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章节或许不会如所有人预期那么深入。
因为时至如今,我都觉得丁先生并没有把我当做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所以我觉得自己不应该,也没能力透露更多关于丁先生这个行当的内幕。
虽然之后我因为这个丁姓老头,经历了很多神秘事件,但更多时候他都只是站在提供地点和有限信息的角度,让我和我的朋友自己去深入探查。
毕竟丁先生已经是个花甲之年的老头,而我,仍然是那个喜好骑行,对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好奇的的浪荡人。
丁先生第一次参与和我一起深入哀牢山腹地的经历,就是因为我和阿生作死探访s村之后,一直摆脱不了那些姑且称之为冤魂缠身的破事。
但是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我的运气非常不好,这或许是我太过敏感,又或许是接触了太多超自然的东西。
所以我在这里要重申的是,这个世上有太多太多超出科学认知的存在,除了心存敬畏,最好避而远之。
实在抵抗不了自己的好奇心,那就关好门窗,盖好被子,打开手机。
因为那些不该去的地方,不该看的东西,不该听的声音,不该做的事——听我讲述就好。
隔着屏幕,始终不太会受到影响。
而我,我已经认命了,再倒霉,大概也就这样了。
说回我把丁先生邀请回我在县城的家里,泡了茶水,上了香烟和糕点,然后将我和阿生探秘s村之后,一系列的后遗症讲给他听了之后。
丁先生听我说完后,并没有给我什么明示,只是神色稍显凝重,不断用自制的药油擦着伤残了的左手关节,发出非常刺鼻的味道。
然后恰好丁先生乘坐的客运车师傅就打来了电话,说已经凑够了乘客,而丁先生的一些农药和种子都在车上。
没办法,急匆匆的骑车把丁先生送到停车场之后,我回到了家里,满屋子那种草药熬制的精油味还没有散去,我突然觉得我该给阿生打个电话……
三天之后,我和阿生去到了那个叫做岭岗村的地方。
那里是丁先生的家。
沿着被林区的伐木车轧得坑坑凹凹的乡村公路到达岭岗时,已经是黄昏时分,找到了一个当地人领路,我们穿过一片核桃林,那位当地人弟兄说,这片林子就是丁先生的,他无儿无女,也就依靠着这片经济林木讨生活。
所以我曾经一度以为的,阴阳风水先生仰仗着自己的秘技可以衣食无忧,甚至收入不菲,大概只存在于影视作品或者其它地方。
我在我所生活的家乡,一个地处哀牢山山系深处的十八线小城,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干这行的日子过的滋润。
而且很奇怪的是从事这类职业的所谓“先生”们,大都肢体残缺,晚景凄凉。
我想这大概从“鲁班书”里可以找到答案。但这并不是我所擅长或是能够理解的领域,所以我也不想过多赘述。
我能做的,只有探索和发现,却不一定能有答案。
这也正是我约上阿生来找丁先生的原因。
穿过那片枝杈灰白的核桃林之后,再走一段小路,跨过一条阴凉的山涧,隐隐约约就能看到一间黄墙黑瓦的小房子。
领路人指着小房子说,那里就是丁先生的家了,让我们自己去就行,他不想“克”(云南方言,等同——去)了。
这让我感觉丁先生在当地人缘并不是很好。
我和阿生走近了那间土墼垒成的瓦房之后,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单家独户,连门都不锁的房屋。
而且实在是太过破败,一道十来公分宽的裂缝从屋顶一直开裂到地面,连灶台都被一分为二。
凹凸不平的泥土地面上有个烧柴的火塘子,一个铁三角上歪歪斜斜的放着一口把手用面条纸裹着的锣锅,旁边还有一个断了提手的铜壶。
灶房旁边用一道篾片简单的做个门,隔出了一个睡房,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边有一张扯着蚊帐的床,还有一套七八十年代公社里使用的老式桌椅。
整间瓦房就那么破破烂烂的,在夕阳西下的风里摇摇欲坠。
我和阿生在丁先生的破屋前抽烟聊天,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也不见丁先生的身影。
期间阿生按捺不住性子,房前屋后,甚至跑到门前的山梁上吼了几嗓子,也都没有任何回应。
直到暮色临近,西北方的小路上,才慢腾腾的蹒跚走来一个人影,干干瘪瘪,吃力的用一只白糖口袋扛着些什么东西。
走近之后,正是丁先生。
丁先生显然对我们的造访有些出乎意料,又有几分惊喜,在接过我手上的烟酒之后,往火塘子里添了几根干松枝,吹了几下,火焰掺和着青烟就升腾起来,然后把铜壶放上铁三角,给我们烤茶吃。
喝了两杯茶水,在我们的询问后,丁先生边拍了拍背回来的一袋米面香油,边有些洋洋自得的说,他是到邻村给一家人解决事情去了。
联想到当年s村的种种,我很快就明白他所说的“解决事情”指的是什么。
该死的好奇心又如同火塘子里的火叶子,燃烧旺盛起来。
“丁先生去办的是什么事?”
没等我开口,阿生已经迫不及待的问了出来。
果然是我趣味相投的兄弟。
“嗯……”丁先生边用一个葫芦瓢往铜壶里加水,边有些卖关子的开口问道“你俩有没有听说过舔婆娘?”
“舌头一尺多长那个……东西?”
听丁先生说起这个“舔婆娘”我的记忆立马回到了小时候——那是一段留下了无数童年阴影的时光,在无数个黑灯瞎火的夜晚,我跟着我的母亲,被围在一群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中间,听闻了太多山村诡事。
而这个“舔婆娘”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
而今晚,在岭岗村一间破败的土墼房里,丁先生将为我讲述有关于这个怪物的亲身见闻……
因为时至如今,我都觉得丁先生并没有把我当做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所以我觉得自己不应该,也没能力透露更多关于丁先生这个行当的内幕。
虽然之后我因为这个丁姓老头,经历了很多神秘事件,但更多时候他都只是站在提供地点和有限信息的角度,让我和我的朋友自己去深入探查。
毕竟丁先生已经是个花甲之年的老头,而我,仍然是那个喜好骑行,对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好奇的的浪荡人。
丁先生第一次参与和我一起深入哀牢山腹地的经历,就是因为我和阿生作死探访s村之后,一直摆脱不了那些姑且称之为冤魂缠身的破事。
但是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我的运气非常不好,这或许是我太过敏感,又或许是接触了太多超自然的东西。
所以我在这里要重申的是,这个世上有太多太多超出科学认知的存在,除了心存敬畏,最好避而远之。
实在抵抗不了自己的好奇心,那就关好门窗,盖好被子,打开手机。
因为那些不该去的地方,不该看的东西,不该听的声音,不该做的事——听我讲述就好。
隔着屏幕,始终不太会受到影响。
而我,我已经认命了,再倒霉,大概也就这样了。
说回我把丁先生邀请回我在县城的家里,泡了茶水,上了香烟和糕点,然后将我和阿生探秘s村之后,一系列的后遗症讲给他听了之后。
丁先生听我说完后,并没有给我什么明示,只是神色稍显凝重,不断用自制的药油擦着伤残了的左手关节,发出非常刺鼻的味道。
然后恰好丁先生乘坐的客运车师傅就打来了电话,说已经凑够了乘客,而丁先生的一些农药和种子都在车上。
没办法,急匆匆的骑车把丁先生送到停车场之后,我回到了家里,满屋子那种草药熬制的精油味还没有散去,我突然觉得我该给阿生打个电话……
三天之后,我和阿生去到了那个叫做岭岗村的地方。
那里是丁先生的家。
沿着被林区的伐木车轧得坑坑凹凹的乡村公路到达岭岗时,已经是黄昏时分,找到了一个当地人领路,我们穿过一片核桃林,那位当地人弟兄说,这片林子就是丁先生的,他无儿无女,也就依靠着这片经济林木讨生活。
所以我曾经一度以为的,阴阳风水先生仰仗着自己的秘技可以衣食无忧,甚至收入不菲,大概只存在于影视作品或者其它地方。
我在我所生活的家乡,一个地处哀牢山山系深处的十八线小城,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干这行的日子过的滋润。
而且很奇怪的是从事这类职业的所谓“先生”们,大都肢体残缺,晚景凄凉。
我想这大概从“鲁班书”里可以找到答案。但这并不是我所擅长或是能够理解的领域,所以我也不想过多赘述。
我能做的,只有探索和发现,却不一定能有答案。
这也正是我约上阿生来找丁先生的原因。
穿过那片枝杈灰白的核桃林之后,再走一段小路,跨过一条阴凉的山涧,隐隐约约就能看到一间黄墙黑瓦的小房子。
领路人指着小房子说,那里就是丁先生的家了,让我们自己去就行,他不想“克”(云南方言,等同——去)了。
这让我感觉丁先生在当地人缘并不是很好。
我和阿生走近了那间土墼垒成的瓦房之后,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单家独户,连门都不锁的房屋。
而且实在是太过破败,一道十来公分宽的裂缝从屋顶一直开裂到地面,连灶台都被一分为二。
凹凸不平的泥土地面上有个烧柴的火塘子,一个铁三角上歪歪斜斜的放着一口把手用面条纸裹着的锣锅,旁边还有一个断了提手的铜壶。
灶房旁边用一道篾片简单的做个门,隔出了一个睡房,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边有一张扯着蚊帐的床,还有一套七八十年代公社里使用的老式桌椅。
整间瓦房就那么破破烂烂的,在夕阳西下的风里摇摇欲坠。
我和阿生在丁先生的破屋前抽烟聊天,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也不见丁先生的身影。
期间阿生按捺不住性子,房前屋后,甚至跑到门前的山梁上吼了几嗓子,也都没有任何回应。
直到暮色临近,西北方的小路上,才慢腾腾的蹒跚走来一个人影,干干瘪瘪,吃力的用一只白糖口袋扛着些什么东西。
走近之后,正是丁先生。
丁先生显然对我们的造访有些出乎意料,又有几分惊喜,在接过我手上的烟酒之后,往火塘子里添了几根干松枝,吹了几下,火焰掺和着青烟就升腾起来,然后把铜壶放上铁三角,给我们烤茶吃。
喝了两杯茶水,在我们的询问后,丁先生边拍了拍背回来的一袋米面香油,边有些洋洋自得的说,他是到邻村给一家人解决事情去了。
联想到当年s村的种种,我很快就明白他所说的“解决事情”指的是什么。
该死的好奇心又如同火塘子里的火叶子,燃烧旺盛起来。
“丁先生去办的是什么事?”
没等我开口,阿生已经迫不及待的问了出来。
果然是我趣味相投的兄弟。
“嗯……”丁先生边用一个葫芦瓢往铜壶里加水,边有些卖关子的开口问道“你俩有没有听说过舔婆娘?”
“舌头一尺多长那个……东西?”
听丁先生说起这个“舔婆娘”我的记忆立马回到了小时候——那是一段留下了无数童年阴影的时光,在无数个黑灯瞎火的夜晚,我跟着我的母亲,被围在一群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中间,听闻了太多山村诡事。
而这个“舔婆娘”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
而今晚,在岭岗村一间破败的土墼房里,丁先生将为我讲述有关于这个怪物的亲身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