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继续道:“其二为其等恨大秦入骨,在此末路时,其等会存有一个想法,能给大秦造成多大危害,那便造成,哪怕所用的手段同样会伤到他们。”
“如今叛军便存有这种想法,尽管这里曾是他们之地,这里的人是他们治下子民,但现在不再是了,以后也不是,因此他们会想着‘我不能得到的东西,哪怕毁了,也不能让别人得到’的心思。”
“就算他们最终为大秦所灭,但此地恢复必定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之功。”
“其三为他们并未将此地之民视为自己人,甚至可能视此地之民为叛徒!此地本属于越国,后来越为楚所灭,其地为楚所并,此地便成了楚地,此地之民自然也成了楚人。”
“然叛军将此地之民当作楚人了?只怕未必,地有远近,人有亲疏,叛军兴许视此地之民为越人,而非楚人!”
“且今我大秦政令通达,利惠天下,无论燕地、齐地、楚地,亦或韩地、魏地、赵地,皆同视之,此地越人亦感大秦恩德,然入叛军眼中,此行即为背叛:秦与楚有囚王之仇,灭国之恨,尔等安敢信秦而忘楚?”
韩信又想起李念说过的一句话,道:“李师曾言‘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异端’即‘自己人中的有异志之人,常被视为背叛者’,‘异教徒’即‘敌人’。”
“此地越人虽曾归楚,然又非楚,今见其等不听他们号令,反而心向大秦,便被叛军视为异端,更为痛恨!”
确实如此,对敌人也许还可宽容一二,以彰显自己的大度,但如果是自己人中的背叛者,却往往残酷清洗镇压。
“其四为他们并不蠢,信以为他们敢如此作为,是想到日后纵为天下人所指,其等也可辩解他们害的是有异心的越人,未害楚人。”
“以上即为信之所思!”
韩信讲完,王贲点头道:“所言不错,但你还忽略了两点。”
虽然觉得自己未来不会不如这位师兄,但现在肯定是大有不如,韩信对王贲非常恭敬,请教道:“请将军指点!”
王贲平静道:“一为其等所思是以王公身份在想,不说此地之民有越人这个身份,纵使为最纯正的楚人,他们也不会有多少顾忌,些许平民罢了,死即死也!”
“二是他们的确不太蠢,他们之所以选择在钱塘这个地方起事,是因为钱塘可出海,是为他们的退路。”
听了这话,一将领不解地问道:“可小将军方才言叛军已入末路,方用此策,若他们有退路,为何要如此不给自己留余地?”
王贲解释道:“每个人的所思所想都不一样,如此刻的本将与诸位,所想能同一否?肯定不一,叛军亦是如此!”
“叛军中一部分人已经无所谓生死,但也有部分人还想活着,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仇恨大秦!”
“无所谓生死的这部分人连自己生死都不不在乎,又何尝会顾忌其他?自然是如韩信所言,怎么做能损害大秦,便怎么做。”
“而那部分还想活着的人虽然恨大秦,但他们还不想死,所以便在起事时已经想好若事败,将退往何处。”
“今大秦还有其等可存身之处乎?除非隐姓埋名一世,祖辈之显赫再不提及,否则极难。因而,其等不会继续留在大秦,只会逃往海外或未归于大秦之地。其等也心知这一逃,便很难再归!”
“既然很难再归,这片土地的一切再不和他们有关,那又何须有顾忌?不若逃离前大肆为祸一番!”
听了王贲所言,众将都点了点头,懂了,在逃离前不当人一把,反正这里的人和物都将和自己无关,随便祸祸也不心疼,崽卖爷田都不心疼,何况还不是爷的田。
王贲又问韩信:“既已知叛军因何而做诸事,可有解决之法?”
韩信道:“彼辈以此法,无非是想以此地之民为质,使我等有所忌,用心殊为险恶。信以为万不可按彼辈想法落入圈套,否则只会助长彼辈气焰,让彼辈以为我等可欺,不仅无法平叛、救此地之民,还更会害此地之民。”
营帐内许多将领点头,答应了叛军那些不合理的要求,那叛军不仅不会投降,善待被其等控制的当地人,反而会觉得自己“以民为盾”的计策很好,然后变本加厉向大秦索要更多,将手里的当地民众控制得更死。
“信以为此事当迅疾处理,不宜拖延过久,信有两策:一为直接以大军攻伐,依仗我等与彼辈实力之差,将之平灭;二为攻心之策,叛军有多少兵将?听闻甚多,然其中有多少真心愿随其等谋逆?”
“定不多,只是因亲人受制于叛军之手,才被迫反叛,真正愿为叛军者仅有其等门客、旧部,可这些人能有多少?”
韩信认认真真分析着叛军的实力,“和受他们胁迫的士卒相比,十不比一。且士卒受彼辈胁迫而谋逆,心中定有怨恨,只由于亲人还在彼辈手,不敢妄动。”
“若我等告诉这些士卒,叛军就算得胜也不会放了他们亲人,只会控制得更深,与其让亲人长久为彼辈所制,不若‘长痛不如短痛’,举刀向彼辈砍去,或更有生机。一旦士卒反叛,以其等人数优势,必胜!”
煽动被叛军裹挟胁迫的人,让他们起来反抗,确实可行啊,那些人之所以不敢反抗,主要是因为亲人被控制,加之看到真正的叛军持有更好的武器装备,心里觉得打不过。
实际上,以他们的人数优势,就算斩木为兵,也能将真正的叛军击败,只是这个过程中会死人,死他们自己,也死他们的亲人。
可不反抗,又如何救出亲人?
小韩信继续道:“两策可并行,不必择选,若让信定夺,愿以攻心之策,而非直接攻伐。”
王贲很满意他这位小师弟的发言,道:“韩信之策若成,无须和叛军交战,叛军将自亡!”
“如今叛军便存有这种想法,尽管这里曾是他们之地,这里的人是他们治下子民,但现在不再是了,以后也不是,因此他们会想着‘我不能得到的东西,哪怕毁了,也不能让别人得到’的心思。”
“就算他们最终为大秦所灭,但此地恢复必定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之功。”
“其三为他们并未将此地之民视为自己人,甚至可能视此地之民为叛徒!此地本属于越国,后来越为楚所灭,其地为楚所并,此地便成了楚地,此地之民自然也成了楚人。”
“然叛军将此地之民当作楚人了?只怕未必,地有远近,人有亲疏,叛军兴许视此地之民为越人,而非楚人!”
“且今我大秦政令通达,利惠天下,无论燕地、齐地、楚地,亦或韩地、魏地、赵地,皆同视之,此地越人亦感大秦恩德,然入叛军眼中,此行即为背叛:秦与楚有囚王之仇,灭国之恨,尔等安敢信秦而忘楚?”
韩信又想起李念说过的一句话,道:“李师曾言‘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异端’即‘自己人中的有异志之人,常被视为背叛者’,‘异教徒’即‘敌人’。”
“此地越人虽曾归楚,然又非楚,今见其等不听他们号令,反而心向大秦,便被叛军视为异端,更为痛恨!”
确实如此,对敌人也许还可宽容一二,以彰显自己的大度,但如果是自己人中的背叛者,却往往残酷清洗镇压。
“其四为他们并不蠢,信以为他们敢如此作为,是想到日后纵为天下人所指,其等也可辩解他们害的是有异心的越人,未害楚人。”
“以上即为信之所思!”
韩信讲完,王贲点头道:“所言不错,但你还忽略了两点。”
虽然觉得自己未来不会不如这位师兄,但现在肯定是大有不如,韩信对王贲非常恭敬,请教道:“请将军指点!”
王贲平静道:“一为其等所思是以王公身份在想,不说此地之民有越人这个身份,纵使为最纯正的楚人,他们也不会有多少顾忌,些许平民罢了,死即死也!”
“二是他们的确不太蠢,他们之所以选择在钱塘这个地方起事,是因为钱塘可出海,是为他们的退路。”
听了这话,一将领不解地问道:“可小将军方才言叛军已入末路,方用此策,若他们有退路,为何要如此不给自己留余地?”
王贲解释道:“每个人的所思所想都不一样,如此刻的本将与诸位,所想能同一否?肯定不一,叛军亦是如此!”
“叛军中一部分人已经无所谓生死,但也有部分人还想活着,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仇恨大秦!”
“无所谓生死的这部分人连自己生死都不不在乎,又何尝会顾忌其他?自然是如韩信所言,怎么做能损害大秦,便怎么做。”
“而那部分还想活着的人虽然恨大秦,但他们还不想死,所以便在起事时已经想好若事败,将退往何处。”
“今大秦还有其等可存身之处乎?除非隐姓埋名一世,祖辈之显赫再不提及,否则极难。因而,其等不会继续留在大秦,只会逃往海外或未归于大秦之地。其等也心知这一逃,便很难再归!”
“既然很难再归,这片土地的一切再不和他们有关,那又何须有顾忌?不若逃离前大肆为祸一番!”
听了王贲所言,众将都点了点头,懂了,在逃离前不当人一把,反正这里的人和物都将和自己无关,随便祸祸也不心疼,崽卖爷田都不心疼,何况还不是爷的田。
王贲又问韩信:“既已知叛军因何而做诸事,可有解决之法?”
韩信道:“彼辈以此法,无非是想以此地之民为质,使我等有所忌,用心殊为险恶。信以为万不可按彼辈想法落入圈套,否则只会助长彼辈气焰,让彼辈以为我等可欺,不仅无法平叛、救此地之民,还更会害此地之民。”
营帐内许多将领点头,答应了叛军那些不合理的要求,那叛军不仅不会投降,善待被其等控制的当地人,反而会觉得自己“以民为盾”的计策很好,然后变本加厉向大秦索要更多,将手里的当地民众控制得更死。
“信以为此事当迅疾处理,不宜拖延过久,信有两策:一为直接以大军攻伐,依仗我等与彼辈实力之差,将之平灭;二为攻心之策,叛军有多少兵将?听闻甚多,然其中有多少真心愿随其等谋逆?”
“定不多,只是因亲人受制于叛军之手,才被迫反叛,真正愿为叛军者仅有其等门客、旧部,可这些人能有多少?”
韩信认认真真分析着叛军的实力,“和受他们胁迫的士卒相比,十不比一。且士卒受彼辈胁迫而谋逆,心中定有怨恨,只由于亲人还在彼辈手,不敢妄动。”
“若我等告诉这些士卒,叛军就算得胜也不会放了他们亲人,只会控制得更深,与其让亲人长久为彼辈所制,不若‘长痛不如短痛’,举刀向彼辈砍去,或更有生机。一旦士卒反叛,以其等人数优势,必胜!”
煽动被叛军裹挟胁迫的人,让他们起来反抗,确实可行啊,那些人之所以不敢反抗,主要是因为亲人被控制,加之看到真正的叛军持有更好的武器装备,心里觉得打不过。
实际上,以他们的人数优势,就算斩木为兵,也能将真正的叛军击败,只是这个过程中会死人,死他们自己,也死他们的亲人。
可不反抗,又如何救出亲人?
小韩信继续道:“两策可并行,不必择选,若让信定夺,愿以攻心之策,而非直接攻伐。”
王贲很满意他这位小师弟的发言,道:“韩信之策若成,无须和叛军交战,叛军将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