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娶个秦国公主,送你回家如何?”
赵维桢的话语落地,公子启险些将手中的酒器丢了出去。
他猛然抬头,迅速打量赵维桢许久,只见她浅笑吟吟,根本分不清这番话出自玩笑还是认真。
“孟隗夫人说笑了。”公子启稳住心神:“启何德何能?”
刚刚的尴尬、害羞,在顷刻间一扫而空。
不错。
这叫赵维桢心中高看他几分。
一个天大的话题砸下来,非但不慌乱,反而还能泰然回应,不愧是未来帮过秦国,又给秦国找了不少麻烦的人。
他放下酒器后,甚至还试图转移话题:“虽则华阳夫人有意说媒,但也不见得王室之女会愿意。”
赵维桢面上神情晏晏,口中却是继续自己想说的内容:“近日有关楚国的传言,公子可听说了?”
公子启身形一僵,沉默不语。
他不说话,不代表僚机没有动作。
小嬴政抬头:“是什么传言?”
好啊!就知道带嬴政过来一准没错。
九岁的小僚机很是上道,既是开口了,赵维桢立刻接了下去。
她微妙地放缓了语速:“传言说春申君……”
公子启不得不打破自己的沉默。他摇了摇头:“孟隗夫人,谣言都是假的。我不相信春申君会做出这种事。”
什么谣言?
自然是楚国相国春申君,玩得好一手移花接木之术。他把有孕的姬妾送给楚王当王后,生下来的太子是春申君的儿子,而非楚王的儿子。
吕不韦留在各地的商业探子,在这种时候发挥了绝佳的作用。
他的商队、商铺,多数停留在各国驿馆,或者驿馆附近。想要散播谣言,那不过是吃饭时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在极短的时间内,咸阳城内已经传遍了关于春申君与楚国太子的风闻。
想必楚国那边,传开来也是早晚的事情。
“是孟隗失言了。”
赵维桢低了低头,主动拿起酒器:“我赔礼一杯。”
说完,她将杯中果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器后,赵维桢才继续说道:“但孟隗无意挑拨离间,只觉得,这是公子的机会。”
公子启收敛了之前的忐忑之色,留下的只有谨慎。
“启不明白夫人的意思。”他小心回道。
不明白?
怎么可能不明白!他问出口了,就证明公子启并不是抵触谣言,也并不怕谣言生事。
否则的话,不应该当即中断话题,或者干脆起身离席么?
说不明白,意思就是他想明白。
赵维桢不易察觉地勾了勾嘴角,而后坦然问道:“公子还记得春平侯之事吗?”
公子启一凛。
“昔日赵国前太子春平侯于咸阳为质。那时我不在秦国,可公子在,理应是与春平侯相识才对。”赵维桢说。
“……记得。”公子启回答:“谣言杀人。”
其中还有赵维桢和吕不韦从中添油加醋呢。
回想起来,他们两个也没做什么,不过是把消息放出去,然后给赵偃递了一把刀子而已。
在这个年代,“个人价值”这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春平侯的谣言,毁掉了他在赵王心中的价值,因而失去了太子之位。
所以不管楚国太子到底是不是楚王的亲生儿子,谣言扩散开来,这就是攻讦其太子之位合理性的有力武器。
“谣言是一把刀。”
赵维桢出言劝说:“公子自然是不相信这些话,但这话说多了,难免其他人会相信。”
公子启陷入了沉思。
他坐在赵维桢的对面许久不言,很长时间内,只是用拇指摩挲着酒器的边沿。
赵维桢也不急,她耐心地为嬴政夹菜,等待他回应。
终于,公子启自行打破沉默。
“我知道孟隗夫人受先王所托。”
公子启压低声音说道:“不愿让楚人在秦廷影响朝政大事。夫人是在与当今的王后对着干。”
这里的王后,说得就是华阳夫人。
赵维桢毫不掩饰地扬起笑容:“孟隗果然没看错,公子是聪明人。”
她的动机没什么可瞒的。
牵扯到家国大事,而如今赵维桢又能直接插上手,何必与之隐瞒?
公子启也不是傻瓜,哪怕赵维桢私底下暗中运作,难道他与华阳夫人就看不出来吗?
不如干脆就把一切拿到明面上来,多少她占据了一个坦荡荡的姿态。
现在的情况一目了然:公子启不论是留在秦国,还是前往楚国,都是一名不可小觑的敌人。
留在秦国,那么未来的情况很可能就与历史上一样。
哪怕是赵维桢在,小嬴政成为秦王的第一件事也得是肃清朝政,打压楚系势力。而成为昌平君的公子启,则是头号麻烦。
送往楚国会如何?
赵维桢也不能确定。
但她知道,眼下楚国觊觎太子之位的人数众多。楚王这么多儿子,又有这么多臣子,多少人正盘算着拉太子、春申君等人下马。
根据历史记载,楚王完死后,楚国就王位可是好一番内斗。
如果再加入一个公子启呢?
四舍五入就是这局游戏已经进入了跑毒圈的最后环节,躲没处躲、藏没处藏,必须要硬碰硬了。
这个时候赵维桢送一名高玩入局。
你们自己搅和去吧!
最差不过是公子启靠着自己的能力与手段成为楚王,然而即使如此,届时他的背后还会有一位秦国的王后。
“没错。”
赵维桢坦率地说:“孟隗就实话说了,公子。我不想未来朝堂上留一劲敌,谁叫公子你身份关键,本事也不差呢?”
公子启摇了摇头:“我客居秦国,哪里关键了?”
赵维桢:“你在秦国,虽无质子之名,但却有质子之实。华阳夫人为你说媒,是想提拔你入秦廷为臣。可一名臣子,梦做大一点,到头也不过是名相国。”
公子启一笑。
他总算肯再次抬眼,与赵维桢眼神接触了。
许是见她坦荡荡,公子启不再犹疑,稍稍放开了一些。
“夫人。”公子启半开玩笑道:“不是所有人都如夫人一样,对封侯拜相毫无兴趣。”
“我就当这是恭维了。”
赵维桢莞尔,可笑意初现,便尽数收了回去。
“公子,你我投缘,孟隗便直说了。”赵维桢继续道:“这相国的位置,想要的人数不胜数。即使你有华阳夫人步步提拔,可秦国公室、秦国的其他贵族,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往上走。”
“孟隗夫人也容不得我坐上相国的位置。”公子启直言。
赵维桢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为臣如履薄冰,今日得势,说不得明日就会招惹来杀身之祸。”
公子启反驳:“我回楚国一样。卷入嗣子之争,一个不慎,死无全尸。”
赵维桢:“同样危险,博一个相国的位置,和博一个国君的位置,公子觉得哪个收益更大?”
公子启:“……”
不说话,就证明公子启心中有答案。
言至此处,赵维桢几乎已经确定公子启心有动摇了。
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否则也不会在未来威胁到秦国。正因如此,赵维桢才敢拿出这么大的好处与之摊牌。
看啊,我的计划就是这样。
你不上当,那你愿意与之合作吗?
“昔年先昭王,亦不过是名燕国质子。”赵维桢趁热打铁:“不受惠文王重视,在秦廷几乎是个透明人。正是有赵国的武灵王支持,他才得以坐到国君的王座上。这一坐,就是五十多年。”
赵维桢说完,垂下眼眸。
洋洋洒洒这么多,她嘴都干了。
拿起果酒润润喉,赵维桢才接着说道:“假设你回到楚国,背后有秦国支持,保不齐就是第二个昭王。”
“第一个。”
话及此处,小嬴政再次插嘴:“是楚国的第一个昭王。”
公子启闻言,难以置信地看向嬴政。
别说是对方,连赵维桢都因嬴政的话顿了一顿。
这僚机请的也太值了吧!天底下什么样的利益诱惑,能比他这么一句话更有分量?
回头给小嬴政加一个月的鸡腿!
“而眼下关于春申君的谣言,就是个很好的开头。”
赵维桢接嘴:“公子,可能谣言纯属谣传,但你一定是楚王的亲儿子。”
话至最后,赵维桢在“一定”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试问,一个可能是亲儿子,一个一定是亲儿子,哪个更占据优势?
公子启苦笑几声:“承蒙孟隗夫人高看,可在楚国,我的同胞兄弟恐怕亦有想法。”
“同样都有想法。”
赵维桢问道:“为何不能是公子你?”
公子启:“……”
他没说话,但这已经是公子启第三次陷入沉默。
这样就够了。
如不心动,对方大抵是会出言激烈反驳,坚决否认。可公子启并不否认,也是另外一种坦诚:他确实心动。
心动就好,也不急于这一时两时。
赵维桢见好就收。
“话我就说到这里,恳请公子仔细思量。”她结束话题:“也许公子觉得,自己身在他国,是枚弃子。可是也请公子想想,几年前的子楚公子,留在邯郸,与之境遇又如何?”
公子启一声叹息:“容我考虑,夫人。”
赵维桢莞尔:“好。”
她再次拿起筷子,为小嬴政夹了一筷子肉。
“幸亏今日做的是锅子。”赵维桢玩笑道:“不然孟隗啰啰嗦嗦一大通,饭食都凉透了!”
之后赵维桢不再提政事,话题只围绕着日常生活展开。
一顿午餐,也算是宾主尽欢。
待到送走公子启,赵维桢长舒口气。
平日在学堂里,赵维桢总是会给几个孩子留有午睡的时间。养成习惯后,小嬴政吃过午饭,早就犯困了,硬是撑到公子启离开,才偷偷打了个呵欠。
结果呵欠打了一半,赵维桢就扑了上来。
说好了不捏脸,她还是没忍住,又是拍拍小嬴政肩膀,又是摸了摸他的头,要不是九岁大的男孩抱不动了,赵维桢恨不得再把他抱起来转一圈。
嬴政被揉了个始料未及:“……夫人!”
赵维桢:“别动,让我再揉揉。”
可恶,他配合得也太好了吧!
说动公子启的成就感也就那样,因为赵维桢知道他不可能不心动。但一顿饭的功夫,小嬴政展现出来的审时度势、分析利弊的能力,却是给了赵维桢一个大大的惊喜。
他才九岁啊。
而加入大人谈论国事的话题,不仅不露怯,反而是出言一针见血。
这可是她的学生!她带的崽!赵维桢别提心中有多骄傲了。
“政公子可真是帮了大忙。”赵维桢喜不自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一定得带着你!”
嬴政很是无奈地任由赵维桢揉搓,总是冷淡的面容却是缓和半分。
“好。”小嬴政说:“一言为定。”
吕不韦来到食肆时,看到的就是赵维桢对着小嬴政又揉又搓的场面。
…………
……
他当即忍俊不禁:“看来毋须不韦发问了。”
赵维桢这才恋恋不舍地收手起身。
嬴政客客气气行礼:“不韦先生。”
自打他把吕不韦划入“自己人”的范畴后,尽管言行并无变化,可态度上却是自然了很多。
吕不韦当然也看出来了。
不论是之前的警惕,还是现在的信任,吕不韦悉数照单全收。
“政公子。”他行礼之后,又仿佛真正的长辈般,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帮了夫人不少忙?”
嬴政点头,而后又好奇道:“不韦先生不意外么?”
“意外什么?”
“夫人能够说服公子启。”
“不意外。”吕不韦不假思索:“如果公子启毫无野心和能力,华阳夫人也不会如此提拔他。”
“野心……”
听到这个词,嬴政微微低头。
他似是在思考,又像是在确认:“有野心的人,会为巨大的利益引诱,哪怕利益相伴的是巨大的风险。”
吕不韦闻言一顿。
显然他没想到嬴政能从自己的一句话中,总结出这样的观点。
但吕不韦的反应也很快。
他迅速抬头看了一眼赵维桢,多少明白了平日她与嬴政相处时的习惯。
既然嬴政自己想到了这一层面,吕不韦顺势而言:“没错。政公子,你要记住,倘若运用得当,这会是一把很好的武器。”
嬴政抬眼,乌黑的眼睛里倒映着吕不韦的影子:“不韦先生就是如此选中了阿父。”
吕不韦依然是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也是如此,子楚公子选择了我。”
赵维桢:“你来做什么?”
吕不韦:“接你回家。”
回去的路上,他倒是没有再说些什么。
二人坐在马车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直至快到吕府,吕不韦才是一声感叹:“维桢真是大胆。”
“怎么?”赵维桢挑眉。
即使成为了太子太傅,吕不韦自己用的还是单乘马车,数年不曾换过。车舆之内空间狭小,赵维桢坐在他对面,膝盖几乎能与之相抵。
可吕不韦却不觉得有什么。
他甚至是很享受能与赵维桢近距离接触,触及到她的视线,吕不韦侧了侧头,笑着说:“公子启若是庸才,放回去则罢,可他不是。”
赵维桢:“怕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倒是个好比喻。”
如今吕不韦对赵维桢的新奇用词早就见怪不怪:“维桢心里清楚,公子启很有可能成为楚王,到时候对秦国亦是威胁。”
赵维桢微微扯起嘴角:“谁说放虎一定为患?”
他若是败了,最好;若是不败,最坏则是成为楚王。
然而秦国不怕强敌,公子启若回国,他在楚国与兄弟争破头的时候,未来的秦廷少一麻烦,小嬴政成为秦王后,则会大大减少肃清朝政的阻碍。
楚国能发展,秦国不能以此继续发展么?
而且,这种简单道理,吕不韦肯定算得比她还清楚。
“你来做什么。”赵维桢问道:“好生生的做你的太傅,到食肆来有什么用?”
“咳咳。”
赵维桢直击要害,吕不韦当即以袖掩面,装模作样地咳了几声:“去驿站接了些东西。”
“接东西?”
什么东西值得他亲自去接?!
吕不韦一眼看出了赵维桢的惊讶:“送给维桢的礼物,我已命人先行一步,送回到维桢的房里了。”
送她的东西?
亲自去接,还遮遮掩掩的。赵维桢被吕不韦搞得满头问号。
待到回府,她直奔自己的屋子,不用女侍出声提醒,赵维桢就看到放在长案上一个有竹简长宽的方形木盒。
赵维桢困惑地打开盒子,一掀开盒盖,璀璨金光险些闪瞎她的狗眼。
一整盒子的黄金首饰,琳琅满目,排列其中。
在先秦,这般黄金用料,用豪奢形容都是轻的,更遑论诸多首饰当中,还有宝石玛瑙作为点缀。
就算是赵维桢再不喜欢珠宝,她也是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吕不韦这是干什么,抢劫珠宝店了?
而且仔细观察,一整盒子的首饰,从发簪到耳饰,再到项链镯子一应俱全,竟然是配套的。
其中不少赵维桢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戴在哪里,特别是……
她从盒子里拿出一对儿金环。
和其他点缀着珠宝的首饰相比,这对金环着实朴素了点。但饶是如此,金环被打磨得清晰光滑的表面上,仍然是用极其细致的手法勾勒着纹饰,仿佛是异族的图腾。
只是这金环作为镯子有点宽。
那——
“金环打磨的光滑,套在了……脚踝上。”
之前吕不韦的话不自觉地浮上心头。
赵维桢:“……”
她面无表情地把金环放回盒子里。
…………
……
几个月后。
在华阳夫人的主持下,公子启迎娶了一位秦国宗室的姑娘。
而持续一年的国丧,终于结束了。太子安国君正式成为秦王,以国君的姿态坐到了秦廷的正中央。
阳泉君这几日过的是既期待,又煎熬。
他该走动的走动了,该说服的也说服了,可秦王柱迟迟不肯宣布相国的人选,吊得阳泉君那叫一个不上不下,心里难受的很。
这天晚上,他打定主意,若是再无动向,他就只能覥脸去找亲姐,哪怕是招人厌的得问问情况。
就这么办。
阳泉君刚刚做出决心,只听屋外一阵兵荒马乱。
“不好了,君上,不好了!”
府上管家一路飞奔,弃礼节于不顾,直接进门。
阳泉君当即起身:“出什么事了?”
管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秦王、秦王没了!”
“娶个秦国公主,送你回家如何?”
赵维桢的话语落地,公子启险些将手中的酒器丢了出去。
他猛然抬头,迅速打量赵维桢许久,只见她浅笑吟吟,根本分不清这番话出自玩笑还是认真。
“孟隗夫人说笑了。”公子启稳住心神:“启何德何能?”
刚刚的尴尬、害羞,在顷刻间一扫而空。
不错。
这叫赵维桢心中高看他几分。
一个天大的话题砸下来,非但不慌乱,反而还能泰然回应,不愧是未来帮过秦国,又给秦国找了不少麻烦的人。
他放下酒器后,甚至还试图转移话题:“虽则华阳夫人有意说媒,但也不见得王室之女会愿意。”
赵维桢面上神情晏晏,口中却是继续自己想说的内容:“近日有关楚国的传言,公子可听说了?”
公子启身形一僵,沉默不语。
他不说话,不代表僚机没有动作。
小嬴政抬头:“是什么传言?”
好啊!就知道带嬴政过来一准没错。
九岁的小僚机很是上道,既是开口了,赵维桢立刻接了下去。
她微妙地放缓了语速:“传言说春申君……”
公子启不得不打破自己的沉默。他摇了摇头:“孟隗夫人,谣言都是假的。我不相信春申君会做出这种事。”
什么谣言?
自然是楚国相国春申君,玩得好一手移花接木之术。他把有孕的姬妾送给楚王当王后,生下来的太子是春申君的儿子,而非楚王的儿子。
吕不韦留在各地的商业探子,在这种时候发挥了绝佳的作用。
他的商队、商铺,多数停留在各国驿馆,或者驿馆附近。想要散播谣言,那不过是吃饭时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在极短的时间内,咸阳城内已经传遍了关于春申君与楚国太子的风闻。
想必楚国那边,传开来也是早晚的事情。
“是孟隗失言了。”
赵维桢低了低头,主动拿起酒器:“我赔礼一杯。”
说完,她将杯中果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器后,赵维桢才继续说道:“但孟隗无意挑拨离间,只觉得,这是公子的机会。”
公子启收敛了之前的忐忑之色,留下的只有谨慎。
“启不明白夫人的意思。”他小心回道。
不明白?
怎么可能不明白!他问出口了,就证明公子启并不是抵触谣言,也并不怕谣言生事。
否则的话,不应该当即中断话题,或者干脆起身离席么?
说不明白,意思就是他想明白。
赵维桢不易察觉地勾了勾嘴角,而后坦然问道:“公子还记得春平侯之事吗?”
公子启一凛。
“昔日赵国前太子春平侯于咸阳为质。那时我不在秦国,可公子在,理应是与春平侯相识才对。”赵维桢说。
“……记得。”公子启回答:“谣言杀人。”
其中还有赵维桢和吕不韦从中添油加醋呢。
回想起来,他们两个也没做什么,不过是把消息放出去,然后给赵偃递了一把刀子而已。
在这个年代,“个人价值”这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春平侯的谣言,毁掉了他在赵王心中的价值,因而失去了太子之位。
所以不管楚国太子到底是不是楚王的亲生儿子,谣言扩散开来,这就是攻讦其太子之位合理性的有力武器。
“谣言是一把刀。”
赵维桢出言劝说:“公子自然是不相信这些话,但这话说多了,难免其他人会相信。”
公子启陷入了沉思。
他坐在赵维桢的对面许久不言,很长时间内,只是用拇指摩挲着酒器的边沿。
赵维桢也不急,她耐心地为嬴政夹菜,等待他回应。
终于,公子启自行打破沉默。
“我知道孟隗夫人受先王所托。”
公子启压低声音说道:“不愿让楚人在秦廷影响朝政大事。夫人是在与当今的王后对着干。”
这里的王后,说得就是华阳夫人。
赵维桢毫不掩饰地扬起笑容:“孟隗果然没看错,公子是聪明人。”
她的动机没什么可瞒的。
牵扯到家国大事,而如今赵维桢又能直接插上手,何必与之隐瞒?
公子启也不是傻瓜,哪怕赵维桢私底下暗中运作,难道他与华阳夫人就看不出来吗?
不如干脆就把一切拿到明面上来,多少她占据了一个坦荡荡的姿态。
现在的情况一目了然:公子启不论是留在秦国,还是前往楚国,都是一名不可小觑的敌人。
留在秦国,那么未来的情况很可能就与历史上一样。
哪怕是赵维桢在,小嬴政成为秦王的第一件事也得是肃清朝政,打压楚系势力。而成为昌平君的公子启,则是头号麻烦。
送往楚国会如何?
赵维桢也不能确定。
但她知道,眼下楚国觊觎太子之位的人数众多。楚王这么多儿子,又有这么多臣子,多少人正盘算着拉太子、春申君等人下马。
根据历史记载,楚王完死后,楚国就王位可是好一番内斗。
如果再加入一个公子启呢?
四舍五入就是这局游戏已经进入了跑毒圈的最后环节,躲没处躲、藏没处藏,必须要硬碰硬了。
这个时候赵维桢送一名高玩入局。
你们自己搅和去吧!
最差不过是公子启靠着自己的能力与手段成为楚王,然而即使如此,届时他的背后还会有一位秦国的王后。
“没错。”
赵维桢坦率地说:“孟隗就实话说了,公子。我不想未来朝堂上留一劲敌,谁叫公子你身份关键,本事也不差呢?”
公子启摇了摇头:“我客居秦国,哪里关键了?”
赵维桢:“你在秦国,虽无质子之名,但却有质子之实。华阳夫人为你说媒,是想提拔你入秦廷为臣。可一名臣子,梦做大一点,到头也不过是名相国。”
公子启一笑。
他总算肯再次抬眼,与赵维桢眼神接触了。
许是见她坦荡荡,公子启不再犹疑,稍稍放开了一些。
“夫人。”公子启半开玩笑道:“不是所有人都如夫人一样,对封侯拜相毫无兴趣。”
“我就当这是恭维了。”
赵维桢莞尔,可笑意初现,便尽数收了回去。
“公子,你我投缘,孟隗便直说了。”赵维桢继续道:“这相国的位置,想要的人数不胜数。即使你有华阳夫人步步提拔,可秦国公室、秦国的其他贵族,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往上走。”
“孟隗夫人也容不得我坐上相国的位置。”公子启直言。
赵维桢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为臣如履薄冰,今日得势,说不得明日就会招惹来杀身之祸。”
公子启反驳:“我回楚国一样。卷入嗣子之争,一个不慎,死无全尸。”
赵维桢:“同样危险,博一个相国的位置,和博一个国君的位置,公子觉得哪个收益更大?”
公子启:“……”
不说话,就证明公子启心中有答案。
言至此处,赵维桢几乎已经确定公子启心有动摇了。
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否则也不会在未来威胁到秦国。正因如此,赵维桢才敢拿出这么大的好处与之摊牌。
看啊,我的计划就是这样。
你不上当,那你愿意与之合作吗?
“昔年先昭王,亦不过是名燕国质子。”赵维桢趁热打铁:“不受惠文王重视,在秦廷几乎是个透明人。正是有赵国的武灵王支持,他才得以坐到国君的王座上。这一坐,就是五十多年。”
赵维桢说完,垂下眼眸。
洋洋洒洒这么多,她嘴都干了。
拿起果酒润润喉,赵维桢才接着说道:“假设你回到楚国,背后有秦国支持,保不齐就是第二个昭王。”
“第一个。”
话及此处,小嬴政再次插嘴:“是楚国的第一个昭王。”
公子启闻言,难以置信地看向嬴政。
别说是对方,连赵维桢都因嬴政的话顿了一顿。
这僚机请的也太值了吧!天底下什么样的利益诱惑,能比他这么一句话更有分量?
回头给小嬴政加一个月的鸡腿!
“而眼下关于春申君的谣言,就是个很好的开头。”
赵维桢接嘴:“公子,可能谣言纯属谣传,但你一定是楚王的亲儿子。”
话至最后,赵维桢在“一定”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试问,一个可能是亲儿子,一个一定是亲儿子,哪个更占据优势?
公子启苦笑几声:“承蒙孟隗夫人高看,可在楚国,我的同胞兄弟恐怕亦有想法。”
“同样都有想法。”
赵维桢问道:“为何不能是公子你?”
公子启:“……”
他没说话,但这已经是公子启第三次陷入沉默。
这样就够了。
如不心动,对方大抵是会出言激烈反驳,坚决否认。可公子启并不否认,也是另外一种坦诚:他确实心动。
心动就好,也不急于这一时两时。
赵维桢见好就收。
“话我就说到这里,恳请公子仔细思量。”她结束话题:“也许公子觉得,自己身在他国,是枚弃子。可是也请公子想想,几年前的子楚公子,留在邯郸,与之境遇又如何?”
公子启一声叹息:“容我考虑,夫人。”
赵维桢莞尔:“好。”
她再次拿起筷子,为小嬴政夹了一筷子肉。
“幸亏今日做的是锅子。”赵维桢玩笑道:“不然孟隗啰啰嗦嗦一大通,饭食都凉透了!”
之后赵维桢不再提政事,话题只围绕着日常生活展开。
一顿午餐,也算是宾主尽欢。
待到送走公子启,赵维桢长舒口气。
平日在学堂里,赵维桢总是会给几个孩子留有午睡的时间。养成习惯后,小嬴政吃过午饭,早就犯困了,硬是撑到公子启离开,才偷偷打了个呵欠。
结果呵欠打了一半,赵维桢就扑了上来。
说好了不捏脸,她还是没忍住,又是拍拍小嬴政肩膀,又是摸了摸他的头,要不是九岁大的男孩抱不动了,赵维桢恨不得再把他抱起来转一圈。
嬴政被揉了个始料未及:“……夫人!”
赵维桢:“别动,让我再揉揉。”
可恶,他配合得也太好了吧!
说动公子启的成就感也就那样,因为赵维桢知道他不可能不心动。但一顿饭的功夫,小嬴政展现出来的审时度势、分析利弊的能力,却是给了赵维桢一个大大的惊喜。
他才九岁啊。
而加入大人谈论国事的话题,不仅不露怯,反而是出言一针见血。
这可是她的学生!她带的崽!赵维桢别提心中有多骄傲了。
“政公子可真是帮了大忙。”赵维桢喜不自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一定得带着你!”
嬴政很是无奈地任由赵维桢揉搓,总是冷淡的面容却是缓和半分。
“好。”小嬴政说:“一言为定。”
吕不韦来到食肆时,看到的就是赵维桢对着小嬴政又揉又搓的场面。
…………
……
他当即忍俊不禁:“看来毋须不韦发问了。”
赵维桢这才恋恋不舍地收手起身。
嬴政客客气气行礼:“不韦先生。”
自打他把吕不韦划入“自己人”的范畴后,尽管言行并无变化,可态度上却是自然了很多。
吕不韦当然也看出来了。
不论是之前的警惕,还是现在的信任,吕不韦悉数照单全收。
“政公子。”他行礼之后,又仿佛真正的长辈般,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帮了夫人不少忙?”
嬴政点头,而后又好奇道:“不韦先生不意外么?”
“意外什么?”
“夫人能够说服公子启。”
“不意外。”吕不韦不假思索:“如果公子启毫无野心和能力,华阳夫人也不会如此提拔他。”
“野心……”
听到这个词,嬴政微微低头。
他似是在思考,又像是在确认:“有野心的人,会为巨大的利益引诱,哪怕利益相伴的是巨大的风险。”
吕不韦闻言一顿。
显然他没想到嬴政能从自己的一句话中,总结出这样的观点。
但吕不韦的反应也很快。
他迅速抬头看了一眼赵维桢,多少明白了平日她与嬴政相处时的习惯。
既然嬴政自己想到了这一层面,吕不韦顺势而言:“没错。政公子,你要记住,倘若运用得当,这会是一把很好的武器。”
嬴政抬眼,乌黑的眼睛里倒映着吕不韦的影子:“不韦先生就是如此选中了阿父。”
吕不韦依然是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也是如此,子楚公子选择了我。”
赵维桢:“你来做什么?”
吕不韦:“接你回家。”
回去的路上,他倒是没有再说些什么。
二人坐在马车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直至快到吕府,吕不韦才是一声感叹:“维桢真是大胆。”
“怎么?”赵维桢挑眉。
即使成为了太子太傅,吕不韦自己用的还是单乘马车,数年不曾换过。车舆之内空间狭小,赵维桢坐在他对面,膝盖几乎能与之相抵。
可吕不韦却不觉得有什么。
他甚至是很享受能与赵维桢近距离接触,触及到她的视线,吕不韦侧了侧头,笑着说:“公子启若是庸才,放回去则罢,可他不是。”
赵维桢:“怕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倒是个好比喻。”
如今吕不韦对赵维桢的新奇用词早就见怪不怪:“维桢心里清楚,公子启很有可能成为楚王,到时候对秦国亦是威胁。”
赵维桢微微扯起嘴角:“谁说放虎一定为患?”
他若是败了,最好;若是不败,最坏则是成为楚王。
然而秦国不怕强敌,公子启若回国,他在楚国与兄弟争破头的时候,未来的秦廷少一麻烦,小嬴政成为秦王后,则会大大减少肃清朝政的阻碍。
楚国能发展,秦国不能以此继续发展么?
而且,这种简单道理,吕不韦肯定算得比她还清楚。
“你来做什么。”赵维桢问道:“好生生的做你的太傅,到食肆来有什么用?”
“咳咳。”
赵维桢直击要害,吕不韦当即以袖掩面,装模作样地咳了几声:“去驿站接了些东西。”
“接东西?”
什么东西值得他亲自去接?!
吕不韦一眼看出了赵维桢的惊讶:“送给维桢的礼物,我已命人先行一步,送回到维桢的房里了。”
送她的东西?
亲自去接,还遮遮掩掩的。赵维桢被吕不韦搞得满头问号。
待到回府,她直奔自己的屋子,不用女侍出声提醒,赵维桢就看到放在长案上一个有竹简长宽的方形木盒。
赵维桢困惑地打开盒子,一掀开盒盖,璀璨金光险些闪瞎她的狗眼。
一整盒子的黄金首饰,琳琅满目,排列其中。
在先秦,这般黄金用料,用豪奢形容都是轻的,更遑论诸多首饰当中,还有宝石玛瑙作为点缀。
就算是赵维桢再不喜欢珠宝,她也是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吕不韦这是干什么,抢劫珠宝店了?
而且仔细观察,一整盒子的首饰,从发簪到耳饰,再到项链镯子一应俱全,竟然是配套的。
其中不少赵维桢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戴在哪里,特别是……
她从盒子里拿出一对儿金环。
和其他点缀着珠宝的首饰相比,这对金环着实朴素了点。但饶是如此,金环被打磨得清晰光滑的表面上,仍然是用极其细致的手法勾勒着纹饰,仿佛是异族的图腾。
只是这金环作为镯子有点宽。
那——
“金环打磨的光滑,套在了……脚踝上。”
之前吕不韦的话不自觉地浮上心头。
赵维桢:“……”
她面无表情地把金环放回盒子里。
…………
……
几个月后。
在华阳夫人的主持下,公子启迎娶了一位秦国宗室的姑娘。
而持续一年的国丧,终于结束了。太子安国君正式成为秦王,以国君的姿态坐到了秦廷的正中央。
阳泉君这几日过的是既期待,又煎熬。
他该走动的走动了,该说服的也说服了,可秦王柱迟迟不肯宣布相国的人选,吊得阳泉君那叫一个不上不下,心里难受的很。
这天晚上,他打定主意,若是再无动向,他就只能覥脸去找亲姐,哪怕是招人厌的得问问情况。
就这么办。
阳泉君刚刚做出决心,只听屋外一阵兵荒马乱。
“不好了,君上,不好了!”
府上管家一路飞奔,弃礼节于不顾,直接进门。
阳泉君当即起身:“出什么事了?”
管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秦王、秦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