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崛起 第七十九章 燃烧的半岛(11)

小说:国家崛起 作者:张芝棠 更新时间:2024-08-07 04:45:46 源网站:顶点小说
  在阿鲁斯塔防守的s军主力部队是第352步兵师、第56边防师和组建不久的第104民兵师,此外还有少量的高射炮兵和水警部队。

  其中,负责外围防御的是第56边防师和第104民兵师,这两个师借助城外的有利地形已成功击退了s军的数次进攻。战斗力更强一些的第352步兵师负责城防核心防御任务,同时也兼负预备队的角色。

  按理说,以3个师的兵力防守一个小城市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占有地形上的优势。可是,面对d军3个精锐山地师的围攻,守军还是感到巨大的压力。

  为了瓦解d军的这次攻势,s军计划以第86步兵军为基干兵力,准备发动新的攻击。首要目标就是歼灭或重创l马尼亚第1山地师,随后再与阿鲁斯塔的守军一起围歼d国第18山地师。

  如果能实现这个作战计划,就不仅可以解除阿鲁斯塔的威胁,还可以扭转战场的局面。

  s军一方面积极调兵遣将,尽可能集结更多的兵力重组攻势,另一方面,克里木方面军司令维奇内大将也给阿鲁斯塔的守军下达了死命令,就是必须坚持到4月29日,否则团级以上干部全部都要按军法从事。至于援军,就只是将受创过重已不能再执行进攻任务的第346步兵师撤到阿鲁斯塔休整,并加强该地的防御。

  尽管s军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的不错,但是弗尔施泰因中将根据前线的种种迹象分析,认为s军还会大举进攻6号公路,所以早早就把作为预备队的第7伞兵师转移至雅尔塔市的北郊待命,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

  就在这时,北部却传来重大消息——亚米安斯克镇攻陷了。

  原来,为了尽快突破s军防线,d军最高统帅部下令将最新生产的120辆四号坦克f2型全部优先补充给第7装甲军。

  四号坦克f2型正面装甲厚度达80mm,且主炮也换装成威力更大的43倍口径的75mm坦克炮,该炮可在1800米的距离内击穿77mm装甲。也就是说,这种新型坦克炮已可以击穿t-34坦克的前装甲。

  第7装甲军在得到这批坦克补充之后,在飞机及重炮的配合下,终于一鼓作气攻占亚米安斯克镇。直到该镇陷落,s军第47集团军主力都没来得及完成集结,只是被动地向前线逐次增兵,先后有两个摩步旅投入战斗,不过都被击溃。可谓出师不利。

  亚米安斯克镇的陷落就标志着s军第51集团军的防线被突破。

  4月20日,s军第51、47集团军撤到卡纳列里科斯卡一带的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只是这里相对来说地形已经较为开阔而且平坦,基本没有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

  在兵力方面也不占优。此时在卡纳列里科斯卡一带的s军部队番号上虽然还是两个集团军,不过第51集团军还可以作战的兵力实际只剩下约16000人,且重装备几乎损失殆尽,战斗力已大不如前。第47集团军也有两个摩步旅被重创。这样,两个集团军加起来的实力也是相当于一个集团军而已,而且下属部队番号众多,反而不利于指挥。

  更重要的是在失去亚米安斯克镇这个兵家重镇后,士气受到极大的打击,已有不少人失去继续抵抗的信心。

  尽管战局越发不利于s军,但是并不等于说s军就已经失败,甚至还有扭转局面的可能。

  s军的反击计划依然是以第86步兵军为基干,再加强其他的部队组成强大的机动兵团,意图一股作气聚歼d军登陆部队或者是将d军赶下大海,随后再调头北上,与第51、47集团军合力对付北部的d军。可以说,这支机动兵团的行动是否成功,几乎就决定了克里木半岛战役的胜负。

  s军对此也是有充分认识的,所以不遗余力地调集一切可以调动的部队增强机动兵团的实力,其中,第86步兵军下辖有第186、169、50三个步兵师,随后又调来第354步兵师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第4内务步兵师,到了4月21日,还把第30、109独立坦克旅和第1172自行火炮团也调入机动兵团。

  经过上述的调遣后,s军在半岛地区唯一的这支机动兵团就有约6个师的兵力,实力空前强大。

  相比之下,将要首当其冲的l马尼亚第1山地师却没有得到任何人员的补充,仅仅是补充了一批弹药等物资。更严重的是,原本借调给该师的炮兵团已归建,跟随第18山地师去攻打阿鲁斯塔,另一个炮兵团早已配属给了d军第3山地师,更是指望不上。

  这样,l马尼亚第1山地师所谓的重武器其实只有数十门60mm迫击炮。d军同行装备的无后坐力炮对l军来说是‘奢侈品’,他们一门都没有。

  较为有利的是,该师已在原有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加固了环形防御圈,在这个防御圈内密布着各种野战工事和掩体,还有好几个支撑点式的高地阵地群。不得不说,l军的土工作业还是非常专业的。再加上这支部队不仅训练有素,士气高昂,而且还经受过实战的考验,s军要想吃掉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4月21日的白天是在难得的平静中度过的,不过每个人都知道,更激烈的一场大战马上就会开始。

  弗尔施泰因中将希望s军的进攻越迟到来越好,因为就在午后,弗尔施泰因中将已经接到通知,再过3天,即4月24号,d军第28军的第152、241步兵师将运抵半岛。另外第124战斗机大队和第816俯冲轰炸机大队已转场到了康斯坦察机场,天亮后就可派出部分战机进驻‘科兹沃’野战机场。

  可是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4月21日23点,s军集中了约7个炮兵团的火炮猛烈轰击l马尼亚第1山地师阵地,瞬间该师就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可以说,这是自登陆作战以来遇到的最密集的一次炮火打击。

  按照s军的编制,大部分的步兵师通常下辖一个重型炮兵团和一个轻型炮兵团,也有少数步兵师只下辖一个炮兵团,所以整体来讲s军的炮兵火力就明显要优于d军,l马尼亚的部队与之相比就更是差了一大截。

  对这一点,l军还是有充分认识的,所以正如前面所述,l马尼亚第1山地师也是早早就做好挨炸的准备。

  弗尔施泰因中将也再次下令该师必须守住阵地,没有他的命令绝不能后撤半步。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弗尔施泰因还是调第7伞兵师的炮兵营进入预设阵地,用无后坐力炮的火力支援l马尼亚第1山地师的战斗。

  第7伞兵炮兵营此时装备有8门75mm无后坐力炮和4门105mm无后坐力炮,这两种火炮的最大射程都超过6800米,能有效覆盖l马尼亚第1山地师的大部分前沿阵地,而且坐标都是提前就测量好的,所以命中率就很高。

  果然,当s军步兵集群开始冲锋后,他们遇到的最大障碍和威胁就是来自第7伞兵炮兵营的火力杀伤,再加上l军的顽强抵抗,s军的攻击一时还未能奏效。

  更令s军头疼和抓狂的是,第7伞兵炮兵营充分发挥无后坐力炮轻便的优势,频繁地转移阵地,往往是发射几轮齐射就换一个阵地,使得s军威力强大的远程火炮群想反制却一直捕捉不到目标。

  只是频繁转移阵地就不能给予l军过多的支援,s军也就利用炮火停顿的间隙猛烈冲击,激战至次日清晨,s军已成功占领了几个前沿阵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家崛起,国家崛起最新章节,国家崛起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