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并不觉得这种伦理惨剧有多好笑,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搁到现代,大约都是社区的片警出面,协调一下就糊弄过去了,尽量让事主家庭内部消化,别弄得满城风雨。但是在大明朝,这样的案子爆出来,在这个人理伦常大过天的时代,那就必须上纲上线了,处理不好就会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
“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地方上自行处理就好了,为何要传到中枢来,把事情闹得这么大?”
朱厚照撇了撇嘴,在他的脑海中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社会规则,但是却并不适合于这个时代,古代的伦理道德可是没有丝毫道理可讲的。
“这种事情哪里用得着内阁和皇上来做决定,儿子忤逆,老子通奸,全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好判得很。依我看分明是这李举人乃谢阁老的得意门生,21岁就考过院试得了举人的功名,眼看着明年就有可能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前途不可限量,他湖州知府不敢得罪,就把这事儿往上面推诿而已。”
现在的刘瑾还只是朱厚照身边伺候人的小太监,还不是以后那个权倾朝野自称“立皇帝”的大宦官,但常年在宫内生活,耳濡目染之下对朝廷的人脉关系还是门清的,所以一眼就点出了其中的关系要害。
谢迁现在是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门生故吏遍天下,李举人作为谢迁的学生犯了事,湖州知府一个小小的地级市的市长而已,如何敢判,若是做的不对得罪了谢阁老,人家咳嗽一声就能要他这个知府的小命。
“依我看,这李举人殴打老父,气死老母,实乃大逆不道,应革去功名,着湖州知府当街杖毙。李老头和媳妇通奸,可罚抄没家产,斩首弃市。至于李举人的媳妇,让李家宗族将其浸猪笼,内部处理算了,省得拿出去丢人现眼。”
刘瑾虽然还只是小太监,但是作为皇帝的贴身狗腿,压根就没把谢迁这个内阁首辅放在眼里。别说只杀他一个违法的学生了,就是杀他谢迁的儿子都不带眨眼的,所以刘瑾只是稍作迟疑,就做出了决断。
“哇!你个王八蛋,这么心狠手辣,把人全家都杀了!那李家媳妇肚子里还有孩子呢!这孩子何等无辜,还未出世就遭此厄运。”听到这里,朱厚照随手将手里的冰葡萄往刘瑾脸上砸过去,骂道。
“这孩子还没出生就克死了老爹和姥爷,来到这世上也是遭罪,能不能成人都两说,还不如跟老娘一起死了算了。”刘瑾脑袋一晃,张嘴将冰葡萄咬住,嚼了两下才嬉皮笑脸道:“真甜,谢皇爷赏赐!”
朱厚照闭着眼睛思考了起来,李举人和他爹犯了这个时代的重罪,如果谢迁有意保他们,这份奏折在内阁就已经处理了,没必要送到乾清宫这边来。
朝廷诸公都是爱惜羽毛的人,尤其是谢迁作为内阁首辅是天下官员崇拜的标杆,个人名节大过天,他既不想保这种爆出这么大丑闻的学生,又不想落得生性凉薄对学生见死不救的恶名,所以就只能托皇帝之手来下判决,有了皇帝背书,李举人是死是活都和他无关了。
不要小瞧任何一封奏折,里面暗含的权力斗争,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
朱厚照想通了背后的利害关系,便在罗汉床上坐直了身子,从矮几上拿起毛笔,按照刘瑾说的那样,在奏章上写下朱批,将李家父子皆判处了死罪。
唯独李家媳妇,朱厚照下旨着湖州知府调查其为人,如果是个潘金莲一样的浪货,是其主动勾引公公上床的,那就将其关入牢房,待其产子后判处绞刑,孩子则远送给良善人家抚养。
如果调查后发现李家媳妇是个老实厚道的女人,所谓通奸实乃李老头见色起意,强行侮辱的,那她就是受害人,让她跟着陪葬实在太惨了。所以,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湖州知府可以安排其假死,骗过李家宗族,待其产下孩子后,将抄没的李家钱财部分送与这个女人,再悄悄送离湖州。
同时暗调驻湖州府锦衣卫衙门的人尾随保护,直至母子两人找到地方妥善安顿。
在这个法律依靠人治,遍地盗匪的时代,朱厚照很怀疑这个女人能不能活着抵达目的地。尤其是她身上还带着一些钱财,遇到心怀不轨之徒,极有可能会被谋财害命,所以安排两个锦衣卫当保镖,也算是送佛送到西了。
这已经是朱厚照在法律之外,给这个女人唯一的生路了。
在皇权不下乡,家族宗法控制地方的时代,这个女人继续留在湖州乌程县断然没有活命的可能,回婆家也会被抓走,只能另走他乡,改名换姓才行。
刘瑾在旁边看着朱厚照用红笔写完朱批,忙不迭的拍马屁道:“这女人着实可怜,还是皇上宅心仁厚,我刚才确实有欠考虑了。”
“刘瑾啊!千万要记住,悬着的刀子才是最有威力的,能不杀人最好就不要见血!你跟着朕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杀戮过重,始终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刘瑾唯唯诺诺低头称是,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
朱厚照知道历史上的刘瑾害人无数,把全国搞得天怒人怨,但那也是因为原来那个正德皇帝故意放纵缺乏管教所致。现在既然他朱厚照是皇帝了,自然要严加管束,时时教育刘瑾,避免他日后再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刘瑾这货能够为祸天下整整五年时间,自称“立皇帝”,卖官鬻爵,勒索钱财,把朝廷官员们折腾的灰头土脸。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刘瑾的从政办事能力是很强的,正德喜好玩乐不管事,但是刘瑾却非常的勤政,他每天都会将身边的狗腿子文官喊到家里,一起参谋处理国事,刘瑾办事的效果怎么样不知道,但是他工作态度却是极好的。
刘瑾的权谋手段不在魏忠贤之下,这样的人用的好,用的对,可以成为自己一大臂助,所以朱厚照并不会因为历史上的刘瑾是个权阉,就一刀切把他弃之不用。
朱厚照将处理完的奏折放到床脚的竹篮里,然后拿起新的一封看了起来。
这一份奏折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讲的是淮安府海州治下连下了半个月的雨,在偏远的枫树湾村上一位百岁老头出门闲逛,不慎滑倒摔断了腿,海州县令听到消息,赶紧带着礼品过去慰问,然后写一封奏折过来向皇帝报告此事。
朱厚照也是很无奈,在古代人均寿命不过三十岁的时代,百岁老人那就是国宝,见官不拜,就连皇帝都要礼让三分。离世后,内阁还要写份讣告,代表朝廷以示哀悼。
这样的奏折自然用不着考虑太多,让海州县令多关心一下老头的健康,每月记得送一些米面粮油过去体贴照顾就算完了。
接下来处理的奏折都没什么重要的,无非都是官员报告当地气候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百姓婚丧嫁娶的一些事情,好让皇帝了解全国的动态。
当然少不了各种慰问的奏折,比如请皇上节哀顺变,不要太过伤心,有啥事儿就说一声,臣等必星夜兼程到北京来,云云……
朱厚照虽然说罢朝一个月,但并不意味着真的能当甩手掌柜了,大明朝君主专制的高度集中,以及皇权的唯一性,使得他根本没办法把本职工作交给别人,所以该批的奏折还是要批的。
但朱厚照所看的奏折都是经过内阁和司礼监重重筛选之后,最后才送到乾清宫的。
真正的军国大事,早就被内阁以及司礼监处理了,轮到朱厚照这里自然就只剩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朱厚照现在才十四岁,登基才一个月不到,而内阁辅政大臣和司礼监当值太监都是弘治皇帝临死前钦点的监国重臣。朱厚照是这些大臣看着长大的,有什么本事他们最清楚不过,让一个小孩来染指军国大事,国家分分钟就会乱!
但皇帝毕竟是国家的统治者,如果让他无所事事,就有架空皇帝的嫌疑了。
内阁不敢这样做!
所以内阁和司礼监尽挑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折送到乾清宫,至少在形式上让朱厚照参与到了国事的处理当中。
再说,弘治皇帝临死之前,已经帮朱厚照安排好了一切,尤其有司礼监这个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在,内阁六部的一举一动都在太监的监视之下,一旦有逆臣想要搞事情,司礼监的大太监就会立即命令东厂或者锦衣卫出动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断然不会让外朝的文官武将威胁到老朱家的皇位。
大明朝政治处处都透着制衡,尤其是内阁和司礼监更是大明朝权力制衡的代表。
所以即便是皇帝不管事,内阁也能很好的处理好国务,而司礼监也会代替皇帝监视内阁。
“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地方上自行处理就好了,为何要传到中枢来,把事情闹得这么大?”
朱厚照撇了撇嘴,在他的脑海中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社会规则,但是却并不适合于这个时代,古代的伦理道德可是没有丝毫道理可讲的。
“这种事情哪里用得着内阁和皇上来做决定,儿子忤逆,老子通奸,全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好判得很。依我看分明是这李举人乃谢阁老的得意门生,21岁就考过院试得了举人的功名,眼看着明年就有可能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前途不可限量,他湖州知府不敢得罪,就把这事儿往上面推诿而已。”
现在的刘瑾还只是朱厚照身边伺候人的小太监,还不是以后那个权倾朝野自称“立皇帝”的大宦官,但常年在宫内生活,耳濡目染之下对朝廷的人脉关系还是门清的,所以一眼就点出了其中的关系要害。
谢迁现在是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门生故吏遍天下,李举人作为谢迁的学生犯了事,湖州知府一个小小的地级市的市长而已,如何敢判,若是做的不对得罪了谢阁老,人家咳嗽一声就能要他这个知府的小命。
“依我看,这李举人殴打老父,气死老母,实乃大逆不道,应革去功名,着湖州知府当街杖毙。李老头和媳妇通奸,可罚抄没家产,斩首弃市。至于李举人的媳妇,让李家宗族将其浸猪笼,内部处理算了,省得拿出去丢人现眼。”
刘瑾虽然还只是小太监,但是作为皇帝的贴身狗腿,压根就没把谢迁这个内阁首辅放在眼里。别说只杀他一个违法的学生了,就是杀他谢迁的儿子都不带眨眼的,所以刘瑾只是稍作迟疑,就做出了决断。
“哇!你个王八蛋,这么心狠手辣,把人全家都杀了!那李家媳妇肚子里还有孩子呢!这孩子何等无辜,还未出世就遭此厄运。”听到这里,朱厚照随手将手里的冰葡萄往刘瑾脸上砸过去,骂道。
“这孩子还没出生就克死了老爹和姥爷,来到这世上也是遭罪,能不能成人都两说,还不如跟老娘一起死了算了。”刘瑾脑袋一晃,张嘴将冰葡萄咬住,嚼了两下才嬉皮笑脸道:“真甜,谢皇爷赏赐!”
朱厚照闭着眼睛思考了起来,李举人和他爹犯了这个时代的重罪,如果谢迁有意保他们,这份奏折在内阁就已经处理了,没必要送到乾清宫这边来。
朝廷诸公都是爱惜羽毛的人,尤其是谢迁作为内阁首辅是天下官员崇拜的标杆,个人名节大过天,他既不想保这种爆出这么大丑闻的学生,又不想落得生性凉薄对学生见死不救的恶名,所以就只能托皇帝之手来下判决,有了皇帝背书,李举人是死是活都和他无关了。
不要小瞧任何一封奏折,里面暗含的权力斗争,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
朱厚照想通了背后的利害关系,便在罗汉床上坐直了身子,从矮几上拿起毛笔,按照刘瑾说的那样,在奏章上写下朱批,将李家父子皆判处了死罪。
唯独李家媳妇,朱厚照下旨着湖州知府调查其为人,如果是个潘金莲一样的浪货,是其主动勾引公公上床的,那就将其关入牢房,待其产子后判处绞刑,孩子则远送给良善人家抚养。
如果调查后发现李家媳妇是个老实厚道的女人,所谓通奸实乃李老头见色起意,强行侮辱的,那她就是受害人,让她跟着陪葬实在太惨了。所以,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湖州知府可以安排其假死,骗过李家宗族,待其产下孩子后,将抄没的李家钱财部分送与这个女人,再悄悄送离湖州。
同时暗调驻湖州府锦衣卫衙门的人尾随保护,直至母子两人找到地方妥善安顿。
在这个法律依靠人治,遍地盗匪的时代,朱厚照很怀疑这个女人能不能活着抵达目的地。尤其是她身上还带着一些钱财,遇到心怀不轨之徒,极有可能会被谋财害命,所以安排两个锦衣卫当保镖,也算是送佛送到西了。
这已经是朱厚照在法律之外,给这个女人唯一的生路了。
在皇权不下乡,家族宗法控制地方的时代,这个女人继续留在湖州乌程县断然没有活命的可能,回婆家也会被抓走,只能另走他乡,改名换姓才行。
刘瑾在旁边看着朱厚照用红笔写完朱批,忙不迭的拍马屁道:“这女人着实可怜,还是皇上宅心仁厚,我刚才确实有欠考虑了。”
“刘瑾啊!千万要记住,悬着的刀子才是最有威力的,能不杀人最好就不要见血!你跟着朕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杀戮过重,始终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刘瑾唯唯诺诺低头称是,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
朱厚照知道历史上的刘瑾害人无数,把全国搞得天怒人怨,但那也是因为原来那个正德皇帝故意放纵缺乏管教所致。现在既然他朱厚照是皇帝了,自然要严加管束,时时教育刘瑾,避免他日后再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刘瑾这货能够为祸天下整整五年时间,自称“立皇帝”,卖官鬻爵,勒索钱财,把朝廷官员们折腾的灰头土脸。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刘瑾的从政办事能力是很强的,正德喜好玩乐不管事,但是刘瑾却非常的勤政,他每天都会将身边的狗腿子文官喊到家里,一起参谋处理国事,刘瑾办事的效果怎么样不知道,但是他工作态度却是极好的。
刘瑾的权谋手段不在魏忠贤之下,这样的人用的好,用的对,可以成为自己一大臂助,所以朱厚照并不会因为历史上的刘瑾是个权阉,就一刀切把他弃之不用。
朱厚照将处理完的奏折放到床脚的竹篮里,然后拿起新的一封看了起来。
这一份奏折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讲的是淮安府海州治下连下了半个月的雨,在偏远的枫树湾村上一位百岁老头出门闲逛,不慎滑倒摔断了腿,海州县令听到消息,赶紧带着礼品过去慰问,然后写一封奏折过来向皇帝报告此事。
朱厚照也是很无奈,在古代人均寿命不过三十岁的时代,百岁老人那就是国宝,见官不拜,就连皇帝都要礼让三分。离世后,内阁还要写份讣告,代表朝廷以示哀悼。
这样的奏折自然用不着考虑太多,让海州县令多关心一下老头的健康,每月记得送一些米面粮油过去体贴照顾就算完了。
接下来处理的奏折都没什么重要的,无非都是官员报告当地气候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百姓婚丧嫁娶的一些事情,好让皇帝了解全国的动态。
当然少不了各种慰问的奏折,比如请皇上节哀顺变,不要太过伤心,有啥事儿就说一声,臣等必星夜兼程到北京来,云云……
朱厚照虽然说罢朝一个月,但并不意味着真的能当甩手掌柜了,大明朝君主专制的高度集中,以及皇权的唯一性,使得他根本没办法把本职工作交给别人,所以该批的奏折还是要批的。
但朱厚照所看的奏折都是经过内阁和司礼监重重筛选之后,最后才送到乾清宫的。
真正的军国大事,早就被内阁以及司礼监处理了,轮到朱厚照这里自然就只剩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朱厚照现在才十四岁,登基才一个月不到,而内阁辅政大臣和司礼监当值太监都是弘治皇帝临死前钦点的监国重臣。朱厚照是这些大臣看着长大的,有什么本事他们最清楚不过,让一个小孩来染指军国大事,国家分分钟就会乱!
但皇帝毕竟是国家的统治者,如果让他无所事事,就有架空皇帝的嫌疑了。
内阁不敢这样做!
所以内阁和司礼监尽挑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折送到乾清宫,至少在形式上让朱厚照参与到了国事的处理当中。
再说,弘治皇帝临死之前,已经帮朱厚照安排好了一切,尤其有司礼监这个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在,内阁六部的一举一动都在太监的监视之下,一旦有逆臣想要搞事情,司礼监的大太监就会立即命令东厂或者锦衣卫出动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断然不会让外朝的文官武将威胁到老朱家的皇位。
大明朝政治处处都透着制衡,尤其是内阁和司礼监更是大明朝权力制衡的代表。
所以即便是皇帝不管事,内阁也能很好的处理好国务,而司礼监也会代替皇帝监视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