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中文网】.,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世人都说妖妃祸国,害了两朝元老桓观澜,也使得天下人对宣景帝生出了失望,为后来的孟氏篡权埋下了祸患。
然而很多年之后,在桓观澜生前留下来的安排的指引下,拿到他真正的遗书的桓夜合才知道,桓观澜从来没有将舒氏姐妹放在眼里过。
也是,舒氏姐妹是什么东西?
贫门沿街售卖的女儿,舞阳长公主为了讨好宣景帝买下来栽培的舞姬。
在上位者的眼里她们不过是供玩弄的物品,连人都算不上。
桓观澜呢?
顶着孝宗皇帝陛下的压力,硬生生保宣景帝立储、登基,辅政大臣,海内公认的大儒……凭他当年保宣景的手段,想玩死舒氏姐妹,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他哪里需要将两个妃子放在心上?
“皇帝不争气。”那年周文氏这样坦白而不留情面的说,“桓相你看走眼了,皇帝做太子的时候还算勤勉谨慎,如今瞧着,那不过是因为先帝不喜他与太后,甚至巴不得他们母子不得好死,好给柔贵妃母子让路……人在危难之中,与在悠闲之中,表现总是不同的。从前整个人都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没了威胁没了压力,到底流露出不争气的样子来了。”
“不过桓相也是没办法,先帝就三个子嗣,柔贵妃所出的广陵王太小了。”
“至于高密王……汲取皇帝的教训,他如今还没陷入过危难,本性如何也不好说。”
“总而言之,先帝膝下的子嗣里,并没有特别出色的。”
“所以换个皇帝也没用。”
“想要铲除茹茹,只能咱们自己想办法。”
“指望他们容氏……不过是徒然耗费光阴!”
周文氏露出一个平和到不带任何烟火气的微笑,说的却是叫人头皮发麻的话,“大夫给老身诊断过了,老身已经活不过三个月。桓相,机不可失!茹茹觊觎我中原已久,这些年来之所以迟迟不敢大肆犯边,无非是忌惮着朝中有您,边疆有小儿。设若小儿身死,您被贬谪,皇帝……皇帝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将他盛宠那对舞姬辍朝多日的消息放出去就成。”
“您觉得,到时候,茹茹会怎么做?”
她用温和的语气说着充满诱惑的话语,“而当他们大举进犯我大穆时,却发现朝堂仍旧在您的掌握了,而小儿也只是诈死……”
“老夫人是说,将活不过三个月的人,替换成周大将军,宣扬出去吗?”桓观澜打断她的话,迟疑着问。
周文氏果断摇头:“小儿在军中威望太隆,说他活不过三个月,对士气打击太大,没准会弄巧成拙!”
她吐了口气,“而且小儿麾下能干的将帅不少……三个月时间未必不够小儿安排好后事,茹茹之前被杀破了胆,没有相当把握必定不肯倾巢出动!”
“老身希望,桓相能够捏造罪名,将周家满门抄斩!”
“如此,天下必然震动,而茹茹也必定不会怀疑!”
“而小儿则率领心腹亲卫隐藏起来……只等茹茹大局犯境,便是我周家,报效朝廷、告慰穆宗皇帝之时!”
“老夫人!”桓观澜震惊的看着她。
“反正皇帝如今已经开始流连后宫,古往今来的昏君么,来来回回就那几件。” 周文氏一点都不掩饰自己对宣景帝的看不起,“忽然赐死我儿这样的重臣,也不是不可能。最重要的是,我儿突兀出事,朝野上下必定乱成一团!茹茹肯定会担心拖延之下,给了大穆缓过神来的机会,再无趁虚而入的可能……他们有八成可能,会仓促进犯!”
“如此以逸待劳,以有心击无心……桓相以为如何?”
桓观澜无法理解的看着她:“老夫人疯了么?且不说您德高望重,即使寿元无多,也不能受屠刀之辱,就说周家其他家眷,尤其是您的孙子、曾孙他们,可都还青春年少!”
“周家已经为大穆付出良多,怎么可以……”
“老身还不至于丧心病狂的拖上孩子们一起去死。”周文氏摇着头,打断他的话,“反正这些年来,我周家子弟无不深居简出,女孩子们也都是远嫁僻壤,根本不同名门大户结亲。虽然长住长安,可认识我们的人有几个?取些本就该死的罪人代替就好!”
她眯起眼,“容貌、身形相似的替身,老身早就攒好了!”
一个“攒”字,说明这绝对不是临时想出来的。
足见她的决心。
……多年后的桓观澜回想起来,想到:甚至所谓还能活三个月,到底是真是假,只怕也只有周文氏自己知道?
这个不显山露水甚至外人从来没注意过的老妇,心思之深沉,手段之酷烈,对人对己之狠,即使是桓观澜,若非周文氏主动找上门,都不曾知道。
如果说孝宗、宣景两朝还有什么人是他自惭形秽的,大概,也就是周文氏了吧。
名满天下的桓相同她不过短短一晤,却记的刻骨铭心,到死难忘。
这无关爱恋,只是崇敬,是钦佩。
亦是遇见同道中人的那种无法言喻的欣喜。
知道从此吾道不孤。
即使会晤之后,就是永诀。
然而已经足够告慰接下来的余生。
“只有老身这张脸,早年抛头露面的多,认识的人也多。”那时候周文氏神态随意的说道,“而且,正儿八经的圣旨,连同老身的头颅,足够骗过我大穆上下了,何况是茹茹?”
她抬眼,看出桓观澜的拒绝,本来平静的语气,忽然就变成了央求,“老身已经等了太久了……底下的穆宗皇帝陛下,想必也等的不耐烦了……从前穆宗皇帝陛下临终的时候,指望太子。孝宗皇帝陛下的时候,限于天下元气未复,不敢轻启战端。现在的宣景帝,人人都期许他登基之后完成两位先帝的毕业愿望……可是桓相扪心自问,这一位,是那样的有为之君么?!”
桓观澜哑着嗓子道:“陛下是下官看着长大的,虽然那两个贱婢……”
“身为皇帝却被两个贱婢牵着鼻子走,这样的君主难道还能指望杀了贱婢就一下子变得雄才大略?!”周文氏摇头,“覆灭茹茹,乃是灭国之战,这不是一场两场胜利就可以解决的。老身知道相爷的本事,想要架空陛下并非做不到。可是……在架空陛下的同时去打这场灭国战,相爷您觉得,有几成把握成功?”
“毕竟孝宗皇帝陛下对于未能立高密王为储君一直耿耿于怀,驾崩之前,除了帝位之外,其他所有能够交给后代的,统统给了高密王!”
“而高密王也是对大位虎视眈眈。”
“若是您用相权去压制陛下,同时调动兵马以及辎重攻打茹茹的话……只怕高密王求之不得!”
桓观澜当年之所以能够压住孝宗皇帝,不让他改立高密王,归根到底是他占据着“理”字。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宣景帝再不受宠,他到底是长子。
现在孝宗皇帝没了,如果桓观澜只是压着宣景帝的话,以他的势力跟实力还是可以的。
但在这基础上再分心两国交战……岂不是正好给高密王怀疑他图谋不轨的机会?
到时候,大义就会在高密王那边。
周文氏平缓了下因为情绪激烈的喘息,低声道,“从穆宗皇帝驾崩到现在,从桓相进入朝堂迄今……已经是宣景十年了,桓相还要自欺欺人么?今上根本不是可以期待的人!如果再这么等下去的话,下一位小儿,下一位桓相在哪里?他们是否还会有咱们这两代人的决心?!”
“明君贤臣,从来都是稀少的。”
“设若他日你我俱坏,奸佞执政……大穆岂非终朝都要承受茹茹的侵袭之苦?!”
“到那时候,桓相在九泉之下,可能心安?!”
她眼中有泪花,“我周家上下五代,都有牺牲一切保家卫国的决心,却不知道桓相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什么?
彼时的桓观澜什么都有了,名声地位,权力声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宣景帝因为宠爱舒氏姐妹的缘故,已经出现跟他离心、同他疏远的征兆,但只要他愿意挽回,并不是什么难事。
何况更简单的,他只要不再旗帜鲜明的反对舒氏姐妹,舒氏姐妹恨不得反过来说他的好话……
这种时候辛辛苦苦,图的无非就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孝宗皇帝陛下到驾崩的那一刻,都是希望立高密王的,可是这位知道不可能将帝位传给爱子的皇帝,也在临终前,拉着桓观澜的手,将宣景帝,以及覆灭茹茹之事,都托付给了他。
“若是太子不肖,可再立新君。”奄奄一息的孝宗皇帝艰难的叮嘱,“茹茹……必灭……此先帝遗愿……朕无能……未能告慰先人……吾儿当为朕完成……”
皇帝以“孝”为庙号,在位期间的评价不算高,因为相比多次力挽狂澜的穆宗皇帝,他只是很勉强的守成之君。
而且由于元后无所出的缘故,偶尔宠幸的孟氏不被宠爱,连带所出庶长子也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偏爱柔贵妃与莫昭仪。
爱屋及乌的希望立这两位的子嗣。
为了储君之争,君臣博弈了大半朝。
临终前帝位给太子而遗泽尽归高密王的做法,更是为宣景一朝错综复杂的局势留下了祸根。
严格来说他不是个好皇帝。
既没能完成穆宗皇帝的遗愿,也没有栽培出一位出色的继任者。
可他确实很孝顺。
桓观澜至今记得这位皇帝的节俭与谨慎,他从登基开始就将覆灭茹茹当成了最上心的事,带头节约着一分一毫以充实库房,为灭国之战做准备。可是因为能力,因为国情,最终连北伐的启动都没完成。
周文氏说穆宗皇帝驾崩之际是没有瞑目的。
也许周文氏不知道,也许周文氏猜到了,孝宗皇帝陛下,驾崩的时候,也没有合上眼。
柔贵妃跟莫昭仪在御榻前抱着哭成一团。
妃子凄厉的哭喊里,十七岁的太子战战兢兢的跪在榻畔,许诺会善待庶母与弟弟,许诺不会追究那些支持立高密王或者广陵王的臣子,许诺一定会励精图治,也许诺了一定会覆灭茹茹……可是孝宗皇帝那双眼睛始终合不上。
最后太子惶恐的转向桓观澜。
桓观澜跪到榻畔,沉思片刻,只道了一句:“臣肝脑涂地,必亡茹茹,以飨太庙!”
孝宗皇帝的眼睛终于缓缓闭拢。
十年后的此刻,回想起这一幕,桓观澜仍旧忍不住潸然泪下。
宣景帝已经承诺了会覆灭茹茹,可孝宗皇帝却一定要等到他的许诺才开口。
足见信任。
尽管那位皇帝一直都怨恨他拦着不许易储……可在覆灭茹茹,完成穆宗皇帝遗愿这件事情上,他不信任自己的太子,却信任自己的宰相。
桓观澜那个时候就想,周家都不怕牺牲了,自己还有什么可退缩的呢?
只要覆灭了茹茹,宁靖西面与北面,让大穆在这两地边境的子民,也能够与中原的百姓一样静享太平……粉身碎骨,又何妨?
周文氏不在乎偌大年纪身首异处,不在乎五代精忠报国的周家身败名裂,不在乎唯一的儿子听到自己被斩首后的心情……这一介老妇都有这样的决绝。
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竭尽全力?
那天他送周文氏离开时,庭前的睡鹤仙才抽了一点点芽。
枯干的枝条灰扑扑的像是烧过的炭条,在四周已经星星点点的鹅黄柳绿之间很不起眼。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周文氏在它跟前停下脚,道:“这是什么?”
“睡鹤仙。”桓观澜说道,“也叫庆云仙……老夫人喜欢?喜欢的话,明儿个下官就叫人挖了送过去。”
“大事在即,怎可为区区小节叫人察觉端倪?”周文氏摇头,指着顶端几个既小却已露出花蕊的蓓蕾,含笑道,“但望我大穆,能如这枝睡鹤仙一样,此时看似沉郁,不久便是花团锦簇,占尽春光!”
又说,“这名字很吉利,我大穆经穆宗、孝宗至今上,也该有白鹤一飞冲霄之势了。”
“老夫人说的是。”桓观澜当时想,如果事情顺利的话,这丛睡鹤仙开的时候,周文氏想必是看不到了。
但他会将这丛牡丹,移栽到周文氏的坟前。
让周文氏在九泉之下,年年都能看到花开锦绣,丰致飒然。
一如这位老夫人心中期许的大穆,盛世太平,看不尽数不清的风流繁华。
他次日就进了宫,请旨赐死周镇蛮,且株连周氏合府!
世人都说妖妃祸国,害了两朝元老桓观澜,也使得天下人对宣景帝生出了失望,为后来的孟氏篡权埋下了祸患。
然而很多年之后,在桓观澜生前留下来的安排的指引下,拿到他真正的遗书的桓夜合才知道,桓观澜从来没有将舒氏姐妹放在眼里过。
也是,舒氏姐妹是什么东西?
贫门沿街售卖的女儿,舞阳长公主为了讨好宣景帝买下来栽培的舞姬。
在上位者的眼里她们不过是供玩弄的物品,连人都算不上。
桓观澜呢?
顶着孝宗皇帝陛下的压力,硬生生保宣景帝立储、登基,辅政大臣,海内公认的大儒……凭他当年保宣景的手段,想玩死舒氏姐妹,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他哪里需要将两个妃子放在心上?
“皇帝不争气。”那年周文氏这样坦白而不留情面的说,“桓相你看走眼了,皇帝做太子的时候还算勤勉谨慎,如今瞧着,那不过是因为先帝不喜他与太后,甚至巴不得他们母子不得好死,好给柔贵妃母子让路……人在危难之中,与在悠闲之中,表现总是不同的。从前整个人都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没了威胁没了压力,到底流露出不争气的样子来了。”
“不过桓相也是没办法,先帝就三个子嗣,柔贵妃所出的广陵王太小了。”
“至于高密王……汲取皇帝的教训,他如今还没陷入过危难,本性如何也不好说。”
“总而言之,先帝膝下的子嗣里,并没有特别出色的。”
“所以换个皇帝也没用。”
“想要铲除茹茹,只能咱们自己想办法。”
“指望他们容氏……不过是徒然耗费光阴!”
周文氏露出一个平和到不带任何烟火气的微笑,说的却是叫人头皮发麻的话,“大夫给老身诊断过了,老身已经活不过三个月。桓相,机不可失!茹茹觊觎我中原已久,这些年来之所以迟迟不敢大肆犯边,无非是忌惮着朝中有您,边疆有小儿。设若小儿身死,您被贬谪,皇帝……皇帝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将他盛宠那对舞姬辍朝多日的消息放出去就成。”
“您觉得,到时候,茹茹会怎么做?”
她用温和的语气说着充满诱惑的话语,“而当他们大举进犯我大穆时,却发现朝堂仍旧在您的掌握了,而小儿也只是诈死……”
“老夫人是说,将活不过三个月的人,替换成周大将军,宣扬出去吗?”桓观澜打断她的话,迟疑着问。
周文氏果断摇头:“小儿在军中威望太隆,说他活不过三个月,对士气打击太大,没准会弄巧成拙!”
她吐了口气,“而且小儿麾下能干的将帅不少……三个月时间未必不够小儿安排好后事,茹茹之前被杀破了胆,没有相当把握必定不肯倾巢出动!”
“老身希望,桓相能够捏造罪名,将周家满门抄斩!”
“如此,天下必然震动,而茹茹也必定不会怀疑!”
“而小儿则率领心腹亲卫隐藏起来……只等茹茹大局犯境,便是我周家,报效朝廷、告慰穆宗皇帝之时!”
“老夫人!”桓观澜震惊的看着她。
“反正皇帝如今已经开始流连后宫,古往今来的昏君么,来来回回就那几件。” 周文氏一点都不掩饰自己对宣景帝的看不起,“忽然赐死我儿这样的重臣,也不是不可能。最重要的是,我儿突兀出事,朝野上下必定乱成一团!茹茹肯定会担心拖延之下,给了大穆缓过神来的机会,再无趁虚而入的可能……他们有八成可能,会仓促进犯!”
“如此以逸待劳,以有心击无心……桓相以为如何?”
桓观澜无法理解的看着她:“老夫人疯了么?且不说您德高望重,即使寿元无多,也不能受屠刀之辱,就说周家其他家眷,尤其是您的孙子、曾孙他们,可都还青春年少!”
“周家已经为大穆付出良多,怎么可以……”
“老身还不至于丧心病狂的拖上孩子们一起去死。”周文氏摇着头,打断他的话,“反正这些年来,我周家子弟无不深居简出,女孩子们也都是远嫁僻壤,根本不同名门大户结亲。虽然长住长安,可认识我们的人有几个?取些本就该死的罪人代替就好!”
她眯起眼,“容貌、身形相似的替身,老身早就攒好了!”
一个“攒”字,说明这绝对不是临时想出来的。
足见她的决心。
……多年后的桓观澜回想起来,想到:甚至所谓还能活三个月,到底是真是假,只怕也只有周文氏自己知道?
这个不显山露水甚至外人从来没注意过的老妇,心思之深沉,手段之酷烈,对人对己之狠,即使是桓观澜,若非周文氏主动找上门,都不曾知道。
如果说孝宗、宣景两朝还有什么人是他自惭形秽的,大概,也就是周文氏了吧。
名满天下的桓相同她不过短短一晤,却记的刻骨铭心,到死难忘。
这无关爱恋,只是崇敬,是钦佩。
亦是遇见同道中人的那种无法言喻的欣喜。
知道从此吾道不孤。
即使会晤之后,就是永诀。
然而已经足够告慰接下来的余生。
“只有老身这张脸,早年抛头露面的多,认识的人也多。”那时候周文氏神态随意的说道,“而且,正儿八经的圣旨,连同老身的头颅,足够骗过我大穆上下了,何况是茹茹?”
她抬眼,看出桓观澜的拒绝,本来平静的语气,忽然就变成了央求,“老身已经等了太久了……底下的穆宗皇帝陛下,想必也等的不耐烦了……从前穆宗皇帝陛下临终的时候,指望太子。孝宗皇帝陛下的时候,限于天下元气未复,不敢轻启战端。现在的宣景帝,人人都期许他登基之后完成两位先帝的毕业愿望……可是桓相扪心自问,这一位,是那样的有为之君么?!”
桓观澜哑着嗓子道:“陛下是下官看着长大的,虽然那两个贱婢……”
“身为皇帝却被两个贱婢牵着鼻子走,这样的君主难道还能指望杀了贱婢就一下子变得雄才大略?!”周文氏摇头,“覆灭茹茹,乃是灭国之战,这不是一场两场胜利就可以解决的。老身知道相爷的本事,想要架空陛下并非做不到。可是……在架空陛下的同时去打这场灭国战,相爷您觉得,有几成把握成功?”
“毕竟孝宗皇帝陛下对于未能立高密王为储君一直耿耿于怀,驾崩之前,除了帝位之外,其他所有能够交给后代的,统统给了高密王!”
“而高密王也是对大位虎视眈眈。”
“若是您用相权去压制陛下,同时调动兵马以及辎重攻打茹茹的话……只怕高密王求之不得!”
桓观澜当年之所以能够压住孝宗皇帝,不让他改立高密王,归根到底是他占据着“理”字。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宣景帝再不受宠,他到底是长子。
现在孝宗皇帝没了,如果桓观澜只是压着宣景帝的话,以他的势力跟实力还是可以的。
但在这基础上再分心两国交战……岂不是正好给高密王怀疑他图谋不轨的机会?
到时候,大义就会在高密王那边。
周文氏平缓了下因为情绪激烈的喘息,低声道,“从穆宗皇帝驾崩到现在,从桓相进入朝堂迄今……已经是宣景十年了,桓相还要自欺欺人么?今上根本不是可以期待的人!如果再这么等下去的话,下一位小儿,下一位桓相在哪里?他们是否还会有咱们这两代人的决心?!”
“明君贤臣,从来都是稀少的。”
“设若他日你我俱坏,奸佞执政……大穆岂非终朝都要承受茹茹的侵袭之苦?!”
“到那时候,桓相在九泉之下,可能心安?!”
她眼中有泪花,“我周家上下五代,都有牺牲一切保家卫国的决心,却不知道桓相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什么?
彼时的桓观澜什么都有了,名声地位,权力声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宣景帝因为宠爱舒氏姐妹的缘故,已经出现跟他离心、同他疏远的征兆,但只要他愿意挽回,并不是什么难事。
何况更简单的,他只要不再旗帜鲜明的反对舒氏姐妹,舒氏姐妹恨不得反过来说他的好话……
这种时候辛辛苦苦,图的无非就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孝宗皇帝陛下到驾崩的那一刻,都是希望立高密王的,可是这位知道不可能将帝位传给爱子的皇帝,也在临终前,拉着桓观澜的手,将宣景帝,以及覆灭茹茹之事,都托付给了他。
“若是太子不肖,可再立新君。”奄奄一息的孝宗皇帝艰难的叮嘱,“茹茹……必灭……此先帝遗愿……朕无能……未能告慰先人……吾儿当为朕完成……”
皇帝以“孝”为庙号,在位期间的评价不算高,因为相比多次力挽狂澜的穆宗皇帝,他只是很勉强的守成之君。
而且由于元后无所出的缘故,偶尔宠幸的孟氏不被宠爱,连带所出庶长子也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偏爱柔贵妃与莫昭仪。
爱屋及乌的希望立这两位的子嗣。
为了储君之争,君臣博弈了大半朝。
临终前帝位给太子而遗泽尽归高密王的做法,更是为宣景一朝错综复杂的局势留下了祸根。
严格来说他不是个好皇帝。
既没能完成穆宗皇帝的遗愿,也没有栽培出一位出色的继任者。
可他确实很孝顺。
桓观澜至今记得这位皇帝的节俭与谨慎,他从登基开始就将覆灭茹茹当成了最上心的事,带头节约着一分一毫以充实库房,为灭国之战做准备。可是因为能力,因为国情,最终连北伐的启动都没完成。
周文氏说穆宗皇帝驾崩之际是没有瞑目的。
也许周文氏不知道,也许周文氏猜到了,孝宗皇帝陛下,驾崩的时候,也没有合上眼。
柔贵妃跟莫昭仪在御榻前抱着哭成一团。
妃子凄厉的哭喊里,十七岁的太子战战兢兢的跪在榻畔,许诺会善待庶母与弟弟,许诺不会追究那些支持立高密王或者广陵王的臣子,许诺一定会励精图治,也许诺了一定会覆灭茹茹……可是孝宗皇帝那双眼睛始终合不上。
最后太子惶恐的转向桓观澜。
桓观澜跪到榻畔,沉思片刻,只道了一句:“臣肝脑涂地,必亡茹茹,以飨太庙!”
孝宗皇帝的眼睛终于缓缓闭拢。
十年后的此刻,回想起这一幕,桓观澜仍旧忍不住潸然泪下。
宣景帝已经承诺了会覆灭茹茹,可孝宗皇帝却一定要等到他的许诺才开口。
足见信任。
尽管那位皇帝一直都怨恨他拦着不许易储……可在覆灭茹茹,完成穆宗皇帝遗愿这件事情上,他不信任自己的太子,却信任自己的宰相。
桓观澜那个时候就想,周家都不怕牺牲了,自己还有什么可退缩的呢?
只要覆灭了茹茹,宁靖西面与北面,让大穆在这两地边境的子民,也能够与中原的百姓一样静享太平……粉身碎骨,又何妨?
周文氏不在乎偌大年纪身首异处,不在乎五代精忠报国的周家身败名裂,不在乎唯一的儿子听到自己被斩首后的心情……这一介老妇都有这样的决绝。
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竭尽全力?
那天他送周文氏离开时,庭前的睡鹤仙才抽了一点点芽。
枯干的枝条灰扑扑的像是烧过的炭条,在四周已经星星点点的鹅黄柳绿之间很不起眼。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周文氏在它跟前停下脚,道:“这是什么?”
“睡鹤仙。”桓观澜说道,“也叫庆云仙……老夫人喜欢?喜欢的话,明儿个下官就叫人挖了送过去。”
“大事在即,怎可为区区小节叫人察觉端倪?”周文氏摇头,指着顶端几个既小却已露出花蕊的蓓蕾,含笑道,“但望我大穆,能如这枝睡鹤仙一样,此时看似沉郁,不久便是花团锦簇,占尽春光!”
又说,“这名字很吉利,我大穆经穆宗、孝宗至今上,也该有白鹤一飞冲霄之势了。”
“老夫人说的是。”桓观澜当时想,如果事情顺利的话,这丛睡鹤仙开的时候,周文氏想必是看不到了。
但他会将这丛牡丹,移栽到周文氏的坟前。
让周文氏在九泉之下,年年都能看到花开锦绣,丰致飒然。
一如这位老夫人心中期许的大穆,盛世太平,看不尽数不清的风流繁华。
他次日就进了宫,请旨赐死周镇蛮,且株连周氏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