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大军凯旋而归,立下天大功劳。

  可也因此,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可就麻烦了。

  因为需要赏赐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光是金银珠宝就无计其数。

  所花费的银两,甚至超过朱楩的登基大典与册婚大典,足有几百万两白银。

  毕竟全军将士就有五十万人啊。

  甚至这还不算蒙古草原兵部队,那边可是没封赏呢。

  尤其是冯胜、傅友德,他们本就已经是公爵,爵位到头了,再升那就是异姓王的级别了。

  朱楩可是答应过诸王与朱元璋的,绝不会出现异姓王的存在,除非是死后追封。

  活着的异姓王是绝不可能出现在他永昌一朝。

  可是这么一来,又怎么封赏呢?

  如果按照老朱的腹黑意思,干脆让冯胜的侄子,也就是冯国用的儿子冯诚来获赏。

  冯诚不是有个女儿吗?就让他的女儿嫁给某位王爷,当个王妃吧。

  虽然不能给你家异姓王,但是可以给你个王妃。

  朱楩心说,爹,你当个人吧。

  不但要把冯胜立的功劳转移给冯诚,还要娶人家的女儿?

  到底谁占便宜啊?

  不过历史上,冯诚的女儿确实是韩王朱松的王妃。

  可朱楩不能坑自己的弟弟啊,主要是他曾经说过,‘我大明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裂土、不割地、不妥协,也无需进行联姻’。

  这可是他对诸王的保证,不会拿诸王的婚姻来做政治筹码。

  于是朱楩对冯胜的封赏,就改为了:“以公之功,不能不赏,不能不赐。但是宋国公已经位极人臣,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朕既不能赐你为异姓王,也不会封你藩国之地。既如此,冯家可以再立一爵。”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冯胜的宋国公爵位,今后是要传给嫡长子的。而现在我许诺,可以给宋家额外一個爵位。以此次之功,就封一个伯爵吧,由宋国公亲自指派,朝廷册封。”

  “如果宋国公再接再厉屡立奇功,冯家就是一门二公,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既然上面的路堵死了,无法再继续升冯胜的爵位,何不往下面想呢?

  朱楩也是有点腹黑的,这一点遗传自朱元璋。

  当初朱楩的不世奇功,不就被人分走,帮他的生母从普通的嫔妃升为了皇贵妃吗。

  如今朱楩也来这一招,我不能封你为异姓王,但是可以再给你家一个爵位。

  反正从我永昌一朝开始,就有袭爵降级制度了,现在是一个伯爵,下一代可就只是子爵了,不出三代只剩下个男爵而已,有何担心的?随便封。

  而且多了个伯爵,可比一位公爵再获得晋封好册封多了。

  开玩笑,总不可能不给爵位而给王爵的俸禄待遇吧?

  朱楩承诺过,洪武一朝的爵位袭爵不降级,仍然是世袭罔替。

  等于说现在封给冯胜的,那都是世袭罔替的。

  所以朱楩贼的很。

  而有了冯胜作为抛砖引玉,到了傅友德的时候,也就容易多了,一样给了一个伯爵的爵位,由傅友德自己指派。

  二公还能说啥,只好叩谢圣恩了。

  不过转念又一想。

  傅友德除了有嫡长子傅忠,还有三个儿子,这样一来倒也不错。

  长子继承颖国公爵位,还能让其他儿子也有贵族爵位,岂不是满门贵族典范?

  冯胜也思考再三,暗暗决定,不如把这个爵位给侄子冯诚。

  当初冯国用死在军中,因为冯诚当初年幼,于是就由冯胜继承了冯国用的职位与军队。

  等于说冯胜的这个国公,其实也是从大哥手中继承下来的。

  如今也算是对大哥一脉有所补偿。

  之后还有郭英、耿炳文。

  郭英为武定侯,耿炳文为长兴侯,宋晟为西宁侯,都已经有爵位在身。

  公侯伯子男,五大爵位阶级,他们已经处于第二队列。

  朱楩更是大方,干脆大手一挥,直接晋升三人为公爵。

  “三公早年间就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是我大明开国功勋。这么多年以来又一直兢兢业业,不曾有半分懈怠和违法乱纪行为。此次功劳甚伟,故朕决定晋封郭英为营国公,耿炳文为兴国公,宋晟为宁国公。而且朕说过,洪武一朝之功勋贵戚,袭爵不降,为世袭罔替。三公也包括在内。”

  郭英、耿炳文与宋晟自然是喜出望外。

  他们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侯爵,始终没有机会再进一步。

  如今趁着这次大功,竟然封公了?

  三人的年纪也不小了,此时却激动的差点老泪纵横,连忙跪地拜谢,感恩皇恩浩荡。

  至于平安与盛庸。

  “平安,你父早年间为国捐躯,后由伱继承乃父职位,随我父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同时又是我爹的养子。此番大胜也有你一份大功。朕就赐你为安定侯。”

  “盛庸,你已官至都指挥使,如今又有大功在身,可封伯爵。”

  主要是盛庸实在是名声不显,首先他并非早年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勋,其次盛庸与平安都是在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中,打出的名声。

  据说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朱棣屡次和南军大战,所向披靡,唯独在对平安、盛庸二人时才会挫败。

  尤其是平安,作为朱元璋养子的他,在面对‘四哥’的时候可是真的没有手下留情。

  平安不但屡败燕军,击杀燕军骁将王真等数人,败燕将房宽、陈亨、薛禄、李彬等七人,擒获薛禄,更是有两次还险些刺死朱棣。

  所以朱棣后来也记仇,平安与盛庸二人最后的下场,都是自尽而亡的。

  但是如今,他们可都是朱楩手中的,能征善战的骁将。

  而在封完了这些‘老将’之后,就到了新一代将领了。

  “此一战,牵连甚广,战场从西南到西域,再到塞北草原。朕可谓是绕着全国打了大半圈啊。”

  “如今捷报已经传遍天下,藏地、西域的消息,也已经人尽皆知。”

  “而今论功行赏,自然不会错过每一个有功之臣。”

  “封都指挥使王福为福国公,他可是朕的福将。”

  “西平侯沐春晋封黔国公。”

  “封指挥使沐晟为都指挥使,封爵位子爵。”

  “封赵括为伯爵。”

  “封瞿能为伯爵。”

  “封彭越、牛胜为伯爵。”

  “封岑花、侯大苟为指挥使,封爵子爵。”

  “封木家土司官木初为国舅。”

  “封曹国公李景隆为都指挥使。”

  “此外,朕在还是滇王时,曾为御史钦差,代天子巡察天下。在此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也遇到了许多人。”

  “其中李存召抵御倭寇有功,晋封指挥使。”

  “谢玉晋封都指挥使。”

  “花茂之子花荣为指挥佥事。”

  “另有顾纹、钱贵二人颇有才识,故朕特例提拔。钱贵为刑部侍郎,顾纹为兵部侍郎。”

  “朕在云南时,见识过大理知府李叔然为人忠君爱国,敢为社稷冒死直谏,可为礼部侍郎。”

  “永昌府知府严时泰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可为左都御史。”

  除了户部、吏部与工部,朱楩这次可谓是来了一次大清洗。

  甚至连工部他也有了人选,沈荣再合适不过。

  只是沈荣毕竟是商籍,而且他爹是沈万三。

  暂时还不好公布,等到奴籍、贱籍被彻底废除之后再说不迟。

  总而言之,这一次论功行赏,可谓是册封了一大批贵族和职位。

  而且朱楩不是喜新厌旧的人,既有新贵,也有云南老人。

  就连许多底层士兵,一样也有封赏。

  同时朱楩还顺带着把沐晟和这五万部队留下了,他们可是朱楩的本部根基,自然要留在京城拱卫他的安全。

  一时之间,满朝都喊着‘皇恩浩荡’。

  不过朱楩却摆摆手,主动说道:“你们也别高兴太早。朕登基以来,也颁发了几项改革政策。其中就包含了袭爵降级制度。也就是说,王福这个公爵,还有你们新封的这些贵族,今后子孙袭爵时,都会自降一等,并且一直如此,直到降到最低的男爵以后才不再降。”

  “不过这也并非坏事。朕自登基以来,一直推广立贤立能比立嫡立长更开明的说法。所以如果你们想要让自家荣光一直永存,就要好好培养后人,也许后人出色了,反而可以福泽先人。先人是伯爵,后人却可以升为公爵呢?”

  “可要是以为能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那就不好意思了,朕最多只能给你们一个世袭罔替的男爵,吃饱一家人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想作威作福?那就别想了。”

  “你们是我的功臣,是我的心腹,是我的爱将,所以朕不吝啬与你们共享荣华富贵。但是,你们的后人如果也想受到重用,也想得到这些殊荣,就让他们也学你们去拼搏吧。”

  “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才是良性继承。”

  “退朝。”

  封功大会到此结束。

  而且这一次论功行赏之后,光是公爵就又添了五位,分别是营国公、兴国公、宁国公、福国公与黔国公。

  远在西域的王福还不知道,如今他已经贵为国公,可谓是位极人臣。

  何况以王福在朱楩心里的地位,完全不亚于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

  同时朱楩也是有过很多计较,才给出这份‘答卷’,也绝非随随便便册封的。

  首先是沐春,沐家一直世代治理云南,戍边守国,而且之前就已经是西平侯爵位,晋封国公理所当然。

  至于沐晟,虽然有功,并且功劳不小,他带兵兜抄到帖木儿大军的后方,一举斩杀了帖木儿,才让帖木儿大军就此崩溃,结束了战事。

  可是也不能太独宠沐家,否则别人该怎么是好?

  接着朱楩以赵括封为伯爵,把后面的封赏压制了下来。

  这就跟当初朱元璋以汤和为侯爵,除了记仇以外,更主要的还是约束后面的人。

  连汤和都是侯爵,何况你们?

  除此之外,虽然获封了一大堆贵族勋贵,可是因为有袭爵降级制度在前,也不用担心大明会被吃穷吃垮。

  朱楩也说了,我给你们这些第一代人荣华富贵,可你们的子孙如果也想要,那就让他们去干出一番事业,否则别怪咱不讲情面,后世子孙最多只能是个男爵。

  同时这次朱楩还正式册封了岑花为大明官方认可的女将军,作为指挥使的同时,还是一位子爵。

  这可真是前无古人的头一份。

  虽然自古以来,女子为官的不多,但是也有一些例子。

  譬如说武则天为帝的时候,就有上官婉儿参与朝政。

  但是像朱楩这样由皇帝册封,不但封了正牌的指挥使将军之职,甚至还封了贵族爵位,这还是头一份。

  要不是消息太多,加上朱楩跑的太快,恐怕朝臣已经要议论纷纷了吧?

  可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朱楩在草原时,麾下就有不少草原女兵部队,甚至还有几位女首领亲身上阵,奋勇杀敌不在话下。

  他也见识过岑花的能耐与武力。

  既然都是有功之臣,为何要区别对待?

  今后没准儿还要让女子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呢。

  这个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加上战争原因,恐怕女人比男人还多。

  朱楩自然不会因为性别而去压制女性,反正他也不怕所谓女拳崛起,大不了,女人就去干跟男人一样的事嘛。

  有男兵,自然也可以有女兵。

  男人干得事,女人也可以干。

  主打一个公平。

  论功行赏之后,先是平静了一段时间。

  可是很快的,朱楩就又不安分了,在一天早朝上,下达了诏令。

  “撤裁齐王朱榑、湘王朱柏藩号,由二王率领城外五十万大军,即日起赶赴西南,率领诸将准备征战东南亚各国。”

  “安南小国,一直居心叵测,暹罗、南掌、阿瓦与勃固等国,也都虎视眈眈。大军前去平叛,收复诸国,以此好安定我西南边境。”

  早已得到消息的二王与诸将自然没有半点意外。

  可是朝中却有人高呼:“陛下,咱们从前年就一直连年征战不休,而且今年您还要打高丽叛党李成桂,以及要征服女真三部。这这这。实在是太频繁了,您就不怕民不聊生吗?”

  说话的人正是刘三吾。

  “此言差矣,”不等朱楩开口,已经晋升为刑部侍郎站在朝堂上的钱贵缓缓开口,说道:“首先,陛下虽然屡屡发起征战,却从未劳民伤财过。倒不如说,以日前从草原带回的战利品,那些战马可以补充中原缺马的空缺不说,牛与羊可以变卖给世家、地主,连论功行赏的赏赐都可以填补缺口,甚至还赚了不少。”

  “而且从今以后,北边边关再无战事,百姓们可以真正安居乐业了。此乃大善,于国于民都是大功一件。可是西南百姓呢?却还要忍受外族的威胁。”

  “既然战争不会劳民伤财,反而还有的赚。而且如今我大明正是国力鼎盛之时,此时不战,更待何时?难道要等到能征善战的将军都头发花白了,等到将士懈怠无一战之力了,再任由外族欺凌不成?”

  “想那宋太祖赵匡胤之初,所率部队终结了五代十国之乱世,抵御外敌,也不在话下。但是到了后期,宋朝积弱已深,最终被蒙古鞑子所灭国。”

  “今日我们有能力,却不去做,后世子孙该如何评价我们的不作为?”

  钱贵可是贵族出身,乃是钱家的家主,不论是他的这番话,还是其身份与地位代表的含义,都让朝中百官选择沉默。

  刘三吾也陷入了沉思,难道他说的才是对的?

  可是一直以来所学的东西,却让刘三吾总觉得哪里不对。

  正所谓君子之国,怎能如此野蛮的去入侵别国呢?

  这就是中原王朝的盲目自大,以及儒家的故步自封了。

  须知明朝初期,不论是国力还是科技,都是领先全世界的。

  远的不说,牙刷就是明朝发明的,还有许多火器方面的改革,朱棣甚至单独设立了神机营,是专门以火器为主的部队。

  还有郑和下西洋,比大航海时代早了两个世纪。

  结果呢?

  儒家把科技看做是奇淫巧技,等到了明朝中后期时,就被西方赶超了。

  等到西方进入工业化时代时,清朝却在闭关锁国。

  总以为自己如何如何,是世界的中心,岂不是夜郎自大?

  钱贵叹了口气,说道:“吾主陛下有经天纬地之略,更有以一代人之功,造福千秋万代之宏图霸业。你们的目光太短浅了。”

  毕竟他也是见过世界地图的,深知一旦东南亚各国打下来了,南海与印度洋那边就几乎再无外敌隐患。

  包括朝鲜岛与如今女真三部的势力范围,也是如此。

  朱楩如今的想法很简单,我先把整个欧亚大陆打下来,把整个欧亚大陆作为大明版图,只有大明一个国家。

  然后再继续扩展到全球。

  先把周围的威胁解决掉,让整个大陆成为一体的。

  以如此势头,天下何人可敌?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如今世界格局,连澳洲大陆和美洲大陆还‘未被发现’,几乎可以认为,一旦推平了欧亚大陆,几乎就是全世界霸主,甚至是地球村村长了吧?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