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因我再启 第64章 以彼制彼

小说:大明因我再启 作者:淮上杉 更新时间:2024-08-09 21:17:11 源网站:顶点小说
  朱启明以报刊为阵地,拿百姓的舆论为武器,成功促成了两个新部门的成立,将改革的步伐又朝前推动了一步,然而在此次事件中,不少官员也看到了报刊的威力,他们也在研究创办属于自己团队的报刊,这其中以东林党人动作最快。

  东林党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想要创办一份报刊自然容易,八月十五中秋节,第一份东林党报刊《东林时评》正式在无锡出版,虽然售价高达两百文一册,但依然吸引了无数东林粉丝慷慨解囊。

  《东林时评》主要以东林大佬们写的时评为主,其主要针对的群体也是文人士子为主,东林党此举意在将他们的政治主张传播到更多的地方,以此影响更多的文人,最终形成全国最大的朋党,不可谓不绝!

  这种事自然瞒不住朱启明,《东林时评》发行后的第六日,他就接到了魏忠贤送来的报告,一并送来的还有当期的原本。

  朱启明翻了一遍《时评》,果不其然,内容不是宣传东林党政治主张的,就是批评时政的,其中作者不乏当朝重臣。

  朱启明并没有怒火冲天,这也在他意料之中,躲在养心殿数天,他就是为了策划那一场舆论战,当时他就猜到了会有如此后果,因此才犹豫了好几日,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应对之策。

  第二天,右都御史周应秋上疏,认为东林党私办报刊,乃蛊惑人心、图谋不轨之举,要求立即查封报馆,逮捕相关人等严惩不贷。

  朱启明并未直接答复,而是将奏疏转给了内阁讨论。

  叶向高和韩爌两位大佬多少有些慌了,他们虽然有心学朱启明创办报刊,但并没想如此之快,本想着先探探朱启明口风,没想到下面那些人这么猴急,根本没有询问过他们的意见,就私下赶工出了这么一份报刊,最恶劣的是还在上面引用了几位朝中大佬的文章。

  现在事情搞成这个样子,不由得叶首辅不慌,如果深究下去,整个东林党势力必将受损,将“众正盈朝”的局面打破,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弃车保帅,不让朱启明深究下去,但如此一来,他叶向高的名声肯定受损,同时还将遭到党内人士的记恨。

  朱启明将奏疏转到内阁的目的就是要叶向高这个东林首辅做出选择,是牺牲自己还是牺牲东林党二选一,他认为叶向高绝不会选牺牲东林党,这样的话,他就可将叶向高争取到自己一方,这样内阁才不会继续成为改革的绊脚石。

  但叶向高不愧是官场老油条,他先是上疏请求退休养老,在遭拒后又直接上疏乞骸骨,但话说到这份上,朱启明依旧温言挽留,就是不批。

  叶向高实在无奈,就只好装病不上班,这下可坑了次辅韩爌了,他也是东林党成员,也没法做这个决定,但叶向高已经装病不上班了,他不能也跟着装病不上班吧,思来想去,他只好一个字:拖!

  朱启明哪里会让他们拖起来没完,接下来几天他每天都要派承事郎前去询问,同时将更多弹劾《东林时报》的奏疏送到内阁,要求内阁票拟。

  如此过了七八天,叶向高实在装不下去了,他知道如果再这么拖下去,惹怒了朱启明,他和韩爌就得回家抱孙子了,这样内阁就要进新人,新人会是哪些人,他用脚后跟想都知道会是哪些人,到那时局面就更难收拾了。

  叶向高最终答复了朱启明,不过和稀泥的成分依然居多,只是提出将发行的《东林时评》全部销毁,相关制作者杖责,有朝廷加强监管等,属于是不疼不痒了是。

  然而朱启明要的就是这个,真大肆抓捕东林党人他现在还不敢,刺杀的事依然没有进展,张国纪也查不出问题,他担心逼急了东林党,会有更大的麻烦。

  朱启明于是“欣然接受”了叶向高的建议,下旨追回所有已发售的《东林时报》,对主要制作者每人杖五十、罚银五百两,同时颁布《报刊管理令》,要求所有意图办报刊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在获得朝廷审核后才准发行。

  朱启明在这一局再次胜出,随后以审理报刊申报需要专门机构为名,将孙之獬升为礼部左侍郎兼新闻出版总署主事,这样舆论阵地这一块他终于把控到了自己手里。

  人逢喜事精神爽,朱启明连战连捷,不自觉有些得意忘形起来,步子也开始迈得大了起来。

  进入九月,天气骤然冷了下来,皇庄第一年新作物的推广种植工作也正是结束,成绩汇报到了朱启明那里,他看完忍不住直叹息。

  “还是太慢了!”虽然新作物的收成确实比传统作物好了不少,但种植面积却少得可怜,三百万亩的皇庄只种了一万亩不到,收成除了口粮,剩下的种子只够明年推广到两万亩,这么发展下去,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朱启明可等不起十年二十年,陕北的农民已经饿的快要揭竿而起了,容不得他不心急。

  思来想去,朱启明将目光投向了海南岛,那里气候炎热,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庄稼,大德鲁伊袁老不就是选择在海南岛育种吗!

  有了目标,朱启明便行动了起来,他首先将今年熟练掌握新作物种植技术的农民召集起来,然后宣布了将他们全员移民到海南岛的决定。

  海南岛在21世纪是旅游天堂,但现在可不行,此时人们的印象中,那里是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据说毒蛇猛兽遍地、瘴气一年四季环绕,人去了那里九死一生。

  皇庄的佃户多是北方人,自然不清楚真实的海南岛是什么样子,因此对于移民海南岛的计划大多抱有抵制的情绪,甚至有两户人家连夜逃忙!

  朱启明无可奈何,只好放弃让这些人移民海南岛,转而提拔几名还算支持他的农民做技术员,去往广东教习那边的百姓种植新作物,而后让这帮人去海南岛育种。

  搞定了育种的工作,朱启明才风尘仆仆从皇庄赶回了紫禁城。

  一进养心殿,刘若愚小心翼翼地跟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盒子,魏忠贤调到南京之后,葛九思成了东厂提督,刘若愚也顺势升为乾清宫掌事。

  “这是什么?”朱启明有些不解。

  “回万岁爷的话,这是熊廷弼之子献上的书籍,乃熊廷弼奉旨所著,现已完成,特献于御前。”

  “嗯?!”朱启明愣了一下,说实话他都已经忘了熊廷弼这个人了,更忘了让熊廷弼著书的事,现在想来,当时也是为了让熊廷弼多活一阵,没想到熊廷弼还真的写出来了。

  朱启明接过来,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五本书,封面写着《辽事纪要》,每一本都有两三百页那么厚,随手翻了几页,里面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看来是下了大功夫的。

  书写好了,朱启明却纠结要怎么处理熊廷弼,旨意已经下了,不杀是个问题,杀了又觉得可惜。

  “万岁爷,熊廷弼之子请求扶灵回乡,万岁爷您看。。。”

  “谁死了?”

  “熊廷弼!据其子所言,熊廷弼写完此书便悬梁自尽了。”

  刘若愚的话让朱启明不再纠结,熊廷弼也许也是担心如此吧,才会选择这样的一条道路。

  既然如此,一切功与过就让他随风去吧,朱启明沉思片刻,吩咐道:“着司礼监拟道中旨,熊廷弼著书有功,追谥‘忠襄’,赠光禄大夫,赐祭三坛。”

  “喏!”

  看着厚厚的五本书,朱启明心中念叨:“老熊,安心走吧,我一定让这些书物尽其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因我再启,大明因我再启最新章节,大明因我再启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