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为要写什么发愁,一个题目想半天,比如内容的构思,逻辑之间的关系也要三思才敢提笔。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文章要有主题。要主次分明。要有逻辑关系,要有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
我家小主的文章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标题和正文没有太大关系。
第二,往往因一句话,一件事或是一个念想起一个字“兴”。
第三,天下第一散文,行散,神散,心更散,想到什么就碎碎念什么。
我家小主就是对着书碎碎念,人家最多也是写一篇读后感。我家小主却和书中的人物对上话了,这就是:云门对一说。对一说是:你不可以跟着作者说,而是要与作者来发生对话。也并非是人们常说的共鸣,而是你也可以来反驳作者的观点,这是对一说才有的喜乐,就像禅宗造化小儿一般好玩。而这个友并非有些朋友理解的找朋友的友,而是灵魂同质。九儿是九儿,我家小主是我家小主,不一样的烟火。
九儿是“凉粉”
在九儿的家乡有一种小吃叫“凉粉”,似乎人对童年的回忆有一部分就是好吃的。过年是中的传统节日,大鱼大肉自然是少不了,吃腻了肉就想吃点解荤的。凉粉便成了首选。凉粉不是凉卷粉,卷粉是米粉,可用白米,红米制作,在老家叫做“红米干”“白米干”。这种凉粉有两种口味,一种是用豌豆粉,另一种是用芋头粉熬制,熬制豌豆粉是一门传统手艺,不但要用小火,而且还要有经验的人守在旁边不停搅拌,否则就会粘锅或是煮糊了。煮熟后要用敞开的盆来盛,待到第二天就可以食用,这个如何食用是很有讲究的。就是作料,那作料可是琳琅满目:
花生
花生分红皮和白皮两种,红皮比白皮要香,用干锅小火烘焙,这个过程也要讲究火候,不熟就不香,火候过了就糊了(方言:意思是焦了),冷却,去皮,小时候去花生皮都是跑到草丛里去吹,吹得自己满脸都是花生皮,然后用石头做的臼舂成小块,不能是粉末,否则就没有嚼头了。
芝麻
芝麻也分白芝麻和黑芝麻,只要掌握火候烘焙即可
香菜
香菜有两种,大叶和小叶,大叶香菜傣族比较喜欢用,这种香菜客人多的时候来不及,就统统用刀切,若是自己做,手撕香菜才真的香。
韭菜
韭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洗净,用沸水过一道,时间不能太长,就是在水里飘过。然后,切成小段备用。
豆芽
豆芽同样要用沸水煮,时间大约是十分钟作用,捞起透水备用。
蒜
蒜是作料里不可或缺的,蒜分为大蒜和小蒜,小蒜比大蒜香,其实,从食物就可知并非越大越好。剥蒜是我最怕的工作,小时候每次剥蒜,手指都是辣乎乎的疼,用水也洗不掉。把蒜捣碎,把油在锅里加热,冷却后倒入蒜里,这种油泡蒜不仅仅美味而且保存时间很长。
姜
姜的做法也有点不同,把姜捣碎用开水冲泡,这样在食用的时候,既有了姜味,又不会嚼到姜丝,还有驱寒的功效。
花椒油
这个花椒油的制作非常讲究,最好是用当年的新花椒。老的干花椒可以捣碎成粉末,新的花椒是要用油泡,泡得越久就越香。
辣椒油
辣椒的选择有讲究,用干辣椒捣碎,再用热过的油,在这个环节对油的温度的把控是很关键的,要根据辣椒的量来定,可见中国菜还是一门艺术,火候的把握,包括用量都不是用西方人的刻度衡量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胡辣椒
用铁锅小火烘焙干辣椒,然后捣碎,备用。
醋
一说吃醋大伙就会发笑,可见,中国人民的智慧体现在小到一个调料,华哥哥家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醋分好几种,有海膜醋,木瓜醋,紫米醋,酸角醋,白醋等。九儿觉得都各有各的口味,制作的方法也不同。
这道小吃千万不能放葱,抓一把葱放在碗头,糟了,吃不成了,这叫葱明反被葱明误!盐,酱油和味精是要放的,接下来就是放作料的手法了,不是什么好吃就越多越好,要恰到好处,先放后放是有讲究的。先放醋,再放酱油,然后辣椒油,辣椒和油都要放,不要只是放油,花椒油的用量不能太多,否则在整个食用过程感觉就像中风后的嘴,蒜油也要食量,放盐,味精和酱油根据个人口味,然后是放上香菜,韭菜和豆芽菜,在配一杯米凉虾。开吃!
九儿的口水都流在手稿上了,九儿也是大师梁老的铁粉。“梁”和“凉”同音,故自称“凉粉”。九儿粉梁先生,只因九儿是女儿身,妇道人家,说说做菜还可以,也不敢妄议国家大事,九儿边吃,边想到先生的一句话:中华民族“美哉泱泱乎,勤而不怨,忧而不困,思而不惧;广哉熙熙乎,乐而不淫,曲而有直”,这是中华民族特有之德性。也正是这种德行让中国人活的“理直气壮,虽颠沛流离,仍能浩浩荡荡地过日子”。就着这碗凉粉吃还真有滋味!
易经里有西南丧朋,东北得朋。彖曰:东北得朋,乃以类行,西南丧朋,亦终有庆。每个人都在寻找能懂自己的人或是能说说话的人,与其说在寻找知己,不如说在找回自己。那么,于我,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十年磨一剑,我本剑客,用十年的时间磨笔,也是一种修行。
再者,我也想试试能否开创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比如,各位看官都可以化身成九儿,禅师,甚至是先生本人,这样就可以有无限的版本,难说九儿这版还是最普通的一版。而且,我的阅历、年龄和悟性要写好禅宗,谈何容易,相信高手在民间。
在一百多年前,那个风起云涌的民国,那些忧国忧民的先生们,甚至随着他的躯体飘落异乡,不得魂归故土。在当时那个命运多舛的国家里,先生们是怎样来安放他们的灵魂?又如何来看待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亲,仁,信、忠......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困境,甚至是生离死别,心要如何面对风风雨雨,要如何放下心中的执念?
突然想起一首歌的歌词,歌名叫你是我的眼: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又是什么白?
人们说的........
另外,放在文章封面的照片就是:九先生,这是一张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照片,是疫情后第一次到校上课,在食堂等同事们吃饭时的自拍照,目光里有温柔和忧愁。
余生,文字修行,忠于写先生一人,忠于写中华文化,忠于自己的心!
我家小主的文章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标题和正文没有太大关系。
第二,往往因一句话,一件事或是一个念想起一个字“兴”。
第三,天下第一散文,行散,神散,心更散,想到什么就碎碎念什么。
我家小主就是对着书碎碎念,人家最多也是写一篇读后感。我家小主却和书中的人物对上话了,这就是:云门对一说。对一说是:你不可以跟着作者说,而是要与作者来发生对话。也并非是人们常说的共鸣,而是你也可以来反驳作者的观点,这是对一说才有的喜乐,就像禅宗造化小儿一般好玩。而这个友并非有些朋友理解的找朋友的友,而是灵魂同质。九儿是九儿,我家小主是我家小主,不一样的烟火。
九儿是“凉粉”
在九儿的家乡有一种小吃叫“凉粉”,似乎人对童年的回忆有一部分就是好吃的。过年是中的传统节日,大鱼大肉自然是少不了,吃腻了肉就想吃点解荤的。凉粉便成了首选。凉粉不是凉卷粉,卷粉是米粉,可用白米,红米制作,在老家叫做“红米干”“白米干”。这种凉粉有两种口味,一种是用豌豆粉,另一种是用芋头粉熬制,熬制豌豆粉是一门传统手艺,不但要用小火,而且还要有经验的人守在旁边不停搅拌,否则就会粘锅或是煮糊了。煮熟后要用敞开的盆来盛,待到第二天就可以食用,这个如何食用是很有讲究的。就是作料,那作料可是琳琅满目:
花生
花生分红皮和白皮两种,红皮比白皮要香,用干锅小火烘焙,这个过程也要讲究火候,不熟就不香,火候过了就糊了(方言:意思是焦了),冷却,去皮,小时候去花生皮都是跑到草丛里去吹,吹得自己满脸都是花生皮,然后用石头做的臼舂成小块,不能是粉末,否则就没有嚼头了。
芝麻
芝麻也分白芝麻和黑芝麻,只要掌握火候烘焙即可
香菜
香菜有两种,大叶和小叶,大叶香菜傣族比较喜欢用,这种香菜客人多的时候来不及,就统统用刀切,若是自己做,手撕香菜才真的香。
韭菜
韭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洗净,用沸水过一道,时间不能太长,就是在水里飘过。然后,切成小段备用。
豆芽
豆芽同样要用沸水煮,时间大约是十分钟作用,捞起透水备用。
蒜
蒜是作料里不可或缺的,蒜分为大蒜和小蒜,小蒜比大蒜香,其实,从食物就可知并非越大越好。剥蒜是我最怕的工作,小时候每次剥蒜,手指都是辣乎乎的疼,用水也洗不掉。把蒜捣碎,把油在锅里加热,冷却后倒入蒜里,这种油泡蒜不仅仅美味而且保存时间很长。
姜
姜的做法也有点不同,把姜捣碎用开水冲泡,这样在食用的时候,既有了姜味,又不会嚼到姜丝,还有驱寒的功效。
花椒油
这个花椒油的制作非常讲究,最好是用当年的新花椒。老的干花椒可以捣碎成粉末,新的花椒是要用油泡,泡得越久就越香。
辣椒油
辣椒的选择有讲究,用干辣椒捣碎,再用热过的油,在这个环节对油的温度的把控是很关键的,要根据辣椒的量来定,可见中国菜还是一门艺术,火候的把握,包括用量都不是用西方人的刻度衡量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胡辣椒
用铁锅小火烘焙干辣椒,然后捣碎,备用。
醋
一说吃醋大伙就会发笑,可见,中国人民的智慧体现在小到一个调料,华哥哥家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醋分好几种,有海膜醋,木瓜醋,紫米醋,酸角醋,白醋等。九儿觉得都各有各的口味,制作的方法也不同。
这道小吃千万不能放葱,抓一把葱放在碗头,糟了,吃不成了,这叫葱明反被葱明误!盐,酱油和味精是要放的,接下来就是放作料的手法了,不是什么好吃就越多越好,要恰到好处,先放后放是有讲究的。先放醋,再放酱油,然后辣椒油,辣椒和油都要放,不要只是放油,花椒油的用量不能太多,否则在整个食用过程感觉就像中风后的嘴,蒜油也要食量,放盐,味精和酱油根据个人口味,然后是放上香菜,韭菜和豆芽菜,在配一杯米凉虾。开吃!
九儿的口水都流在手稿上了,九儿也是大师梁老的铁粉。“梁”和“凉”同音,故自称“凉粉”。九儿粉梁先生,只因九儿是女儿身,妇道人家,说说做菜还可以,也不敢妄议国家大事,九儿边吃,边想到先生的一句话:中华民族“美哉泱泱乎,勤而不怨,忧而不困,思而不惧;广哉熙熙乎,乐而不淫,曲而有直”,这是中华民族特有之德性。也正是这种德行让中国人活的“理直气壮,虽颠沛流离,仍能浩浩荡荡地过日子”。就着这碗凉粉吃还真有滋味!
易经里有西南丧朋,东北得朋。彖曰:东北得朋,乃以类行,西南丧朋,亦终有庆。每个人都在寻找能懂自己的人或是能说说话的人,与其说在寻找知己,不如说在找回自己。那么,于我,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十年磨一剑,我本剑客,用十年的时间磨笔,也是一种修行。
再者,我也想试试能否开创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比如,各位看官都可以化身成九儿,禅师,甚至是先生本人,这样就可以有无限的版本,难说九儿这版还是最普通的一版。而且,我的阅历、年龄和悟性要写好禅宗,谈何容易,相信高手在民间。
在一百多年前,那个风起云涌的民国,那些忧国忧民的先生们,甚至随着他的躯体飘落异乡,不得魂归故土。在当时那个命运多舛的国家里,先生们是怎样来安放他们的灵魂?又如何来看待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亲,仁,信、忠......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困境,甚至是生离死别,心要如何面对风风雨雨,要如何放下心中的执念?
突然想起一首歌的歌词,歌名叫你是我的眼: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又是什么白?
人们说的........
另外,放在文章封面的照片就是:九先生,这是一张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照片,是疫情后第一次到校上课,在食堂等同事们吃饭时的自拍照,目光里有温柔和忧愁。
余生,文字修行,忠于写先生一人,忠于写中华文化,忠于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