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渊与心腹幕僚商议了一夜,完毕后,又把蒋项和鲁王他叫了来,三人密谈至赵广渊和蒋项要去上朝才罢了。
散朝后,赵广渊没离宫,而是去了御书房。
听人禀报,越王请见,至正帝还愣了愣。
等他进来,瞥他一眼,见他眼底全是黑青,有些错愕。“昨夜没睡好?”
“是。”赵广渊倒也直言不讳。
至正帝觉得有点奇了。每回散朝,他头都不回,宫里都不愿多呆上片刻,他不召见也不会进宫,一副万事不愿多理的样子。
前些日子,楚王争他陵瓜的功劳,他都没吭一声,今天却特特来请见,还一脸疲惫。
“缺银子了?”
“不缺。你另一个儿子可能缺得狠了。”
嗯?“谁?”
赵广渊没有回答,“听说三日后,户部会派遣官员至各地验收水利工程,请父皇恩准儿臣做为主监查官。”
主监查官?
至正帝定定地看他,脑子里却快速地翻起与此次相关的人事……
太子去年向户部要了八百万两银子!主事的也是太子一系的官员!
眉头皱了皱,“太子缺银子了?”
赵广渊没有回答。太子缺不缺银子的,与他无关,也不该由他来多嘴。他这父皇多疑,没得让他认为自己盯着太子。
至正帝见他抿嘴不说话,琢磨片刻,问他:“你查出什么了?为何要跟了去?”
这儿子不是一门心思只想着多赚些银子,好早日还了东盛典当行的欠债吗。心思开始放在朝政上了?太子惹到他了?
又想起收到的密报,前些日子,他府里的那个林姓小子失踪确是太子所为。
也就明白了。心里也就去了一些猜疑。
“朕会派人跟了去。”
“谁?”
至正帝没想过这事,一时也回答不上。只说会好好挑选主监查官人选。
赵广渊看向他,“十一年前,百官弹骇我皇兄救灾不力,监守自盗,至赈灾银失窃,手底下官员还念墨,又使灾民伤亡无数,我皇兄因此命殒。”
至正帝听他谈及旧事,听得呆住。
赵广渊嘴角讥讽,“我想知道,如果旧事从来,你当如何?”
旧事从来?“你是说太子贪墨?贪的还是水利工程的银子?”至正帝眉头皱得死紧。
“我只问你又当如何?”
至正帝很是烦躁。十一年前,他已经损失了一名优秀的储君,现在又要失去另一位了?
他年纪大了,再不复当年的雄心壮志,也经受不住动荡了。
只想到他死时,史官能在史书上,给他留个好的评价。他连废两个储君,不是储君的问题,后人只会说他择人的眼光不行。
至正帝头疼地揉了揉额头,那这事他更不能让老七当主监查官了。
但他会派人秘密前往调查。
“当年,朕并没有真的想废了你皇兄,甚至要他的命……”
“可他却还是死了。连他家中的几个孩子都未能幸免于难。”
赵广渊陷入回忆,“我记得当年的炙儿你很是喜欢,常把他带在身边,可他还是死在火场里。”
至正帝目露伤怀之色,老七这是在骂他连炙儿都护不住。
“不仅是炙儿,连我抢出来的炎儿,还在襁褓中的炎儿,送进宫,妄想得你的庇护,可最后也死了。”
至正帝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可最后,又闭上了。
他能说什么,炙儿他护不住,炎儿他也没能护住。
这些年他时常想起那两个孩子,他不是不难过的。都说他想斩草除根,可他还不至于连两个孩子都对付不了。斩什么草除什么根,那也是留着他血脉的孙儿。
赵广渊没有理会他的情绪,又兀自说道:“当年压倒我皇兄的,除了一家人死绝了,他心灰意冷不想活了,还有就是灾区百姓确实因他底下官员疏忽,死伤无数。他深感愧疚。”
那样的愧疚日夜琢磨着他,他是那样一个仁心仁术之人,视民如子,以至愧不能受。
赵广渊眼中泛酸,低头眨去泪意。
至正帝看了心里也不好受。
但有些事他不能承认,一承认,史官和后人就会说他无能。
“那你更该与太子亲厚一些,将来,朕会留遗旨给他,让他为你皇兄平反昭雪。”
这件事只能由下一任皇帝来做,他不能自打自己的脸。
赵广渊心里冷哼,敛去心头的酸意。
“我皇兄爱民如子,是不可能会看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我禀承他的遗志,想为他做这件事。”
看向至正帝,“还是你想看着大坝决堤,无数百姓葬身于无情流水?无数家庭破碎,上京乞讨?”
上京乞讨?至正帝打了个哆嗦。
思虑半晌,也不知是想到过去的旧事,还是看到赵广渊噙着泪的坚持,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还请皇上对外就说是我犯了错,你贬我到皇陵思过。我并不打算跟户部官员一起。”
至正帝一听,立刻就准了。暗地里更好。他也不想老七查到什么,到时候回京城搅风搅雨,到时让他为难。
见他准了,赵广渊又道:“还请皇上给儿臣一个便宜行事的秘旨。”
至正帝眉头皱了起来。
赵广渊直视着他,辩称道:“皇上是觉得凭我如今的地位,能指挥得动太子手下的官员?还是说太子手底下的官员能听我的?还是说太子见我要查他,能给我敞开大门,予我方便?”
至正帝一想,说得很是在理,便给了他一道秘旨。
得了秘旨,赵广渊揣进怀里,头也不回地就出了宫。
他不用担心消息会泄露,他那好父皇比他还想瞒着此事。
得了秘旨,赵广渊见过一众幕僚,又去见了鲁王,与他亮了亮手中的秘旨,鲁王拿过看了一眼,放下心来。
“你多带些人,且要秘密行事。万一给太子知道……”只怕太子要斩草除根。“我手里还有一些人,都予你使唤。单家在各地也有商铺,你可寻他们帮助。”
赵广渊点头,“皇兄放心,我会小心的。”
散朝后,赵广渊没离宫,而是去了御书房。
听人禀报,越王请见,至正帝还愣了愣。
等他进来,瞥他一眼,见他眼底全是黑青,有些错愕。“昨夜没睡好?”
“是。”赵广渊倒也直言不讳。
至正帝觉得有点奇了。每回散朝,他头都不回,宫里都不愿多呆上片刻,他不召见也不会进宫,一副万事不愿多理的样子。
前些日子,楚王争他陵瓜的功劳,他都没吭一声,今天却特特来请见,还一脸疲惫。
“缺银子了?”
“不缺。你另一个儿子可能缺得狠了。”
嗯?“谁?”
赵广渊没有回答,“听说三日后,户部会派遣官员至各地验收水利工程,请父皇恩准儿臣做为主监查官。”
主监查官?
至正帝定定地看他,脑子里却快速地翻起与此次相关的人事……
太子去年向户部要了八百万两银子!主事的也是太子一系的官员!
眉头皱了皱,“太子缺银子了?”
赵广渊没有回答。太子缺不缺银子的,与他无关,也不该由他来多嘴。他这父皇多疑,没得让他认为自己盯着太子。
至正帝见他抿嘴不说话,琢磨片刻,问他:“你查出什么了?为何要跟了去?”
这儿子不是一门心思只想着多赚些银子,好早日还了东盛典当行的欠债吗。心思开始放在朝政上了?太子惹到他了?
又想起收到的密报,前些日子,他府里的那个林姓小子失踪确是太子所为。
也就明白了。心里也就去了一些猜疑。
“朕会派人跟了去。”
“谁?”
至正帝没想过这事,一时也回答不上。只说会好好挑选主监查官人选。
赵广渊看向他,“十一年前,百官弹骇我皇兄救灾不力,监守自盗,至赈灾银失窃,手底下官员还念墨,又使灾民伤亡无数,我皇兄因此命殒。”
至正帝听他谈及旧事,听得呆住。
赵广渊嘴角讥讽,“我想知道,如果旧事从来,你当如何?”
旧事从来?“你是说太子贪墨?贪的还是水利工程的银子?”至正帝眉头皱得死紧。
“我只问你又当如何?”
至正帝很是烦躁。十一年前,他已经损失了一名优秀的储君,现在又要失去另一位了?
他年纪大了,再不复当年的雄心壮志,也经受不住动荡了。
只想到他死时,史官能在史书上,给他留个好的评价。他连废两个储君,不是储君的问题,后人只会说他择人的眼光不行。
至正帝头疼地揉了揉额头,那这事他更不能让老七当主监查官了。
但他会派人秘密前往调查。
“当年,朕并没有真的想废了你皇兄,甚至要他的命……”
“可他却还是死了。连他家中的几个孩子都未能幸免于难。”
赵广渊陷入回忆,“我记得当年的炙儿你很是喜欢,常把他带在身边,可他还是死在火场里。”
至正帝目露伤怀之色,老七这是在骂他连炙儿都护不住。
“不仅是炙儿,连我抢出来的炎儿,还在襁褓中的炎儿,送进宫,妄想得你的庇护,可最后也死了。”
至正帝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可最后,又闭上了。
他能说什么,炙儿他护不住,炎儿他也没能护住。
这些年他时常想起那两个孩子,他不是不难过的。都说他想斩草除根,可他还不至于连两个孩子都对付不了。斩什么草除什么根,那也是留着他血脉的孙儿。
赵广渊没有理会他的情绪,又兀自说道:“当年压倒我皇兄的,除了一家人死绝了,他心灰意冷不想活了,还有就是灾区百姓确实因他底下官员疏忽,死伤无数。他深感愧疚。”
那样的愧疚日夜琢磨着他,他是那样一个仁心仁术之人,视民如子,以至愧不能受。
赵广渊眼中泛酸,低头眨去泪意。
至正帝看了心里也不好受。
但有些事他不能承认,一承认,史官和后人就会说他无能。
“那你更该与太子亲厚一些,将来,朕会留遗旨给他,让他为你皇兄平反昭雪。”
这件事只能由下一任皇帝来做,他不能自打自己的脸。
赵广渊心里冷哼,敛去心头的酸意。
“我皇兄爱民如子,是不可能会看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我禀承他的遗志,想为他做这件事。”
看向至正帝,“还是你想看着大坝决堤,无数百姓葬身于无情流水?无数家庭破碎,上京乞讨?”
上京乞讨?至正帝打了个哆嗦。
思虑半晌,也不知是想到过去的旧事,还是看到赵广渊噙着泪的坚持,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还请皇上对外就说是我犯了错,你贬我到皇陵思过。我并不打算跟户部官员一起。”
至正帝一听,立刻就准了。暗地里更好。他也不想老七查到什么,到时候回京城搅风搅雨,到时让他为难。
见他准了,赵广渊又道:“还请皇上给儿臣一个便宜行事的秘旨。”
至正帝眉头皱了起来。
赵广渊直视着他,辩称道:“皇上是觉得凭我如今的地位,能指挥得动太子手下的官员?还是说太子手底下的官员能听我的?还是说太子见我要查他,能给我敞开大门,予我方便?”
至正帝一想,说得很是在理,便给了他一道秘旨。
得了秘旨,赵广渊揣进怀里,头也不回地就出了宫。
他不用担心消息会泄露,他那好父皇比他还想瞒着此事。
得了秘旨,赵广渊见过一众幕僚,又去见了鲁王,与他亮了亮手中的秘旨,鲁王拿过看了一眼,放下心来。
“你多带些人,且要秘密行事。万一给太子知道……”只怕太子要斩草除根。“我手里还有一些人,都予你使唤。单家在各地也有商铺,你可寻他们帮助。”
赵广渊点头,“皇兄放心,我会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