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用老金细说,方翰民也能想象得到他们企业面临的困境,因为他耳闻目睹的类似情况,实在太多了!
全国数百家地方制药企业,不仅产品老化,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缺乏技术力量,制药行业本该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但在拍脑门决策的年代,上有大计划,下有小计划,地方政府心血来潮,不管是否具备条件,都在自己的地盘建起了规模不大的制药厂,实际上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随着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些小规模制药企业到了八十年代,普遍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因为产品没有市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中小型制药厂靠借债度日,有些甚至已经资不抵债,如果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好多企业都该破产。
老金所在的企业,既面临环保压力,产品又无销路,比前天向方翰民求助的两家制药厂的情况还要糟糕,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方翰民告诉老金,应该果断关停生产线。
“可是方厂长,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老金无奈地连连摇头。
“有什么难的?把大门一关,宣布破产就是了。”作为局外人,方翰民当然没有必要把别人的困难太放在心上。
“哎哟,事情要是这么简单,那就好办了。通过厂房设备抵押给银行的一千多万贷款,只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如果宣布破产,怎么对得起当初答应给我们贷款的银行领导?另外,厂里的一千多职工何去何从?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自谋生路,有些职工离开工厂,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听了这番话,方翰民重新审视坐在对面的老金,无论对厂里的一千多职工还是银行债务,老金都不打算采取那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说明老金这个人不仅心地善良,而且很有担当。方翰民认为,这样的人值得帮助,考虑再三,他问道:“金厂长,你有什么打算?”
“一方面为了全厂一千多名职工的生计,另外,也为了避免因为工厂倒闭而使企业背负的银行贷款成为呆坏账,我想让企业继续经营下去,在此基础上能有所发展那就最好了。”
“你想怎么做?”
“我已经无计可施了,方厂长,请你给我们的企业指一条生存之路。”
方翰民沉思良久,然后告诉老金,回去后首先要跟地方政府搞好关系,争取当地政府在各项政策上的支持;其次,立即关闭污染严重,产品没有销路的生产线;第三,能否考虑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跟外面的企业开展合作?
对于这三条建议,老金连连点头称是,并告诉方翰民,当地政府支持搞活企业的所有举措,只要能让企业继续生存下去,各职能部门将大开路灯;至于关闭污染严重,产品没有市场的生产线,跟有关部门协调后,应该没有问题;老金对第三条建议最感兴趣,“方厂长,你所说的企业现有资源,指的是什么?”
“除了土地、厂房和可利用的设备,你们还有别的资源吗?”
“哦,可是,这些资源都被我们抵押给银行了,没法利用啊!”老金无奈地两手一摊。
“没关系,只要有这些资源就好办。”
老金有点喜出望外,“方厂长,你是说利用抵押出去的资源,也能搞合作?真要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金厂长,你别高兴得太早了,合作当然可以搞,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到晚饭时间了,这件事先谈到这里,咱们留个联系方式,以后详谈吧。”
打发走了老金,方翰民跟三位同事来到餐厅,也许他们来得有点晚,前面的十几张餐桌都坐满了用餐的人,他们只好往后去,在经过一张餐桌旁,有人跟方翰民打招呼,“方厂长,你才来呀?我们几个到处找你,想跟你坐一桌。”
说话的是跟方翰民早已有过交往的李教授,还有包括费教授在内的其他几位在国内制药行业颇有名气的专家,也在这一桌,方翰民略显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我们来晚了,既然你们这一桌已经没有空位,我就失陪了。费教授,李教授,还有各位专家,咱们以后再聚。”
方翰民跟三位同事走到最靠里的地方,发现靠边的餐桌还有四个餐位,他们马上坐下来,随便吃了一些饭菜,就回宾馆了。
三位同事跟着来到方翰民的房间,本想就当天上午的主题演讲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因为演讲内容对他们也是全新的知识,没想到他们刚坐下,就听见有人敲门,唐剑走过去拉开门,见门口站着两位戴着眼镜,面目清秀,年龄在四十出头的男士,其中一位主动问道:“请问这是方厂长的房间吗?”
“是的,你们找方厂长?哦,请进吧。”唐剑又转身向方翰民通报,“方厂长,有人找你。”
见有客人来访,三位同事自觉地退出房间,并顺手把门关上。他们走后,方翰民站起身来,“请问你们是——?”
年纪较轻的来访者马上接话,“方厂长,我们是华宇大学的工作人员,这位是我们学校主管教学科研的李校长,我是生物系的陈老师,就叫我老陈吧。”
听见华宇大学的名字,看着说话的陈老师,方翰民一怔,但他马上回过神来,上前一步,跟两位客人一一握手,“哦,华宇大学,是国内顶尖名校,李校长,陈老师,你们请坐。”
方翰民转身沏了两杯茶,放在两位客人面前,他在对面的床沿上坐下来,“我冒昧地问一下,陈老师,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陈厚良,方厂长见过我吗?”
“哦不,只想证实一下,我曾经有个朋友,也是华宇大学的,看来我搞错了。”
陈厚良慢慢放下手中的茶杯,若有所思地说:“方厂长,你这名字倒没让我感到意外,毕竟重名不少见,但在近距离看清你的相貌后,我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是吗?不会这么巧吧?”旁边的李校长饶有趣味地问。
方翰民赶紧转移话题,“是啊,总有长相相似的人,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实际上是一种幻觉。两位领导,咱们言归正传,请问你们找我所为何事?”
“事情是这样的,”陈厚良定了定神,道出他们来访的目的。原来,李校长跟陈厚良也是年会邀请的嘉宾,他们都有论文在年会上宣读,但在听了方翰民的主题演讲后,觉得有些问题想跟方翰民单独探讨。
李校长的专业是基本有机合成,陈厚良是华宇大学生物系最年轻的教授,因为都跟制药科技沾边,受到方翰民主题演讲的启发,他们认为可以在该校现有生物系的基础上,组建生物化学专业,两人想从专业的角度,跟方翰民探讨这一设想的可行性。
全国数百家地方制药企业,不仅产品老化,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缺乏技术力量,制药行业本该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但在拍脑门决策的年代,上有大计划,下有小计划,地方政府心血来潮,不管是否具备条件,都在自己的地盘建起了规模不大的制药厂,实际上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随着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些小规模制药企业到了八十年代,普遍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因为产品没有市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中小型制药厂靠借债度日,有些甚至已经资不抵债,如果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好多企业都该破产。
老金所在的企业,既面临环保压力,产品又无销路,比前天向方翰民求助的两家制药厂的情况还要糟糕,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方翰民告诉老金,应该果断关停生产线。
“可是方厂长,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老金无奈地连连摇头。
“有什么难的?把大门一关,宣布破产就是了。”作为局外人,方翰民当然没有必要把别人的困难太放在心上。
“哎哟,事情要是这么简单,那就好办了。通过厂房设备抵押给银行的一千多万贷款,只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如果宣布破产,怎么对得起当初答应给我们贷款的银行领导?另外,厂里的一千多职工何去何从?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自谋生路,有些职工离开工厂,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听了这番话,方翰民重新审视坐在对面的老金,无论对厂里的一千多职工还是银行债务,老金都不打算采取那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说明老金这个人不仅心地善良,而且很有担当。方翰民认为,这样的人值得帮助,考虑再三,他问道:“金厂长,你有什么打算?”
“一方面为了全厂一千多名职工的生计,另外,也为了避免因为工厂倒闭而使企业背负的银行贷款成为呆坏账,我想让企业继续经营下去,在此基础上能有所发展那就最好了。”
“你想怎么做?”
“我已经无计可施了,方厂长,请你给我们的企业指一条生存之路。”
方翰民沉思良久,然后告诉老金,回去后首先要跟地方政府搞好关系,争取当地政府在各项政策上的支持;其次,立即关闭污染严重,产品没有销路的生产线;第三,能否考虑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跟外面的企业开展合作?
对于这三条建议,老金连连点头称是,并告诉方翰民,当地政府支持搞活企业的所有举措,只要能让企业继续生存下去,各职能部门将大开路灯;至于关闭污染严重,产品没有市场的生产线,跟有关部门协调后,应该没有问题;老金对第三条建议最感兴趣,“方厂长,你所说的企业现有资源,指的是什么?”
“除了土地、厂房和可利用的设备,你们还有别的资源吗?”
“哦,可是,这些资源都被我们抵押给银行了,没法利用啊!”老金无奈地两手一摊。
“没关系,只要有这些资源就好办。”
老金有点喜出望外,“方厂长,你是说利用抵押出去的资源,也能搞合作?真要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金厂长,你别高兴得太早了,合作当然可以搞,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到晚饭时间了,这件事先谈到这里,咱们留个联系方式,以后详谈吧。”
打发走了老金,方翰民跟三位同事来到餐厅,也许他们来得有点晚,前面的十几张餐桌都坐满了用餐的人,他们只好往后去,在经过一张餐桌旁,有人跟方翰民打招呼,“方厂长,你才来呀?我们几个到处找你,想跟你坐一桌。”
说话的是跟方翰民早已有过交往的李教授,还有包括费教授在内的其他几位在国内制药行业颇有名气的专家,也在这一桌,方翰民略显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我们来晚了,既然你们这一桌已经没有空位,我就失陪了。费教授,李教授,还有各位专家,咱们以后再聚。”
方翰民跟三位同事走到最靠里的地方,发现靠边的餐桌还有四个餐位,他们马上坐下来,随便吃了一些饭菜,就回宾馆了。
三位同事跟着来到方翰民的房间,本想就当天上午的主题演讲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因为演讲内容对他们也是全新的知识,没想到他们刚坐下,就听见有人敲门,唐剑走过去拉开门,见门口站着两位戴着眼镜,面目清秀,年龄在四十出头的男士,其中一位主动问道:“请问这是方厂长的房间吗?”
“是的,你们找方厂长?哦,请进吧。”唐剑又转身向方翰民通报,“方厂长,有人找你。”
见有客人来访,三位同事自觉地退出房间,并顺手把门关上。他们走后,方翰民站起身来,“请问你们是——?”
年纪较轻的来访者马上接话,“方厂长,我们是华宇大学的工作人员,这位是我们学校主管教学科研的李校长,我是生物系的陈老师,就叫我老陈吧。”
听见华宇大学的名字,看着说话的陈老师,方翰民一怔,但他马上回过神来,上前一步,跟两位客人一一握手,“哦,华宇大学,是国内顶尖名校,李校长,陈老师,你们请坐。”
方翰民转身沏了两杯茶,放在两位客人面前,他在对面的床沿上坐下来,“我冒昧地问一下,陈老师,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陈厚良,方厂长见过我吗?”
“哦不,只想证实一下,我曾经有个朋友,也是华宇大学的,看来我搞错了。”
陈厚良慢慢放下手中的茶杯,若有所思地说:“方厂长,你这名字倒没让我感到意外,毕竟重名不少见,但在近距离看清你的相貌后,我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是吗?不会这么巧吧?”旁边的李校长饶有趣味地问。
方翰民赶紧转移话题,“是啊,总有长相相似的人,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实际上是一种幻觉。两位领导,咱们言归正传,请问你们找我所为何事?”
“事情是这样的,”陈厚良定了定神,道出他们来访的目的。原来,李校长跟陈厚良也是年会邀请的嘉宾,他们都有论文在年会上宣读,但在听了方翰民的主题演讲后,觉得有些问题想跟方翰民单独探讨。
李校长的专业是基本有机合成,陈厚良是华宇大学生物系最年轻的教授,因为都跟制药科技沾边,受到方翰民主题演讲的启发,他们认为可以在该校现有生物系的基础上,组建生物化学专业,两人想从专业的角度,跟方翰民探讨这一设想的可行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工艺强国,重生之工艺强国最新章节,重生之工艺强国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工艺强国,重生之工艺强国最新章节,重生之工艺强国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