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的曾厚朴十五岁,家在苏北某地,曾家在当地颇有些名气,只是人丁不旺,四代单传。
曾厚朴的曾祖父中过晚清的举人,只是世道混乱,并未出去做官,蜗居于野;祖父也曾到省城读过书,却因乱世不求闻达;父亲更是建国后镇上的第一个大学生,这让祖父无比骄傲,父亲在京城上完学,响应号召去了艰苦的大西北,为石油事业奉献青春,在曾厚朴七岁的时候,父亲救人离世;母亲伤心过度而心智失常,九岁时母亲溺水而亡。年迈的祖父带着年幼的他一起度日,两年后祖父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了曾厚朴一人独守祖屋。
曾厚朴自祖父去世后,便和外公一起生活。
外公练的一身好拳脚,以前在津门开过镖局,乱世中镖局开不下去,回了老家。抗战时,外公参加了游击队。解放战争时,陈粟转战苏鲁,外公跟着部队离开了家。淮海战役后,外公已经是营长了。要打渡江战役时,因外婆身体不好,家中女儿年幼,外公无奈,找关系转业回到地方,解放后,外公成了国家干部。
外公只有一个女儿,对曾厚朴这个外甥异常疼爱。曾厚朴很小的时候,外公就教他站桩、练拳。外公曾对曾厚朴的爷爷说,你教文我教武,将来,这孩子定能文武双全。
曾厚朴十四岁,初中刚毕业。外公托关系把曾厚朴安排在镇上的供销社当学徒工,每月拿十四块钱的工资,曾厚朴过得衣食无忧。
曾厚朴不太敢想发生过的事,对于他来说,这些事都是一些无妄之灾。
他值完夜班在家休息,忽然来了几个人抓他,曾厚朴动手反抗,其间外公的弟子王老为了救他,死于非命。曾厚朴被抓后,一条腿被打断,因为医治不及时差点截肢,多亏一位姓陈的医生,才保住伤腿。
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一直没有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是被别人陷害了,被谁陷害,却一直没有弄明白。
有时,想想真是悲哀,他真是羡慕爱德蒙·邓蒂斯,虽然做了十九年牢,可是,他遇到了布沙尼长老,明白是被谁陷害的,可以复仇。而自己却连仇家是谁都不知道!
曾厚朴在醒来后的这段时间,一直琢磨发生过的事,作为一个有着复杂生活阅历的人来说,他知道这叫重生了。但他明白,绝对不能让别人发现这秘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让他明白,什么叫怀璧其罪,按后来的说法,叫“见光死”。
曾厚朴有些想念在南疆沙漠绿洲里的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苦中有乐。如果生活注定要重来一次的话,那么,要尽量控制在熟悉的范围之内。现在,他无力改变什么,只有静静地等待,等待机会的来临。
所有的一切都和前世一样,迅速的结案。还是那些人,曾厚朴的态度也和前世一样,依旧在喊冤,依旧在不服,依旧会激怒一些人。因为认罪态度不好,他被发配到疆省南边的一个沙漠绿洲改造。
曾厚朴暂时无意改变什么,所有的一切又似乎回到了正轨上。
还是那列绿皮火车,依旧是那些押运人员,那个封闭的闷罐车厢内满是犯人。
快要进入疆省的最后一个站点,下了一批人后,整个车厢只剩下曾厚朴和押送人员。
一个前往青省的京城哥们开了个玩笑,说道:“小兄弟,下面就是你的专列了。”曾厚朴印象中,前世没有发生这件事。
前世,他不爱与人说话,途中并没有和人交流,只是一个人独自坐着,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这次,途中和别人交谈着,沟通着。
他知道,还要一个星期到达目的地。下火车后,还要倒汽车,到和田后等几天。
要去的地方条件艰苦,进出不便,路难走,来回都要有专人带路。路上有一些地方有流沙,不认路非常危险,不会有人专门送他前往监狱。曾厚朴只能等监狱里的生活补给驼队运送物资时,才能跟随前往。
傍晚,南疆塔克拉马干沙漠的边缘地带,夕阳的余晖照在人身上有些灼热。
八月的南疆沙漠之中,白天,太阳照射的高温可以轻易地把鸡蛋烤熟,人无法赶路。曾厚朴跟随着监狱运送补给物资的驼队从和田出发,已经一天多了,带队的是管教老江,还有三名少数民族狱警同行,曾厚朴知道还要走几天才能到达绿洲中的监狱。
刚离开和田的时候,曾厚朴手上戴着手铐,进入沙漠后,管教老江把曾厚朴的手铐给摘了。按老江的话说,这就是在和田,必须要装装样子,给上面的人看,到了这大沙漠还戴个屁。到绿洲的人没一个像坏人,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啦,现在连这么小的孩子也往这儿送,真是他娘的扯淡。
老江是疆省出生的川人,说着疆省普通话,普通话里偶尔还会蹦出几句格老子、妈买皮的川话,夹杂在一起很有特点。前世的曾厚朴用了很长时间才听明白疆省普通话。因为自己是苏北人,苏北的方言虽不像苏南那么变态,可是,同一个地区不同县的口音也是不一样的。前世因为出差去过几个地方,勉强也能学说几句普通话。虽然普通话带着苏北口音,但还可以与人交流。到了疆省听着当地的普通话,曾厚朴一下子就抓瞎了,每每很简单的一句话,都要连比划带解释才能明白。
在曾厚朴的印象中,到了绿洲中的监狱后,因为语言沟通障碍陷入了抓狂的境界。他的狱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各种各样。多亏老刘是个地道的京城人,经常给曾厚朴翻译一下,过了一段时间后,曾厚朴才慢慢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一年后,曾厚朴可以用别人的方言和别人熟练地对话,老刘说曾厚朴很有语言方面的天赋。
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曾厚朴不禁有些激动。他又可见到那些人了,那些对他如同亲人一样的人。老刘,京城音乐学院的教授,留过洋出过国,著名的指挥;老李,京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力学专家;老秦,著名的历史学者,精于考古,古玩鉴定大家;徐大喇叭,京城大学汉语言教授,小说家;赵棒子,曾经的野战军人,转业后到东北的一个地级市任公安局长,刑侦专家;小老刘,地质学家,著名学者;老钱,沪上旧时的著名经济人;马大哈,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张画圣,国画大师;老景、老易,高级领导;老闻、老孙、老吴等等,一些中高级领导;还有一些其它行业的工作者和几名曾经起义的军官和特殊人员。
有一部分人性情耿直,刚正不恶,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敢于说实话,坚持真理,而且拒不悔改,最后被关到了这个地方;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受到老上级或者老部下的牵连,勇于承担责任,拒绝和老上级和老部下划清界线,最后被关到了这里;最后一些人,则是因为历史问题,在这个特殊时期,被发配到了这个地方。
徐大喇叭曾经说过,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不能说有缘相聚,但也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在一起生活战斗,是一个非常独特而又特殊的群体,在这个艰苦的地方,必须互相帮助,彼此关心,才能坚强地活下去。
曾厚朴的人生历程中,十多年牢狱之灾里,在与这些特殊人的交往中感受到世间真爱的存在,人和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彼此之间相互抱团取暖,感受着彼此真诚的关爱和照顾,这个观点一直影响他很多年。
曾厚朴记得跟这些人学了不少的东西。因为当时年龄小,大家又都好为人师,都以教导曾厚朴为趣,有时间就教曾厚朴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当时,曾厚朴觉得他们教的很多东西都没有用处,大多没有用心去学,有的干脆不学。多年后,曾厚朴才明白艺多不压身。这些人是当时国内最好的老师和学者,自己错过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现在,他暗暗决定,这次一定要把他们教的各种知识,尽其所能地学,绝对不能错过这个壮大成长的良机。
曾厚朴想到了狱友因说方言闹出来的笑话。张画圣是个画家,粤省人,曾师从岭南画派的二高,画风雄奇瑰丽,除精于山水外,还兼攻人物,尤其推崇唐代画圣吴道子,说到绘画时,口中常言道子画圣如何如何,被狱友起了个“画圣”的外号。曾厚朴刚到狱中时,画圣值日,早上起床,听到有人大喊“吃糖啦”,心中甚觉奇怪,大清早还给发糖吃,于是就起来等着,却一直未见有糖,后来问及老刘,老刘笑着说那是广东话起床啦,不是吃糖啦。
关于张画圣的语言笑话还有很多,画圣的笑话多与老钱有关。老钱是沪上人,说重口音的沪上普通话,围棋水平极高,与沪上职业三段的高手交手时互有胜负。画圣也是爱棋的,水平大约业初。老钱与画圣下围棋,因为水平差距要让子,画圣负多胜少。但是,画圣输棋不输人。围棋原本又称手谈。二人下棋却非如此,彼此互相斗嘴,棋下不过,嘴上是绝不认输的。
二人下棋时,狱友们大多是在看他们二人斗嘴,而不是看棋。粤省人和沪上人斗嘴,简直比一场相声还要热闹,下完棋后的复盘,更是一场群口相声。小老刘的津门口音,赵棒子的东北话,老景的湘南话,老孙的陕北话,马大哈的正宗京腔,有帮这边的,有帮那边都的,当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整个就是一场方言大聚会的群口相声。
曾厚朴想到这些,脸上露出了笑容。老江看到曾厚朴在笑,不由地说道:“到底是个娃娃,心就是宽,到了这个地方,还能笑得出来,不错。不过,我和你说,我们那里人好着呢,监狱长姓张,我们都叫他老张,是个鲁省人。还有几个狱警,人都很好,没有欺负人的。我和老张、老周是汉人,别的几个狱警都是少数民族,有回回、蒙族、哈萨还有维族。”老江是个自来熟,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前世也是老江带着曾厚朴进沙漠绿洲,一路上老江说个不停,可惜曾厚朴基本上听不懂他说什么。现在曾厚朴有一嗒没一嗒地和老江聊着,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赞成老江的意见,老江的聊兴就更高了。
曾厚朴看着大漠中缓缓西下的夕阳。前世进入大漠时是沉默寡语的,只是怨恨世道不公,没有兴致发现大漠中苍凉浑厚的景致。而现在,再看到这景致,不禁想起了王维的那首《使至塞上》,随口念了出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曾厚朴话音刚落,老江便轰然喝彩,“好!好诗!你个娃娃还是个读书人,格老子,硬是要得儿。”
曾厚朴笑了笑,老江继续不停地给曾厚朴说着沙漠、戈壁和绿洲。曾厚朴懒洋洋地坐在骆驼上,装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听着旁边骆驼上的老江给他介绍要去的地方。
曾厚朴的曾祖父中过晚清的举人,只是世道混乱,并未出去做官,蜗居于野;祖父也曾到省城读过书,却因乱世不求闻达;父亲更是建国后镇上的第一个大学生,这让祖父无比骄傲,父亲在京城上完学,响应号召去了艰苦的大西北,为石油事业奉献青春,在曾厚朴七岁的时候,父亲救人离世;母亲伤心过度而心智失常,九岁时母亲溺水而亡。年迈的祖父带着年幼的他一起度日,两年后祖父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了曾厚朴一人独守祖屋。
曾厚朴自祖父去世后,便和外公一起生活。
外公练的一身好拳脚,以前在津门开过镖局,乱世中镖局开不下去,回了老家。抗战时,外公参加了游击队。解放战争时,陈粟转战苏鲁,外公跟着部队离开了家。淮海战役后,外公已经是营长了。要打渡江战役时,因外婆身体不好,家中女儿年幼,外公无奈,找关系转业回到地方,解放后,外公成了国家干部。
外公只有一个女儿,对曾厚朴这个外甥异常疼爱。曾厚朴很小的时候,外公就教他站桩、练拳。外公曾对曾厚朴的爷爷说,你教文我教武,将来,这孩子定能文武双全。
曾厚朴十四岁,初中刚毕业。外公托关系把曾厚朴安排在镇上的供销社当学徒工,每月拿十四块钱的工资,曾厚朴过得衣食无忧。
曾厚朴不太敢想发生过的事,对于他来说,这些事都是一些无妄之灾。
他值完夜班在家休息,忽然来了几个人抓他,曾厚朴动手反抗,其间外公的弟子王老为了救他,死于非命。曾厚朴被抓后,一条腿被打断,因为医治不及时差点截肢,多亏一位姓陈的医生,才保住伤腿。
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一直没有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是被别人陷害了,被谁陷害,却一直没有弄明白。
有时,想想真是悲哀,他真是羡慕爱德蒙·邓蒂斯,虽然做了十九年牢,可是,他遇到了布沙尼长老,明白是被谁陷害的,可以复仇。而自己却连仇家是谁都不知道!
曾厚朴在醒来后的这段时间,一直琢磨发生过的事,作为一个有着复杂生活阅历的人来说,他知道这叫重生了。但他明白,绝对不能让别人发现这秘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让他明白,什么叫怀璧其罪,按后来的说法,叫“见光死”。
曾厚朴有些想念在南疆沙漠绿洲里的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苦中有乐。如果生活注定要重来一次的话,那么,要尽量控制在熟悉的范围之内。现在,他无力改变什么,只有静静地等待,等待机会的来临。
所有的一切都和前世一样,迅速的结案。还是那些人,曾厚朴的态度也和前世一样,依旧在喊冤,依旧在不服,依旧会激怒一些人。因为认罪态度不好,他被发配到疆省南边的一个沙漠绿洲改造。
曾厚朴暂时无意改变什么,所有的一切又似乎回到了正轨上。
还是那列绿皮火车,依旧是那些押运人员,那个封闭的闷罐车厢内满是犯人。
快要进入疆省的最后一个站点,下了一批人后,整个车厢只剩下曾厚朴和押送人员。
一个前往青省的京城哥们开了个玩笑,说道:“小兄弟,下面就是你的专列了。”曾厚朴印象中,前世没有发生这件事。
前世,他不爱与人说话,途中并没有和人交流,只是一个人独自坐着,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这次,途中和别人交谈着,沟通着。
他知道,还要一个星期到达目的地。下火车后,还要倒汽车,到和田后等几天。
要去的地方条件艰苦,进出不便,路难走,来回都要有专人带路。路上有一些地方有流沙,不认路非常危险,不会有人专门送他前往监狱。曾厚朴只能等监狱里的生活补给驼队运送物资时,才能跟随前往。
傍晚,南疆塔克拉马干沙漠的边缘地带,夕阳的余晖照在人身上有些灼热。
八月的南疆沙漠之中,白天,太阳照射的高温可以轻易地把鸡蛋烤熟,人无法赶路。曾厚朴跟随着监狱运送补给物资的驼队从和田出发,已经一天多了,带队的是管教老江,还有三名少数民族狱警同行,曾厚朴知道还要走几天才能到达绿洲中的监狱。
刚离开和田的时候,曾厚朴手上戴着手铐,进入沙漠后,管教老江把曾厚朴的手铐给摘了。按老江的话说,这就是在和田,必须要装装样子,给上面的人看,到了这大沙漠还戴个屁。到绿洲的人没一个像坏人,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啦,现在连这么小的孩子也往这儿送,真是他娘的扯淡。
老江是疆省出生的川人,说着疆省普通话,普通话里偶尔还会蹦出几句格老子、妈买皮的川话,夹杂在一起很有特点。前世的曾厚朴用了很长时间才听明白疆省普通话。因为自己是苏北人,苏北的方言虽不像苏南那么变态,可是,同一个地区不同县的口音也是不一样的。前世因为出差去过几个地方,勉强也能学说几句普通话。虽然普通话带着苏北口音,但还可以与人交流。到了疆省听着当地的普通话,曾厚朴一下子就抓瞎了,每每很简单的一句话,都要连比划带解释才能明白。
在曾厚朴的印象中,到了绿洲中的监狱后,因为语言沟通障碍陷入了抓狂的境界。他的狱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各种各样。多亏老刘是个地道的京城人,经常给曾厚朴翻译一下,过了一段时间后,曾厚朴才慢慢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一年后,曾厚朴可以用别人的方言和别人熟练地对话,老刘说曾厚朴很有语言方面的天赋。
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曾厚朴不禁有些激动。他又可见到那些人了,那些对他如同亲人一样的人。老刘,京城音乐学院的教授,留过洋出过国,著名的指挥;老李,京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力学专家;老秦,著名的历史学者,精于考古,古玩鉴定大家;徐大喇叭,京城大学汉语言教授,小说家;赵棒子,曾经的野战军人,转业后到东北的一个地级市任公安局长,刑侦专家;小老刘,地质学家,著名学者;老钱,沪上旧时的著名经济人;马大哈,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张画圣,国画大师;老景、老易,高级领导;老闻、老孙、老吴等等,一些中高级领导;还有一些其它行业的工作者和几名曾经起义的军官和特殊人员。
有一部分人性情耿直,刚正不恶,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敢于说实话,坚持真理,而且拒不悔改,最后被关到了这个地方;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受到老上级或者老部下的牵连,勇于承担责任,拒绝和老上级和老部下划清界线,最后被关到了这里;最后一些人,则是因为历史问题,在这个特殊时期,被发配到了这个地方。
徐大喇叭曾经说过,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不能说有缘相聚,但也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在一起生活战斗,是一个非常独特而又特殊的群体,在这个艰苦的地方,必须互相帮助,彼此关心,才能坚强地活下去。
曾厚朴的人生历程中,十多年牢狱之灾里,在与这些特殊人的交往中感受到世间真爱的存在,人和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彼此之间相互抱团取暖,感受着彼此真诚的关爱和照顾,这个观点一直影响他很多年。
曾厚朴记得跟这些人学了不少的东西。因为当时年龄小,大家又都好为人师,都以教导曾厚朴为趣,有时间就教曾厚朴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当时,曾厚朴觉得他们教的很多东西都没有用处,大多没有用心去学,有的干脆不学。多年后,曾厚朴才明白艺多不压身。这些人是当时国内最好的老师和学者,自己错过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现在,他暗暗决定,这次一定要把他们教的各种知识,尽其所能地学,绝对不能错过这个壮大成长的良机。
曾厚朴想到了狱友因说方言闹出来的笑话。张画圣是个画家,粤省人,曾师从岭南画派的二高,画风雄奇瑰丽,除精于山水外,还兼攻人物,尤其推崇唐代画圣吴道子,说到绘画时,口中常言道子画圣如何如何,被狱友起了个“画圣”的外号。曾厚朴刚到狱中时,画圣值日,早上起床,听到有人大喊“吃糖啦”,心中甚觉奇怪,大清早还给发糖吃,于是就起来等着,却一直未见有糖,后来问及老刘,老刘笑着说那是广东话起床啦,不是吃糖啦。
关于张画圣的语言笑话还有很多,画圣的笑话多与老钱有关。老钱是沪上人,说重口音的沪上普通话,围棋水平极高,与沪上职业三段的高手交手时互有胜负。画圣也是爱棋的,水平大约业初。老钱与画圣下围棋,因为水平差距要让子,画圣负多胜少。但是,画圣输棋不输人。围棋原本又称手谈。二人下棋却非如此,彼此互相斗嘴,棋下不过,嘴上是绝不认输的。
二人下棋时,狱友们大多是在看他们二人斗嘴,而不是看棋。粤省人和沪上人斗嘴,简直比一场相声还要热闹,下完棋后的复盘,更是一场群口相声。小老刘的津门口音,赵棒子的东北话,老景的湘南话,老孙的陕北话,马大哈的正宗京腔,有帮这边的,有帮那边都的,当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整个就是一场方言大聚会的群口相声。
曾厚朴想到这些,脸上露出了笑容。老江看到曾厚朴在笑,不由地说道:“到底是个娃娃,心就是宽,到了这个地方,还能笑得出来,不错。不过,我和你说,我们那里人好着呢,监狱长姓张,我们都叫他老张,是个鲁省人。还有几个狱警,人都很好,没有欺负人的。我和老张、老周是汉人,别的几个狱警都是少数民族,有回回、蒙族、哈萨还有维族。”老江是个自来熟,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前世也是老江带着曾厚朴进沙漠绿洲,一路上老江说个不停,可惜曾厚朴基本上听不懂他说什么。现在曾厚朴有一嗒没一嗒地和老江聊着,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赞成老江的意见,老江的聊兴就更高了。
曾厚朴看着大漠中缓缓西下的夕阳。前世进入大漠时是沉默寡语的,只是怨恨世道不公,没有兴致发现大漠中苍凉浑厚的景致。而现在,再看到这景致,不禁想起了王维的那首《使至塞上》,随口念了出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曾厚朴话音刚落,老江便轰然喝彩,“好!好诗!你个娃娃还是个读书人,格老子,硬是要得儿。”
曾厚朴笑了笑,老江继续不停地给曾厚朴说着沙漠、戈壁和绿洲。曾厚朴懒洋洋地坐在骆驼上,装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听着旁边骆驼上的老江给他介绍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