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中文网—﹃ 值得收藏的网络小說阅读网

  埃及的权位,已经传到了第五代君主伊斯梅尔手里,在阿里时代,埃及就已经走上了辉煌的顶峰,不但统治者包括阿拉柏半岛在内的广大阿拉柏地区,而且从奥斯曼帝国手里抢走了哈里发的头衔,致力于重建阿拉柏帝国的辉煌。

  但在阿里之后就持续下滑,阿里时代打造的官办工业体系,通过榨取农民维持工业生产,在阿里时代后期基本上就破产了。在其他工业国,主要是欧洲工业国商品的冲击之下,埃及根本不可能诞生出本国的工业。官办工业的低效率,连本国人都不乐意使用官办产品。到了第二代君主,基本上就关闭了这里官办工厂,只留下了兵工厂、造船厂等少数战略工业,棉纺织厂、被服厂之类的工厂,不是关闭,就是变卖。

  中国虽然控制着苏伊士运河,可事实上在埃及的投资并不多,商品输入也不多,因为这里距离欧洲实在是太近了,法国为什么在叙利亚能形成资本优势,就是因为法国距离这里只隔着一个地中海,而从中国到埃及,要经过比地中海更大的南海,接着是印度洋,然后是红海,如此漫长的海运距离,导致中国商品在这里不占优势。

  因此官办工业破产之后,埃及的工业一致很难发展起来,除了少量纺纱厂之类的初级加工业之外,埃及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家,以出口尼罗河三角洲的农产品维持。

  幸好中国管理的苏伊士运河效益日益提高,每年能带来上千万英镑利润,根据协议,埃及政府可以分得五百万英镑。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对于埃及这种农业国来说,基本上是他收入的一半以上。

  管理运河的欧洲公司,在埃及也就享有了特殊地位。

  但埃及依然无法摆脱欧洲的渗透和影响,法国投资叙利亚等中东沿海地区,英国直接投资埃及本土,法国垄断苏伊士运河以东的铁路,英国则垄断了苏伊士运河以西的铁路,英国还从埃及渗透到了非洲内陆,在苏丹地区开发矿产,垄断了几座铜矿;法国则在叙利亚开发钾盐。

  由于英法的渗透,以及埃及尽管依靠欧洲公司,但其实对苏伊士运河也是虎视眈眈,做梦都想收回来,因此他们其实也有意促成欧洲势力在埃及跟中国势力相互平衡。

  结果到了第五代埃及统治者手里,他的思想十分西化,十分亲近欧洲,公开宣称“我的国家不会再在非洲长存,我们已经是欧洲的一部分。我们得放弃以前的做法,并采纳适应社会状况的新制度。”

  之所以亲欧洲,一方面是伊斯梅尔家族本身就是阿尔巴尼亚人,是无可争议的欧洲人,另一方面他是在巴黎接受的系统教育,所以对法国大革命那些观念是相当崇尚的,法国一场大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影响力远超他们的国力,别说埃及了,就是中国,也有大批受到大革命精神感染的精英,这还是在中国国力强势的情况下,埃及国力的虚弱,让埃及人不可能有什么文化自信。

  所以伊斯梅尔上台之后,做了大量改革,改造了关税、邮政制度,鼓励商业,建立制糖工业。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在首都开罗西端模仿巴黎建造一座城市,改良亚历山大港,大肆兴建铁路工程,埃及和苏丹从原本没有一条铁路的状态,发展成非洲铁路最密集的地区。

  以一个农业国进行如此规模的建设,是十分吃力的,靠埃及的财政根本无法支撑,所以埃及的外债规模很大,外资规模也很大。可以说这些建设,就是建立在高负债和外资的基础上的。

  外资是一个好东西,但如果作为本国资本的补充,是很好的,可以带来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和思想,可如果外资成为统治级资本,那就大大不利了,会造成大量利润外流,本国沦为殖民地经济,持续失血。小国自不用说,连俄国这样的大国,在19世纪末期,在大量外部投资下,经济飞速发展,可经济危机爆发后,外资大量抽离,导致俄国爆发了革命。

  伊斯梅尔现在已经执政了十年之久,他所能进行的改革基本都进行了,甚至建立了埃及议会。

  可距离他理想的状态,相距甚远,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导致了各种问题。大量的外债和外资,已经严重压制了埃及本国资本的积累。

  但想要改变,已经为时已晚,因为伊斯梅尔发现,埃及根本无力抵抗。欠了英法和中国三亿多英镑债务,欧洲公司的债务有运河收入担保,英法的债务,却只能不断的将矿产等资源抵押出去,甚至连海关现在都被英法和欧洲公司控制。

  由于已经无法从运河收入中直接得到财政收入,所得都被用来偿还债务,关税也基本上被三国拿走,这让伊斯梅尔即排斥欧洲公司,又排斥英法,经济困难,加上数代君主的现代化改革,埃及新生的民族主义者排外情绪高涨。

  要求收回运河,收回海关,收回铁路,收回矿产。这时候伊斯梅尔反而害怕了,收回这些东西他也想啊,可真这么干了,估计埃及就完蛋了。落后国家的尴尬就在于此,不发展,死路一条,发展了,矛盾激化。除非咬牙一口气冲上先进国家阵营,一个停顿,就是万劫不复。要么是因为发展,点燃了矛盾,社会崩溃,陷入长期的暴动和混乱之中,非洲大多数国家和阿拉柏国家后来就落入这样的困境。要么是停顿之后,再也积攒不起力量,陷入了长期停滞之中,阿根廷、菲律宾等南美和东南亚国家就是这样,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上不下。

  由于伊斯梅尔不敢跟世界三大列强同时叫板,反倒是让他改革中培养出来的民族精英,开始对他不满,将埃及的贫弱归因于伊斯梅尔的软弱上来。

  大革命的思想是一把双刃剑,激发出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是改革的动力,同时过于强烈的民族情绪和爱国情绪,却失去了理性,伤人伤己。

  伊斯梅尔这几年只能不断的压制民族运动,对民族主义情绪开始忧虑不已,同时采取加强宗教信仰的方式,希望通过共同的回教精神,团结所有民族。

  这种情况,直到德法开战之后,终于得到了改观。就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一样,德法战争爆发之后,英法商品无力继续倾销埃及市场,英法资本也无力继续入侵埃及,甚至开始从埃及撤退,廉价变卖了大量资产。

  于是一直苟延残喘的埃及纺织工业得到了喘息之机,不但完全独占了一个过去被英法垄断,开辟出来的市场,甚至由于英法陷入战争之中,埃及产品都可以出口欧洲。诸如基于埃及棉花的纺纱、纺织工业,加工埃及小麦的面粉加工业,开始蓬勃发展。

  这其实也不仅仅是埃及独有的机会,没有参战的国家,都能享用这个欧洲资本和商品退出,留下的市场空间。只是埃及近水楼台,加上有一定基础,发展的格外快速。战争打了一年,埃及迅速成为世界上排名靠前的机器进口大国。

  经济迅速发展,财政也大大改善,加上英法陷入战争,英镑和法郎大幅度贬值,以英镑和法郎计价的债务,大大的缩水,英镑暂时还算稳定,可法郎因为已经进入了印钞注水阶段,在国际市场上,法郎纸币大幅度贬值,埃及利用改善的财政,收购这些廉价法郎,偿还了大量外债。

  按照这种速度,埃及财政顾问认为,埃及有可能在两年内偿清法国债务,三年内偿清英国债务。

  可英法两国依然掌握着埃及帝国境内大量的固定资产,铁路、矿山,甚至港口,这些固定资产可不会缩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英法是愿意变卖这些资产的,但问题是埃及买不起。

  唯一能提供财政支持的是欧洲公司,但中国也参战了,帮主埃及收购这些英法资产,相当于为英法募集战争经费,欧洲公司这种有立场的大公司,是不敢这么做的,尽管没有任何法律限制,可他们是聚光灯下的特殊公司,引起舆论攻击的损失,远超给埃及放贷的收益。

  因此主要铁路和矿产依然掌握在英法手里。

  终于在皇太子批准水师制定的海陆推进方案之后,欧洲公司给埃及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对英法宣战,然后冻结甚至强行没收英法资产。

  老实说,埃及很心动,但伊斯梅尔却没有马上答应。

  阿里家族的人都十分谨慎,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家族能够崛起,而奥斯曼帝国却衰落了,因为阿里十分善于对列强妥协。阿里如此,能说出埃及是欧洲国家的伊斯梅尔,同样如此。

  如果能通过宣战,没收英法资产自然好,可大国战争这是狮子的游戏,伊斯梅尔清楚,埃及虽然借助机缘,国土庞大,人口众多,但却只是一头虚弱的肥羊。狮子打架的猎场上,他们躲得越远越好。

  奥斯曼帝国就是前车之鉴!

  {老铁请记住 新八一中文网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最新章节,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