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读一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导读: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范仲淹生于中国封建社会之成熟的北宋,一生四起四落,历经宦海风波,也悟透了一个为政、为官的道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已经暗含了现代人所说的“舍己为公、无私奉献”。这个“忧”字包括:忧君(上级)、忧民、忧政。他犯言直谏,“敢与天子争是非”,又体察民情,主持“庆历新政”改革,实践了自己的为政思想。这句名言也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请读一读林觉民的《与妻书》
导读:作者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闽侯人,黄花岗72烈士之一。这是广州起义前三天,他在一块白布上写给妻子的绝笔书。他同时还有一封给父亲的短信:“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起义失败后有人将这两信塞进林家门缝。《与妻书》手稿现存福建省博物馆。
这是一篇大爱之文。一,作者为近代人物,已超越他之前所有忠君、报国、安邦、治民的封建志士仁人,开始向封建制度宣战:“今日之中国无地无时不可以死!能忍之呼?”二,提出“牺牲吾身为天下永谋福利”。起义前他已抱定必死的决心,在这封绝笔书中反复剖析小我与大我、爱情与爱国的关系,血泪俱下,大气磅礴。黄花岗72烈士名垂千古,但其事迹大多湮灭无考,幸有作者为后人留下这篇文字,让我们能一窥辛亥志士的心灵与风貌。这是一面辛亥革命的文学丰碑。今天拜读雄文仍热血沸腾,可知前仆后继,历史演进之艰难。烈士义举大有补于全国同胞,烈士雄文大有补于我中华青史。
导读: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范仲淹生于中国封建社会之成熟的北宋,一生四起四落,历经宦海风波,也悟透了一个为政、为官的道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已经暗含了现代人所说的“舍己为公、无私奉献”。这个“忧”字包括:忧君(上级)、忧民、忧政。他犯言直谏,“敢与天子争是非”,又体察民情,主持“庆历新政”改革,实践了自己的为政思想。这句名言也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请读一读林觉民的《与妻书》
导读:作者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闽侯人,黄花岗72烈士之一。这是广州起义前三天,他在一块白布上写给妻子的绝笔书。他同时还有一封给父亲的短信:“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起义失败后有人将这两信塞进林家门缝。《与妻书》手稿现存福建省博物馆。
这是一篇大爱之文。一,作者为近代人物,已超越他之前所有忠君、报国、安邦、治民的封建志士仁人,开始向封建制度宣战:“今日之中国无地无时不可以死!能忍之呼?”二,提出“牺牲吾身为天下永谋福利”。起义前他已抱定必死的决心,在这封绝笔书中反复剖析小我与大我、爱情与爱国的关系,血泪俱下,大气磅礴。黄花岗72烈士名垂千古,但其事迹大多湮灭无考,幸有作者为后人留下这篇文字,让我们能一窥辛亥志士的心灵与风貌。这是一面辛亥革命的文学丰碑。今天拜读雄文仍热血沸腾,可知前仆后继,历史演进之艰难。烈士义举大有补于全国同胞,烈士雄文大有补于我中华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