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混子 第一百六十二章 炊烟袅袅

小说:毒奶混子 作者:辈水车薪 更新时间:2024-08-07 18:24:56 源网站:顶点小说
  第一百六十二章

  呼和乌素在蒙古语中就是绿草地的意思,过去叫可可乌素,地处晋蒙交通要冲,曾经是中原地区通往大库伦(今乌兰巴托),西去恰克图的一条重要通道,至今那狭长古道边的乱店客栈虽成废墟,但还依稀可辨。

  呼和乌素四面环山,有元旦山、中午山、平顶山、牛青山等,中间是方园几十公里的盆地;沿着元旦山的山线有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泉脑河,从固尔班方向穿越山间涓涓流入阎淖儿沟海子,又经阎淖儿沟海子源源不断地流入呼和乌素盆地,形成了一片湿地,水草滩。大自然的千回万转,蕴育了这片水草丰美的丰腴之地;

  上世纪之初,由山西、河北涌入的难民陆续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过度的开垦使这些湿地渐渐地萎缩掉了;唯有清澈的阎淖儿沟海水像一面镜子镶嵌在元旦山与平顶山两座山之间,海子两畔山坡陡立,杂草横生,每逢夏日炎炎野花纷呈,花香怡人,各种鸟类在水面上竞相嬉戏,鳞波闪动,好一幅天然美丽的画卷;爬上山坡,草丛中不时惊起野鸡、石鸡或半雉,随处可见的野兔在你眼前飞奔;一不小心,一条草绿色的小蛇快速地从你的面前爬行而过,使你惊愕不已;呼和乌素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冷兵器时期,呼和乌素是中原文化与漠北文化的交融之地,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仅存散落的古长城距今已有00多年的历史,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修筑的。赵武灵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位能攻善守的一代枭雄,可见呼和乌素在当时战略地里位置的重要性。

  呼和乌素这段古长城经历了漫长风霜雨雪的侵蚀已垮塌,也从未得到过修复,只剩下荒草覆盖下的残砖颓壁;但那蜿蜒磅礴壮观的气势十分清晰,沿着北山山脊,横跨宿泥梁,与黑沟一路平行向西,逶迤近千里,最终到达阴山南麓重镇---包头。

  在呼和乌素泉脑河的北岸,有一个自然村叫土城子,在村子向北不远处一里见方的古城轮廓清晰可辨,这曾经是游牧民族藩王的封地,土城就是那个时期的城邑;从遗存断面看到夯得十分密实的黄土层,宽约两丈许,高约四丈多的土城墙,至今除北城墙外其余尚存,三个大豁口是过去三座城门的位置所在,周边已是杂草丛生,不见曾经营造时的砖瓦木石。

  有关这座古城的来龙去脉,传说很多,但没有文物佐证,学术研究,所以不敢擅自枉断。从一些村民在土城的城墙上不时挖出生锈的箭头等冷兵器,甚至还挖出过大量的制钱,这足以说明这个盆地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大小小多次战争,古城也曾几度易手,最终被荒废,坍塌败落,从此失去了昔日繁荣的景象,地域中心的地位;

  在古城遗址的西山下,有一处建制宏伟的古墓群叫王墓坡;据村里人传说这里葬着好多位游牧民族时期的藩王。时光荏苒,日月如梭,风云变幻的过去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唯剩下这些遗迹在冥冥之中守护着这块风水宝地,昭示着它曾经的兴盛与衰落。

  土城向东不过三四里地坐落着一座建筑构造、规格很高的喇嘛庙;经老人们确认,它是这一地区方圆百里之内最大的喇嘛庙。

  老人们忆起当年大庙香火之盛及庙会之繁华,至今啧啧称道。可惜它在文革时期作为这一地区最大的封建文化遗毒被拆除了,改建成当时呼和乌素公社中心学校;

  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人口不断外流,生源不济,学校倒闭掉了。近年,当地政府稍加修缮又改建成了一所幸福院,成为周边村老人们安度晚年的生活居所。

  喇嘛庙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唯有那两根高达十几米的石雕旗杆兀立在那里,见证着那一段漫长的历史,似乎也在显示它的不屈与愤懑;紧邻的两个村子,一个小庙村,一个大庙村,也用另一种形式记录着喇嘛庙曾经的存在。

  今天的呼和乌素依然是南通北联的必经之路;京包铁路线经土贵乌拉车站向南沿着牛青山划了一条孤线,二广高低速两条公路并行纵越腹地,准兴运煤线横穿全境,集同高铁正在筹建之中。

  呼和乌素距离土贵乌拉镇不足两公里,乌兰察布市中心三十公里,g5g6高速公路出口处不过十多公里。可断言,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久的将来,呼和乌素必将再现它昔日的繁荣景象。

  **

  我才知道,师宗原来有个别称叫凤城,为什么叫凤城?一定与师宗著名的风景区凤凰谷有关吧?

  出于好奇,我向师宗的朋友打听关于凤凰谷的传说。他们说,相传凤凰谷原是百鸟朝凤之圣地,有一年忽然天崩地裂、良田沉陷,水流干涸,饿孚遍野,人类万物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凤凰为普救众生,从天庭偷来五谷,盗来琼浆。玉帝知道后,大发雷霆,令天兵天将重重围困凤凰山,凤凰无奈集香木**以命谢天。凤凰轻舒**,裸仰于地,孕育生命的部分被永久凝固为生命之门,变成现在的凤凰洞口。

  又说玉皇大帝的天宫里有一位名叫岩凤的宫女,与卫士南丹相爱,被玉帝逐出天门,来到凡间。为了美化家园,岩凤和南丹把天上带来的花种播撒在菌子山。后来,他们又迁徙去了五龙乡的凤凰山麓,在那里,养育了女儿丹凤和五个儿子“五龙”。

  凤凰谷的外貌外形,更符合第一个传说,从对面山顶望去,“生命之门”两旁耸起的山峰如同女人在产床上生产时拱起的两腿,让我想起生女儿时的冰冷与痛楚,望着撕裂的洞口,我的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震撼。

  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岩凤和南丹的爱情,我固执地认为岩凤就是涅的凤凰,一路走,我的脑海里一路想象着岩凤和南丹的爱情。

  贬到人间的岩凤因为有了南丹,根本不留恋天庭的奢华安逸。一路相伴,开开心心地来到凤城,爱上了这片山青水美的地方,到了菌子山,岩凤将天庭带来的种子撒向大地,菌子山马上绿树丛荫,杜鹃花红遍每道梁子。凤凰谷是他们栖居的家园,除了性,这里还有许多生活的痕迹,“凤凰涅磐”、“凤翔九霄”、“送子观音”、“男根女殖”就是佐证,我相信岩凤就是在这里与南丹生儿育女过起了平凡的日子。

  “雏凤堂”就是他们的堂屋,村民常常在这里聊天抽烟,交流着栽秧养殖的经验,善良好客的岩凤会端出五彩饭给客人们尝,要不然五龙的五彩饭怎么会那么香甜?他们的卧室就是“神秘宫”,在这个宫里岩凤产下了五龙和丹凤。他们用“滴水潭”里的水洗衣做饭,在“凤凰洞”前栽下了芭蕉、黄果和七莲叶,他们的恩泽惠及师宗的村村寨寨。

  从层层的台阶拾阶而上,树木苍翠、灌木丛生,随处可见凤凰谷的温润秀美。鱼贯而下,芭蕉肥硕、榕树峥嵘,溪水潺潺、飞瀑落声,岩石苔癣覆盖,蔓藤横生,昭示着溶洞的久远和曾经的往事。

  经过吊桥,踏入洞口,回望天空,大家都说那是男根,在我看来,那就是岩凤为了让阳光照进谷底,用剪刀把天空剪开的一个口子而已。岩凤用她的勤劳聪明哺育着她的儿女,和南丹过着凡夫俗妇的日子,当然这样的日子也不能排除性,“男根女殖”是他们幸福的证明。玉帝定然恼羞成怒,这个没有柔情爱意的男人不愿意敞开心扉爱上任何人,却又见不得别人的恩爱幸福,于是他就像隔断牛郎织女一样,用他万能的法力将南丹变成了一座大山,将他们的儿子变成五条河,唯一的女儿丹凤逃到了师宗县城。

  我在想,到了这时,岩凤肯定肝肠寸断、心肺俱毁,投入烈火,想要了此残生。最后,她浴火重生,成为神鸟凤凰。从此她守望着凤城,守护着五龙河周围勤劳善良的人们。你看,南丹山上的云彩常常会化成凤凰的模样,在山间盘桓低回。凤凰谷里的凤凰蕨就是它的羽毛,四季常绿、相对相敬,谷底潺潺的水声是她在讲诉他们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我听着水流的声音,缓缓往洞里走过,我仿佛看见岩凤穿着黑蓝的壮家服饰对着我笑意盈盈,她一路引领我朝着黑暗走去。穿过一条人工打造的生命之路,忽然没有了水声,我屏住呼吸凝神找寻水流的痕迹,却发现光影闪烁,出口的阳光照了进来,没有岩凤。我来到大榕树下,身上变得温热起来,洞里的清凉消失殆尽。有一个精致的湖绿油油地等在那儿,朋友说,这就是女儿湖。女儿湖绿水碧波,温柔流淌,鸟儿鸣啾、蜻蜓飞舞,可是,没有岩凤。

  我从岩凤的家回到了现实。

  师宗人更愿意把凤凰谷说成是性的化身,女性的阴柔、男人的强健在这里得到寄托和永恒。而我,依然固执地把它看作是岩凤南丹相濡以沫的家园,我希望每一个到凤凰谷的人都得到爱情的洗礼,感受到女人对家对生活的执着与付出,找到生生世世相伴相依的人。我相信,因为岩凤的护佑,才有了菌子山千亩连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才有了南丹山佛性佛缘、云海呈祥的奇妙景观,才有了五龙水乡轻灵秀美、恬静安详的幸福生活。

  师宗,凤城,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场惊世骇俗的爱情!

  **

  农历腊月二十三为民间的小年,在我的家乡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有好多关于过小年的习俗

  过小年首要的工作是祭灶。

  祭灶在我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早些年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糖和面做成的供品等。用加糖的供品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嘴甜。有的人家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连同用纸扎的纸马和草料供品一起点火焚烧了,敬语称谓灶王爷升天。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供品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很简单,只是到时换上新神像,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百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当时人们常讲:人活七十古来稀。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侄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侄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子媳妇、侄儿媳们听了这番话后,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被街坊邻居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侄媳妇,不料此法果真灵验。后来当乡亲们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广为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越流传越广。

  相传灶神专管人间厨房烟火,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回报人间的生活情况。在这一天晚上,家里的女人把厨房里的锅台、灶堂打扫洗刷得干干净净,在灶头上点彻夜不灭的灯,把糖、果、瓜子等食品盛于盘中,为灶神饯行。

  过了腊月二十三,炊烟袅袅,整个家乡被浓浓的香味熏染得芳香四溢。

  如今的家乡腊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乡亲们的思想观念都在潜移默化中在转变,给家乡腊月注入了鲜活内容。乡亲们玩起了秧歌,耍起了狮子,打起了太平鼓,舞起了长龙,踩起来高跷,跑起了旱船,唱起了秧歌曲,把腊月的每天扭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家乡的文化体育活动有声有色,家乡的腊月有无限的乐趣与生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毒奶混子,毒奶混子最新章节,毒奶混子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