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年,正月。
应天府已沉寂了整整一个多月。
在这一月内,天下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零星有一些压垮道路,冻死部分牲畜的消息,但相较过往几年,已少了很多,虽还是在冬季,天气依旧清寒,但世人都已憧憬着春季到来。
东宫。
朱标再次召见了夏之白。
相较于上一次,这一次的朱标,明显自信了许多。
在这一个多月里,朝廷无事,但他跟朱元璋的较劲,却一直没停下来过,哪怕夏之白这再怎么不打听消息的人,也隔三差五听到朱元璋跟朱标争吵的状况,甚至吵闹的程度还越来越重。
越来越频繁。
不过这一切的喧杂,随着步入新一年,渐渐失去了踪影。
一切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朱标背着手,静等着夏之白,见夏之白到场,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有一抹开怀,还有几分得意,头颅微扬,像是一个得胜的将军,在彰显自己的赫赫战功。
夏之白觐见。
朱标摆手,不在意道:“起来吧。”
“孤这次将你叫来,便是要告诉你一件事。”
“你提出的一些想法,孤经过这一个多月的争取,已让陛下同意了。”
“虽然陛下明面上还没有太多松口,但已默许孤对天下做一些改变,你说的没错,大明不能只跟战乱时对照,而应该跟那些鼎盛时期做对比,大明要追赶,乃至是超越他们。”
“孤已决定,任命你为太子少傅,负责东宫相应事宜。”
“替孤出谋划策,你可愿意?”
朱标看向夏之白,一脸殷切笑意。
他不认为夏之白会拒绝,毕竟对天下最改变,这是夏之白孜孜以求的,如今自己不仅如了夏之白的意,还委以重任,夏之白虽不用对自己感激涕零,但一定会激动不已。
然而出乎朱标的意外,夏之白表现的很平静。
这让朱标不由蹙眉。
夏之白拱手,恭敬道:“臣感恩殿下,但臣恐无法胜任,臣为殿下付出的努力,感到佩服,也替天下千万人感激,只是殿下任命臣为太子少傅,实在有些欠妥。”
“臣如今只是五品官员,而太子少傅为三品。”
“跨度如此之大,并不适合。”
“无规矩不成方圆。”
“臣提倡规矩,岂能又自废规矩?”
“而且,殿下如今需寻求的并非是文臣,而是一些能替陛下做苦差事,乃至是做脏活累活的武将跟吏员,另外,殿下若是首先想从经济上着手,臣对此并不看好。”
朱标深深的看了夏之白一眼,凝声道:“你这是何意?”
“孤给你升职,你还不乐意了?”
夏之白摇头,道:“臣不是不乐意,而是这官职,该升给需要升的人,臣是个文官,做不了太多苦差事,接下来绝大多数苦差事,都是其他官员去完成,正所谓,无功不受禄,臣如今未建功业,岂敢邀功升迁?”
“若是殿下真想提拔臣,大可在殿下做出了一些成绩后,再根据臣等的贡献,替臣等向陛下请功。”
朱标摆摆手道:“罢了,既然你执意不取,那孤就随你,只是你说的做苦差事,这是何意?孤难道不应该先从经济着手吗?你之前还一直说经济是国家命脉,掌握了经济,便掌握了国家的生死关键。”
夏之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沉声道:“这句话是对的,但又不全对。”
“对于陛下掌握着天下实权的人,这句话完全正确,但对殿下你而言,殿下做不到那么多事,甚至殿下连推动一些事的威望都不够。”
“殿下如此高看我,臣便先替殿下谋划,殿下首要做的是提高人望!”
“世人皆知徙木立信。”
“也有很多人都以为,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便是因为商鞅拿出了真金白银,赏赐百姓,从而为秦法在秦国普及,奠定好了基础,不过但凡是书读的多一点的人都知道,这只是最初的立信。”
“秦法真正确立,靠的是杀人。”
“杀一种老贵族,惩罚秦国太子等等,真的做到了‘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也是经过这一连串的事,才让秦法的威信彻底的树立起来,若是陛下来对天下做改变,自不用多此一举。”
“但殿下不同。”
“殿下在天下的威望不够。”
“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陛下的声望。”
“在陛下态度暧昧、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以殿下的威望,其实并不足以将很多事展开,至少很多官员会阳奉阴违,很多百姓也会心生疑虑,殿下首先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人望。”
“让百官相信殿下的决心,也让百姓相信殿下的诚意。”
“如此殿下日后做事,才能顺坦起来。”
朱标沉默些许。
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他在朝野内外的确有名望,但这种声望,究竟是他自身积攒的,还是自己因储君身份,地方官员为自己营造的,这的确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朱标道:“以你之见,孤当如何?”
“杀人!”夏之白抬起头,言简意赅的说出了做法。
朱标脸色微变。
他冷冷的看向夏之白,不悦道:“夏之白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孤是想对天下做一些改动,但还不至于靠杀人立信立威,孤自认自己的声望还没到这种程度。”
夏之白摇头,笑着道:“我说的杀人跟殿下理解的杀人不同。”
“殿下需要向天下表明态度。”
“杀人就是最好的立威立信的办法。”
“不过我说的杀人,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杀人,而是杀一些该杀的人,杀一些天下拍手称快的人,借此,殿下也可从天下筛选出一批可用的官员。”
“你要孤杀谁?”朱标一脸警惕的望着夏之白,“谁又该杀?!”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殿下自不用想着攘外,但同样先要考虑安内。”
“陛下的安内是天下太平,而殿下的安内,则是四海承平,但大明并没有承平,自元代以来的地痞流氓恶霸,依旧盘踞在地方,为恶天下,殿下要杀的就是这些人!”
应天府已沉寂了整整一个多月。
在这一月内,天下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零星有一些压垮道路,冻死部分牲畜的消息,但相较过往几年,已少了很多,虽还是在冬季,天气依旧清寒,但世人都已憧憬着春季到来。
东宫。
朱标再次召见了夏之白。
相较于上一次,这一次的朱标,明显自信了许多。
在这一个多月里,朝廷无事,但他跟朱元璋的较劲,却一直没停下来过,哪怕夏之白这再怎么不打听消息的人,也隔三差五听到朱元璋跟朱标争吵的状况,甚至吵闹的程度还越来越重。
越来越频繁。
不过这一切的喧杂,随着步入新一年,渐渐失去了踪影。
一切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朱标背着手,静等着夏之白,见夏之白到场,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有一抹开怀,还有几分得意,头颅微扬,像是一个得胜的将军,在彰显自己的赫赫战功。
夏之白觐见。
朱标摆手,不在意道:“起来吧。”
“孤这次将你叫来,便是要告诉你一件事。”
“你提出的一些想法,孤经过这一个多月的争取,已让陛下同意了。”
“虽然陛下明面上还没有太多松口,但已默许孤对天下做一些改变,你说的没错,大明不能只跟战乱时对照,而应该跟那些鼎盛时期做对比,大明要追赶,乃至是超越他们。”
“孤已决定,任命你为太子少傅,负责东宫相应事宜。”
“替孤出谋划策,你可愿意?”
朱标看向夏之白,一脸殷切笑意。
他不认为夏之白会拒绝,毕竟对天下最改变,这是夏之白孜孜以求的,如今自己不仅如了夏之白的意,还委以重任,夏之白虽不用对自己感激涕零,但一定会激动不已。
然而出乎朱标的意外,夏之白表现的很平静。
这让朱标不由蹙眉。
夏之白拱手,恭敬道:“臣感恩殿下,但臣恐无法胜任,臣为殿下付出的努力,感到佩服,也替天下千万人感激,只是殿下任命臣为太子少傅,实在有些欠妥。”
“臣如今只是五品官员,而太子少傅为三品。”
“跨度如此之大,并不适合。”
“无规矩不成方圆。”
“臣提倡规矩,岂能又自废规矩?”
“而且,殿下如今需寻求的并非是文臣,而是一些能替陛下做苦差事,乃至是做脏活累活的武将跟吏员,另外,殿下若是首先想从经济上着手,臣对此并不看好。”
朱标深深的看了夏之白一眼,凝声道:“你这是何意?”
“孤给你升职,你还不乐意了?”
夏之白摇头,道:“臣不是不乐意,而是这官职,该升给需要升的人,臣是个文官,做不了太多苦差事,接下来绝大多数苦差事,都是其他官员去完成,正所谓,无功不受禄,臣如今未建功业,岂敢邀功升迁?”
“若是殿下真想提拔臣,大可在殿下做出了一些成绩后,再根据臣等的贡献,替臣等向陛下请功。”
朱标摆摆手道:“罢了,既然你执意不取,那孤就随你,只是你说的做苦差事,这是何意?孤难道不应该先从经济着手吗?你之前还一直说经济是国家命脉,掌握了经济,便掌握了国家的生死关键。”
夏之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沉声道:“这句话是对的,但又不全对。”
“对于陛下掌握着天下实权的人,这句话完全正确,但对殿下你而言,殿下做不到那么多事,甚至殿下连推动一些事的威望都不够。”
“殿下如此高看我,臣便先替殿下谋划,殿下首要做的是提高人望!”
“世人皆知徙木立信。”
“也有很多人都以为,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便是因为商鞅拿出了真金白银,赏赐百姓,从而为秦法在秦国普及,奠定好了基础,不过但凡是书读的多一点的人都知道,这只是最初的立信。”
“秦法真正确立,靠的是杀人。”
“杀一种老贵族,惩罚秦国太子等等,真的做到了‘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也是经过这一连串的事,才让秦法的威信彻底的树立起来,若是陛下来对天下做改变,自不用多此一举。”
“但殿下不同。”
“殿下在天下的威望不够。”
“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陛下的声望。”
“在陛下态度暧昧、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以殿下的威望,其实并不足以将很多事展开,至少很多官员会阳奉阴违,很多百姓也会心生疑虑,殿下首先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人望。”
“让百官相信殿下的决心,也让百姓相信殿下的诚意。”
“如此殿下日后做事,才能顺坦起来。”
朱标沉默些许。
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他在朝野内外的确有名望,但这种声望,究竟是他自身积攒的,还是自己因储君身份,地方官员为自己营造的,这的确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朱标道:“以你之见,孤当如何?”
“杀人!”夏之白抬起头,言简意赅的说出了做法。
朱标脸色微变。
他冷冷的看向夏之白,不悦道:“夏之白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孤是想对天下做一些改动,但还不至于靠杀人立信立威,孤自认自己的声望还没到这种程度。”
夏之白摇头,笑着道:“我说的杀人跟殿下理解的杀人不同。”
“殿下需要向天下表明态度。”
“杀人就是最好的立威立信的办法。”
“不过我说的杀人,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杀人,而是杀一些该杀的人,杀一些天下拍手称快的人,借此,殿下也可从天下筛选出一批可用的官员。”
“你要孤杀谁?”朱标一脸警惕的望着夏之白,“谁又该杀?!”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殿下自不用想着攘外,但同样先要考虑安内。”
“陛下的安内是天下太平,而殿下的安内,则是四海承平,但大明并没有承平,自元代以来的地痞流氓恶霸,依旧盘踞在地方,为恶天下,殿下要杀的就是这些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最新章节,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最新章节,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