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有些地方,有定娃娃亲的风俗。孩子刚出生,就定下亲事。还不会走路说话,就有了未婚夫未婚妻,孩子打小就时常相见,彼此相熟,倒是比盲婚哑嫁强得多。
陈瑾瑜听得哭笑不得:“娘,这等话可别乱说。皇上让康哥儿进宫,是做伴读。可不是做童养夫。”
“都差不多。”姚氏这时候脑子转得飞快,低声笑道:“康哥儿比宝儿公主小了一岁多,年龄也算合适。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要说陈瑾瑜没想过此事,也是不可能的。做娘亲的,难能不为儿子打算?不过,孩子实在太小了,影子都没有的事,还是少想为妙。
“总之,这些话以后别再说了。”陈瑾瑜正色嘱咐:“皇上待我恩厚,但我不能失了臣子对天子的敬畏之心。娘也不该擅自说宫中如何。这都是犯忌讳的事。”
“万一传到京城,传进皇上耳中,皇上会怎么想?祖父身为大梁丞相,又该何以自处?”
“我们陈家,和以前不同了。往日在南阳郡,爹是县令,娘能接触的,就是博望县里的妇人女眷。如今爹身居高位,娘是刺史夫人,一言一行都有人看在眼里,得格外谨慎。”
姚氏讪讪应是。
陈瑾瑜道:“我们明日就去赴任。”
母女两个见了面吵吵闹闹,到分别的时候,又有些依依不舍。姚氏拉着女儿的手,长吁短叹:“你这一走,下一回再见你,不知什么时候了。”
陈瑾瑜笑道:“我去汝南郡赴任,离豫州府就是几日路程。以后有了公差,我就得来豫州府。若是娘想我了,去汝南郡小住一段时日也无妨。”
姚氏这才欢喜起来:“等你安顿妥当了,我就去汝南郡。”
陈瑾瑜心想我真不该多这个嘴。
夫妻两人拜别陈刺史,一同去汝南郡赴任。
陈瑾瑜任汝南郡守,马耀宗是汝南郡长史。
夫妻两人一同做官,且妻子比丈夫官位高了一头,这在大梁官场上也是头一遭。
汝南郡的官员们,在心里暗暗嘲笑夫纲不振的马长史,见了面却是格外热络客气。
毕竟,马长史也是皇上身边的老人,颇有圣眷。马家当年是养马起家的,至今还在为南阳亲卫营养马哪!从龙之功排不上第一,也得是前三之列了。
马耀宗自少就性情圆滑伶俐,这几年在吏部当差,更是历练出了一身圆滑。在接风宴上,和一众同僚下属推杯换盏,说说笑笑,没摆半点架子。
陈瑾瑜就不同了。她这个天子舍人外放做官,言行举止都得格外谨慎,不能疏漏之处,让人指摘嘲弄。
好在这等场景,她司空见惯,半点都不怵。往日她打交道的都是六部尚书重臣和后宫太皇太后李太后这样的人物,眼前这些官员,官职最高的也不过从五品。比官职,她是郡守。比靠山,谁也没她强硬。
她离京赴任的时候,天子还特意派了一队御林军随行护送。现在这一百御林侍卫顺理成章地留下,做她的亲卫。此时,便有几个身高力壮的御林侍卫持刀站在她身后。但凡谁有一个眼神不敬,手中长刀就拔出来了。
这样的威势,谁敢不敬?
谁能不服?
自然也就没人敢对女郡守指指点点,甚是格外恭敬。
有县令起身敬酒,陈郡守动也不动,微微笑道:“本郡守从不饮酒,今日便以水代酒。霍县令可别见怪。”
霍县令哪里敢见怪,连连陪笑,一口饮尽。
宴席散后,陈郡守马长史相携而去。一众汝南郡官员各自长松一口气,连句小话都不敢说,各自匆匆散去。
“今日陈郡守真是威风。”
寝室内,马耀宗伸手为妻子更衣,动作娴熟,可见平日没少做过这等事。
陈瑾瑜嫣然一笑,顺势靠进夫婿的胸膛:“新官上任,总得威严些。拉拢人心的事,就劳烦马长史了。”
夫妻两人,一个郡守一个长史,一个严厉一个温和,一人红脸一人白脸,再合适不过。
这都不用商量。两人早就有默契了。
马耀宗搂着妻子的纤腰,低声笑道:“下官什么都听郡守大人的。”
陈瑾瑜笑着白夫婿一眼。年轻夫妻,闺房之乐,不必细述。
陈郡守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汝南郡吏治,巡查诸县城。
不愧是跟随了天子多年的心腹,陈郡守将天子那一套铁血手段学了个十成十。一边巡查,一边就地斩首杀人,该罢官的罢官,该抄家的半点不手软。
汝南郡官场震荡了小半年,掉了两颗脑袋,摘了三顶乌纱帽,抄了三家为祸一方的豪富大族。这一番清洗过后,汝南郡的官员们老实如鹌鹑。汝南郡的世家大族更是战战兢兢,交纳田赋一个比一个积极。
陈郡守犹自不满意,在给天子写的私人书信里进言。
“……官场贪墨腐败早已成风,杀了最大的硕鼠,能震慑一段时日。一旦监管不力,又会卷土重来。”
“朝廷应该设立相关的法度,从根源上杜绝贪墨懒政。”
半个月后,天子的回信来了。
“朕登基之后,就想做这一件事。以前龙椅未稳人心未定,不便下手。今时今日,已经可以着手了。”
“朕已和陈丞相王侍郎商议此事。就从京城开始,从吏部开始,重新竖立官场吏治之风。”
“大梁官员众多,分任各地。此事推行起来,不是易事。不必太过急躁,一步一步推进。”
“路虽远,行将必至。”
路虽远,行将必至。
陈郡守将天子的回信看了一遍又一遍,默默品味其中的雄心壮志,只觉心潮澎湃,难以平复。
她来汝南郡半年多,借着天子威势和祖父父亲撑腰,大刀阔斧地整顿汝南郡官场。就这也离众下属归心差得远。治理一郡尚且如此不易,皇上要治理大梁万里江山,更是艰难。
吏治变革不是小事,牵一发动一身,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
陈瑾瑜听得哭笑不得:“娘,这等话可别乱说。皇上让康哥儿进宫,是做伴读。可不是做童养夫。”
“都差不多。”姚氏这时候脑子转得飞快,低声笑道:“康哥儿比宝儿公主小了一岁多,年龄也算合适。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要说陈瑾瑜没想过此事,也是不可能的。做娘亲的,难能不为儿子打算?不过,孩子实在太小了,影子都没有的事,还是少想为妙。
“总之,这些话以后别再说了。”陈瑾瑜正色嘱咐:“皇上待我恩厚,但我不能失了臣子对天子的敬畏之心。娘也不该擅自说宫中如何。这都是犯忌讳的事。”
“万一传到京城,传进皇上耳中,皇上会怎么想?祖父身为大梁丞相,又该何以自处?”
“我们陈家,和以前不同了。往日在南阳郡,爹是县令,娘能接触的,就是博望县里的妇人女眷。如今爹身居高位,娘是刺史夫人,一言一行都有人看在眼里,得格外谨慎。”
姚氏讪讪应是。
陈瑾瑜道:“我们明日就去赴任。”
母女两个见了面吵吵闹闹,到分别的时候,又有些依依不舍。姚氏拉着女儿的手,长吁短叹:“你这一走,下一回再见你,不知什么时候了。”
陈瑾瑜笑道:“我去汝南郡赴任,离豫州府就是几日路程。以后有了公差,我就得来豫州府。若是娘想我了,去汝南郡小住一段时日也无妨。”
姚氏这才欢喜起来:“等你安顿妥当了,我就去汝南郡。”
陈瑾瑜心想我真不该多这个嘴。
夫妻两人拜别陈刺史,一同去汝南郡赴任。
陈瑾瑜任汝南郡守,马耀宗是汝南郡长史。
夫妻两人一同做官,且妻子比丈夫官位高了一头,这在大梁官场上也是头一遭。
汝南郡的官员们,在心里暗暗嘲笑夫纲不振的马长史,见了面却是格外热络客气。
毕竟,马长史也是皇上身边的老人,颇有圣眷。马家当年是养马起家的,至今还在为南阳亲卫营养马哪!从龙之功排不上第一,也得是前三之列了。
马耀宗自少就性情圆滑伶俐,这几年在吏部当差,更是历练出了一身圆滑。在接风宴上,和一众同僚下属推杯换盏,说说笑笑,没摆半点架子。
陈瑾瑜就不同了。她这个天子舍人外放做官,言行举止都得格外谨慎,不能疏漏之处,让人指摘嘲弄。
好在这等场景,她司空见惯,半点都不怵。往日她打交道的都是六部尚书重臣和后宫太皇太后李太后这样的人物,眼前这些官员,官职最高的也不过从五品。比官职,她是郡守。比靠山,谁也没她强硬。
她离京赴任的时候,天子还特意派了一队御林军随行护送。现在这一百御林侍卫顺理成章地留下,做她的亲卫。此时,便有几个身高力壮的御林侍卫持刀站在她身后。但凡谁有一个眼神不敬,手中长刀就拔出来了。
这样的威势,谁敢不敬?
谁能不服?
自然也就没人敢对女郡守指指点点,甚是格外恭敬。
有县令起身敬酒,陈郡守动也不动,微微笑道:“本郡守从不饮酒,今日便以水代酒。霍县令可别见怪。”
霍县令哪里敢见怪,连连陪笑,一口饮尽。
宴席散后,陈郡守马长史相携而去。一众汝南郡官员各自长松一口气,连句小话都不敢说,各自匆匆散去。
“今日陈郡守真是威风。”
寝室内,马耀宗伸手为妻子更衣,动作娴熟,可见平日没少做过这等事。
陈瑾瑜嫣然一笑,顺势靠进夫婿的胸膛:“新官上任,总得威严些。拉拢人心的事,就劳烦马长史了。”
夫妻两人,一个郡守一个长史,一个严厉一个温和,一人红脸一人白脸,再合适不过。
这都不用商量。两人早就有默契了。
马耀宗搂着妻子的纤腰,低声笑道:“下官什么都听郡守大人的。”
陈瑾瑜笑着白夫婿一眼。年轻夫妻,闺房之乐,不必细述。
陈郡守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汝南郡吏治,巡查诸县城。
不愧是跟随了天子多年的心腹,陈郡守将天子那一套铁血手段学了个十成十。一边巡查,一边就地斩首杀人,该罢官的罢官,该抄家的半点不手软。
汝南郡官场震荡了小半年,掉了两颗脑袋,摘了三顶乌纱帽,抄了三家为祸一方的豪富大族。这一番清洗过后,汝南郡的官员们老实如鹌鹑。汝南郡的世家大族更是战战兢兢,交纳田赋一个比一个积极。
陈郡守犹自不满意,在给天子写的私人书信里进言。
“……官场贪墨腐败早已成风,杀了最大的硕鼠,能震慑一段时日。一旦监管不力,又会卷土重来。”
“朝廷应该设立相关的法度,从根源上杜绝贪墨懒政。”
半个月后,天子的回信来了。
“朕登基之后,就想做这一件事。以前龙椅未稳人心未定,不便下手。今时今日,已经可以着手了。”
“朕已和陈丞相王侍郎商议此事。就从京城开始,从吏部开始,重新竖立官场吏治之风。”
“大梁官员众多,分任各地。此事推行起来,不是易事。不必太过急躁,一步一步推进。”
“路虽远,行将必至。”
路虽远,行将必至。
陈郡守将天子的回信看了一遍又一遍,默默品味其中的雄心壮志,只觉心潮澎湃,难以平复。
她来汝南郡半年多,借着天子威势和祖父父亲撑腰,大刀阔斧地整顿汝南郡官场。就这也离众下属归心差得远。治理一郡尚且如此不易,皇上要治理大梁万里江山,更是艰难。
吏治变革不是小事,牵一发动一身,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