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又叫做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圣人共同居住的地方。书院‘圣居’,象征着圣人的期盼,天下人人如圣,也是书院弟子起居之地。书院‘凡居’住有圣人,本意为圣人上体天心,同样告诫自身不忘下体凡心。
许多人进入书院后,才发觉这里与外界传闻大不相同,只有寥寥几座建筑。除却凡圣二居外,只有书楼,讲堂,以及书院弟子最畏惧的刑堂。虽简单朴素,却错落有致。固然无阵法守护,可摆在那即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意味。
且书院七脉的弟子不可在书院中擅动法力,一切从简,在最简单的衣食住行中体会苍生万民的心愿。当然,书院中不止这些,定期还有考核,以十年为期,成绩优异者可以成为一脉首席。这地位就不同了,可以和书院的一些老师并驾齐驱,动用一些特有的权利。
而这十届的儒道首席正是孔家的一脉单传,孔元。他占据首席之位已有百年,在七大王朝中的经营如日中天,可谓是王朝背后的掌权者。
孔元额头饱满突出,浓眉如炭,眼里沉淀着‘智’,‘慧’两种灵光,身形高大魁梧,孔武有力,手上厚厚一层茧,浑然一个武人形象。此时,他一身粗布麻衣,在一片田地里耕种着。挥舞锄头,汗水顺延着鼻尖落入地里,又像是一位辛勤耕种的农夫,颇有几分返璞归真的意境。
在他身后有一位仕子模样的人,垂手恭立:“仙王朝态势平稳,魔王朝有三位异人出现,不过只是昙花一现。妖王朝有倾颓之兆,神王朝恐有灭国之灾。而人道王朝龙蛇起陆,难以捉摸。至于梵王朝……”这人三言两语把七大王朝如今的形势一一分析,也是智慧无双的人物。
孔元细细咀嚼着七大王朝的势态:“伯玉啊,七王朝虽是七道缩影,但终究有所不同,不可因此蒙蔽双眼。行事也无需顾忌,在三大王朝稳定人元,仙钱,魔币三类,这才是当务之急。”
人元、仙钱、魔币是圣界货泉,在凡俗王朝间流通,人道、仙、魔三大王朝勿论如何更替,总是统一货泉。百年之前,一文仙钱能换十枚魔币,十枚魔币又能换取一百人元。当如今,一文仙钱约莫只有两三枚魔币,而一枚魔币大约可以换得十人元。这在百姓眼中大过于天,而在修行者眼中则更有深意,代表了王朝气运。
“圣界微不足道,不过是一处试验之地罢了。但只要做的巧妙,譬如三大货泉,我们就可由此为人、道、魔三者统一货泉,方时即便是仙帝也无法改变。这就不是小事了,连玄牝之门都注意到了,我甚至微觉天意加持,还有功德气运降来。”
仙帝一统万界,号令寰宇,可有些事不可改变,凡人的衣食住行就是其中之一。孔元所设三种货泉意义非凡,若能推广,可以造福整个修行界,但内中暗流涌动,包藏祸心。他作为幕后推手,化虚为实,无需什么法术,就可以影响人、道、魔三者的气运,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
孔元心比天高,他虽是孔家血脉,继承人人如圣之心说,可走得却是截然相反之道。他以为优胜劣汰,这活过此场浩劫的自然就是人中之圣,其它的不过是人世间的杂质,舍弃了也就舍弃了。
“诸天万界相合,漫天大能沉寂,这等时机不容错过。伯玉,到时候就由我来亲自主持。”
孔元踌躇满志,心道不成仙帝又如何?此计若成,就连仙帝不可妄动他,乃至在第十纪中可以与仙帝相提并论。伯玉看向孔元,微不可闻的一叹,但这一声自然进入了孔元的耳中。
“怎么?”
音色平淡却犹如惊雷,伯玉心底一个寒颤,在脸上不动声色:“无非是人道王朝那桩事,那位潜龙有高人相助,已不知所踪,连文气丹也为人所夺。”这百年来孔元或许离了本心,为此牺牲的人不在少数,伯玉在他身边做事也越发的小心谨慎起来。
孔元积威日益加重,行事作风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绝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倘若不成,那个位子也该换人了。”
圣界几乎就是孔元的天下,自然不允许出任何乱子,但唯有一桩事出乎了他的意料:“还有,盯着刑堂,孟浩然回来之后就没有了动静,在他上了敕仙榜之前都不可以掉以轻心,以防他破坏了我们的布置。”
……
屋内,丁奉看着躺在地上的几人,突然有一物令他好奇不已,虚空一摄,从这几人身上取来:“这是何物?”这东西类似凡俗间的银钱,但又有着天大的不同。
有的四方,有的圆润,有的由铜,锡,铅,金,银打造,有的却是以牙,骨,木,石铸就。有的穿插着灵气,有的却内含魔韵,但都工艺精巧,难以仿造。更重要的是,有一枚钱币竟然带着一丝人道气运,如果只是王朝气运,那还可以理解。但这是整个人道的气运,这就令丁奉不得不重视起来。
韩琳儿拿出几枚,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人间王朝大多都有铸造钱币的习惯,不像我们仙门,没有共同的钱银,大多还是以物易物。”
仙门玄道,元神之下,还有炼灵成珠的手段,用于交易。可元神之上的宝物,就非是灵气可以媲美,必须要有价值相等的宝物,交易起来十分苛刻。
韩琳儿一语惊醒梦中人,丁奉不禁想到若是整个玄门一统货泉,那会是怎样一副景相:“钱货两清,这东西或许还有斩因断果的能力。不仅如此,这里头的仙道,人道,魔道三者的气运才是重中之重。”三股气运庞杂而纷乱,相互纠缠牵制。仙道气运偏弱,人道最盛,从一枚小小钱币中就能看出三者兴衰。
(本章完)
许多人进入书院后,才发觉这里与外界传闻大不相同,只有寥寥几座建筑。除却凡圣二居外,只有书楼,讲堂,以及书院弟子最畏惧的刑堂。虽简单朴素,却错落有致。固然无阵法守护,可摆在那即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意味。
且书院七脉的弟子不可在书院中擅动法力,一切从简,在最简单的衣食住行中体会苍生万民的心愿。当然,书院中不止这些,定期还有考核,以十年为期,成绩优异者可以成为一脉首席。这地位就不同了,可以和书院的一些老师并驾齐驱,动用一些特有的权利。
而这十届的儒道首席正是孔家的一脉单传,孔元。他占据首席之位已有百年,在七大王朝中的经营如日中天,可谓是王朝背后的掌权者。
孔元额头饱满突出,浓眉如炭,眼里沉淀着‘智’,‘慧’两种灵光,身形高大魁梧,孔武有力,手上厚厚一层茧,浑然一个武人形象。此时,他一身粗布麻衣,在一片田地里耕种着。挥舞锄头,汗水顺延着鼻尖落入地里,又像是一位辛勤耕种的农夫,颇有几分返璞归真的意境。
在他身后有一位仕子模样的人,垂手恭立:“仙王朝态势平稳,魔王朝有三位异人出现,不过只是昙花一现。妖王朝有倾颓之兆,神王朝恐有灭国之灾。而人道王朝龙蛇起陆,难以捉摸。至于梵王朝……”这人三言两语把七大王朝如今的形势一一分析,也是智慧无双的人物。
孔元细细咀嚼着七大王朝的势态:“伯玉啊,七王朝虽是七道缩影,但终究有所不同,不可因此蒙蔽双眼。行事也无需顾忌,在三大王朝稳定人元,仙钱,魔币三类,这才是当务之急。”
人元、仙钱、魔币是圣界货泉,在凡俗王朝间流通,人道、仙、魔三大王朝勿论如何更替,总是统一货泉。百年之前,一文仙钱能换十枚魔币,十枚魔币又能换取一百人元。当如今,一文仙钱约莫只有两三枚魔币,而一枚魔币大约可以换得十人元。这在百姓眼中大过于天,而在修行者眼中则更有深意,代表了王朝气运。
“圣界微不足道,不过是一处试验之地罢了。但只要做的巧妙,譬如三大货泉,我们就可由此为人、道、魔三者统一货泉,方时即便是仙帝也无法改变。这就不是小事了,连玄牝之门都注意到了,我甚至微觉天意加持,还有功德气运降来。”
仙帝一统万界,号令寰宇,可有些事不可改变,凡人的衣食住行就是其中之一。孔元所设三种货泉意义非凡,若能推广,可以造福整个修行界,但内中暗流涌动,包藏祸心。他作为幕后推手,化虚为实,无需什么法术,就可以影响人、道、魔三者的气运,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
孔元心比天高,他虽是孔家血脉,继承人人如圣之心说,可走得却是截然相反之道。他以为优胜劣汰,这活过此场浩劫的自然就是人中之圣,其它的不过是人世间的杂质,舍弃了也就舍弃了。
“诸天万界相合,漫天大能沉寂,这等时机不容错过。伯玉,到时候就由我来亲自主持。”
孔元踌躇满志,心道不成仙帝又如何?此计若成,就连仙帝不可妄动他,乃至在第十纪中可以与仙帝相提并论。伯玉看向孔元,微不可闻的一叹,但这一声自然进入了孔元的耳中。
“怎么?”
音色平淡却犹如惊雷,伯玉心底一个寒颤,在脸上不动声色:“无非是人道王朝那桩事,那位潜龙有高人相助,已不知所踪,连文气丹也为人所夺。”这百年来孔元或许离了本心,为此牺牲的人不在少数,伯玉在他身边做事也越发的小心谨慎起来。
孔元积威日益加重,行事作风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绝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倘若不成,那个位子也该换人了。”
圣界几乎就是孔元的天下,自然不允许出任何乱子,但唯有一桩事出乎了他的意料:“还有,盯着刑堂,孟浩然回来之后就没有了动静,在他上了敕仙榜之前都不可以掉以轻心,以防他破坏了我们的布置。”
……
屋内,丁奉看着躺在地上的几人,突然有一物令他好奇不已,虚空一摄,从这几人身上取来:“这是何物?”这东西类似凡俗间的银钱,但又有着天大的不同。
有的四方,有的圆润,有的由铜,锡,铅,金,银打造,有的却是以牙,骨,木,石铸就。有的穿插着灵气,有的却内含魔韵,但都工艺精巧,难以仿造。更重要的是,有一枚钱币竟然带着一丝人道气运,如果只是王朝气运,那还可以理解。但这是整个人道的气运,这就令丁奉不得不重视起来。
韩琳儿拿出几枚,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人间王朝大多都有铸造钱币的习惯,不像我们仙门,没有共同的钱银,大多还是以物易物。”
仙门玄道,元神之下,还有炼灵成珠的手段,用于交易。可元神之上的宝物,就非是灵气可以媲美,必须要有价值相等的宝物,交易起来十分苛刻。
韩琳儿一语惊醒梦中人,丁奉不禁想到若是整个玄门一统货泉,那会是怎样一副景相:“钱货两清,这东西或许还有斩因断果的能力。不仅如此,这里头的仙道,人道,魔道三者的气运才是重中之重。”三股气运庞杂而纷乱,相互纠缠牵制。仙道气运偏弱,人道最盛,从一枚小小钱币中就能看出三者兴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