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的战术很简单,根据地形特点,他在s军巡逻队很可能经过的地方布置了一个‘v’型‘口袋阵’,他和柯普勒上士各带3个人悄悄地埋伏在两边,唯一的一挺mg34机枪布置在‘口袋阵’的最底部。
其实格奥尔格也不肯定s军巡逻队就会出现在这里,只是从目前情况分析,要渗透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他两个小队先后暴露就已经说明问题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等。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格奥尔格听见了一些轻微的异响,那是踩踏到树叶的声音,看来是s军巡逻队出现了。不一会儿,格奥尔格等人果然看见有人影在晃动,1个,2个,3个,......,总共有10个人,与己方人数一样。
眼看s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圈,这时双方距离已非常的近,格奥尔格给机枪组发出了开火的信号。
‘嗤嗤嗤...’mg34机枪立即射击,并发出特有的犹如撕裂破布般的射击声。
几乎同时,其他人也都开火射击。
s军巡逻队尽管已是小心翼翼搜索前进,但还是被伏击了,瞬间就有多人被击毙,仅剩走在最后面的两人躲过一劫,这是格奥尔格事先已交代要留活口的,只见他和柯普勒带人同时扑出,很快就俘虏了这两名s军,短暂的交火就这样结束了。不过二等兵库尔特还是被击中肩膀和腹部而身负重伤,这让格奥尔格一行再次领教了s军‘波波沙’冲锋枪的厉害。要不是先敌开火,吃亏的肯定是他们。
虽然俘虏的这两名s军只是一名下士和一名列兵,军衔都不高,但总算是有收获了。格奥尔格也不敢再停留,迅速带队回撤。
审问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番号,s军第322步兵师,约9000多人,师长什列库舍夫上校,该师昨天到达这里。已在小镇的南北两处共修筑有两道防线,小镇里没有设防。还有两个炮兵团,一个是第59轻型炮兵团,另一个是第331榴弹炮团,火炮数量和部署位置不详。师指挥部位置不详。”赫尔穆特上校边指着地图边再次向埃德曼斯多夫师长汇报道。
“只有这么多?”
“只有这么多。”
“有没有喀秋莎火箭炮?”
“没有。”
“嗯,...,即便这样,这两个炮兵团还是个大麻烦,特别是第331榴弹炮团。看来有必要进行一次火力侦察。”
“那就从521.6高地开始?”
“可以,但天亮前必须采取行动。”
“是,我马上部署。”
虽然还不清楚s军的火炮数量,但是埃德曼斯多夫师长根据经验判断,s军的轻型炮兵团通常装备的是76mm野战炮,这种炮射速快,对步兵威胁很大。另一个榴弹炮团的装备不好估计,122mm和152mm这两种口径都有可能,而且装备数量差别很大,这要等s军开炮之后才能判断,这就是进行火力侦察的原因之一。
26日凌晨3点,d军第241炮兵团1营开始炮击521.6高地。数分钟后,s军果然开炮还击,试图压制d军的炮火,不过落点偏差较远。第241炮兵团1营也按计划立即转移,未造成损失。
很快前沿就报告,确认当面的这支s军拥有152mm榴弹炮。
这样问题就比较棘手了。不仅是因为这种火炮威力大,而是其射程超过20公里,而d军的105mm榴弹炮的射程只有10公里多一点。也就是说,s军完全有可能把第331榴弹炮团部署在防线的纵深,那样d军就打不着了。
就在这个时候,第28军指挥部也转来相关情报,在赫鲁西莫卡已发现的s军番号有第49骑兵师和第270步兵师,其中第270步兵师在数日前已受重创,刚调到赫鲁西莫卡进行休整和补充兵力。
这样一来,d军第241步兵师要面对的敌人就有三个师的兵力,再加上s军占据了有利地形,还有重型火力支援,仅凭现有的力量要拿下佩里瓦尔莱夫卡和赫鲁西莫卡几乎是不可能的。埃德曼斯多夫师长也不敢托大,立刻向上级请求将第720团归还建制。即便这样,在兵力和火力的对比上依然处于劣势。
尽管如此,弗尔施泰因中将还是要求尽快发动进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时间拖得越久,进攻将越困难。
埃德曼斯多夫师长考虑过采取迂回穿插的战术,这一点小部队还是有可能做到的。不过如果主力不能从正面击溃敌人,小部队的迂回穿插就没有什么作用,甚至会被敌人消灭。
最后,埃德曼斯多夫师长决定强攻。首要目标就是消灭第331榴弹炮团。
第331榴弹炮团装备的是152mm榴弹炮,这种火炮虽然威力大,但是自身较为笨重,对发射阵地的要求也高,所以一般情况下炮兵阵地是不会频繁变动的。只要不动声色找到这个炮兵团的阵地,就可以实施空袭摧毁它。
那么如何找到这个目标就成了当务之急。
进行空中侦查不现实,因为s军的地面防空火力不是摆设。再说像这样重要的目标,早就做了充分的伪装,空中侦查也很难发现什么。
渗透抵近侦查难度很高,但是也最可靠。只是先前第241侦察营的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谁也没有这个把握。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
这时,参谋长赫尔穆特提出了一个方案。
“假设s军的这个第331榴弹炮团在我们的射程之外,同时他们还要支援到521.6、453.7高地的防御作战,那么最有可能部署的区域就应该在这三个地方,我把它们暂时划分为a区、b区和c区。”赫尔穆特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画出了三个圆圈,并依次标明了代号。
“你想怎么干?”埃德曼斯多夫师长问道。
“我想请空军同时出动三个轰炸编队,分别空袭这些目标。前提是空军必须给我们一个准确的时间,精确到秒最好。这样,我们在飞机抵达前的10分钟再发起进攻,诱使敌人开炮,而这时我们的飞机刚好抵达战场上空,......”
“你是说这时s军突然发现我们的飞机,他们必然会做出一些反应,从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是这样的。”
“可是如果他们不在这几个区域当中呢?”
“那应该也会在附近,也很有可能做出反应。”
“还有可能什么也不做。不过我可以事先告诉空军空袭的目标是什么,让飞行员低空突袭并留意地面的烟火,假如那些榴弹炮真的在我们火炮的射程之外,那么成片冒烟的地方很可能就是s军炮兵阵地。”
简单来说,这个方案就是地面做诱饵,空军主攻。但是时间上一定要配合得极为精准。
幸好d国人的时间观念是极强的。
26日的白天天气良好,很适合空军行动。11点05分,d国空军第292战斗机大队同时派出三个编队分别空袭赫鲁西莫卡一带的a区、b区和c区。
这三个编队各有6架fw-190战斗机,每架飞机除了携带3枚100磅炸弹外,机身还装备有2门20mm机关炮。
按照事先的约定,d国机群将于40分钟后,即11点45进入战场上空。
11点35分,埃德曼斯多夫少将下令第241炮兵团开始炮击521.6、453.7高地。顿时,这两个高地硝烟弥漫,许多地面工事被炸飞。
果然,才过了一小会儿,s军榴弹炮团就开始实施火力压制了。
“已经确认了,敌炮团位置在c区,就在这个位置。果然超出了我们的射程。”参谋长赫尔穆特亲自与炮兵观察哨直接联系,很快就得到报告。
“让炮兵团继续射击,1分钟后转移。”埃德曼斯多夫少将不紧不慢地下达了命令。
可别小看这1分钟时间,现在s军只是在校正射击,也许用不了多久,成群的炮弹就会落下,只是具体要多长的时间这要看各个部队的训练情况,训练良好的反应就快而且打得准,反之则不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对于一支部队来说训练是多么的重要。
按照常理,这时第241炮兵团应该立刻转移,可是如果这样,s军失去目标后也就不会继续开炮,这样d军机群也很可能会丢失目标。所以第241炮兵团必须要冒险在原地多待1分钟。
其实格奥尔格也不肯定s军巡逻队就会出现在这里,只是从目前情况分析,要渗透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他两个小队先后暴露就已经说明问题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等。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格奥尔格听见了一些轻微的异响,那是踩踏到树叶的声音,看来是s军巡逻队出现了。不一会儿,格奥尔格等人果然看见有人影在晃动,1个,2个,3个,......,总共有10个人,与己方人数一样。
眼看s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圈,这时双方距离已非常的近,格奥尔格给机枪组发出了开火的信号。
‘嗤嗤嗤...’mg34机枪立即射击,并发出特有的犹如撕裂破布般的射击声。
几乎同时,其他人也都开火射击。
s军巡逻队尽管已是小心翼翼搜索前进,但还是被伏击了,瞬间就有多人被击毙,仅剩走在最后面的两人躲过一劫,这是格奥尔格事先已交代要留活口的,只见他和柯普勒带人同时扑出,很快就俘虏了这两名s军,短暂的交火就这样结束了。不过二等兵库尔特还是被击中肩膀和腹部而身负重伤,这让格奥尔格一行再次领教了s军‘波波沙’冲锋枪的厉害。要不是先敌开火,吃亏的肯定是他们。
虽然俘虏的这两名s军只是一名下士和一名列兵,军衔都不高,但总算是有收获了。格奥尔格也不敢再停留,迅速带队回撤。
审问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番号,s军第322步兵师,约9000多人,师长什列库舍夫上校,该师昨天到达这里。已在小镇的南北两处共修筑有两道防线,小镇里没有设防。还有两个炮兵团,一个是第59轻型炮兵团,另一个是第331榴弹炮团,火炮数量和部署位置不详。师指挥部位置不详。”赫尔穆特上校边指着地图边再次向埃德曼斯多夫师长汇报道。
“只有这么多?”
“只有这么多。”
“有没有喀秋莎火箭炮?”
“没有。”
“嗯,...,即便这样,这两个炮兵团还是个大麻烦,特别是第331榴弹炮团。看来有必要进行一次火力侦察。”
“那就从521.6高地开始?”
“可以,但天亮前必须采取行动。”
“是,我马上部署。”
虽然还不清楚s军的火炮数量,但是埃德曼斯多夫师长根据经验判断,s军的轻型炮兵团通常装备的是76mm野战炮,这种炮射速快,对步兵威胁很大。另一个榴弹炮团的装备不好估计,122mm和152mm这两种口径都有可能,而且装备数量差别很大,这要等s军开炮之后才能判断,这就是进行火力侦察的原因之一。
26日凌晨3点,d军第241炮兵团1营开始炮击521.6高地。数分钟后,s军果然开炮还击,试图压制d军的炮火,不过落点偏差较远。第241炮兵团1营也按计划立即转移,未造成损失。
很快前沿就报告,确认当面的这支s军拥有152mm榴弹炮。
这样问题就比较棘手了。不仅是因为这种火炮威力大,而是其射程超过20公里,而d军的105mm榴弹炮的射程只有10公里多一点。也就是说,s军完全有可能把第331榴弹炮团部署在防线的纵深,那样d军就打不着了。
就在这个时候,第28军指挥部也转来相关情报,在赫鲁西莫卡已发现的s军番号有第49骑兵师和第270步兵师,其中第270步兵师在数日前已受重创,刚调到赫鲁西莫卡进行休整和补充兵力。
这样一来,d军第241步兵师要面对的敌人就有三个师的兵力,再加上s军占据了有利地形,还有重型火力支援,仅凭现有的力量要拿下佩里瓦尔莱夫卡和赫鲁西莫卡几乎是不可能的。埃德曼斯多夫师长也不敢托大,立刻向上级请求将第720团归还建制。即便这样,在兵力和火力的对比上依然处于劣势。
尽管如此,弗尔施泰因中将还是要求尽快发动进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时间拖得越久,进攻将越困难。
埃德曼斯多夫师长考虑过采取迂回穿插的战术,这一点小部队还是有可能做到的。不过如果主力不能从正面击溃敌人,小部队的迂回穿插就没有什么作用,甚至会被敌人消灭。
最后,埃德曼斯多夫师长决定强攻。首要目标就是消灭第331榴弹炮团。
第331榴弹炮团装备的是152mm榴弹炮,这种火炮虽然威力大,但是自身较为笨重,对发射阵地的要求也高,所以一般情况下炮兵阵地是不会频繁变动的。只要不动声色找到这个炮兵团的阵地,就可以实施空袭摧毁它。
那么如何找到这个目标就成了当务之急。
进行空中侦查不现实,因为s军的地面防空火力不是摆设。再说像这样重要的目标,早就做了充分的伪装,空中侦查也很难发现什么。
渗透抵近侦查难度很高,但是也最可靠。只是先前第241侦察营的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谁也没有这个把握。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
这时,参谋长赫尔穆特提出了一个方案。
“假设s军的这个第331榴弹炮团在我们的射程之外,同时他们还要支援到521.6、453.7高地的防御作战,那么最有可能部署的区域就应该在这三个地方,我把它们暂时划分为a区、b区和c区。”赫尔穆特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画出了三个圆圈,并依次标明了代号。
“你想怎么干?”埃德曼斯多夫师长问道。
“我想请空军同时出动三个轰炸编队,分别空袭这些目标。前提是空军必须给我们一个准确的时间,精确到秒最好。这样,我们在飞机抵达前的10分钟再发起进攻,诱使敌人开炮,而这时我们的飞机刚好抵达战场上空,......”
“你是说这时s军突然发现我们的飞机,他们必然会做出一些反应,从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是这样的。”
“可是如果他们不在这几个区域当中呢?”
“那应该也会在附近,也很有可能做出反应。”
“还有可能什么也不做。不过我可以事先告诉空军空袭的目标是什么,让飞行员低空突袭并留意地面的烟火,假如那些榴弹炮真的在我们火炮的射程之外,那么成片冒烟的地方很可能就是s军炮兵阵地。”
简单来说,这个方案就是地面做诱饵,空军主攻。但是时间上一定要配合得极为精准。
幸好d国人的时间观念是极强的。
26日的白天天气良好,很适合空军行动。11点05分,d国空军第292战斗机大队同时派出三个编队分别空袭赫鲁西莫卡一带的a区、b区和c区。
这三个编队各有6架fw-190战斗机,每架飞机除了携带3枚100磅炸弹外,机身还装备有2门20mm机关炮。
按照事先的约定,d国机群将于40分钟后,即11点45进入战场上空。
11点35分,埃德曼斯多夫少将下令第241炮兵团开始炮击521.6、453.7高地。顿时,这两个高地硝烟弥漫,许多地面工事被炸飞。
果然,才过了一小会儿,s军榴弹炮团就开始实施火力压制了。
“已经确认了,敌炮团位置在c区,就在这个位置。果然超出了我们的射程。”参谋长赫尔穆特亲自与炮兵观察哨直接联系,很快就得到报告。
“让炮兵团继续射击,1分钟后转移。”埃德曼斯多夫少将不紧不慢地下达了命令。
可别小看这1分钟时间,现在s军只是在校正射击,也许用不了多久,成群的炮弹就会落下,只是具体要多长的时间这要看各个部队的训练情况,训练良好的反应就快而且打得准,反之则不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对于一支部队来说训练是多么的重要。
按照常理,这时第241炮兵团应该立刻转移,可是如果这样,s军失去目标后也就不会继续开炮,这样d军机群也很可能会丢失目标。所以第241炮兵团必须要冒险在原地多待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