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子楚正式称王。
同时,由冬转春的季节,秦相国吕不韦代秦王出兵,与将军蒙骜一同伐韩。
在绝对的战斗力和丰富的后勤资源碾压之下,这一场战争开始得快,结束得同样快。秦国轻而易举地取得巨大胜利。
韩国割让成皋、巩城,秦国于两地设立三川郡,自此土地直达魏国国都大梁。
一举攻韩,犹如一把尖刀刺入散沙,彻底打乱了六国攻秦的计划。东周文公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而秦王子楚则牢牢地坐在了国君的王座之上。
秦军凯旋,也彻底消灭了朝中对吕不韦的反对之声。
秦王大悦,封相国吕不韦为文信侯,将军蒙骜官拜上卿。
而在秦军归来的时候,太子嬴政刚刚过了十岁的生日。
打也好,不打也好,咸阳城内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只是离家的将军、兵卒回来了,胜利的氛围也感染到了还在读书的小学童们。
这天课业结束后,赵维桢出门吩咐了一下宫中女侍,而后折返回学堂。
她还没进门呢,就听到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呜呜泱泱,激动地相互瞎嚷嚷。
年纪大点的小蒙阵,是蒙恬与蒙毅的堂弟。今次蒙骜得胜,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大爷爷可厉害啦。”蒙阵洋洋得意:“据说这次领兵,连相国都客客气气,听他的意见!我爸说,接下来王上还是会继续重用大爷爷的!”
“立过军功,这不是很正常?”
小王贲认真回应:“王氏亦有不少建功的将领,先王照样该封封,该赏赏,打赢了重用,打输了就回去好好反省,有什么值得炫耀?”
王氏出了不少优秀将领,且本就秦国本土家族,这对于王贲来说习以为常。
可话听在其他学童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一个炫耀爷爷,一个炫耀父辈,好像杀敌立功是与吃饭喝水同样简单的事情。
孩子们面面相觑,顿时既不爽、又不忿。
——为什么自己家的爷爷叔叔们没有成为将军,比不过,气死了!
这样的氛围,甚至感染到了嬴成蟜。
今年六岁的小成蟜,听到蒙阵与王贲攀比起来,有些按捺不住。
父王也很厉害的!比他们都厉害!
可嬴成蟜说不出父王哪里厉害:他又不亲临战场,无法手刃敌人,就没法建功封爵。
要拿出来攀比,总得拿出实绩来吧?
嬴成蟜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举什么样的例子,一时间,小成蟜急得抓耳挠腮。
实在是想不出来,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嬴政,满脸求助之色。
嬴政:“……”
十岁的嬴政自然是不会参与这样的话题。
但弟弟可怜巴巴地看向他,身为兄长,嬴政也不能不回答。
所以太子嬴政维持着冷淡的神情:“急什么?父王是国君,他们杀敌建功,封赏都是父王说了算。”
嬴成蟜双眼一亮,阿兄说得没错!
小男孩立刻放下心:“嗯,还是父王最厉害!”
站在门外的赵维桢,此时此刻头顶飘过了一连串的省略号。
小嬴政这话也太另类炫爹了吧!
类比一下,就是一群小学生凑在一起比爹,比得热火朝天不分上下,结果嬴政丢来了一句我爹是管你们爹的领导。
太过分了,太有杀伤力了,属于一句话杀死了比赛。
然而嬴政也就是压低声音和嬴成蟜说一说,他无意和同学攀比。
兄弟二人嘀咕之间,处在讨论中心的蒙阵和王贲 ,竟然越比越上头,说话的时候带上了几分火药味。
“你有什么可骄傲的。”
蒙阵气鼓鼓道:“张口闭口王氏怎么样,那你阿父有什么功绩?”
王贲的阿父王翦,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还年轻得很呢。近年秦国没什么大战役,自然也没有给他一战成名的机会。
“一届外臣,你们齐国来的,”王贲不爽道,“也要和王氏攀比?”
“你——”
眼瞧着都要打起来了,一直作壁上观的嬴政当即蹙眉。
他刚想开口出声,话到嘴边,赵维桢就悄无声息地上前。
她拍了拍嬴政的肩膀,后者回头,触及到赵维桢的目光,立刻放松警惕,选择沉默下来。
“哎呦。”
赵维桢扬起笑容:“没想到几位郎君家,原来都这么厉害呀?”
蒙阵:“……”
王贲:“……”
刚刚还准备撸袖子干架的两名男生,听到赵维桢带着笑意的声音,不约而同地僵硬在原地。
糟糕,全被太傅听见了!
“王氏乃名门,多少将领为秦杀敌,战绩煊赫,各个都是忠臣良将,尽职尽责地秦国之宝。”
赵维桢鞠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双手抄在袖子里,一副仿佛邻家姐姐问候孩童的表情:“那王家郎君,你家出了这么多秦国官员,你自己的商君书记住多少了?”
王贲张了张嘴,涨红一张脸,愣是没敢出声。
赵维桢本也不指望他回应。
她又笑眯眯地看向蒙阵:“蒙骜将军,立了战功,亦为秦国功臣,他风头胜得很呢。我与你们家蒙恬、蒙毅都为相识,如今蒙恬也算是一位小将军了,那蒙阵,你的昨天的算数试卷改了么?”
蒙阵不假思索:“算数又和打仗没——”
五分钟前还与蒙阵准备开打的王贲,听蒙阵要反驳,二话不说伸出手拽了一下他的衣角。
蒙阵反应过来,立刻闭嘴。
——开什么玩笑,打架事小,挨骂事大。这种时候,太傅孟隗笑得越和蔼,证明她越生气。
顷刻之间,差点闹事的两名男生,竟然是萌生了同病相怜的情绪。
见蒙阵不再说话,赵维桢又是噙着笑意,故作惊讶道:“我以为你们两个声音这么大,是把自己的功课都完成了呢。”
蒙阵、王贲:“…………”
赵维桢瞬间变了脸色:“功课都没做好,还在这儿攀比,甚至要打架?”
眨眼的功夫,邻家姐姐立刻变成了小学班主任。
她也就是离开那么一会儿,回头就脸红脖子粗,要打起来!
一个两个,要翻天是吧?
“我问问你们,课上可曾讲过,秦国军功并非世袭?”赵维桢板着脸严厉出言:“长辈建功立业,不会传给你们,那与你们何干?拿着别人的功绩长自己的脸面,还觉得特别有道理啦?”
此话落地,别说是蒙阵和王贲,连其他跃跃欲试、准备加入争吵的学童都低下了头。
“不学商君之法,届时上阵杀敌,连自己做什么能封爵都不知道。”赵维桢劈头盖脸:“不搞清楚加减乘除,你能数明白自己手底下有几个兵?!还在这儿拼爹呢?”
蒙阵和王贲两个男孩,恨不得直接把脑袋塞进地缝里,再也不出来。
虽然不明白“拼爹”具体是什么意思,但联系上下文,他们也能明白不是什么好话。
赵维桢批评完,整个学堂鸦雀无声。
见二人低头,她的气才顺了一些。
“你们得记住。”赵维桢放缓语气:“家族煊赫,不在于家族,而在于每个拼搏的亲人。祖辈立功,若是父辈、子辈好吃懒做,那无异于坐吃山空。何况你们的祖辈,哪个不是用命拼来的?”
她看向蒙阵:“你大父蒙骜,立功不假。可蒙阵你想想看,老将军多大年纪了,仍然在前线拼命,他为得是什么?难道是为你们这群秦国的小辈在学堂攀比么?”
蒙阵也是脸红到了耳根。
“对不起,太傅。”他嗫嚅道:“是我不对。”
“秦国先祖,筚路蓝缕,从偏僻小国发展到如今地步,也不是靠的家族庇护。”赵维桢说:“文王时张仪来秦,处境落魄、穷困潦倒,可他依然受到重用,官至一国之相;昭王时赵国的蔺相如,起初就是个宦官的门客,若非他敢做敢言,今日赵国举国恐怕都要在秦国面前抬不起头来。”
“我问问你们,这些人,是我没教过,还是你们都没听过?这些人,又有哪个是靠着吹嘘自己家族,自己长辈的功绩,而封官拜相的?”
说到最后,赵维桢的语气恢复平日的缓和。
但她越是缓和,两名男生就愧疚。
“不是不让你们比。”
赵维桢总结道:“只是比别人的成绩有什么意思?要比就比自己的,拿出要斗殴的气势争抢考试第一名去。届时各个好成绩,拿回家里,不也是让父辈祖辈面上有光?”
早在她变脸开始,两名男孩就认识到了错误。
待到赵维桢好声好气劝告,蒙阵和王贲愧疚到简直抬不起头来。
听到赵维桢发问,他们悄悄抬起眼皮,视线一对,而后垂头丧气地开口:“学生知错。”
“我和蒙阵会补上课业的,太傅。”王贲主动道:“我回家就去背书,明日一定会背好。”
“我,我也回去改算数题。”
蒙阵跟着补充:“明日拿给太傅检查。”
这还差不多。
赵维桢还不忘记叮嘱:“回去别拖拖拉拉的,要背书、改题,就快一点,待到天色晚了,点了蜡烛学习伤眼睛。”
蒙阵和王贲点点头:“是。”
赵维桢:“快回去,别让长辈久等。”
别说是两位闯祸的学生,连其他的孩子听到赵维桢不继续追究,也是隐隐长舒口气。
学童们纷纷作鸟兽散,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回家。
很快,学堂内就只剩下嬴政和嬴成蟜二人。
他们的家就在咸阳宫,自然也不需要急着离开。
小嬴政抬头看向赵维桢。
十岁的男孩,到了春天就开始蹿个头,短短几个月内就长高了一截。
这么长下去,怕是刚刚步入青春期,就能比赵维桢还要高了。
嬴政的凤眼迅速闪过几种情绪,而后他出言:“夫人不回家么?”
纵然她官至太傅,如今的吕不韦成为了文信侯,私下里嬴政的称呼还是一如既往,像是还在邯郸那样。
“嗯?”
赵维桢有些意外:“平日我也不曾走这么早。”
嬴政小声开口:“不韦先生是刚回来……”
到最后,他没说完。
嬴成蟜也是跟着兄长,拼命地点头。
赵维桢:“……”
这事还都得怪赵姬!
数个月前,嬴成蟜多那么一问,赵姬多那么一嘴,感觉两个孩子都挂在心上。
虽然嬴政嘴上不说,但赵维桢还是能感觉到他忐忑许久,只是碍于没机会问出口,便选择避之不谈。
想到这儿,赵维桢心底就忍不住叹气。
虽然吕不韦算是送给她的穿越大礼包,但他们本就是夫妇,没和离、没嫌隙,有孩子很正常。
只是小嬴政性格敏锐,心思也是内敛,他可能会多想一些。
不过也是好事。
赵维桢安慰自己:一则,这证明嬴政是亲近她;二则,纵然心里挂念这件事,小嬴政也没有钻牛角尖。
到底是回到秦国后,他的朋友多了,处境好了,在周遭人的关爱之下,不再是那个时时刻刻感觉自己会被抛弃、会被忽略欺凌的自闭小孩子了。
但赵维桢还是觉得理应与嬴政说明白。
她蹲下()身,平视小嬴政的眼睛,迂回问道:“如今吕不韦已是相国了,有侯爵之位,为何你还叫他不韦先生?”
“父王私下里,也是喊不韦先生。”嬴政回答:“所以我觉得,称为先生要亲近些。夫人是觉得不合适么?”
“合适。”
赵维桢露出淡淡笑意:“我是高兴,因为太子认同他。”
嬴政闻言,反而是奇怪地歪了歪头:“夫人为何担心我不认同不韦先生?”
赵维桢:“呃……”
总不能说,是因为历史上你俩确实不对付吧!
且不论《史记》上关于吕不韦的部分记载是真是假,就单说嬴政选择流放吕不韦全家,足以证明他最后看这一代权臣确实非常不顺眼。
主要还是吕不韦的权势太大,又毫不收敛,进而威胁到了王权。
所以说,做人不能膨胀。赵维桢不禁嘀咕:她必须得提防这一点。
除此之外……
小嬴政不着痕迹地一声叹息,下定决心般肃穆起来。
纵然男孩即将步入青春期,多少有些大人的影子,可孩子就是孩子,做出这般老成神态,依然显得有些可爱。
“夫人放心,母后与子嬴姑娘已同我讲过。”嬴政说:“夫人若是生育后代,嬴政会把它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虽然少一份夫人的关注,但我可以多一份亲人的关爱。”
赵维桢:“……”
可恶,这种生二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嬴政不这么懂事还好,这么一说,赵维桢反而愧疚起来了。
而且八字还没一瞥呢,生育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么。赵维桢哭笑不得:“太子想得实在是太远了。不过——”
“不过?”
“结婚生育,对王室来说,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赵维桢见缝插针。
嬴政与她相处多年,自然明白这是要转而讲正事的意思。
他当即收敛了感伤情绪,思忖片刻:“夫人早就为我讲过联姻之事。”
“我也同你讲过……”赵维桢飞快地瞥了一眼嬴成蟜:“外戚之事。”
小嬴政何其聪明?赵维桢一点拨,他立刻串联了起来。
“联姻促成结盟,”嬴政说,“而成婚之后,就会有后代,而后形成母族影响。”
说完嬴政拧起眉头:“夫人,我不明白,纵然短期内可结盟获利,但长久下去,外戚之事,无法避免,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联姻?”
“因为结盟获利的收获是实打实的,而外戚之事却是全看国君手段。”
“手段?”
“太子觉得。”
赵维桢压低声音:“先孝文王如此宠爱华阳太后,愿意立她为王后,但华阳太后为什么没有孩子?”
嬴政一凛。
当然了,这只是赵维桢的猜测。
历史上秦孝文王有二十多个儿子,偏偏立没儿子的楚国人为王后。
赵维桢觉得,除却华阳太后不能生育外,恐怕还有另外一层的原因:孝文王亦不想拥有一名母亲为楚国人的太子。
“太子再想想。”赵维桢又道:“当今王上,又为何默许我与相国游说公子启?”
嬴政抿紧嘴角。
说服公子启,小嬴政还参与其中呢,他对此印象深刻。
“若非公子启没有娶我的堂姐。”嬴政慢慢斟酌道:“他不会有回国的本钱。”
“正是如此。”
赵维桢颔首:“公子启与王室公主,实际上也是联姻。”
嬴政陷入沉思,他黑眼珠微微一垂,想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关键:“无非与其他政策、方法一样,本无好坏,全看如何利用。”
“没错。”赵维桢认可道。
“可究竟怎么利用,才能获大利,避免害处呢?”嬴政不解。
“这个嘛……”
要展开说,那就没完没了,而且十岁的小嬴政也未必能全听明白。
所以赵维桢直接省略了所有前置条件和具体方法,把中心提炼了出来:“只要记住,国君的一切作为,都要有利于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即可。”
秦王朝确立君主专()制()制度,从此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不论如何改革出新,核心思想尽数围绕着这一中心。
“联姻也好,变法也罢,本质都是为了秦国强大,为了让国君能够拥有更多的土地与权力。”赵维桢说:“婚姻、生育,宠爱一名后妃,册封一名太子,让文臣武将封官加爵,目的都只有一个。”
嬴政若有所思:“这便是夫人曾经所言的,家事、国事,都是国事。”
赵维桢扬唇:“太子向来懂得举一反三。”
说道这里,她也感觉差不多了。
“今天太子与公子就先回去休息吧。”赵维桢起身:“讲的这些道理要记住,但课业也不能落下。”
而且她确实得早点回家。
如小嬴政所言,吕不韦刚回来还没几天呢。于情于理,她也得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多露露面。
吩咐厨房做点吃的,算是庆祝他凯旋?
回去的路上,赵维桢寻思了一圈,可是等到了家门口,她就意识到所有的打算都得暂时按下。
因为公子启的马车就停在了吕府门前。
还没回家,赵维桢心中就了然。
当初游说一番,公子启说回家想想,这么一想,就是一年多。
听说嫁给他的王室公主近日有孕了。
由此,终于做出决定了是么。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子楚正式称王。
同时,由冬转春的季节,秦相国吕不韦代秦王出兵,与将军蒙骜一同伐韩。
在绝对的战斗力和丰富的后勤资源碾压之下,这一场战争开始得快,结束得同样快。秦国轻而易举地取得巨大胜利。
韩国割让成皋、巩城,秦国于两地设立三川郡,自此土地直达魏国国都大梁。
一举攻韩,犹如一把尖刀刺入散沙,彻底打乱了六国攻秦的计划。东周文公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而秦王子楚则牢牢地坐在了国君的王座之上。
秦军凯旋,也彻底消灭了朝中对吕不韦的反对之声。
秦王大悦,封相国吕不韦为文信侯,将军蒙骜官拜上卿。
而在秦军归来的时候,太子嬴政刚刚过了十岁的生日。
打也好,不打也好,咸阳城内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只是离家的将军、兵卒回来了,胜利的氛围也感染到了还在读书的小学童们。
这天课业结束后,赵维桢出门吩咐了一下宫中女侍,而后折返回学堂。
她还没进门呢,就听到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呜呜泱泱,激动地相互瞎嚷嚷。
年纪大点的小蒙阵,是蒙恬与蒙毅的堂弟。今次蒙骜得胜,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大爷爷可厉害啦。”蒙阵洋洋得意:“据说这次领兵,连相国都客客气气,听他的意见!我爸说,接下来王上还是会继续重用大爷爷的!”
“立过军功,这不是很正常?”
小王贲认真回应:“王氏亦有不少建功的将领,先王照样该封封,该赏赏,打赢了重用,打输了就回去好好反省,有什么值得炫耀?”
王氏出了不少优秀将领,且本就秦国本土家族,这对于王贲来说习以为常。
可话听在其他学童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一个炫耀爷爷,一个炫耀父辈,好像杀敌立功是与吃饭喝水同样简单的事情。
孩子们面面相觑,顿时既不爽、又不忿。
——为什么自己家的爷爷叔叔们没有成为将军,比不过,气死了!
这样的氛围,甚至感染到了嬴成蟜。
今年六岁的小成蟜,听到蒙阵与王贲攀比起来,有些按捺不住。
父王也很厉害的!比他们都厉害!
可嬴成蟜说不出父王哪里厉害:他又不亲临战场,无法手刃敌人,就没法建功封爵。
要拿出来攀比,总得拿出实绩来吧?
嬴成蟜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举什么样的例子,一时间,小成蟜急得抓耳挠腮。
实在是想不出来,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嬴政,满脸求助之色。
嬴政:“……”
十岁的嬴政自然是不会参与这样的话题。
但弟弟可怜巴巴地看向他,身为兄长,嬴政也不能不回答。
所以太子嬴政维持着冷淡的神情:“急什么?父王是国君,他们杀敌建功,封赏都是父王说了算。”
嬴成蟜双眼一亮,阿兄说得没错!
小男孩立刻放下心:“嗯,还是父王最厉害!”
站在门外的赵维桢,此时此刻头顶飘过了一连串的省略号。
小嬴政这话也太另类炫爹了吧!
类比一下,就是一群小学生凑在一起比爹,比得热火朝天不分上下,结果嬴政丢来了一句我爹是管你们爹的领导。
太过分了,太有杀伤力了,属于一句话杀死了比赛。
然而嬴政也就是压低声音和嬴成蟜说一说,他无意和同学攀比。
兄弟二人嘀咕之间,处在讨论中心的蒙阵和王贲 ,竟然越比越上头,说话的时候带上了几分火药味。
“你有什么可骄傲的。”
蒙阵气鼓鼓道:“张口闭口王氏怎么样,那你阿父有什么功绩?”
王贲的阿父王翦,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还年轻得很呢。近年秦国没什么大战役,自然也没有给他一战成名的机会。
“一届外臣,你们齐国来的,”王贲不爽道,“也要和王氏攀比?”
“你——”
眼瞧着都要打起来了,一直作壁上观的嬴政当即蹙眉。
他刚想开口出声,话到嘴边,赵维桢就悄无声息地上前。
她拍了拍嬴政的肩膀,后者回头,触及到赵维桢的目光,立刻放松警惕,选择沉默下来。
“哎呦。”
赵维桢扬起笑容:“没想到几位郎君家,原来都这么厉害呀?”
蒙阵:“……”
王贲:“……”
刚刚还准备撸袖子干架的两名男生,听到赵维桢带着笑意的声音,不约而同地僵硬在原地。
糟糕,全被太傅听见了!
“王氏乃名门,多少将领为秦杀敌,战绩煊赫,各个都是忠臣良将,尽职尽责地秦国之宝。”
赵维桢鞠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双手抄在袖子里,一副仿佛邻家姐姐问候孩童的表情:“那王家郎君,你家出了这么多秦国官员,你自己的商君书记住多少了?”
王贲张了张嘴,涨红一张脸,愣是没敢出声。
赵维桢本也不指望他回应。
她又笑眯眯地看向蒙阵:“蒙骜将军,立了战功,亦为秦国功臣,他风头胜得很呢。我与你们家蒙恬、蒙毅都为相识,如今蒙恬也算是一位小将军了,那蒙阵,你的昨天的算数试卷改了么?”
蒙阵不假思索:“算数又和打仗没——”
五分钟前还与蒙阵准备开打的王贲,听蒙阵要反驳,二话不说伸出手拽了一下他的衣角。
蒙阵反应过来,立刻闭嘴。
——开什么玩笑,打架事小,挨骂事大。这种时候,太傅孟隗笑得越和蔼,证明她越生气。
顷刻之间,差点闹事的两名男生,竟然是萌生了同病相怜的情绪。
见蒙阵不再说话,赵维桢又是噙着笑意,故作惊讶道:“我以为你们两个声音这么大,是把自己的功课都完成了呢。”
蒙阵、王贲:“…………”
赵维桢瞬间变了脸色:“功课都没做好,还在这儿攀比,甚至要打架?”
眨眼的功夫,邻家姐姐立刻变成了小学班主任。
她也就是离开那么一会儿,回头就脸红脖子粗,要打起来!
一个两个,要翻天是吧?
“我问问你们,课上可曾讲过,秦国军功并非世袭?”赵维桢板着脸严厉出言:“长辈建功立业,不会传给你们,那与你们何干?拿着别人的功绩长自己的脸面,还觉得特别有道理啦?”
此话落地,别说是蒙阵和王贲,连其他跃跃欲试、准备加入争吵的学童都低下了头。
“不学商君之法,届时上阵杀敌,连自己做什么能封爵都不知道。”赵维桢劈头盖脸:“不搞清楚加减乘除,你能数明白自己手底下有几个兵?!还在这儿拼爹呢?”
蒙阵和王贲两个男孩,恨不得直接把脑袋塞进地缝里,再也不出来。
虽然不明白“拼爹”具体是什么意思,但联系上下文,他们也能明白不是什么好话。
赵维桢批评完,整个学堂鸦雀无声。
见二人低头,她的气才顺了一些。
“你们得记住。”赵维桢放缓语气:“家族煊赫,不在于家族,而在于每个拼搏的亲人。祖辈立功,若是父辈、子辈好吃懒做,那无异于坐吃山空。何况你们的祖辈,哪个不是用命拼来的?”
她看向蒙阵:“你大父蒙骜,立功不假。可蒙阵你想想看,老将军多大年纪了,仍然在前线拼命,他为得是什么?难道是为你们这群秦国的小辈在学堂攀比么?”
蒙阵也是脸红到了耳根。
“对不起,太傅。”他嗫嚅道:“是我不对。”
“秦国先祖,筚路蓝缕,从偏僻小国发展到如今地步,也不是靠的家族庇护。”赵维桢说:“文王时张仪来秦,处境落魄、穷困潦倒,可他依然受到重用,官至一国之相;昭王时赵国的蔺相如,起初就是个宦官的门客,若非他敢做敢言,今日赵国举国恐怕都要在秦国面前抬不起头来。”
“我问问你们,这些人,是我没教过,还是你们都没听过?这些人,又有哪个是靠着吹嘘自己家族,自己长辈的功绩,而封官拜相的?”
说到最后,赵维桢的语气恢复平日的缓和。
但她越是缓和,两名男生就愧疚。
“不是不让你们比。”
赵维桢总结道:“只是比别人的成绩有什么意思?要比就比自己的,拿出要斗殴的气势争抢考试第一名去。届时各个好成绩,拿回家里,不也是让父辈祖辈面上有光?”
早在她变脸开始,两名男孩就认识到了错误。
待到赵维桢好声好气劝告,蒙阵和王贲愧疚到简直抬不起头来。
听到赵维桢发问,他们悄悄抬起眼皮,视线一对,而后垂头丧气地开口:“学生知错。”
“我和蒙阵会补上课业的,太傅。”王贲主动道:“我回家就去背书,明日一定会背好。”
“我,我也回去改算数题。”
蒙阵跟着补充:“明日拿给太傅检查。”
这还差不多。
赵维桢还不忘记叮嘱:“回去别拖拖拉拉的,要背书、改题,就快一点,待到天色晚了,点了蜡烛学习伤眼睛。”
蒙阵和王贲点点头:“是。”
赵维桢:“快回去,别让长辈久等。”
别说是两位闯祸的学生,连其他的孩子听到赵维桢不继续追究,也是隐隐长舒口气。
学童们纷纷作鸟兽散,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回家。
很快,学堂内就只剩下嬴政和嬴成蟜二人。
他们的家就在咸阳宫,自然也不需要急着离开。
小嬴政抬头看向赵维桢。
十岁的男孩,到了春天就开始蹿个头,短短几个月内就长高了一截。
这么长下去,怕是刚刚步入青春期,就能比赵维桢还要高了。
嬴政的凤眼迅速闪过几种情绪,而后他出言:“夫人不回家么?”
纵然她官至太傅,如今的吕不韦成为了文信侯,私下里嬴政的称呼还是一如既往,像是还在邯郸那样。
“嗯?”
赵维桢有些意外:“平日我也不曾走这么早。”
嬴政小声开口:“不韦先生是刚回来……”
到最后,他没说完。
嬴成蟜也是跟着兄长,拼命地点头。
赵维桢:“……”
这事还都得怪赵姬!
数个月前,嬴成蟜多那么一问,赵姬多那么一嘴,感觉两个孩子都挂在心上。
虽然嬴政嘴上不说,但赵维桢还是能感觉到他忐忑许久,只是碍于没机会问出口,便选择避之不谈。
想到这儿,赵维桢心底就忍不住叹气。
虽然吕不韦算是送给她的穿越大礼包,但他们本就是夫妇,没和离、没嫌隙,有孩子很正常。
只是小嬴政性格敏锐,心思也是内敛,他可能会多想一些。
不过也是好事。
赵维桢安慰自己:一则,这证明嬴政是亲近她;二则,纵然心里挂念这件事,小嬴政也没有钻牛角尖。
到底是回到秦国后,他的朋友多了,处境好了,在周遭人的关爱之下,不再是那个时时刻刻感觉自己会被抛弃、会被忽略欺凌的自闭小孩子了。
但赵维桢还是觉得理应与嬴政说明白。
她蹲下()身,平视小嬴政的眼睛,迂回问道:“如今吕不韦已是相国了,有侯爵之位,为何你还叫他不韦先生?”
“父王私下里,也是喊不韦先生。”嬴政回答:“所以我觉得,称为先生要亲近些。夫人是觉得不合适么?”
“合适。”
赵维桢露出淡淡笑意:“我是高兴,因为太子认同他。”
嬴政闻言,反而是奇怪地歪了歪头:“夫人为何担心我不认同不韦先生?”
赵维桢:“呃……”
总不能说,是因为历史上你俩确实不对付吧!
且不论《史记》上关于吕不韦的部分记载是真是假,就单说嬴政选择流放吕不韦全家,足以证明他最后看这一代权臣确实非常不顺眼。
主要还是吕不韦的权势太大,又毫不收敛,进而威胁到了王权。
所以说,做人不能膨胀。赵维桢不禁嘀咕:她必须得提防这一点。
除此之外……
小嬴政不着痕迹地一声叹息,下定决心般肃穆起来。
纵然男孩即将步入青春期,多少有些大人的影子,可孩子就是孩子,做出这般老成神态,依然显得有些可爱。
“夫人放心,母后与子嬴姑娘已同我讲过。”嬴政说:“夫人若是生育后代,嬴政会把它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虽然少一份夫人的关注,但我可以多一份亲人的关爱。”
赵维桢:“……”
可恶,这种生二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嬴政不这么懂事还好,这么一说,赵维桢反而愧疚起来了。
而且八字还没一瞥呢,生育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么。赵维桢哭笑不得:“太子想得实在是太远了。不过——”
“不过?”
“结婚生育,对王室来说,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赵维桢见缝插针。
嬴政与她相处多年,自然明白这是要转而讲正事的意思。
他当即收敛了感伤情绪,思忖片刻:“夫人早就为我讲过联姻之事。”
“我也同你讲过……”赵维桢飞快地瞥了一眼嬴成蟜:“外戚之事。”
小嬴政何其聪明?赵维桢一点拨,他立刻串联了起来。
“联姻促成结盟,”嬴政说,“而成婚之后,就会有后代,而后形成母族影响。”
说完嬴政拧起眉头:“夫人,我不明白,纵然短期内可结盟获利,但长久下去,外戚之事,无法避免,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联姻?”
“因为结盟获利的收获是实打实的,而外戚之事却是全看国君手段。”
“手段?”
“太子觉得。”
赵维桢压低声音:“先孝文王如此宠爱华阳太后,愿意立她为王后,但华阳太后为什么没有孩子?”
嬴政一凛。
当然了,这只是赵维桢的猜测。
历史上秦孝文王有二十多个儿子,偏偏立没儿子的楚国人为王后。
赵维桢觉得,除却华阳太后不能生育外,恐怕还有另外一层的原因:孝文王亦不想拥有一名母亲为楚国人的太子。
“太子再想想。”赵维桢又道:“当今王上,又为何默许我与相国游说公子启?”
嬴政抿紧嘴角。
说服公子启,小嬴政还参与其中呢,他对此印象深刻。
“若非公子启没有娶我的堂姐。”嬴政慢慢斟酌道:“他不会有回国的本钱。”
“正是如此。”
赵维桢颔首:“公子启与王室公主,实际上也是联姻。”
嬴政陷入沉思,他黑眼珠微微一垂,想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关键:“无非与其他政策、方法一样,本无好坏,全看如何利用。”
“没错。”赵维桢认可道。
“可究竟怎么利用,才能获大利,避免害处呢?”嬴政不解。
“这个嘛……”
要展开说,那就没完没了,而且十岁的小嬴政也未必能全听明白。
所以赵维桢直接省略了所有前置条件和具体方法,把中心提炼了出来:“只要记住,国君的一切作为,都要有利于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即可。”
秦王朝确立君主专()制()制度,从此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不论如何改革出新,核心思想尽数围绕着这一中心。
“联姻也好,变法也罢,本质都是为了秦国强大,为了让国君能够拥有更多的土地与权力。”赵维桢说:“婚姻、生育,宠爱一名后妃,册封一名太子,让文臣武将封官加爵,目的都只有一个。”
嬴政若有所思:“这便是夫人曾经所言的,家事、国事,都是国事。”
赵维桢扬唇:“太子向来懂得举一反三。”
说道这里,她也感觉差不多了。
“今天太子与公子就先回去休息吧。”赵维桢起身:“讲的这些道理要记住,但课业也不能落下。”
而且她确实得早点回家。
如小嬴政所言,吕不韦刚回来还没几天呢。于情于理,她也得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多露露面。
吩咐厨房做点吃的,算是庆祝他凯旋?
回去的路上,赵维桢寻思了一圈,可是等到了家门口,她就意识到所有的打算都得暂时按下。
因为公子启的马车就停在了吕府门前。
还没回家,赵维桢心中就了然。
当初游说一番,公子启说回家想想,这么一想,就是一年多。
听说嫁给他的王室公主近日有孕了。
由此,终于做出决定了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