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第一章 先祖狄仁杰

小说:大宋神探志 作者:兴霸天 更新时间:2024-08-20 13:29:5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宋。

  河东路。

  并州。

  此地别称晋阳,后升太原府,虽然三者并不在一个行政层级之上,但三种称呼又都耳熟能详。

  比如李渊晋阳起兵,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又比如某位胖胖的演员,用洪亮有穿透力的台词,做出自我介绍:

  “在下姓狄,名仁杰,并州人士,官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加黜置使,兼幽州大都督,奉旨钦差提调幽州一切军政要务!”

  狄进跟着族亲,走进狄氏宗祠时,脑海里就浮现出这一幕画面,默默一叹,满是怀念:“好想再看一遍《神探狄仁杰》啊!”

  这不是胡乱联想。

  他这一世的身份,正是山西太原狄氏子弟,这一脉尊前唐宰相狄仁杰为始祖,自唐初扎根于并州,至今已有三百余年。

  听起来很了不得,但实际上在唐朝,太原狄氏就不是什么著姓豪门,福兮祸兮,唐末乱世,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挂权贵头的时期,太原狄氏也没有被乱军重点关照,族中活下了不少人。

  当然,活下来归活下来,经过五代乱世,到了千年田换八百主,社会阶层流动极快的宋朝,狄氏愈发衰败。

  此番冬至祭,族中各房聚于此地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三十多人,无高官,无巨富,即便称作地方大户,都很勉强。

  可就算如此,祭祖的步骤,仍然一丝不苟。

  洒扫厅事,祭前一日沐浴,备时鲜水果并菜五盘,盏匙箸讫等各种器具,祭祀日着祭服,奠酒焚香,由宗子正式行祭:“天圣三年十一月初十,十四代孙狄元昌,昭告于狄氏之祖,今以阳至之始,追惟报本,礼不敢忘,谨备清酌庶羞之奠,尚享!”

  狄进跟着族人,端端正正地行三献礼,仪态上已经完全适应。

  事实上半年前,当他苏醒过来,发现自己来到宋朝时,人都麻了。

  平心而论,他挺喜欢历史,喜欢那些曾经真实存在的伟大人生,那些惊心动魄的抉择时刻,还有那些令人惋惜的家国遗憾……

  但爱好与亲临,是两码事。

  农耕王朝的劳苦大众,向来朝不保夕,别说改朝换代的乱世,和平时期都是天灾人祸,官吏欺压,随便一个小小的变数,便能压垮辛苦耕作的一家。

  而狄进目前的身份,就是一个空有祖上威名的普通士子。

  但没办法,只能努力适应,然后为自己找寻新的出路。

  三献礼完成,祭祖告一段落,众人退出祖祠,回到正堂。

  各房长者入座,叙旧闲谈,小辈站立。

  狄进本也是静候的一员,但主持祭礼的狄元昌目光落了过来,却是露出笑容:“仕林!”

  狄进上前行礼:“大伯。”

  他虽未及冠,但已经取了表字,唤作仕林。

  表字往往由名演化而来,是对名的补充或解释,也有期盼之意,这仕林二字嘛,说得文雅些叫仕途平顺,拔萃翰林,直白些就是想中进士,想当官!

  此时狄元昌就是此意:“仕林啊,你天资聪颖,自少笃学,手不释卷,我并非饱学之士,考校不了你这位神童的学问,却是时时盼着你高中……解试将至,温习备考,万万不可懈怠啊!”

  后世熟悉的明清科举,一共要考六场,而宋朝只有三场,一场是地方上的解试,一场是中央礼部举行的省试,最后一场就是见皇帝的殿试。

  相对而言,解试和省试更加关键,这第一场解试其实在秋天举行,距今还有大半年,但对于盼着出一位进士的狄氏族人来说,确实是迫在眉睫了。

  尤其狄进,还是货真价实的神童,中过神童举的。

  神童举的官方名字叫童子科,在唐朝时便有,到了宋朝更受重视,名臣晏殊就是从中脱颖而出,赐同进士出身,入了宋真宗的眼,宠爱至极,一度当成干儿子培养。

  如今三十六岁的晏殊,已经是枢密副使了。

  这個榜样激励了无数人。

  狄进在九岁那年,就作为并州的神童,被举荐入京考试。

  他通过了考试。

  可惜神童举考验的毕竟是孩子,“命官、免举无常格”,即便通过考试,也只有极少数特别拔尖的,会直接授予官职,大部分只是得到铨选的资格或财物的赏赐。

  狄进就是后者,获得了朝廷赏赐的布帛和钱财,然后一切如常……

  没有官身,回归原州,读书、进学、参科举、中进士,好好努力吧!

  但经此一来,终究有了一层光环,不少亲族都将他当成振兴家族的希望。

  “把一族的希望寄托在一位十五岁的少年郎身上么?也对,这个时代的进士,确实有这样改变一族命运的能力!”

  迎着一双双热切的眼神,狄进作揖:“小侄不敢有丝毫懈怠,自当全力应试,以光门楣,然……”

  他顿了顿,微微低头,欲言又止。

  狄元昌立刻道:“可是有难处?一家人在此,不必介怀,尽管道来!”

  另一位叔伯则叹气:“六哥儿的家我去过,太贫苦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皆有所缺,油灯更生烟气,熏坏眼睛,我家中有烛火,明日就送去!”

  又有族人道:“那福建印坊的书也不成,该用国子学的出品,我家中也无甚钱财,但买书的钱,从来不省,六哥儿若要借书,尽管来我家!”

  说到学习,大伙儿可都来劲了,七嘴八舌。

  哪怕家中条件一般的,都愿意尽力相帮。

  高考前的学子,地位向来是最高的!

  狄进也不客气,正式提出要求:“今文坛有西昆体盛行,词章艳丽,用典精巧,我所在的学馆先生,却不擅此文风……”

  狄元昌恍然:“仕林之意,是缺名师教导?”

  狄进颔首:“我想入晋阳书院听学。”

  在宋朝,私塾或学馆偏向前期教育,各地书院则从咿呀开蒙,到大儒辩论,无所不包。

  但在范仲淹大兴文教之前,书院的门槛普遍较高,太原地区的晋阳书院,就类似于顶尖的私立学校,想去那里听课可不容易。

  堂中为之一静,许多族亲为之默然,不是不热心,实在是帮不上这个忙。

  狄元昌则思索了一下,与另外两位叔公交流了一下眼神,沉声道:“仕林确实该去书院,我狄家之势固然不比从前,但还有些薄面,当去求来名额!”

  狄进真心实意地躬身行礼:“谢诸位长辈!”

  天圣三年,是公元1025年,仁宗朝前期,太后刘娥当政。

  宋朝开国至今六十余载,社会趋于稳定,但西夏之势已成,李元昊野心勃勃,磨刀霍霍,而签订澶渊之盟的辽国也蠢蠢欲动,想要南下掠夺,只是碍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再起兵戈。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相对平和的年代,造反成功率不是完全没有,但真的不太大,毕竟在主基调昏暗的封建时代大背景下,普通老百姓只要能活得下去,都会默默忍耐。

  现阶段的宋廷,还没有那么不当人。

  即便如此,狄进依旧不想当风险系数巨大的封建小民,在初步适应古代生活后,规划的人生之路,就是考进士。

  老生常谈,但确实是堂皇大道。

  后世考公人要花多少心血,现在的进士,相当于处级官员的选拔,亦或是遴选中科院院士,一旦高中,何等荣光!

  学习不为别的,终究是自己出人头地,衣食无忧。

  待得走出大堂,狄进朝向祖祠的方向,再度躬身一礼。

  当年您老被称为斗南一人,如今作为后辈,也不能埋没了先祖的威名……

  上进!上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神探志,大宋神探志最新章节,大宋神探志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