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李鸿基家大业大,他即便想要逃走,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逃走的。

  什么时候走?又走到哪里去?都需要提前规划好。

  哪些人跟着他一起走,哪些人留下来当炮灰?也需要李鸿基本人做出决策。

  好在当初闯王老营中的底子还在,城中粮谷储备也还宽裕,李鸿基面向城中成年男丁,招募了数千人协助守城,又命令一部分守军晚上出城偷袭,袭击冀国公府一系主力的炮兵阵地。

  这部分长安守军,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抛弃了,出城作战时非常英勇。

  而夜幕深重,十余米外连人影都看不清楚,更是对于他们的一种保护。

  双方在长安城下,喊杀声震天,但实际接触却有限。

  尽管如此,但周进、韩老三、张诗卿、胡永等人,却不敢有任何松懈,他们都披甲坐镇,严阵以待,以免被敌人所乘。

  李鸿基、牛聚明、宋康年等人便利用这个纷乱机会,偷偷地打开西城门,随后逃之夭夭。

  等到天光大亮,出城偷袭的长安守军被击退,冀国公府一系发现情况异常时,李鸿基等大顺军高层,已经逃到数十里之外了。

  燕赵军骑营方靖、西讷布库等人,都主动请缨,希望能够得到授权,立即组织人手,对李鸿基、牛聚明等重要人物衔尾追击,一定要擒贼先擒王,彻底解决李鸿基这一位劲敌。

  “李鸿基他们逃跑,这肯定是要追击的,不过也不要急着追击。你们吊在他们的尾巴后面,把他们从陕甘撵到鄂省就行了。”周进明确吩咐道。

  方靖和西讷布库二人对望了一眼,脑海中顿时闪过了诸多念头:

  冀国公周进让他们俩不要急着追击,难道是想祸水东引,让李鸿基等人跑到鄂省裹挟流民,聚众造反,去破坏宁南侯左昆山的统治根基?

  又或者是,担心追得太急,中了李鸿基等人的埋伏,导致燕赵军骑营损兵折将,甚至威胁到方靖身边亲兵头目、冀国公府庶长子周兴的性命?

  想到这里,方靖和西讷布库二人脸上的兴奋雀跃之情,终于慢慢地消退了。

  比起擒拿大顺皇帝李鸿基这份天大的功劳,促成冀国公府一系战略目标,或者保证周兴公子的安全,都显得更加重要啊。

  他们俩满脸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一定遵照办理。

  燕赵军骑营全体出动,追击李鸿基一行人的时候,冀国公府侍卫亲军也开始对长安城发起了猛攻。

  周进先安排将士们喊话,让城内守军打开城门投降。

  城中守军表示拒绝后,周进也不再客气,下令数百门大小火炮立即对长安东城门一带进行了轰炸。

  刹那间,数百门大小火炮如狰狞的巨兽般同时张开血盆大口。

  震耳欲聋的咆哮声如滚滚惊雷,自炮口处向着长安东城门奔腾而去,瞬间将整个世界都卷入了一片混沌。

  小口径火炮如同密集的蜂群,炮弹似无数根钢针,疯狂地刺向城门。每一次撞击都绽放出璀璨的火花,这些火花在城门前交织成一片绚烂而又恐怖的光幕。

  城门上的木头瞬间被点燃,火势如恶魔的触手般迅速蔓延,贪婪地吞噬着一切,在风中张牙舞爪,噼里啪啦的燃烧声夹杂在火炮的轰鸣声中。

  大口径火炮则宛如神话中的巨灵神在发威,每一枚炮弹都像是从地狱深处召唤而来的毁灭之锤。它们裹挟着足以撕裂天空的力量,在空气中撕开一道又一道肉眼可见的气浪,狠狠砸向城门。

  那厚重无比的石门在这恐怖的撞击下,如同脆弱的蛋壳一般,被炸出一个个巨大而狰狞的坑洞。

  碎石如炮弹般朝着四面八方弹射,有的深深嵌入地面,溅起高高的尘土;有的如夺命的暗器,将周围的建筑击打得千疮百孔。

  浓烈刺鼻的硝烟如汹涌的黑色潮水,迅速将东城门淹没,使其完全消失在一片黑暗与毁灭之中。

  那座曾经屹立不倒、象征着坚固与守护的城门,在这无情的火炮轰炸下,剧烈地颤抖着,仿佛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伴随着每一次爆炸,它身上的碎片不断剥落,向着崩塌的命运一步步迈进。

  而东城门上的守军,不过片刻功夫,便已伤亡大半。

  李鸿基等人趁乱逃走后,长安城中守军本来就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如今见冀国公府一系的火炮威力这般巨大,东城门一带早已化成一片火海,他们心中的战意很快就变得荡然无存。

  大部分人选择趁乱逃走。

  有的人径直向西,前往永寿县,想要投奔袁绵侯;有的人放弃武器,化为平民,想要回家归隐;还有的人上山做了土匪,打算先观望一阵形势再说。

  也有人选择就地投降,被冀国公府侍卫亲军所俘虏,他们的这条小命算是保住了。

  但也有个别人,妄图带着抢来的钱财和妇人开溜,被冀国公府侍卫亲军所截获,当场枭首示众。

  作为攻城一方,冀国公府一系在战斗中所受到的损失极其有限,但战后的成果却极其巨大,宛如开启了一座藏有无尽珍宝的宝库。

  从财富方面来看,大顺军高层离开得非常匆忙。当初,他们从北平退回长安,对城内富户和过路商旅进行拷掠,得手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

  这些金银财宝扩大了冀国公府一系的资金储备,无论是扩充军备、收买人心,还是建设府邸,亦或者打点各方势力,都有了更为雄厚的资本。

  李鸿基很早就有割据陕甘之意,进而有意识地收拢各种物资。长安城中粮仓满盈,各种谷物堆积成一座座小山。金黄的麦子、饱满的稻谷,它们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如今却成为了冀国公府一系掌控民生经济的有力砝码。

  此外,大量的兵器战甲也被缴获,铁制的兵器在库房中整齐排列,寒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荣耀。这些装备对于冀国公府一系主力作用不大,但却可以拿来武装平民,协助军队维持地方治安,巩固统治。

  在人才资源上,长安作为西北文化与政治的中心,汇聚了各方贤能之士。

  文人墨客、能工巧匠、智谋之士皆被纳入囊中。

  文人可以为其出谋划策、撰写政令,让统治更具合法性与合理性;能工巧匠能打造精美的器物,无论是用于军事防御还是装饰府邸,都能增添光彩;智谋之士则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在关键时刻为其分析局势、制定战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地盘上,长安作为战略要地,四周地形易守难攻。城墙高大坚固,仿若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成为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城内的建筑布局合理,交通要道纵横交错,便于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掌控长安,就等于掌控了周边的大片区域,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且,长安的繁华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进一步充实冀国公府一系势力范围。

  不过,周进现任内阁首辅,不可能长时间坐镇西北,他便举荐锦乡伯韩老三为署理陕甘巡抚,主持当地民事,举荐汉中守将曹化蛟为陕甘总兵,负责本地防务。

  至此,曹化蛟便算是正式投靠了冀国公周进,扩充了冀国公府一系的政治版图。

  长安形势初定之后,袁绵侯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立即从永寿县撤退至老巢凤翔府。

  大顺另一位高级将领李补之,则从秦州撤退至金城。

  周进出来时间太久,急于班师回返,默认了袁绵侯、李补之等人对于凤翔、金城一线的统治权。

  这让袁、李二人不由轻松了一口气。

  大顺军主力虽然战败逃走了,但他们这些地方军头的超然地位,还是可以暂时得以保持嘛。

  相比之下,李鸿基、牛聚明、宋康年等人的处境,就要艰难多了。

  方靖、西讷布库等人,率领燕赵军骑营衔尾追击,他们不急不躁,始终和李鸿基等人保持一天路程的距离,让李鸿基等人即便想要设伏反击,也没有太好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跟不上队伍的将士、妇人,都成为了燕赵军骑营的俘虏。

  “他们究竟想要干什么?”李鸿基气得脸色铁青,在那里大发雷霆道。

  “要不我们先走,让其他人都跟在后头?”宋康年建议道。

  李鸿基摇了摇头,表示不可。

  如今,他手头拢共只剩下了三五千精锐,一路向东逃窜,人人都疲倦不堪。若是再损兵折将,抛下将士逃走,身边仅有几百人跟随,哪怕逃到了郧阳,真不怕先一步进入鄂省的田玉峰,产生一些别样心思?

  很早以前,田玉峰便自作主张,离开长安前往潼关,连钱粮供给都是在豫西一带打草谷所得,经济方面早就实现独立了。

  这次进攻汉中府,也是他田玉峰主动挑事,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李鸿基这位大顺皇帝的首肯,指望田玉峰对自己忠心耿耿,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如果李鸿基能带领数千精锐进入郧阳,自然不用担心田玉峰心怀不轨,他在汉中城下也损失很大,没有轻举妄动的本钱。

  因此,李鸿基不但不肯率先逃走,还希望沿途招募更多流民入伙,壮大己方声势。

  “那这就有些困难了。燕赵军骑营在后方,就像是一条尾巴一般,甩都甩不脱,根本没有给出我们招募流民的时间和机会啊。”宋康年沮丧道。

  “除非有人负责断后……”牛聚明建议说,但他很快醒悟过来,闭上嘴巴不说话了。

  他心生懊悔,甚至都恨不得打自己一个耳光。

  逃难之时,谁不知道需要有人断后?李鸿基是一方雄主,他难道不知道需要有人留下来断后?

  宋康年擅长谋划,其智不在他人之下,他难道不知道需要有人留下来断后?

  关键问题,并不是是否需要有人断后,而是派谁来断后啊?

  按照大顺军高层的官场惯例,谁提出问题、谁负责解决的思路,既然问题是由左丞相牛聚明来提出,那就得由牛聚明提供解决思路。

  那这个得罪人的活儿,就落在牛聚明这位左丞相身上了。

  因为刘捷轩被杀以及田玉峰、袁绵侯、李补之等人出走一事,牛聚明本来就得罪了一大批营中将领,他现在提出断后之策,不等同于又要得罪几位营中将领了吗?

  这样下去,他即便再受李鸿基信任,也随时会有性命之忧啊。

  但李鸿基好不容易听到有人提出断后良策,又岂能容许牛聚明中途截住了话头?

  “牛丞相,你所提出的断后之策很好,如今燕赵军骑营在后方骚扰不休,也应当分出一部分人马,把他们阻挡在后面了?不知道应当委派哪位营中将领最为合适,请牛丞相提出人选,大家也好参详一番。”李鸿基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

  断后就是送死,就是做炮灰,这个人选肯定不能由他李鸿基来提,由牛聚明提出建议人选,他从善如流也就是了,即便有人怨恨,也会怨恨牛聚明,与他李鸿基有何干系?

  牛聚明心中凄苦,支支吾吾了半天,都不敢说话。

  “嗯——”李鸿基板着一张脸,神态也不再那么和气了,他呵斥牛聚明道,“断后之策是你左丞相提出来的,断后人选却又不肯说,莫非你是在消遣大家来着?”

  牛聚明知道躲不过去了,他便把心一横,主动请缨道,“事关重大,难免多想了一会儿,还请皇上赎罪。我有心带领少部分忠义之人,替皇上断后,以表忠心,又担心皇上不允,故而犹豫不定。”

  李鸿基哈哈大笑道,“你有这份忠心,那自然是极好的。况且平日里,你老是说没有太多上阵厮杀的机会,以至于不能成全你文武双全的美名,现在我无论如何,也要成全你这一次啊。”

  “希望你好好干,不要堕了大顺军的威名。”李鸿基鼓励牛聚明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于红楼末年,重生于红楼末年最新章节,重生于红楼末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