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时光里的布鲁斯 第十五章 珠江

小说:放任时光里的布鲁斯 作者:岸上溪石 更新时间:2024-08-08 10:01:03 源网站:顶点小说
  元旦舞会之后,我和雪莉的关系还是若隐若现雾里看花。

  说实话,生活并不是故事,不会什么都如你想的那样安排妥当。相对而言,一件事情成功的要点似乎更在于寻找与把握机遇的能力。漫长的冬日里,我和雪莉没几次像样的聊天,尤其是在工作时间。而工作

  之余我的寻找与把握机遇的能力令人沮丧。

  但有时候,机会也会在你不经意间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总是那么不断进取的缘由吧。

  这天我上到六楼,给雪莉本月的歌迷会刊物稿子,因为她负责打字和油印。那时复印机还是稀有物品,打字得用打字机在专用腊纸上打好,再去文印店里油印。

  雪莉正在员工休息室与几个同楼层的服务员聊天,大家计划着等天气转暖,四五月份的时候去黄山玩。

  雪莉看到我进来就问我:“你有时间吗?到时大家一起去。”

  “当然有!”我想都没想:“算上我啊。”

  雪莉随我出了房间。办完正事,其实就是把稿子交给雪莉。我就在服务台前与她东一锤西一棒地聊了起来。突然,她认真地问我:

  “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我有点意外,说:“就是你看到的那样一个人。”

  “是吗?但外表会迷惑人的。”她停止摆弄着手指间的圆珠笔,指了指自己心口:“我是指这儿。”

  我这人平时不拘言行,沉默寡言,但如果遇到对的人,可以坦诚向相,没有保留。我笑笑说:

  “可能是‘外冷内热’吧。”

  “呵呵!”她也笑了起来,然后说:“我礼拜五休息,你有空吗?来我家玩。”

  我的作息是随后勤和办公室,也就是礼拜天休息。当时中国还没加入wto,只有单休。但我可以想办法。

  “有啊。”我说:“周五下午可以吗?”

  “嗯。”她点点头。

  进电梯下楼的时候,心情指数好像又回到了元旦的那个白天。

  去雪莉家之前,我先去了趟珠江的家。

  我对流行音乐非常着迷,黑胶唱片更是向往已久,一直想有机会增添一台唱机,以提升音乐欣赏的档次。听说珠江是音响发烧友,就与他约好那天晚上去拜访他。刚好光也有空,我们就一起了。

  以前的杭州城很小,据说想打听谁只消问三人必能知晓。老杭州最初都是集中在sc区,尤其是中山中路、清泰街、解放路这几条路周边。比如光住的解放路宿舟河下,孟寒住的清吟街,我小时候住的元福巷等,听名字就带着古韵。那正是杭城lc区的核心地带,周遭老巷古桥密布,每条巷子、每幢旧屋里都有故事。我现在住的环城西路听名字就知道属于城市边缘了,比较偏僻。珠江住的宝石山下二弄也是同在西边,著名的宝石山(新西湖十景“宝石流霞”)下面,晚上更是荒无人烟。

  我和光在宝石山下二弄路口碰头。正是山脚下,林木婆娑,照明又弱,两人黑灯瞎火地找着找着就迷了路。问了几家住户也都说不知。

  忽然我被一阵似从脚底传来的低频声波所提醒,就对光说:“他不是发烧友吗?你听。”

  俩人竖起耳朵,分辨出大功率音箱才有的低频音的方位,顺藤摸瓜到了他家里。

  好家伙,这哪里像家?分明是一个音响器材测试中心嘛。

  两台近一米高的大功率音箱威严十足,地上、墙上还有几对小音箱;中间一个设备架,放着多台前级、后级功放、调谐器、卡座、唱机、cd机(当时可是稀罕之物),背后手指粗的传输接线密密麻麻;另一边是一个唱片架,码着上百张密纹唱片和少量cd唱片,地上纸箱里尽是磁带;更夸张的是他把两张席梦思当做护墙,挡住一边墙壁和另一边的窗户,以起到吸音效果……

  整个屋里除了一张小方桌和几张椅子,楞是没见到床。问之答曰:“睡觉时就吧席梦思翻下来呗。”

  “烧”得果然彻底!我心里暗自佩服。

  珠江单位在北大桥,每天要换两趟公交,虽是国营企业但效益不好,平时比较空。就把时间、金钱、精力都砸在这爱好上了,谁让人喜欢呢。我觉得上天一定会给每个人安排一个挚爱,就看人们能否自我发现或领悟到,而找到的人是幸运而幸福的。尽管表面看起来多数不是那么回事。

  珠江对中国西方音乐的传播了如指掌。和光一样他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听有“西方音乐灯塔”之称的中波792和990的外国古典音乐,这两个台都是上海的。他还因听短波的国外音乐电台而遭到派出所的传唤——俨然把他当“敌特”了。此事还闹到了学校,现在回想真是荒唐可笑。直到有了调频立体声,就听中央人民广播台的音乐节目,这是当时中国内地唯一一档以音乐为主体的节目。主要是古典音乐,难怪他的强项是古典,这资格够老的。

  后来节目内容逐渐丰富,增加了轻音乐三巨头:保罗·莫利亚他们;再后来有了rb喜多郎(kitaro)、法国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jarre)的电子合成器;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clayderman)的钢琴曲也传到了电波中……

  一九八八年,美国音乐一小时栏目的推出,拉开了中国大陆西方流行音乐传播的序幕,这个节目介绍美国的乡村音乐和民谣,肯尼·罗杰斯(kennyrogers)、唐·威廉姆斯(donwilliams)、卡彭特乐队(thecarpenters)等一大批歌手被介绍进来。这之后就有了光说的美国人肯尼·布鲁姆外国音乐一小时,开始了摇滚乐的启蒙。至此,西方音乐在国内的传播终于到了一个基本正常的时代。

  听珠江的介绍,让我想到外文书店进口唱片的时间线与之十分吻合,但不清楚到底是先有进口唱片再有节目播出,还是先有节目播出再进口唱片。这里说明一下,进口和引进还是不同:进口是原版原装成品买进,引进则是买版权或合作形式制作推出。

  这天,我还知道珠江与经济调频的主任大邵也是老相识了,早在电台古典音乐、轻音乐时期,他们就有多次合作。好么,又来一个我的前辈!

  由于大家都热衷摇滚乐,珠江就从唱片架上抽出一张黑胶唱片,黑色封套的中间一张横幅照片,荒野上四个老外挤在左侧的角落里。再看顶部的小字《thejoshuatree.u2》(乔舒亚之树-u2乐队.1987),正是爱尔兰当红摇滚组合u2乐队1987年的大红专辑《乔舒亚之树》。

  我听光说起过但未曾欣赏,不免一阵小激动。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想听一首慕名已久的歌曲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放任时光里的布鲁斯,放任时光里的布鲁斯最新章节,放任时光里的布鲁斯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