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
“额啊……”
三月下旬,伴随着喊杀声在河北平原上响起,八千汉军步卒此刻正围在坚固的城池三面,从三面发起进攻。
东面城墙已经被炸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不断有汉军兵卒涌入其中。
口子两旁的马道上,不断有卢龙军的将士以弓弩、檑木、滚石等物来阻碍汉军,汉军之中神射手则躲在军阵中,不断面突招呼。
他们所射箭矢大多命中,马道上的卢龙兵卒不是被射穿喉管、就是面部中箭,直接栽倒。
饶是如此,卢龙军的兵卒却依旧能用石脂和火油来袭击涌入城内的汉军。
哪怕汉军意志坚定,但终究是血肉之躯。
滚烫的火油浇在身上,仍旧会发出凄厉的惨叫声,看得人不忍直视。
好在随着汉军不断涌入城内,马道上的卢龙军也渐渐分身乏术。
“俺投降!俺投降!别杀俺!”
“俺也投降,俺不是自愿当兵的!”
“投降的纷纷丢下兵器,蹲在地上;凡是站着的,尽数视作叛军!!”
“杀……”
马道上,那些被征募不足月余的卢龙新卒纷纷投降,他们没有通过卢龙镇得到什么家产,没有必要像镇兵们那样死战。
眼见汉军势如破竹,他们果断抛下兵器投降。
在他们投降后,城内本就不多的镇兵们,很快便被汉军俘虏或格杀。
当城楼上的卢龙旌旗落下,转而升起汉军旌旗与三辰旗的时候,作为卢龙南大门的河间城也彻底落到了汉军手中。
“啐……”
战火渐渐熄灭,被俘的降兵们开始在汉军监督下打扫战场,而马蹄声也从城外由远到近的响起。
马背上的王建带着王郅、刘建锋等十余名将领走入城内,见到那些卢龙军的残肢断臂时,王郅忍不住啐了口。
王建瞥了眼他,并未说什么,而旁边的刘建锋则是陪笑道:
“王都尉率领我们收复了瀛洲,想来收复北边的莫州也不过十天半个月罢了。”
“此役过后,王都尉最差也该擢升节帅,甚至擢升都督了……”
刘建锋与马殷等人,本属于秦宗权麾下,后来在伊阙之战中临阵反戈投降杨复光后,又追随杨复光和汉军交战,最后不敌撤往武牢关。
再后来杨复光等人投降,刘建锋等人部众被遣散为农,而他们这些将领则是被闲置起来,经过挑选后,从队正、伙长或普通兵卒重新做起。
由于过去半年多时间里战况激烈,有才干的人便能得到擢升,诸如马殷、刘建锋等人都属于其中之一。
刘建锋如今担任军中别将,也算是汉军之中地位不低的中流砥柱了。
毕竟整个汉军也不过区区二百位别将,比他地位高的将领也只有七十多人罢了。
“行哥自然能擢升!”
眼见刘建锋如此,自中原便跟随王建东征西讨的王郅也骄傲开口,仿佛得到擢升的是他,而非王建。
王建还未开口,刘建锋却看向左右,眼见街道坊墙上不断出现好奇的百姓观察,他突然道:
“都尉,殿下距离收复河北全境也不过几个月时间,这河北若是收复了,南边那群人不过是土鸡瓦犬,只有高骈足以称道。”
“您说殿下心里现在在想什么,是收复河北后如何治理,还是准备南下收拾江北三镇?”
刘建锋旁敲侧击的试探王建,王建对此却搪塞道:“殿下要如何,那是殿下该想的,某等只需要听从军令便是。”
“对对对……”刘建锋陪笑回应,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只是他将话题挑起后,旁边的王郅却突然说道:“殿下若是收复了河北,肯定就应该称帝了吧,某看书上都是这么……”
他话音还未落下,便见王建突然勒马驻足,脸色凝重的呵斥王郅:“不要管军令以外的事情!”
“是、是……”王郅被吓了一跳,他还未曾见过王建这般严肃的模样。
王建也知道王郅脾性,故此目光看向刘建锋,却见刘建锋依旧在陪笑。
见他如此,王建目光扫视众人,直到众人纷纷低下头去,他才继续说道:
“某等只管打仗,若是某继续在军中听到这些事情,那就不要怪某将汝等调往偏僻之处。”
“末将领命!”
如今正是立功的时候,若是真的被调到偏僻之处,错过了这几次立功的机会,那影响的可是一辈子。
众将不敢怠慢,纷纷点头应下,而王郅也自然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跟在王建身后,看着他与刘建锋等人商量好了如何进攻莫州的事宜,随后便在王建解散众人时,准备跟着离去。
“王郅你留下。”
王建单独将王郅留下,这让王郅有些忐忑,而众将则是加快了脚步。
“行哥……”
王郅有些尴尬的走到王建面前,显得有些畏畏缩缩。
王建见他如此,当即抬手捶了他肩头一拳,却并未用力。
“日后说话注意些,莫要让人煽动驱使了。”
王建提醒着他,并在他抬头露出不解的目光时继续说道:
“你我当初当兵,皆因吃不饱饭,只能干那偷盗的活计。”
“后来侥幸得到汉军挑选入伍,拼死拼活才坐到了如今的位置。”
“你我所求的富贵,距离我们已经很近,没有必要节外生枝,更没有必要贪功冒进。”
“殿下是否称帝的事情,轮不到我们冒头,几位都督和宰相都还没开口,你我什么地位也配开口谈及这件事?”
“行哥、某……”王郅想要开口解释,王建却抬头打断他,继续说道:
“劝进这件事,一定要有人冒头,我们才能选择随从,必须先有人做了,我们才能跟上。”
“稍后你回去,先派快马将捷报送往新昌,此外传令三军,明日拔营北上莫州,五日内攻破莫州诸县。”
“是!”王郅点了点头。
见他如此,王建拍拍他肩膀:“行了,下去吧。”
“行哥,那某走了。”
王郅试探开口,见王建点头才转身离开了衙门。
瞧着他背影,王建则是站在原地沉思。
自邺城之战刘继隆全歼六万河北联军后,军中对劝进称帝之事的讨论便多了起来。
不仅如此,王建也接到了不少试探他态度的书信,对此他都想办法搪塞了过去。
只是一直搪塞也不是事,王建在陇右接受兵卒扫盲教育的那半年多时间里,从他们学习的手册中了解到两个道理。
一个是不做出头鸟,第二个是不做墙头草。
没有足够的实力就去当出头鸟,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身死道消。
墙头草看似安全,实际上却开罪左右,事后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上台后肯定会先对付敌对派,然后再收拾墙头草。
如今的朝廷内部有多股势力,分别是:河陇派、关西派、旧臣派。
河陇派无非就是最开始跟随刘继隆,以及昔日归义军内部的那群人。
关西派则是指诸如张武、安破胡、王重荣等关内、陇东战场投降之人,王建自己也属于其中一员,但地位并不算高。
旧臣派则是王式、刘瞻、萧沟等因为唐廷而归顺刘继隆的人。
三方势力中,自然是河陇派实力最强,关西派虽然也被划分派别,但实际上关西派都是河陇派提拔起来的。
正因如此,河陇派基本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只有刘继隆能压制他们。
不仅如此,河陇派由于从军较早,许多将领都已经年迈,所以真要说谁最想劝进,无疑是河陇派的那群人。
王建要做的,就是等河陇派的人表态后,他随从表态就足够。
这么做,他有功劳,却又不承担较大风险,稳赚不赔。
想到这里,王建转身回到了正堂的位置上,准备谋划攻打莫州诸县。
与此同时,刘继隆在邺城全歼河北六万联军的消息,也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扩散。
关西、关东从官吏到百姓,都知道了河北的情况,也都知道盘踞河北上百年的河朔三镇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讨论刘继隆何时更进一步的人越来越多,哪怕紫薇城内的李佾都有所听闻。
这些讨论,让李佾渐渐升起了不安,尤其是经历过韦昭度的那件事情后,他现在可谓惊弓之鸟,生怕刘继隆误会后找自己算账。
在这样的坍塌下,李佾主动召见了萧沟、刘瞻、豆卢瑑、裴澈、皮日休、韦庄等人。
“河北之事,想来诸位爱卿已经听闻,而京中流言,不知诸卿是否知晓?”
贞观殿内,李佾站在龙案背后,神色焦虑地询问起萧沟等六名官员。
面对李佾的担心,萧沟持着笏板躬身行礼道:“陛下无需担心,些许流言动摇不了汉王心意。”
“可朕、朕……”李佾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怕自己说出什么不对的话,被四周宦官听到后禀告杨公庆与张瑛。
刘瞻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对其安抚道:“陛下若是担心,不如召同昌公主入宫,询问公主看看汉王态度。”
“好!”李佾早就有这种想法,但他自己主动说出来会遭到张瑛等人不喜,所以才将话题留给了刘瞻他们说出。
如今刘瞻他们主动提出,他也自然可以顺坡下驴,借题发挥了。
二人说罢,李佾便看向不远处的宦官,吩咐道:“召同昌公主入宫。”
“奴婢领命……”宦官恭敬应下,但众人都知道宫内宦官是什么成分,没有人敢节外生枝。
六名官员中,豆卢瑑与裴澈这两人尤其沉默,而李佾召他们来,也主要是想试探试探二人。
韦昭度的事情过后,他便主动去翻找去了南衙送来的奏表,其中豆卢瑑与裴澈是岁初从关西调来的。
与他们一同调来的,还有许多遗留在长安的旧臣。
随着他们被调至洛阳,长安那边基本已经成为了关西官员的地盘,而唐廷旧臣都被安置到了洛阳。
韦昭度等人的变化,似乎就是从豆卢瑑等人调到洛阳开始的。
李佾虽然不敢确定,但他还是想着试探试探,同时当着二人面表态。
李佾虽然不过十六岁,但他作为太子监国的那两年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时局如此,唯有兵权能支撑起人的脊梁,而他李佾毫无疑问没有兵权,甚至连支持他的兵卒都没有。
没有兵权,哪怕朝中有数百官员支持他,那又如何?
当初招提寺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他阿耶虽是皇帝,他虽是太子,可那又如何?
最后还不是被一群没卵的宦官给呼来喝去,宛若傀儡那般。
受宦官操控和受刘继隆操控,这对于李佾来说没有区别。
宦官还要方方面面的掣肘自己,而刘继隆却做个甩手掌柜,任凭他玩闹。
纵使李佾也知道,刘继隆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玩物丧志,可他却根本抵挡不了。
每年三十万贯的内廷拨给,这对于不需要修建亭台楼阁的李佾来说,可以让他玩出许多花样。
大唐已经如此,他只想在倾覆前好好寻乐,况且只有他寻乐,才能让刘继隆安心。
这些臣工见到自己这般模样,想来也不会继续推着自己,妄图重振大唐了。
李佾这般想着,随后眼见目的达到,便摆手不耐烦道:“既是如此,诸卿便退下吧,朕稍后还需要前往圆璧城打马球,便不久留了。”
“臣等告退……”
群臣见状心底叹气,面上却依旧恭敬退出殿去。
待到众人彻底离开贞观殿,刘瞻与皮日休、韦庄等人便纷纷赶往南衙处理政务,而萧沟则是刻意走到最后。
与他一样放慢脚步的,还有此前沉默寡言的豆卢瑑和裴澈。
三人脚步放慢,最后并排一处,心照不宣。
“汉王在外征战,你们这么做,是给了那群武夫机会。”
萧沟压低声音说着,从他当初得知韦昭度的事情开始,他便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豆卢瑑和裴澈身上。
当初他们在长安时,便一起给朝廷传递消息,哪怕后来他成为宰相,也在负责与长安的情报联系。
这样的合作,直到刘继隆入洛结束,而他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不曾想豆卢瑑和裴澈还在继续。
面对萧沟的质问,豆卢瑑与裴澈满脸诧异:“萧相这是在说什么?”
二人模样不是伪装,可萧沟实在是太熟悉二人了。
他敢肯定,韦昭度的事情就是二人策划的,只是他不知道二人身后到底有多少人。
“萧相不妨说的直白些,某实在不清楚萧相所说之事。”
“某亦是如此……”
二人反问萧沟,萧沟却不敢太过直白,因为他若是把事情直白说出来,那就说明他知道这件事。
知道却不禀告,这无异于参与到了谋逆之中,届时萧沟只能越陷越深,而豆卢瑑和裴澈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哼,言尽于此,汝等自己斟酌吧!”
萧沟脸色青白,他不敢挑明,只能拂袖而去。
二人见他离去,脸色渐渐从疑惑变得严肃,裴澈看向豆卢瑑:“他是否会……”
“不会,萧沟此人虽有忠义,然心中胆怯,他不敢做,只能看着我们做,但通禀这种事情,他却不敢。”
“不过他说的也对,关西的那群武夫不好对付,这几日张瑛查的很紧,最近还是安分些好。”
“嗯!”裴澈颔首应下,紧接着二人脚步加快走出宫去。
只是他们的反应,都被暗处观察的宦官所察觉,宦官们很快便把此事禀告给了杨公庆。
坐在偏殿内的杨公庆听后,下意识看向了坐在主位的张瑛。
“张将军,此事该如何处置,现在就抓人吗?”
杨公庆想的很简单,趁此机会抓住这些对刘继隆不利的人,自己肯定能得到好处。
对此,张瑛反倒保守许多,摇头道:“现在动手,无异于打草惊蛇。”
“派人盯着他们的府邸,看看他们平日都与哪些人接触,那些人又与什么人接触过,通统计下来。”
“此事你们尽管去查,某会派人亲自将此事告诉殿下的。”
“是……”杨公庆颔首应下,随后张瑛便当着他的面写了份手书,并派人送往了幽州。
与此同时,安破胡率军收复澶州全境,身为魏博节度使的乐彦祯只剩魏博二州,魏博的军队根本不敢出城。
三月二十七日,安破胡进攻魏州,同时派兵护送运载火药与粮食的漕船北上。
四月初二,随着洛阳的快马与漕船先后进入幽州境内。
得知消息后,刘继隆旋即派兵前去接应漕船,数万石粮食与五万斤火药运抵前线。
“让张瑛盯紧,把有关联的人都记下,暂时不需要处置,等吾回长安再说。”
新昌县衙内,刘继隆将张瑛所写手书看完后,随即将手书焚毁,同时吩咐起了斛斯光。
斛斯光虽然不知道信中内容是什么,但也隐隐能够猜到,所以他忍不住开口询问。
“殿下,这群人在如此关键时刻还在用手段,此役过后,定要将他们尽数牵连打尽。”
斛斯光的想法,其实也就是河陇派的想法,但刘继隆却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就动手。
朝中数百旧臣,牵连的家族分布天南地北。
若是刘继隆现在就出手收拾,那南方的那些世家豪强必然会竭力抵抗他,而且也会让还不算太平的北方继续动荡。
正因如此,这些人的罪证他要留着,等到天下一统,地方安定的时候,就是他撕破脸皮的时候了。
“窸窸窣窣……”
忽的,衙门外甲片声响起,马懿走入衙门之中,隔着十余步便开始作揖:“殿下,莫州捷报,都尉王建于昨日收复莫州全境。”
“嗯。”对于王建能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收复瀛莫二州,刘继隆倒也不感觉惊讶。
斛斯光见状,当即对他作揖:“殿下,既然已经收复瀛莫二州,而火药又已经运抵,那我军是否要开始攻打张公素了?”
“自然。”刘继隆颔首回应,同时起身吩咐道:
“敕令,以王建驻兵瀛莫,提防成德北上入寇。”
“敕令,以曹茂为卢龙西面讨击使,斛斯光为卢龙南边讨击使。”
“四月初五,大军兵分两路夹击张公素,将其困于燕蓟之地!”
“此外,令人继续散播消息,凡镇兵若降,田亩均不征收,然兵马必须裁汰。”
“若张公素派出快马求援,令曹茂不可阻拦。”
“末将领命!”斛斯光不假思索应下,随后便转身退出衙门,开始调度兵马准备北上。
两日后,曹茂率马步精骑二万,自蓟县东进攻打潞县,斛斯光率五千精骑及史元忠近万卢龙兵马攻打武清、会昌。
刘继隆率三千精骑移镇滨海县,指挥两部兵马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进攻卢龙。
张公素得知消息的时候,会昌已经被斛斯光率军包围并攻打,而曹茂所率二万马步精骑也趁势东进,将潞县包围。
“城外阵上所见精骑不下万五,另有数千步卒及数万民夫在修建营垒。”
潞县城中,张公素听着陈贡言的禀报,脸色愈发阴沉了起来。
他在潞县有堪堪八千精骑及三万步卒,但其中有一万步卒都是新募的兵卒,只能用来守城,无法用于野战。
如今曹茂突然率一万五千精骑而来,自己的八千精骑恐怕不是其对手,而自己麾下的两万步卒想要威胁到曹茂也困难。
刘继隆此举,无疑就是用曹茂牵制住他主力,然后以斛斯光为偏师将会昌、武清拿下。
只要会昌和武清被拿下,刘继隆就可以举兵三万余来与自己决战。
想到这里,张公素沉着询问道:“调辽西、怀柔的老卒南下,新卒留驻城池。”
“是!”陈贡言颔首应下,却又主动道:“节帅,即便如此,我军兵力也不过堪堪四万五千,其中近万新卒不可野战,只有三万五千兵马可用,是否太过冒险了?”
“冒险?”张公素压着脾气:“再不决战,刘继隆不知要招降我军多少镇兵,必须击破刘继隆主力,然后南下击败其偏师,然后才能与刘继隆谈判。”
此时的张公素,宛若陇西之战后的李漼,都在想用胜利来与刘继隆谈判。
只是李漼失败了,而张公素也只能步他的后尘。
潞县南北都是宽数十丈的河流,唯有东西有平原可用兵。
曹茂渡河在城东列阵,张公素则是派快马渡河北上传递军情。
由于刘继隆的军令,曹茂并未阻拦,故此辽西、怀柔两部七千余镇兵开始沿着湖灌水南下,而曹茂也在塘骑禀报过后,派快马请示起了刘继隆。
刘继隆所驻滨海,距离潞县不过四十余里,是夜便有快马带来了消息。
得知张公素将北边的兵马调往南边后,刘继隆随即合上书信,对左右别将吩咐道:
“传令三军卯时开拔,每人携带五日军粮,背负一个火药包即可。”
“末将领命!”
左右别将不假思索应下,随后开始举着火把调度军队。
等时间来到卯时天色微微亮起后,刘继隆随即率领三千精骑北上。
他率领精骑绕过潞县,直插北边的怀柔、辽西而去。
军中众人见他北上,纷纷以为他准备截击那七千卢龙军,但刘继隆并未,而是绕过了这七千卢龙军,径直往北边的怀柔、辽西而去。
“哔哔——”
“敌袭!!”
“敌军,敌军来了!”
黄昏前,当刺耳的哨声作响,怀柔城中闲散的兵卒们纷纷往城头跑去。
两刻钟后,当兵卒们尽数登上城头,但见城外有数千骑兵列阵,距离城墙不过三百余步,阵中还有一面高大的旌旗。
在他们的注视下,骑兵步步逼近,很快进入了城外二百步的距离,城头亦有绞车弩。
驻守此城的李全忠见状,准备了二十架绞车弩守城,却见汉军阵中十余名骑兵疾驰而来,在怀柔城三十几步外的护城河对岸驻足。
“奉某家殿下军令,前来说降怀柔牙将。”
“殿下?刘继隆?”
“刘继隆带兵来了?在哪在哪?”
“应该就是那边那个,大纛下面那个。”
“看不清啊……”
得知刘继隆到来,城头兵卒立马就七嘴八舌的谈论起了刘继隆。
作为守将的李全忠见状,不免看了看自己左右的那些兵卒。
这些兵卒招募入伍不足两个月,根本就算不得兵卒,若是刘继隆真的来攻,他恐怕不是对手。
如今刘继隆劝降,倒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想到此处,李全忠上前叫嚷道:“汉王既要招降,何不前来?”
“荒唐,汝数十台绞车弩在女墙上,莫非觉得某看不见?”
前来招降的汉军校尉破口大骂,李全忠见状对身旁列校摆手:“把绞车弩后撤五步。”
“是!”列校颔首应下,随后让人将绞车弩后撤。
待到绞车弩后撤,李全忠这才开口道:“绞车弩已经后撤,可让汉王前来详谈如何?”
“不可,且将绞车弩弩箭射出,射出即可!”
汉军的校尉倒是经验老道,毕竟绞车弩后撤不代表没有攻击力,但若是弩箭射出,重新上弦至少需要半盏茶的时间。
自己殿下穿甲两重,只要没有绞车弩的威胁,城内的箭矢定难以伤他。
“好!”
李全忠倒也没想过射杀刘继隆,毕竟他真敢射杀刘继隆,汉军绝对会先荡平他,对他没有好处。
“砰——”
忽的,二十台绞车弩被推到女墙上,角度调高后射出。
他们将弩箭方向调整,故此二十支弩箭纷纷射向了偏离汉军的空地上。
汉军校尉见状,这才派人回去通禀刘继隆。
刘继隆见状倒也没有胆怯,三十几步的距离,绞车弩射不了那么近,只有弩箭能招呼他。
以他的甲胄,没有必要担心普通弓弩,所以他干脆率领数十骑前进。
随着他前进,城头的卢龙新卒们也纷纷鼓噪起来。
“那就是刘继隆?看着身形果然高大。”
“自然,听闻他有先登陷阵、斩将夺旗之勇,某活了二十几年,还未听说过当世有谁能有这样手段的。”
“俺觉得他最厉害的还是领兵,听说南边三镇的十万大军都被打得全军覆没了。”
“俺怎么听说是十五万?”
“看!快看,这刘继隆怎么长得如此?不是说他青面獠牙吗?”
随着刘继隆靠近,纵使有三十几步的距离,但城头的卢龙军依旧能从刘继隆那模糊身影中,看出几分风采。
“诸位欲观继隆乎?!”
刘继隆眼看城头卢龙军都在三五成群的讨论他,原本警惕的心,顿时便放下大半。
“这刘继隆果真大胆,也不怕某持弓射他。”
李全忠与左右说着,随后探出身子道:“听闻汉王招降,然某等官职均为牙将、列校,不知汉王用什么招降?”
“自然是高官厚禄!”刘继隆不假思索回应,随即笑道:
“都将手中土地,朝廷尽皆赎买,令调入京中为官,品秩擢升三品,富贵不缺,总比在这苦寒之地刀头舔血要好。”
若是能过上富足太平的日子,没有人会想着刀头舔血,哪怕是李全忠这种牙将也是一样。
“某若是投降,诸如列校、队长等人又该如何安置?”
李全忠已经想投降了,毕竟张公素没给他留下什么兵马,牙兵又都被调到了潞县。
没有了牙兵胁迫,事情就好谈许多了。
“不调入京中,以散官在卢龙休养,品秩均在原来的品秩上擢升两品!”
刘继隆给出的条件,顿时让李全忠左右的列校心动了起来。
擢升品秩二品,这代表着最少多出两倍的收入,且还不用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也不用背井离乡。
想到这里,他们纷纷看向李全忠,李全忠则是看了看城外精锐的汉军骑兵,又看了看城内这些虽然穿着甲胄,却连结阵都不利索的新卒,顿时点头看向城外。
“天下人皆说汉王重诺,某今日便带着怀柔五千弟兄降了!”
“开城投降!”李全忠吩咐左右列校,二人见状连忙带人去开城门。
不多时,城门打开,而李全忠则是匹马走出城门,来到刘继隆面前下马作揖。
“怀柔都将李全忠,参见汉王千岁。”
“请起。”刘继隆翻身下马,将李全忠扶起后说道:
“李都将与辽西、燕州、蓟州、平州的牙将们相熟吗?”
“十分熟悉。”李全忠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继隆听后爽朗笑道:
“若是吾请李都将作为说客,你都将觉得有几成把握说降成功?”
“这……”李全忠有些犹豫,他还没当过说客。
只是想到此前刘继隆承诺自己的那些条件,他立即作揖道:“若是殿下能给出先前给末将的那些条件,某有十成把握说降辽西城,但是对于燕州、蓟州和平州的诸县,某只有五成把握。”
“为何只有五成?”刘继隆询问起他,而他也干脆解释道:
“三州有不少牙兵在守城,即便牙将们想要投降,也需要看看牙兵同不同意。”
“这些牙兵大多军门世袭,除了打仗就不会别的,若是殿下准许他们留下,某便有七成把握。”
李全忠忐忑开口,刘继隆闻言则是轻笑:“既是如此,那便将他们尽数留下。”
“若是能说降这些州县,吾定不忘李牙将此功,莫说擢升三品,便是四五个品秩也无妨!”
“末将定不负殿下信任!”李全忠连忙作揖,他没想到刘继隆给他开出那么高的价码。
“既然有李都将承诺,吾相信三州军民,定会喜迎王师。”
刘继隆客套安抚着李全忠,随后才道:“此事便交给都将,吾先行撤回潞县,等待都将好消息。”
“殿下慢走!”李全忠作揖送离刘继隆,随后翻身上马,策马进入了城内。
刘继隆则是在距离怀柔城越来越远时,渐渐变得警惕了起来。
好在全程无事发生,李全忠并没有耍什么手段,而这时刘继隆身旁的别将也主动开口道:
“殿下,这卢龙的兵卒跋扈,若是留他们在军中,那日后这地方恐怕不易管辖。”
“无碍。”刘继隆从容回到阵内,对左右解释道;
“他们日后叛乱,我军无需束缚,尽数镇压便是。”
“眼下的目标是将张公素孤立,随后击败张公素。”
“只要张公素被击败,参与的牙将牙兵也不过只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走吧,撤往潞县,南边斛斯光应该把会昌快打下来了。”
“是!”左右别将应下,随后率军与刘继隆南下潞县而去。
在此期间,李全忠则是写出许多手书,将刘继隆准许他的条件,纷纷许诺给了他相熟的那些牙将、列校。
在他许诺的同时,刘继隆则是趁着夜色撤往潞县,直到夜半才抵达潞县城外的营盘。
“殿下……”
曹茂躬身作揖,刘继隆则是抬手将他扶起,仔细看起了这个昔年在屋中给自己做饭的小子。
“倒是长结实了不少。”
刘继隆伸出双手,捏了捏抄曹茂的两只胳膊。
见到刘继隆,曹茂也不免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干笑:“殿下,某如今也快三十有七了,您这……”
“不论多大,都是吾兄弟。”刘继隆爽朗大笑,随后走到耿瓛等人面前。
他们纷纷挺直身体,昂首挺胸的等待刘继隆检阅。
刘继隆扫视他们,目光微微颔首:“都是陇右的好汉子,倒也没有输给你们的父辈!”
得到刘继隆的夸奖,众人脸上纷纷绽放笑容,而刘继隆则是回头看向曹茂,将自己先前北上说降李全忠,并命李全忠说降其他人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曹茂听后皱眉,随即又想到这是刘继隆的安排,连忙说道:“此事既然由殿下考量所做,臣相信定然是有其道理的。”
见他没有旨意,刘继隆满意颔首,继而解释起来:
“重要的不是李全忠能说降多少城池兵马,而是让张公素知道,卢龙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只要他们相互猜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是!”曹茂恍然大悟,刘继隆则继续说道:
“斛斯光应该已经拿下了会昌,不日便会拿下武清。”
“届时桑干河在我军手中,等斛斯光率领兵马抵达潞县,我军便开始攻打潞县。”
“若是卢龙余下三州的将校们知道张公素兵败,我军想要收复三州就容易许多了。”
曹茂点头表示同意,刘继隆见状轻笑,随后看向耿瓛等人:“你们先退下,吾有事与曹郎君交谈。”
“末将告退……”
耿瓛等十余名将领见状,随即作揖离开了此地,而刘继隆则是在他们走后看向曹茂。
见他身体有些紧绷,刘继隆拍拍他后背:“放松些,不必如此。”
“是……”
曹茂虽然回应了,但却依旧没有放松。
刘继隆也不继续纠正,只是对他说道:“这些日子,可曾有人给你写信?”
“有!”听到刘继隆的话,曹茂心里紧张,但还是没有隐瞒的点头承认下来。
“信里说了什么?”刘继隆继续询问,曹茂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
“河陇的弟兄们觉得,如今河北即将平定,南边的康承训、时溥、曾元裕、朱全忠等人也不过只是跳梁小丑,是时候劝进殿下更进一步了。”
“你以为呢?”刘继隆反问曹茂,曹茂只觉得口干舌燥,但还是恭敬回答道:
“臣以为,殿下始终都是要更进一步的,只要殿下有这个想法就足够,提前几年和晚几年,并没有什么问题。”
见曹茂这么说,刘继隆颔首认可:“称帝是肯定会称帝的,但左右也不过这两年时间。”
从刘继隆口中得到答案,曹茂顿时放下心来,随后便感觉有手拍了拍自己的后背。
“去休息吧,你也累了一天了。”
“是……”
曹茂没想到刘继隆毫不追究的让自己离开,他脸上微微诧异,但还是朝刘继隆躬身行礼后离开了此地。
瞧着他离去的背影,刘继隆没有说什么,只是他身后不远处的亲随见到曹茂离去,连忙快步靠向了刘继隆。
“殿下要准备休息了吗?”
“嗯,安排下吧。”
刘继隆颔首回应,直到身后脚步声走远,他才抬腿走向了营盘。
打天下只是个开始,真正难的问题是打下天下后的治理。
自己的这帮老兄弟,又能有几人能抵挡诱惑,跟着自己坚定不移走下去……
“额啊……”
三月下旬,伴随着喊杀声在河北平原上响起,八千汉军步卒此刻正围在坚固的城池三面,从三面发起进攻。
东面城墙已经被炸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不断有汉军兵卒涌入其中。
口子两旁的马道上,不断有卢龙军的将士以弓弩、檑木、滚石等物来阻碍汉军,汉军之中神射手则躲在军阵中,不断面突招呼。
他们所射箭矢大多命中,马道上的卢龙兵卒不是被射穿喉管、就是面部中箭,直接栽倒。
饶是如此,卢龙军的兵卒却依旧能用石脂和火油来袭击涌入城内的汉军。
哪怕汉军意志坚定,但终究是血肉之躯。
滚烫的火油浇在身上,仍旧会发出凄厉的惨叫声,看得人不忍直视。
好在随着汉军不断涌入城内,马道上的卢龙军也渐渐分身乏术。
“俺投降!俺投降!别杀俺!”
“俺也投降,俺不是自愿当兵的!”
“投降的纷纷丢下兵器,蹲在地上;凡是站着的,尽数视作叛军!!”
“杀……”
马道上,那些被征募不足月余的卢龙新卒纷纷投降,他们没有通过卢龙镇得到什么家产,没有必要像镇兵们那样死战。
眼见汉军势如破竹,他们果断抛下兵器投降。
在他们投降后,城内本就不多的镇兵们,很快便被汉军俘虏或格杀。
当城楼上的卢龙旌旗落下,转而升起汉军旌旗与三辰旗的时候,作为卢龙南大门的河间城也彻底落到了汉军手中。
“啐……”
战火渐渐熄灭,被俘的降兵们开始在汉军监督下打扫战场,而马蹄声也从城外由远到近的响起。
马背上的王建带着王郅、刘建锋等十余名将领走入城内,见到那些卢龙军的残肢断臂时,王郅忍不住啐了口。
王建瞥了眼他,并未说什么,而旁边的刘建锋则是陪笑道:
“王都尉率领我们收复了瀛洲,想来收复北边的莫州也不过十天半个月罢了。”
“此役过后,王都尉最差也该擢升节帅,甚至擢升都督了……”
刘建锋与马殷等人,本属于秦宗权麾下,后来在伊阙之战中临阵反戈投降杨复光后,又追随杨复光和汉军交战,最后不敌撤往武牢关。
再后来杨复光等人投降,刘建锋等人部众被遣散为农,而他们这些将领则是被闲置起来,经过挑选后,从队正、伙长或普通兵卒重新做起。
由于过去半年多时间里战况激烈,有才干的人便能得到擢升,诸如马殷、刘建锋等人都属于其中之一。
刘建锋如今担任军中别将,也算是汉军之中地位不低的中流砥柱了。
毕竟整个汉军也不过区区二百位别将,比他地位高的将领也只有七十多人罢了。
“行哥自然能擢升!”
眼见刘建锋如此,自中原便跟随王建东征西讨的王郅也骄傲开口,仿佛得到擢升的是他,而非王建。
王建还未开口,刘建锋却看向左右,眼见街道坊墙上不断出现好奇的百姓观察,他突然道:
“都尉,殿下距离收复河北全境也不过几个月时间,这河北若是收复了,南边那群人不过是土鸡瓦犬,只有高骈足以称道。”
“您说殿下心里现在在想什么,是收复河北后如何治理,还是准备南下收拾江北三镇?”
刘建锋旁敲侧击的试探王建,王建对此却搪塞道:“殿下要如何,那是殿下该想的,某等只需要听从军令便是。”
“对对对……”刘建锋陪笑回应,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只是他将话题挑起后,旁边的王郅却突然说道:“殿下若是收复了河北,肯定就应该称帝了吧,某看书上都是这么……”
他话音还未落下,便见王建突然勒马驻足,脸色凝重的呵斥王郅:“不要管军令以外的事情!”
“是、是……”王郅被吓了一跳,他还未曾见过王建这般严肃的模样。
王建也知道王郅脾性,故此目光看向刘建锋,却见刘建锋依旧在陪笑。
见他如此,王建目光扫视众人,直到众人纷纷低下头去,他才继续说道:
“某等只管打仗,若是某继续在军中听到这些事情,那就不要怪某将汝等调往偏僻之处。”
“末将领命!”
如今正是立功的时候,若是真的被调到偏僻之处,错过了这几次立功的机会,那影响的可是一辈子。
众将不敢怠慢,纷纷点头应下,而王郅也自然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跟在王建身后,看着他与刘建锋等人商量好了如何进攻莫州的事宜,随后便在王建解散众人时,准备跟着离去。
“王郅你留下。”
王建单独将王郅留下,这让王郅有些忐忑,而众将则是加快了脚步。
“行哥……”
王郅有些尴尬的走到王建面前,显得有些畏畏缩缩。
王建见他如此,当即抬手捶了他肩头一拳,却并未用力。
“日后说话注意些,莫要让人煽动驱使了。”
王建提醒着他,并在他抬头露出不解的目光时继续说道:
“你我当初当兵,皆因吃不饱饭,只能干那偷盗的活计。”
“后来侥幸得到汉军挑选入伍,拼死拼活才坐到了如今的位置。”
“你我所求的富贵,距离我们已经很近,没有必要节外生枝,更没有必要贪功冒进。”
“殿下是否称帝的事情,轮不到我们冒头,几位都督和宰相都还没开口,你我什么地位也配开口谈及这件事?”
“行哥、某……”王郅想要开口解释,王建却抬头打断他,继续说道:
“劝进这件事,一定要有人冒头,我们才能选择随从,必须先有人做了,我们才能跟上。”
“稍后你回去,先派快马将捷报送往新昌,此外传令三军,明日拔营北上莫州,五日内攻破莫州诸县。”
“是!”王郅点了点头。
见他如此,王建拍拍他肩膀:“行了,下去吧。”
“行哥,那某走了。”
王郅试探开口,见王建点头才转身离开了衙门。
瞧着他背影,王建则是站在原地沉思。
自邺城之战刘继隆全歼六万河北联军后,军中对劝进称帝之事的讨论便多了起来。
不仅如此,王建也接到了不少试探他态度的书信,对此他都想办法搪塞了过去。
只是一直搪塞也不是事,王建在陇右接受兵卒扫盲教育的那半年多时间里,从他们学习的手册中了解到两个道理。
一个是不做出头鸟,第二个是不做墙头草。
没有足够的实力就去当出头鸟,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身死道消。
墙头草看似安全,实际上却开罪左右,事后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上台后肯定会先对付敌对派,然后再收拾墙头草。
如今的朝廷内部有多股势力,分别是:河陇派、关西派、旧臣派。
河陇派无非就是最开始跟随刘继隆,以及昔日归义军内部的那群人。
关西派则是指诸如张武、安破胡、王重荣等关内、陇东战场投降之人,王建自己也属于其中一员,但地位并不算高。
旧臣派则是王式、刘瞻、萧沟等因为唐廷而归顺刘继隆的人。
三方势力中,自然是河陇派实力最强,关西派虽然也被划分派别,但实际上关西派都是河陇派提拔起来的。
正因如此,河陇派基本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只有刘继隆能压制他们。
不仅如此,河陇派由于从军较早,许多将领都已经年迈,所以真要说谁最想劝进,无疑是河陇派的那群人。
王建要做的,就是等河陇派的人表态后,他随从表态就足够。
这么做,他有功劳,却又不承担较大风险,稳赚不赔。
想到这里,王建转身回到了正堂的位置上,准备谋划攻打莫州诸县。
与此同时,刘继隆在邺城全歼河北六万联军的消息,也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扩散。
关西、关东从官吏到百姓,都知道了河北的情况,也都知道盘踞河北上百年的河朔三镇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讨论刘继隆何时更进一步的人越来越多,哪怕紫薇城内的李佾都有所听闻。
这些讨论,让李佾渐渐升起了不安,尤其是经历过韦昭度的那件事情后,他现在可谓惊弓之鸟,生怕刘继隆误会后找自己算账。
在这样的坍塌下,李佾主动召见了萧沟、刘瞻、豆卢瑑、裴澈、皮日休、韦庄等人。
“河北之事,想来诸位爱卿已经听闻,而京中流言,不知诸卿是否知晓?”
贞观殿内,李佾站在龙案背后,神色焦虑地询问起萧沟等六名官员。
面对李佾的担心,萧沟持着笏板躬身行礼道:“陛下无需担心,些许流言动摇不了汉王心意。”
“可朕、朕……”李佾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怕自己说出什么不对的话,被四周宦官听到后禀告杨公庆与张瑛。
刘瞻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对其安抚道:“陛下若是担心,不如召同昌公主入宫,询问公主看看汉王态度。”
“好!”李佾早就有这种想法,但他自己主动说出来会遭到张瑛等人不喜,所以才将话题留给了刘瞻他们说出。
如今刘瞻他们主动提出,他也自然可以顺坡下驴,借题发挥了。
二人说罢,李佾便看向不远处的宦官,吩咐道:“召同昌公主入宫。”
“奴婢领命……”宦官恭敬应下,但众人都知道宫内宦官是什么成分,没有人敢节外生枝。
六名官员中,豆卢瑑与裴澈这两人尤其沉默,而李佾召他们来,也主要是想试探试探二人。
韦昭度的事情过后,他便主动去翻找去了南衙送来的奏表,其中豆卢瑑与裴澈是岁初从关西调来的。
与他们一同调来的,还有许多遗留在长安的旧臣。
随着他们被调至洛阳,长安那边基本已经成为了关西官员的地盘,而唐廷旧臣都被安置到了洛阳。
韦昭度等人的变化,似乎就是从豆卢瑑等人调到洛阳开始的。
李佾虽然不敢确定,但他还是想着试探试探,同时当着二人面表态。
李佾虽然不过十六岁,但他作为太子监国的那两年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时局如此,唯有兵权能支撑起人的脊梁,而他李佾毫无疑问没有兵权,甚至连支持他的兵卒都没有。
没有兵权,哪怕朝中有数百官员支持他,那又如何?
当初招提寺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他阿耶虽是皇帝,他虽是太子,可那又如何?
最后还不是被一群没卵的宦官给呼来喝去,宛若傀儡那般。
受宦官操控和受刘继隆操控,这对于李佾来说没有区别。
宦官还要方方面面的掣肘自己,而刘继隆却做个甩手掌柜,任凭他玩闹。
纵使李佾也知道,刘继隆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玩物丧志,可他却根本抵挡不了。
每年三十万贯的内廷拨给,这对于不需要修建亭台楼阁的李佾来说,可以让他玩出许多花样。
大唐已经如此,他只想在倾覆前好好寻乐,况且只有他寻乐,才能让刘继隆安心。
这些臣工见到自己这般模样,想来也不会继续推着自己,妄图重振大唐了。
李佾这般想着,随后眼见目的达到,便摆手不耐烦道:“既是如此,诸卿便退下吧,朕稍后还需要前往圆璧城打马球,便不久留了。”
“臣等告退……”
群臣见状心底叹气,面上却依旧恭敬退出殿去。
待到众人彻底离开贞观殿,刘瞻与皮日休、韦庄等人便纷纷赶往南衙处理政务,而萧沟则是刻意走到最后。
与他一样放慢脚步的,还有此前沉默寡言的豆卢瑑和裴澈。
三人脚步放慢,最后并排一处,心照不宣。
“汉王在外征战,你们这么做,是给了那群武夫机会。”
萧沟压低声音说着,从他当初得知韦昭度的事情开始,他便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豆卢瑑和裴澈身上。
当初他们在长安时,便一起给朝廷传递消息,哪怕后来他成为宰相,也在负责与长安的情报联系。
这样的合作,直到刘继隆入洛结束,而他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不曾想豆卢瑑和裴澈还在继续。
面对萧沟的质问,豆卢瑑与裴澈满脸诧异:“萧相这是在说什么?”
二人模样不是伪装,可萧沟实在是太熟悉二人了。
他敢肯定,韦昭度的事情就是二人策划的,只是他不知道二人身后到底有多少人。
“萧相不妨说的直白些,某实在不清楚萧相所说之事。”
“某亦是如此……”
二人反问萧沟,萧沟却不敢太过直白,因为他若是把事情直白说出来,那就说明他知道这件事。
知道却不禀告,这无异于参与到了谋逆之中,届时萧沟只能越陷越深,而豆卢瑑和裴澈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哼,言尽于此,汝等自己斟酌吧!”
萧沟脸色青白,他不敢挑明,只能拂袖而去。
二人见他离去,脸色渐渐从疑惑变得严肃,裴澈看向豆卢瑑:“他是否会……”
“不会,萧沟此人虽有忠义,然心中胆怯,他不敢做,只能看着我们做,但通禀这种事情,他却不敢。”
“不过他说的也对,关西的那群武夫不好对付,这几日张瑛查的很紧,最近还是安分些好。”
“嗯!”裴澈颔首应下,紧接着二人脚步加快走出宫去。
只是他们的反应,都被暗处观察的宦官所察觉,宦官们很快便把此事禀告给了杨公庆。
坐在偏殿内的杨公庆听后,下意识看向了坐在主位的张瑛。
“张将军,此事该如何处置,现在就抓人吗?”
杨公庆想的很简单,趁此机会抓住这些对刘继隆不利的人,自己肯定能得到好处。
对此,张瑛反倒保守许多,摇头道:“现在动手,无异于打草惊蛇。”
“派人盯着他们的府邸,看看他们平日都与哪些人接触,那些人又与什么人接触过,通统计下来。”
“此事你们尽管去查,某会派人亲自将此事告诉殿下的。”
“是……”杨公庆颔首应下,随后张瑛便当着他的面写了份手书,并派人送往了幽州。
与此同时,安破胡率军收复澶州全境,身为魏博节度使的乐彦祯只剩魏博二州,魏博的军队根本不敢出城。
三月二十七日,安破胡进攻魏州,同时派兵护送运载火药与粮食的漕船北上。
四月初二,随着洛阳的快马与漕船先后进入幽州境内。
得知消息后,刘继隆旋即派兵前去接应漕船,数万石粮食与五万斤火药运抵前线。
“让张瑛盯紧,把有关联的人都记下,暂时不需要处置,等吾回长安再说。”
新昌县衙内,刘继隆将张瑛所写手书看完后,随即将手书焚毁,同时吩咐起了斛斯光。
斛斯光虽然不知道信中内容是什么,但也隐隐能够猜到,所以他忍不住开口询问。
“殿下,这群人在如此关键时刻还在用手段,此役过后,定要将他们尽数牵连打尽。”
斛斯光的想法,其实也就是河陇派的想法,但刘继隆却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就动手。
朝中数百旧臣,牵连的家族分布天南地北。
若是刘继隆现在就出手收拾,那南方的那些世家豪强必然会竭力抵抗他,而且也会让还不算太平的北方继续动荡。
正因如此,这些人的罪证他要留着,等到天下一统,地方安定的时候,就是他撕破脸皮的时候了。
“窸窸窣窣……”
忽的,衙门外甲片声响起,马懿走入衙门之中,隔着十余步便开始作揖:“殿下,莫州捷报,都尉王建于昨日收复莫州全境。”
“嗯。”对于王建能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收复瀛莫二州,刘继隆倒也不感觉惊讶。
斛斯光见状,当即对他作揖:“殿下,既然已经收复瀛莫二州,而火药又已经运抵,那我军是否要开始攻打张公素了?”
“自然。”刘继隆颔首回应,同时起身吩咐道:
“敕令,以王建驻兵瀛莫,提防成德北上入寇。”
“敕令,以曹茂为卢龙西面讨击使,斛斯光为卢龙南边讨击使。”
“四月初五,大军兵分两路夹击张公素,将其困于燕蓟之地!”
“此外,令人继续散播消息,凡镇兵若降,田亩均不征收,然兵马必须裁汰。”
“若张公素派出快马求援,令曹茂不可阻拦。”
“末将领命!”斛斯光不假思索应下,随后便转身退出衙门,开始调度兵马准备北上。
两日后,曹茂率马步精骑二万,自蓟县东进攻打潞县,斛斯光率五千精骑及史元忠近万卢龙兵马攻打武清、会昌。
刘继隆率三千精骑移镇滨海县,指挥两部兵马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进攻卢龙。
张公素得知消息的时候,会昌已经被斛斯光率军包围并攻打,而曹茂所率二万马步精骑也趁势东进,将潞县包围。
“城外阵上所见精骑不下万五,另有数千步卒及数万民夫在修建营垒。”
潞县城中,张公素听着陈贡言的禀报,脸色愈发阴沉了起来。
他在潞县有堪堪八千精骑及三万步卒,但其中有一万步卒都是新募的兵卒,只能用来守城,无法用于野战。
如今曹茂突然率一万五千精骑而来,自己的八千精骑恐怕不是其对手,而自己麾下的两万步卒想要威胁到曹茂也困难。
刘继隆此举,无疑就是用曹茂牵制住他主力,然后以斛斯光为偏师将会昌、武清拿下。
只要会昌和武清被拿下,刘继隆就可以举兵三万余来与自己决战。
想到这里,张公素沉着询问道:“调辽西、怀柔的老卒南下,新卒留驻城池。”
“是!”陈贡言颔首应下,却又主动道:“节帅,即便如此,我军兵力也不过堪堪四万五千,其中近万新卒不可野战,只有三万五千兵马可用,是否太过冒险了?”
“冒险?”张公素压着脾气:“再不决战,刘继隆不知要招降我军多少镇兵,必须击破刘继隆主力,然后南下击败其偏师,然后才能与刘继隆谈判。”
此时的张公素,宛若陇西之战后的李漼,都在想用胜利来与刘继隆谈判。
只是李漼失败了,而张公素也只能步他的后尘。
潞县南北都是宽数十丈的河流,唯有东西有平原可用兵。
曹茂渡河在城东列阵,张公素则是派快马渡河北上传递军情。
由于刘继隆的军令,曹茂并未阻拦,故此辽西、怀柔两部七千余镇兵开始沿着湖灌水南下,而曹茂也在塘骑禀报过后,派快马请示起了刘继隆。
刘继隆所驻滨海,距离潞县不过四十余里,是夜便有快马带来了消息。
得知张公素将北边的兵马调往南边后,刘继隆随即合上书信,对左右别将吩咐道:
“传令三军卯时开拔,每人携带五日军粮,背负一个火药包即可。”
“末将领命!”
左右别将不假思索应下,随后开始举着火把调度军队。
等时间来到卯时天色微微亮起后,刘继隆随即率领三千精骑北上。
他率领精骑绕过潞县,直插北边的怀柔、辽西而去。
军中众人见他北上,纷纷以为他准备截击那七千卢龙军,但刘继隆并未,而是绕过了这七千卢龙军,径直往北边的怀柔、辽西而去。
“哔哔——”
“敌袭!!”
“敌军,敌军来了!”
黄昏前,当刺耳的哨声作响,怀柔城中闲散的兵卒们纷纷往城头跑去。
两刻钟后,当兵卒们尽数登上城头,但见城外有数千骑兵列阵,距离城墙不过三百余步,阵中还有一面高大的旌旗。
在他们的注视下,骑兵步步逼近,很快进入了城外二百步的距离,城头亦有绞车弩。
驻守此城的李全忠见状,准备了二十架绞车弩守城,却见汉军阵中十余名骑兵疾驰而来,在怀柔城三十几步外的护城河对岸驻足。
“奉某家殿下军令,前来说降怀柔牙将。”
“殿下?刘继隆?”
“刘继隆带兵来了?在哪在哪?”
“应该就是那边那个,大纛下面那个。”
“看不清啊……”
得知刘继隆到来,城头兵卒立马就七嘴八舌的谈论起了刘继隆。
作为守将的李全忠见状,不免看了看自己左右的那些兵卒。
这些兵卒招募入伍不足两个月,根本就算不得兵卒,若是刘继隆真的来攻,他恐怕不是对手。
如今刘继隆劝降,倒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想到此处,李全忠上前叫嚷道:“汉王既要招降,何不前来?”
“荒唐,汝数十台绞车弩在女墙上,莫非觉得某看不见?”
前来招降的汉军校尉破口大骂,李全忠见状对身旁列校摆手:“把绞车弩后撤五步。”
“是!”列校颔首应下,随后让人将绞车弩后撤。
待到绞车弩后撤,李全忠这才开口道:“绞车弩已经后撤,可让汉王前来详谈如何?”
“不可,且将绞车弩弩箭射出,射出即可!”
汉军的校尉倒是经验老道,毕竟绞车弩后撤不代表没有攻击力,但若是弩箭射出,重新上弦至少需要半盏茶的时间。
自己殿下穿甲两重,只要没有绞车弩的威胁,城内的箭矢定难以伤他。
“好!”
李全忠倒也没想过射杀刘继隆,毕竟他真敢射杀刘继隆,汉军绝对会先荡平他,对他没有好处。
“砰——”
忽的,二十台绞车弩被推到女墙上,角度调高后射出。
他们将弩箭方向调整,故此二十支弩箭纷纷射向了偏离汉军的空地上。
汉军校尉见状,这才派人回去通禀刘继隆。
刘继隆见状倒也没有胆怯,三十几步的距离,绞车弩射不了那么近,只有弩箭能招呼他。
以他的甲胄,没有必要担心普通弓弩,所以他干脆率领数十骑前进。
随着他前进,城头的卢龙新卒们也纷纷鼓噪起来。
“那就是刘继隆?看着身形果然高大。”
“自然,听闻他有先登陷阵、斩将夺旗之勇,某活了二十几年,还未听说过当世有谁能有这样手段的。”
“俺觉得他最厉害的还是领兵,听说南边三镇的十万大军都被打得全军覆没了。”
“俺怎么听说是十五万?”
“看!快看,这刘继隆怎么长得如此?不是说他青面獠牙吗?”
随着刘继隆靠近,纵使有三十几步的距离,但城头的卢龙军依旧能从刘继隆那模糊身影中,看出几分风采。
“诸位欲观继隆乎?!”
刘继隆眼看城头卢龙军都在三五成群的讨论他,原本警惕的心,顿时便放下大半。
“这刘继隆果真大胆,也不怕某持弓射他。”
李全忠与左右说着,随后探出身子道:“听闻汉王招降,然某等官职均为牙将、列校,不知汉王用什么招降?”
“自然是高官厚禄!”刘继隆不假思索回应,随即笑道:
“都将手中土地,朝廷尽皆赎买,令调入京中为官,品秩擢升三品,富贵不缺,总比在这苦寒之地刀头舔血要好。”
若是能过上富足太平的日子,没有人会想着刀头舔血,哪怕是李全忠这种牙将也是一样。
“某若是投降,诸如列校、队长等人又该如何安置?”
李全忠已经想投降了,毕竟张公素没给他留下什么兵马,牙兵又都被调到了潞县。
没有了牙兵胁迫,事情就好谈许多了。
“不调入京中,以散官在卢龙休养,品秩均在原来的品秩上擢升两品!”
刘继隆给出的条件,顿时让李全忠左右的列校心动了起来。
擢升品秩二品,这代表着最少多出两倍的收入,且还不用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也不用背井离乡。
想到这里,他们纷纷看向李全忠,李全忠则是看了看城外精锐的汉军骑兵,又看了看城内这些虽然穿着甲胄,却连结阵都不利索的新卒,顿时点头看向城外。
“天下人皆说汉王重诺,某今日便带着怀柔五千弟兄降了!”
“开城投降!”李全忠吩咐左右列校,二人见状连忙带人去开城门。
不多时,城门打开,而李全忠则是匹马走出城门,来到刘继隆面前下马作揖。
“怀柔都将李全忠,参见汉王千岁。”
“请起。”刘继隆翻身下马,将李全忠扶起后说道:
“李都将与辽西、燕州、蓟州、平州的牙将们相熟吗?”
“十分熟悉。”李全忠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继隆听后爽朗笑道:
“若是吾请李都将作为说客,你都将觉得有几成把握说降成功?”
“这……”李全忠有些犹豫,他还没当过说客。
只是想到此前刘继隆承诺自己的那些条件,他立即作揖道:“若是殿下能给出先前给末将的那些条件,某有十成把握说降辽西城,但是对于燕州、蓟州和平州的诸县,某只有五成把握。”
“为何只有五成?”刘继隆询问起他,而他也干脆解释道:
“三州有不少牙兵在守城,即便牙将们想要投降,也需要看看牙兵同不同意。”
“这些牙兵大多军门世袭,除了打仗就不会别的,若是殿下准许他们留下,某便有七成把握。”
李全忠忐忑开口,刘继隆闻言则是轻笑:“既是如此,那便将他们尽数留下。”
“若是能说降这些州县,吾定不忘李牙将此功,莫说擢升三品,便是四五个品秩也无妨!”
“末将定不负殿下信任!”李全忠连忙作揖,他没想到刘继隆给他开出那么高的价码。
“既然有李都将承诺,吾相信三州军民,定会喜迎王师。”
刘继隆客套安抚着李全忠,随后才道:“此事便交给都将,吾先行撤回潞县,等待都将好消息。”
“殿下慢走!”李全忠作揖送离刘继隆,随后翻身上马,策马进入了城内。
刘继隆则是在距离怀柔城越来越远时,渐渐变得警惕了起来。
好在全程无事发生,李全忠并没有耍什么手段,而这时刘继隆身旁的别将也主动开口道:
“殿下,这卢龙的兵卒跋扈,若是留他们在军中,那日后这地方恐怕不易管辖。”
“无碍。”刘继隆从容回到阵内,对左右解释道;
“他们日后叛乱,我军无需束缚,尽数镇压便是。”
“眼下的目标是将张公素孤立,随后击败张公素。”
“只要张公素被击败,参与的牙将牙兵也不过只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走吧,撤往潞县,南边斛斯光应该把会昌快打下来了。”
“是!”左右别将应下,随后率军与刘继隆南下潞县而去。
在此期间,李全忠则是写出许多手书,将刘继隆准许他的条件,纷纷许诺给了他相熟的那些牙将、列校。
在他许诺的同时,刘继隆则是趁着夜色撤往潞县,直到夜半才抵达潞县城外的营盘。
“殿下……”
曹茂躬身作揖,刘继隆则是抬手将他扶起,仔细看起了这个昔年在屋中给自己做饭的小子。
“倒是长结实了不少。”
刘继隆伸出双手,捏了捏抄曹茂的两只胳膊。
见到刘继隆,曹茂也不免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干笑:“殿下,某如今也快三十有七了,您这……”
“不论多大,都是吾兄弟。”刘继隆爽朗大笑,随后走到耿瓛等人面前。
他们纷纷挺直身体,昂首挺胸的等待刘继隆检阅。
刘继隆扫视他们,目光微微颔首:“都是陇右的好汉子,倒也没有输给你们的父辈!”
得到刘继隆的夸奖,众人脸上纷纷绽放笑容,而刘继隆则是回头看向曹茂,将自己先前北上说降李全忠,并命李全忠说降其他人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曹茂听后皱眉,随即又想到这是刘继隆的安排,连忙说道:“此事既然由殿下考量所做,臣相信定然是有其道理的。”
见他没有旨意,刘继隆满意颔首,继而解释起来:
“重要的不是李全忠能说降多少城池兵马,而是让张公素知道,卢龙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只要他们相互猜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是!”曹茂恍然大悟,刘继隆则继续说道:
“斛斯光应该已经拿下了会昌,不日便会拿下武清。”
“届时桑干河在我军手中,等斛斯光率领兵马抵达潞县,我军便开始攻打潞县。”
“若是卢龙余下三州的将校们知道张公素兵败,我军想要收复三州就容易许多了。”
曹茂点头表示同意,刘继隆见状轻笑,随后看向耿瓛等人:“你们先退下,吾有事与曹郎君交谈。”
“末将告退……”
耿瓛等十余名将领见状,随即作揖离开了此地,而刘继隆则是在他们走后看向曹茂。
见他身体有些紧绷,刘继隆拍拍他后背:“放松些,不必如此。”
“是……”
曹茂虽然回应了,但却依旧没有放松。
刘继隆也不继续纠正,只是对他说道:“这些日子,可曾有人给你写信?”
“有!”听到刘继隆的话,曹茂心里紧张,但还是没有隐瞒的点头承认下来。
“信里说了什么?”刘继隆继续询问,曹茂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
“河陇的弟兄们觉得,如今河北即将平定,南边的康承训、时溥、曾元裕、朱全忠等人也不过只是跳梁小丑,是时候劝进殿下更进一步了。”
“你以为呢?”刘继隆反问曹茂,曹茂只觉得口干舌燥,但还是恭敬回答道:
“臣以为,殿下始终都是要更进一步的,只要殿下有这个想法就足够,提前几年和晚几年,并没有什么问题。”
见曹茂这么说,刘继隆颔首认可:“称帝是肯定会称帝的,但左右也不过这两年时间。”
从刘继隆口中得到答案,曹茂顿时放下心来,随后便感觉有手拍了拍自己的后背。
“去休息吧,你也累了一天了。”
“是……”
曹茂没想到刘继隆毫不追究的让自己离开,他脸上微微诧异,但还是朝刘继隆躬身行礼后离开了此地。
瞧着他离去的背影,刘继隆没有说什么,只是他身后不远处的亲随见到曹茂离去,连忙快步靠向了刘继隆。
“殿下要准备休息了吗?”
“嗯,安排下吧。”
刘继隆颔首回应,直到身后脚步声走远,他才抬腿走向了营盘。
打天下只是个开始,真正难的问题是打下天下后的治理。
自己的这帮老兄弟,又能有几人能抵挡诱惑,跟着自己坚定不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