂住方氏的脖子,哇地一声哭开了。
“娘……娘……灼儿好想你……好想……”
八秀在边上,见她们哭,自己也跟着一起哭,一时间满屋都是哭声。
“哟,这是怎么了?小姐醒了,这可是喜事,怎么娘儿俩抱在一起哭上了?八秀你也是的,在边上不帮着劝劝,怎么也跟着一道哭起来。”
刘嬷嬷送走了甄大夫,进门就见母女俩个在一起哭,忙上前劝慰,又指派八秀拿了帕子来给她们拭泪。
“夫人,小姐还病着,莫招她眼泪。”
方氏这才省过神来,忙小心扶着女儿躺好,又重新将被脚按结实了,才道:“灼儿不哭,回头娘就叫人把那荷塘填了,再不教它害人。”
女孩儿乖乖地躺着,黑漆漆地眼珠子只盯在方氏脸上,似是怕一眨眼母亲就不见了,看得方氏又是窝心又是心疼。
“灼儿,你睡吧,娘就在这里,哪儿也不去。”
“灼儿要看着娘。”
女孩儿细细弱弱的声音,衬着苍白的小脸蛋,分外可人疼,直听得方氏又想落泪。这时三春和七巧端着刚刚熬好的药回来了。
方氏接过药碗,要亲手喂女儿吃药。
刘嬷嬷知道小姐最是怕苦的,在边上吩咐七巧:“赶紧的,把小姐平日里爱吃的蜜饯拿来,给小姐下药。”
七巧应了一声,不一会儿拿了一大包杏脯进来,跑到床边,捡了一片递到女孩儿的嘴边,道:“小姐,先吃一片甜甜的,一会儿吃药就不苦了。”
女孩儿的目光落到她的面上,又迟疑起来,唤了一声“七巧”,见七巧“嗨”了一声,便又开始哭起来,伸手摸了摸七巧的脸,道:“七巧,我对不住你。”
七巧被她说得莫名其妙,脸一垮,也哭起来,道:“小姐您怎么了?是奴婢不好,当时没抓住您,要是奴婢手脚再快些,您就不会落水了,是奴婢对不住小姐。”
“七巧,不哭。”
女孩儿擦去她的眼泪,忽地绽开笑颜,笑中带着泪,又道:“娘,七巧,八秀,刘嬷嬷,还有三春……灼儿很想你们……”
方氏见她哭哭笑笑,说话更是糊里糊涂,心里一急,道:“糊说什么,快把药喝了,不然凉了,药效就弱了。吃了药,再好好睡一觉,灼儿明天就能好了。”
女孩儿轻轻应了一声,乖乖把药喝了,又含了一片七巧递过来的杏脯,才躺回床上装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