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宁正在大声念诵着,“太子有令,自大唐立足中原,博陵崔氏掠夺乡民数十年,这些钱财乃是地方恶徒掠夺所得,如今收缴朝中,用之于民。”

  这是太子殿下的命令,换作别的太子,换作是别的皇帝。

  人们听到这些话,多半是会心生怀疑,也会犹豫。

  但这些话是从东宫太子口中说出来的,人们自然是相信的,这位太子向来是说到做到的。

  有如此一个太子,朝臣十分有信心。

  “如此多的钱财,河北到底有多少家破人亡。”褚遂良叹息道。

  这些天,于志宁整理河北诸事的卷宗颇有心得,他道:“当一个人想要一样东西,这件东西在别人手中,他就会想方设法得到,如此便有了掠夺,期间会发生许多事,世家便是如此,当朝中无法管制,他们想要让一个人失去所有,很容易。”

  正想说话的褚遂良忽然愣住了,他看向城门外。

  此刻城门外,有一个人策马到了城前,他翻身下马大步朝着洛阳城走来。

  褚遂良当即沉下脸,眼前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长安的京兆府少尹许敬宗。

  如今京兆府尹江夏郡王不在长安,许敬宗在长安可谓是大权在握,而现在许敬宗也有了靠山,那就是房相。

  等对方走到了近前,褚遂良道:“许敬宗,你不在长安协助房相,你来洛阳做什么?”

  别看他褚遂良如今贵为中书侍郎,许敬宗的气势可一点都不输他,抚须道:“自然是奉房相之命,前来向太子殿下禀报长安事宜。”

  褚遂良道:“给老夫便是,代房相递交太子殿下。”

  许敬宗一挥袖道:“不用。”

  “怎么?你担心会耽误奏章递交,许少尹未免太轻看我等了。”

  “不用代劳,某家亲自去见殿下。”

  于志宁不想褚遂良与许敬宗继续针锋相对,而耽误了正事,忙道:“殿下如今就在宫中。”

  许敬宗点头,这就走向宫中。

  到了宫门前,许敬宗问了守卫才知太子殿下原来不在宫里。

  “殿下早知许少尹今天会来洛阳,便让末将在此等候,随末将来。”

  许敬宗稍稍作揖,跟上脚步。

  正值雪天,李承乾就坐在洛阳的东城头,眼前火锅所煮的汤水沸腾,面前坐着谷那律老先生。

  身后是小福,她将鲜活的鱼杀了,而后将鱼肉切好,将鱼骨剔除,盛入碗中,端到殿下的桌边。

  李承乾夹起一片鱼放入火锅中煮着,又道:“在晋时的食经中有记载,美食鱼脍,但孤不喜欢鱼脍,还是煮过更好吃。”

  谷那律道:“老朽也不喜鱼脍。”

  君臣两人相对而坐,近来这位老人家对太子殿下越发满意,两人都快成了忘年好友。

  李承乾喝着茶水,道:“过了今年又年长一岁,也不知孤还要当多久的太子。”

  谷那律道:“殿下很着急登基吗?”

  “倒也不是着急,只是惦记这件事的人太多了。”

  “哈哈哈……”

  许敬宗走上这处城楼,就听到了老人家的笑声,他跟随侍卫走到近前。

  风雪下,正值盛年的太子坐在风雪中,吃着火锅煮着茶,十分地惬意。

  “殿下。”

  “一年不见了,这一年有劳你在长安主持大局。”

  许敬宗递上奏章道:“这是今年长安的近况,房相都拟好了,还请殿下过目。”

  李承乾拿过奏章放在一旁,道:“许少尹看起来消瘦了。”

  许敬宗道:“臣……”

  李承乾笑着道:“是想念稚奴与慎弟,还有狄仁杰他们在山东博州,心中担忧吃不下饭?”

  本意上,许敬宗不愿意收晋王为弟子,可毕竟相处久了,虽不是弟子,但出于本心上,还是愿意教晋王殿下为人处世的道理。

  “孤近来在想,既然许少尹不愿意收稚奴为弟子,考虑要不要给他换一个老师,褚遂良如何?”

  许敬宗忙道:“殿下,不可。”

  “那就于志宁?”

  许敬宗又稍加思量,道:“于志宁虽学识渊博亦有才干,但绝不是晋王老师的良选。”

  “那李客师?”

  “回殿下,李客师年事已高。”

  李承乾叹道:“那你说谁更合适?”

  许敬宗躬身行礼道:“臣以为颜勤礼很合适。”

  “可颜勤礼已收狄仁杰为弟子了。”话锋一转,李承乾迟疑道:“倒也不是不行。”

  许敬宗暗自松了一口气,“殿下明鉴。”

  “既然来了洛阳,就多留一些时日,孤想让张大安去一趟河北,洛阳京兆府的事交由你来暂代,长安的事交给颜勤礼打理。”

  “喏。”

  李承乾颔首:“坐吧。”

  “谢殿下。”

  风雪遮挡了这里的景色,雪势越来越大,淹没了洛阳城热闹。

  当天,临近夜里,太子命朝中休沐,今年十一月就迎来了休沐,比往年来得早,而且是真正的休沐,皇城中的各部官邸都关上了门。

  因今年早春时节,就开始为东征大战做准备,紧接着就是皇帝东征,朝臣自那时候就开始忙碌。

  又过了半年便遇到了韦挺案,朝中六部忙碌一年不停歇。

  如今太子终于下令休沐,朝中众人也终于长出一口气。

  可太子说的休沐,向来是与以往的休沐不同,除了不用早朝,不用在官邸内坐着,在家中也要做好随时应付朝中之事的准备。

  一旦有事,随时穿上官服处理朝政,所谓休沐不休息,便是这个道理。

  经过与谷那律老先生在洛阳东城门的谈话,君臣两人在大唐支教书籍编排上也有了方向。

  李承乾坐在贞观殿看着老先生让人送来的书卷。

  李唐王朝,皇帝家也就是李家的祖宗是道祖他人家,因此在教导与编排上,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道门的味道。

  李承乾打开书的第一页,就是自强,卫国与安民。

  这基本上就定下了这卷书的基调,往后崇文馆的支教事业就是以这卷书为主了。

  之后便是如何保卫家国,如何安民的内容。

  对这卷书的内容,李承乾还是很满意的,这是未来数十年中,崇文馆教书,教人育人的要领。

  李承乾看完这卷书,对一旁的内侍吩咐道:“其中多加一些前隋末年的事迹,记住当初的艰辛,千万不要忘了如今的天下平定,又付出了多少,再将朝中的这些年平定西域,征战天山的事迹写上。”

  “喏。”

  从谷那律的角度上来说,多一些书籍上的学识会更好,但从储君或者皇帝的角度上来看,要广为传播的书籍除了要秉持正气,还要有为家国社稷有用的话语。

  打心里,李承乾并不想用汉武帝刘彻的手段,大唐也没有天人三问。

  即便是有,那也是对人世间的道理的辩证,永无止境地辩证。

  即便这卷书不能成为天地立心这样的大作。????谷那律老先生的第一篇就这么被太子殿下打回来了。

  不过这位老人家并不气恼,他老人家很享受与太子的辩经过程。

  一个老人家坐在崇文馆,当今太子坐在皇宫中,两人之间就这么保持着书信来往。

  之后的时日,李承乾又将其打回了六次,一次次减少了繁重的内容。

  甚至希望这位大儒将儒学的内容化繁为简,更加意简言赅。

  除了张玄弼不敢吱声,这位大儒的其余弟子也来了洛阳,他们皆为老先生的事对太子不满。

  张玄弼看向一旁的老师,这位大儒正面带笑容地看着太子送来的见解。

  又听到弟子们的吵闹声,谷那律起身道:“你们不要吵了,历来成书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有争执也是应该的。”

  见老先生要离去,张玄弼跟上脚步道:“老先生这是要走了?弟子家中都已准备好房间。”

  谷那律摇头道:“老朽习惯了与书籍为伴,枕着书籍,卧在书卷上入睡,崇文馆有很多书,很好。”

  张玄弼亲自送着老先生离开。

  临近腊月,李承乾又收到了父皇的军报,今年不能回来过年了,来年的朝贺与宗室诸多事,一概交给太子来主持。

  为此,河间郡王李孝恭急匆匆来到了洛阳城,面见太子。

  乾阳殿,李孝恭一路从长安赶来,便第一时间来见太子,来到了殿内。

  殿内,太子殿下坐在上首一言不发。

  李孝恭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叔侄两人很为难,陛下出征也就算了,太上皇他老人家如今还在世,各地的宗室封王应该来向太上皇与太子朝贺。

  往年如此,今年就算是陛下不在朝中,也应该如此。

  可是,今年宗室诸王竟然一个都不来。

  见太子还是不讲话,李孝恭不悦道:“岂有此理,他们真是岂有此理。”

  李承乾感慨道:“恐怕今年的腊月,会是往年以来最冷清的。”

  李孝恭道:“这些人都应该去西域种树!”

  李承乾又道:“他们毕竟都是父皇的兄弟姐妹呀。”

  兄弟姐妹又如何,这位太子还是说拿下就拿下,李元婴,李元祥的下场如何?

  还有蒋王、虢王如今还被软禁在宗正寺,两年了,凄凉至此。

  “皇叔?”

  “殿下请讲。”

  “你说孤的叔叔与姑姑们,是不是都担心会有来无回?”

  李孝恭道:“殿下贤明,臣这就去安排人手,到各家询问,问问他们,如何不来朝贺?”

  各路宗室王为何不敢来洛阳,其中缘由也很明朗,这位东宫太子实在太残酷。

  小时候的太子是多么地纯良又和善,现在的东宫太子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

  不说江王与滕王的事,光是河北之事,这位太子杀了一千余人,流放了四千多人。

  洛阳城前的血,洗都洗不干净。

  西域的树,种都种不完。

  河西走廊以西形成了一片广袤的胡杨林。

  这位太子还要让人继续种树,一直种到沙州与瓜州。

  东宫储君已成了宗室诸王的心中阴影。

  李承乾揣着手走到殿外,“皇叔。”

  李孝恭站在一旁,神色颇为恼怒,“殿下,臣这就去……”

  “不用了去打扰他们,不来就不来吧,”

  “臣明白了,那么往后的年份,他们也不用再来了。”

  “皇叔啊,强硬让他们来一趟,这也不好,孤担心……”

  “殿下不用担心,有臣在,臣定当为太上皇尽孝。”

  “孤担心的不是这个,担心若强硬让他们来朝贺,恐这些叔叔与姑姑在来洛阳的路上,忧惧而死。”

  李孝恭的脚步僵硬在原地。

  李承乾又道:“或许不会这样,也不至于忧惧,可万一呢?哪怕只有一个,让孤如何与父皇解释。”

  走了两步,见人站在后方不走动,李承乾道:“皇叔?”

  “嗷……”

  李孝恭稍稍回神。

  “皇叔快些吧,爷爷年纪大了,他老人家吃完就要睡,我们快些过去,还赶得上。”

  “喏。”

  太上皇的宅院外,临川公主站在门口,见到了一边说笑一边朝着这里走来的两个弟弟。

  看到稚奴与慎弟完好地回来,她上前道:“嗯,都长高了。”

  已十五岁的李治与李慎躬身行礼。

  临川满意道:“去见爷爷吧。”

  李治与李慎走入宅院内,向爷爷与舅爷问好。

  饭桌上,菜肴皆已备齐,李丽质与母后正在布置着菜肴。

  李渊笑起来少了几颗牙齿,他道:“都长大了,稚奴也长这么高了。”

  李丽质冷哼道:“他在博州都玩野了,还知道回来,不如在外面继续野玩。”

  李治道:“姐,弟弟一直给母后写书信的。”

  李慎轻笑着。

  “哦?我怎么听说晋王在博州结交游侠数十人,还成群结队横行乡里?”

  “有吗?”李治正色道:“定是有人污蔑弟弟。”

  再注意到姐姐如同逼问的目光,李治低下头道:“只是结交了一些好友。”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家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大家都长大了。

  宁儿将一切都看在眼里。

  有宫女匆匆而来,道:“太子殿下与河间郡王来了。”

  李渊颇为高兴,这些孙子孙女都在身边,朗声道:“用饭。”

  ……

  ps:还有一章补更,先欠着,明天晚上争取补上。

  这个中秋佳节,应付各路亲戚实在是耗费心力。

  小张祝福诸位,此中秋佳节,平安快乐,幸福美满。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