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看点新出炉啊,棠棣阁少阁主洛伊亲临顾影楼现场演出,前一百名观众不收取任何看票费用啊,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收取任何费用啊……”
这位跑街串巷的小哥手里拿着一张张刚从黔楠书局拓印出来的小传单,传单上一位女子身穿藕红色长裙,手里握着一株梅花,眉宇间的清冷好似积了一层幽怨,正含情脉脉看着手中的腊梅凝神,而嘴角却又露出一抹微笑来,消解了那份幽怨,更添俏皮可爱,好不令人浮想联翩,真正个美目盼兮,巧笑嫣然。
“运气佳者可与少阁主台前合奏一曲,超级嘉宾级待遇啊,机会有限,机会有限,来一来,看一看啊……”
“棠棣阁何时变得这般市井作态了?”
毅勇侯府的华车刚驶进主街,耳畔就传来人群的喧闹嘈杂之声,刚刚还昏昏沉沉小睡的黎渊微微皱眉,掀开车帘,表情漠然地看着棠棣阁头号卖报小能手周旦从朱雀街招摇而过。
“喂,什么叫市井作态啊,你解释一下,人小姑娘活泼爱闹有错吗?”。
同在车内的靖远伯爵府少公子段麒气愤地白了好友一眼,那小眼神摆明了在说“不许说我洛洛的坏话”。
黎渊有些无奈地看着好友自我沉醉,一时兴起想要调侃这位从小玩到大的伙伴,“话说我们的谢大公子也是有家室的人了,怎么,不怕嫂子吃醋?”说完撑起额头,饶有志趣地打量起段麒来。
“喂喂喂,诽谤啊,君子不诛心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到美好的事物是个人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好吧,有罪吗?再说你嫂子贤良淑德,才不会与我斤斤计较呢!”似乎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心虚,谢奇顿了顿后又点了点头,“嗯,对,你嫂子才不会与我斤斤计较呢!”
黎渊不禁笑出了声,看着自幼一起玩到大的好友两只小手已经不自觉地磨搓起来,就知道对方在家的这段时间日子不好过。
“兄弟啊,一会儿我在你府中多待会可以不,等到你嫂子来接我,你就解释说你与我早有约定,查案回京一定要我去接,并且早已约好了要在你府中不醉不归,好不好?看在你的面子上,你嫂子应该就不会让我回去跪搓衣板了吧?害。”说完一脸幽怨,仿佛是在说,要不是为了出来接你,我也不会受这么大罪。
黎渊心笑,呵呵,是谁在信中说自己在家里地位除了二老就是老大的?一转念又想,那我可要好好敲诈你谢大公子一番了,计上心来,要不借机去看看棠棣阁在黄槟案中是否有所染指,于是不着痕迹地说道:“话说也好久没去顾影楼了。”
黎渊倒也没奢望好友真的就陪自己去,毕竟人家家中“娇妻美妾”成群,哪里会有时间出门?哪知对方竟是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那七月初七我陪你去顾影楼挑灯笼?”段麒一脸认真,十分不怀好意地说道。
黎渊心里一怔,赶忙捶了好友一膀子:“去你的,七月初七我要真让你和我一起挑灯笼,嫂子不把我活刮了。”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闹归闹,位于棠棣阁对面的顾影楼却让黎渊陷入了深思,他倒是知道棠棣阁这位女少主一向高调行事,平时也只就是捣鼓棠棣阁生意,似乎人畜无害,只是自己此次查案过程中对棠棣阁所见所闻实在与明面上棠棣阁历来的行事风格有着极大反差。
棠棣阁,乃是一医馆,位于朱雀大街南河坊,天启建元三年,由一江湖组织头领创办,起初是个杀手组织,专为雇主刺杀一些不便出手解决的仇人,由于行事隐蔽,往往叫人查不出任何破绽,甚至怀疑不到自身身上,因此江湖地位极高,酬金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却也因此惹同道眼红,许是分账不均,建元十六年,阁内大长老犹甲勾结其他江湖组织,展开了对棠棣阁老阁主的狙杀,那一役中,老阁主一家及阁中首要弟子几乎死伤殆尽,棠棣阁自此衰落。
幸运的是,老阁主座下一位未出师的女弟子洛棠红正巧于出事前三天下山执行任务,中途听闻阁中变故,深知以一己之力已不能改变什么,于是隐姓埋名,自一医馆处学医。讽刺的是,这洛棠红在医学上竟有着极高的天赋,医馆馆长本着悬壶济世、振兴医学的理念,对洛棠红倾囊相授。医馆馆长仙去后,洛棠红顶着被追杀的风险,硬是将医馆改名为棠棣阁,由于历代医馆馆长向来悬壶济世,时常不顾患者身份,因此棠棣阁也为一些正义组织所保护,加之洛棠红已对外声明不在参与任何江湖世事,微久而久之,棠棣阁医馆渐渐站稳脚跟,历经百年发展,棠棣阁历代医者依旧秉持着悬壶济世、振兴医学的传统理念,阁中弟子有在朝中大臣家中做家庭医生的,也有时常到乡野为那些出行不便患者义诊的,当今阁主洛仕南座下大弟子周沂更是皇家膳药局首尊,因此棠棣阁不论是在民间还是朝野都有着极高声誉。
但是奉旨在江南彻查黄滨案的黎渊却对世人口中的棠棣阁有了些不同的看法,数日前天机阁的消息传来,这任棠棣阁少主似乎有些问题。
从民间传说来看,这位这棠棣阁少主洛伊,并是在阁主膝下长大,而是交由各分馆处尚未出师的师兄师姐们轮流照料,那师兄师姐们整日里都在与医学打交道,生活苦闷,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白白糯糯的活宝,自然是好吃好喝供着,也因此,这位少阁主虽在医学药理上也是天纵奇才,但最拿得出手的还是吃喝玩乐的本事。这不,刚随师弟们在发生侵地一事的卫城义诊回来就包下了顾影楼准备大闹一番,因着京城中她祖辈几世累下的好名声及棠棣阁招牌撑着,一时间倒吸引了看客无数。
黎渊暗下决定,不管你是无意被人绑入这局中还是扮猪吃虎,这案子你既身涉其中,便由不得你再肆意洒脱。
卫城,此次黎渊奉命查案的所在。三月前,开朝复印后由朝中御史大夫何易乾在早朝时上呈奏折,奏请调查卫城黄槟侵地导致流民一事,天子大怒,卫城所在乃为天启王朝的发源地,随着疆域的扩大,天启文帝决定迁都南下,由于政治重心与经济中心南移,百姓也随之南下,卫城的建设虽已不似从前般如火如荼,但终究伴随新都建设而略显势弱,卫城似乎也成了鸡肋般的存在,但朝中元老级的大臣们田产旧宅大多还在卫城,在如今蒸蒸日上天启王朝竟发生侵占地皮这种事,不管是情绪上还是理智上,一时间,各部的大臣都心有灵犀般齐齐上奏,意见也是出奇地统一——严惩不贷。
可意见一致的大臣在惩谁、怎么惩这些个问题上却犯了难,六部之中的刑部尚书李钰首当其冲被召入宫中,户部、吏部等部门紧接其上。大家意见不一,连一个究竟派谁去调查流民案都在朝中吵了三日,但吵来吵去也没个结果,毕竟拖了这么些天悬而未决,便是傻子也清楚这不过是文帝借此想探探各方态度而已了,这个案子不可能真的落实,或者是很难落实,因为流民案所涉及的土地兼并,世家大族趁机哄抬物价的情况涉及国本,根本就屡禁不止,前几任皇帝对此也只是敲敲打打,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这就间接给了这些世家大族一种错觉:只要不过分,皇帝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但他们错了,文帝志在开疆拓土,这些小事他虽然暂时还不在意,内心却早已深恶痛绝,不是不管,只是在明面上他还是要保持一种温和的甚至是不在意的样子,继续姑息这些世家大族,直到事情足够大,再一网打尽。说到底,这位帝王一边在姑息,一边又在品察让谁去查这件案子,官位太小压不住燕岭流民案背后潜藏着的世家大族,官位太大又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逼得太紧了,那些平日里拉高踩低的世家大族难免不会达成临时结盟,只有逼得不那么着急,徐图缓之,给对手营造一个自己并不打算深究的假象,且让他们无患无防,届时再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帮蛀虫儿,竟敢动老子国本。
当今文帝,乃为先皇第五子沅王,未封太子前不争不抢,仿佛与世无争,但事实是就这么突然,突然就这么一天,这位沅王爷仿佛发了好运,老皇病危,皇城被封,宫中竟然只有当时不到十九岁的沅王一人留守,又而这位王爷又恰巧与禁军统领刘珏交好,自然幸运地得到了皇城禁军的支持。
一些省事的大臣暗暗在自己脑中想,嗯,那是先皇热衷于打压、平衡诸皇子,而先皇太子和几位有些实力的向皇位冲刺的王爷都被先皇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给“办了”,不然就凭这个平日里既不闹腾也不出众的沅王怎么可能坐上宝座?
当然,这样想的大臣自是不止一位,但很奇怪的是,存着这样想法的大臣现在基本上都被分配在了不那么重要的官位上,手里没有了实权,说起话来声音自然也小了很多。
三月中旬,皇帝下旨,尚书省草拟,门下省封驳审议,圣旨终是传到了毅勇侯府,与毅勇侯阖府震惊同步的是,朝廷官员们也在脑中画起了圆圈,下边再打了一个点,为什么呀?虽然大家都知道新帝改革那是必然,启用新人也是必然,但启用这样一个新人也未免太……太不负责任了吧,毕竟这位新人是真的新,新到……既无朝廷为官的履历,江湖上好像也没有什么建树,诶,这样的新人查案能查出什么呢?卫城那地方还真不是这小子该去的地方,哎,陛下这次恐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终究会草草收场吧。
毅勇侯嫡子黎渊被派去调查此案,此前,毅勇侯黎裕也是不争不抢的一位,相比其他大臣骑墙的态度,这位侯爷是真的不骑墙,毕竟在墙底下的草地上趴着岂不是更舒服?
但趴墙底下趴着终归不是办法,在黎裕看来,这次黄槟案经由自己独子去查就说明了皇帝已开始了对朝中不作为大臣的清查,这位年轻的皇帝早开始了对朝廷的换血,打压老臣尤其那些尸位素餐的老臣,启用新人,培养心腹。当然,渊儿能在陛下这里过了关,以后的仕途当然是一帆风顺。
只是这位勇毅侯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一开始就派渊儿去查案,终归是会使渊儿得罪太多老臣,这样可怎么让他日后仕途顺利呢?当这位老候爷抠着自己额头揣摩上意时,他儿子已经打整好出行物品了,后天去吏部刑部报备,再到吏部要人,得嘞,准备上路,查案。
临行前一天,宫中传旨召见黎渊,御前谈了近三个时辰,期间还在宫中吃了顿饭,自黎渊进宫,各位大臣又开始议论纷纷,小心机小算盘打得滑溜,谈了什么呢?各家安插在皇宫的眼线说皇帝见黎渊时没带护卫,他们是在宫中属意阁鉴风亭谈话的,连俞公公也没带呢,黎渊前脚刚去宫中,后脚在家中的各大臣就收到消息,疯传这黎渊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敢当面向陛下百般推辞,言说自己百般苦楚,末了还是陛下尽心开导,终究让小黎大人客服心中恐惧,答应一定好好查案,据说,黎渊可是与陛下同坐在一条凳子上一起钓鱼呢……
啊这……这黎大人该不会,不对,陛下不会是?
大臣又给成功带偏了……
得到消息的大臣在脑中脑补各种奇闻轶事。
“陛下既已下旨让臣去查此案,臣自然是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期望,可昨日秦冰大人出了宫,想来断不是去城外喝点小酒吧,”黎渊一只手握住鱼竿,一只手托腮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说话时竟然也未看看向对方。
“哦,那你说说他可能是去做了什么?这家伙不会是避着朕偷偷去干什么有违法度的事情吧?”文帝不动声色把问题往回抛,居高临下地将黎渊审视了一遍,想看看这位年轻臣子如何回答。
“陛下还是不够信臣,依臣看,秦冰大人最有可能是去查案去了。”黎渊也不讲明具体是查什么案,问题再一次原封不动地被抛给了齐帝。
文帝嘴角不自觉上扬,内心暗道,有意思,这小子有意思,“那依卿看,他查的什么案子呢?”
以自己君王的身份,臣子回答起问题来自然是得干脆利落,这个黎渊是怎么回事,文帝心下也有些奇怪,不过这种奇怪马上被身为上位者的优越感取代。
此时的黎渊早已了然于心,陛下这是再考我?于是不动声色道:“秦冰大人是陛下亲卫,臣不敢妄加揣测”,说罢,摆出一副很惶恐卑微的样子。
好个顺水推舟,皇帝暗道,明面上却故作大度,于是便爽朗一笑,“好了,你也不必故意表现成那副样子,朕知道你的为人,你既已知我暗里派了秦冰去查案,就当知此案并不像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朝中有大臣与敌国相通着意图颠,朕知你家底,故而派你去査此案,你不怨?”
黎渊此前认为流民案再严重不过是皇帝治国之本与世家大族的争夺战,现在看来,这其中的水竟然这么深,竟涉及到敌国!只是皇帝说的这“怨”是个什么意思?呵呵,我怨就可以不用去了吗?
“你到也不必这么为难的样子,查案中若有人为难,你可求救秦冰,他得了朕的命令,自会相助于你。”
“谢陛下为臣精心安排,臣一定不辱使命。”黎渊闻言立即往站起身来行礼。
“辱不辱使命有时可不在你,而在你的对手,想必你也知朕有心提拔于你,你若是有本事将此案查的漂亮……”齐帝有意顿了顿,十分大度地一甩长袖,缓缓道,“你懂的。”说罢甩袖哈哈大笑而去
给我弄这么个棘手的案子,你就是有心提拔于我又怎样,我要表现的很感激的样子吗?哼,最是薄情帝王家,黎渊暗自腹诽。
“陛下爱重,臣定不辱使命!”黎渊朝着皇帝的背影激昂道。
私下里,那些大臣们都在疯传皇帝陛下召见黎渊一事,刚开始传话还正经,但到后来简直越传越离谱,什么版本都有:第一种版本侧重的看点是酒,坊间是这样传的:陛下亲自设宴召见了这位黎府大少爷,还拿出了独家珍藏多年的老酒,诶呀,那老酒,就连陛下自己一年也只舍得喝一次呢,这次居然大大方方送了这位黎少爷一车,诶,那酒叫什么来着?这酒名大概就是各酒家宣传的重点了,东家说这是我东家的酒呀;西家说这是我西家的酒呀,这南家和北家自然是不甘示弱,纷纷打出广告,北家:喝一口黎酒,少一世忧愁;南家:整口咱家酒,马上召见呦!可想而知,这谣言是哪些人传出来的。第二种版本侧重的看点是海鲜:天呐,那天黎大人在宫中所受的待遇呀,那叫一个……奢华呦,啧啧啧,海鲜,知道不,鲍鱼海胆鱿鱼油蟹红虾鱼翅……那黎大人呀,是吃得油光满面……这话显而易见就是北齐那些经营有海鲜品食用的大饭馆给叫卖出来的了,此外,还有什么陛下为黎家大少爷挑选布料做衣服啦,陛下亲自到书房为黎家大少爷挑选文房四宝啦,陛下为黎家大少挑选坐骑啦,甚至陛下为黎家大少介绍了某某媒婆坊……
如今黎渊查案回来,自然是引起朝中大臣的注意,但黎渊本人行事极低调,案涉极广,他可不想成为诸大臣群起攻之的活靶子,各类消息都是通过机密渠道向皇帝直接传递,连回京日期也是与皇帝信中商量好了才做决定的。
黎渊临到京城前一天,宫中才下旨准备迎接黎渊一行,众大臣原本以为黄槟案至少要查个半年左右吧,谁承想这小黎大人两月就回来了。更让他们惊奇的是,小黎大人回京后走的也不是陛下安排礼部迎接的路线,而是施施然与自己的好友靖远伯爵府少公子段麒去逛大街,岂有此理,这哪是一个新贵该有的样子,御史们一个个兴奋至极,得,上奏的材料这不是又来了?
这位跑街串巷的小哥手里拿着一张张刚从黔楠书局拓印出来的小传单,传单上一位女子身穿藕红色长裙,手里握着一株梅花,眉宇间的清冷好似积了一层幽怨,正含情脉脉看着手中的腊梅凝神,而嘴角却又露出一抹微笑来,消解了那份幽怨,更添俏皮可爱,好不令人浮想联翩,真正个美目盼兮,巧笑嫣然。
“运气佳者可与少阁主台前合奏一曲,超级嘉宾级待遇啊,机会有限,机会有限,来一来,看一看啊……”
“棠棣阁何时变得这般市井作态了?”
毅勇侯府的华车刚驶进主街,耳畔就传来人群的喧闹嘈杂之声,刚刚还昏昏沉沉小睡的黎渊微微皱眉,掀开车帘,表情漠然地看着棠棣阁头号卖报小能手周旦从朱雀街招摇而过。
“喂,什么叫市井作态啊,你解释一下,人小姑娘活泼爱闹有错吗?”。
同在车内的靖远伯爵府少公子段麒气愤地白了好友一眼,那小眼神摆明了在说“不许说我洛洛的坏话”。
黎渊有些无奈地看着好友自我沉醉,一时兴起想要调侃这位从小玩到大的伙伴,“话说我们的谢大公子也是有家室的人了,怎么,不怕嫂子吃醋?”说完撑起额头,饶有志趣地打量起段麒来。
“喂喂喂,诽谤啊,君子不诛心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到美好的事物是个人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好吧,有罪吗?再说你嫂子贤良淑德,才不会与我斤斤计较呢!”似乎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心虚,谢奇顿了顿后又点了点头,“嗯,对,你嫂子才不会与我斤斤计较呢!”
黎渊不禁笑出了声,看着自幼一起玩到大的好友两只小手已经不自觉地磨搓起来,就知道对方在家的这段时间日子不好过。
“兄弟啊,一会儿我在你府中多待会可以不,等到你嫂子来接我,你就解释说你与我早有约定,查案回京一定要我去接,并且早已约好了要在你府中不醉不归,好不好?看在你的面子上,你嫂子应该就不会让我回去跪搓衣板了吧?害。”说完一脸幽怨,仿佛是在说,要不是为了出来接你,我也不会受这么大罪。
黎渊心笑,呵呵,是谁在信中说自己在家里地位除了二老就是老大的?一转念又想,那我可要好好敲诈你谢大公子一番了,计上心来,要不借机去看看棠棣阁在黄槟案中是否有所染指,于是不着痕迹地说道:“话说也好久没去顾影楼了。”
黎渊倒也没奢望好友真的就陪自己去,毕竟人家家中“娇妻美妾”成群,哪里会有时间出门?哪知对方竟是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那七月初七我陪你去顾影楼挑灯笼?”段麒一脸认真,十分不怀好意地说道。
黎渊心里一怔,赶忙捶了好友一膀子:“去你的,七月初七我要真让你和我一起挑灯笼,嫂子不把我活刮了。”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闹归闹,位于棠棣阁对面的顾影楼却让黎渊陷入了深思,他倒是知道棠棣阁这位女少主一向高调行事,平时也只就是捣鼓棠棣阁生意,似乎人畜无害,只是自己此次查案过程中对棠棣阁所见所闻实在与明面上棠棣阁历来的行事风格有着极大反差。
棠棣阁,乃是一医馆,位于朱雀大街南河坊,天启建元三年,由一江湖组织头领创办,起初是个杀手组织,专为雇主刺杀一些不便出手解决的仇人,由于行事隐蔽,往往叫人查不出任何破绽,甚至怀疑不到自身身上,因此江湖地位极高,酬金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却也因此惹同道眼红,许是分账不均,建元十六年,阁内大长老犹甲勾结其他江湖组织,展开了对棠棣阁老阁主的狙杀,那一役中,老阁主一家及阁中首要弟子几乎死伤殆尽,棠棣阁自此衰落。
幸运的是,老阁主座下一位未出师的女弟子洛棠红正巧于出事前三天下山执行任务,中途听闻阁中变故,深知以一己之力已不能改变什么,于是隐姓埋名,自一医馆处学医。讽刺的是,这洛棠红在医学上竟有着极高的天赋,医馆馆长本着悬壶济世、振兴医学的理念,对洛棠红倾囊相授。医馆馆长仙去后,洛棠红顶着被追杀的风险,硬是将医馆改名为棠棣阁,由于历代医馆馆长向来悬壶济世,时常不顾患者身份,因此棠棣阁也为一些正义组织所保护,加之洛棠红已对外声明不在参与任何江湖世事,微久而久之,棠棣阁医馆渐渐站稳脚跟,历经百年发展,棠棣阁历代医者依旧秉持着悬壶济世、振兴医学的传统理念,阁中弟子有在朝中大臣家中做家庭医生的,也有时常到乡野为那些出行不便患者义诊的,当今阁主洛仕南座下大弟子周沂更是皇家膳药局首尊,因此棠棣阁不论是在民间还是朝野都有着极高声誉。
但是奉旨在江南彻查黄滨案的黎渊却对世人口中的棠棣阁有了些不同的看法,数日前天机阁的消息传来,这任棠棣阁少主似乎有些问题。
从民间传说来看,这位这棠棣阁少主洛伊,并是在阁主膝下长大,而是交由各分馆处尚未出师的师兄师姐们轮流照料,那师兄师姐们整日里都在与医学打交道,生活苦闷,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白白糯糯的活宝,自然是好吃好喝供着,也因此,这位少阁主虽在医学药理上也是天纵奇才,但最拿得出手的还是吃喝玩乐的本事。这不,刚随师弟们在发生侵地一事的卫城义诊回来就包下了顾影楼准备大闹一番,因着京城中她祖辈几世累下的好名声及棠棣阁招牌撑着,一时间倒吸引了看客无数。
黎渊暗下决定,不管你是无意被人绑入这局中还是扮猪吃虎,这案子你既身涉其中,便由不得你再肆意洒脱。
卫城,此次黎渊奉命查案的所在。三月前,开朝复印后由朝中御史大夫何易乾在早朝时上呈奏折,奏请调查卫城黄槟侵地导致流民一事,天子大怒,卫城所在乃为天启王朝的发源地,随着疆域的扩大,天启文帝决定迁都南下,由于政治重心与经济中心南移,百姓也随之南下,卫城的建设虽已不似从前般如火如荼,但终究伴随新都建设而略显势弱,卫城似乎也成了鸡肋般的存在,但朝中元老级的大臣们田产旧宅大多还在卫城,在如今蒸蒸日上天启王朝竟发生侵占地皮这种事,不管是情绪上还是理智上,一时间,各部的大臣都心有灵犀般齐齐上奏,意见也是出奇地统一——严惩不贷。
可意见一致的大臣在惩谁、怎么惩这些个问题上却犯了难,六部之中的刑部尚书李钰首当其冲被召入宫中,户部、吏部等部门紧接其上。大家意见不一,连一个究竟派谁去调查流民案都在朝中吵了三日,但吵来吵去也没个结果,毕竟拖了这么些天悬而未决,便是傻子也清楚这不过是文帝借此想探探各方态度而已了,这个案子不可能真的落实,或者是很难落实,因为流民案所涉及的土地兼并,世家大族趁机哄抬物价的情况涉及国本,根本就屡禁不止,前几任皇帝对此也只是敲敲打打,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这就间接给了这些世家大族一种错觉:只要不过分,皇帝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但他们错了,文帝志在开疆拓土,这些小事他虽然暂时还不在意,内心却早已深恶痛绝,不是不管,只是在明面上他还是要保持一种温和的甚至是不在意的样子,继续姑息这些世家大族,直到事情足够大,再一网打尽。说到底,这位帝王一边在姑息,一边又在品察让谁去查这件案子,官位太小压不住燕岭流民案背后潜藏着的世家大族,官位太大又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逼得太紧了,那些平日里拉高踩低的世家大族难免不会达成临时结盟,只有逼得不那么着急,徐图缓之,给对手营造一个自己并不打算深究的假象,且让他们无患无防,届时再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帮蛀虫儿,竟敢动老子国本。
当今文帝,乃为先皇第五子沅王,未封太子前不争不抢,仿佛与世无争,但事实是就这么突然,突然就这么一天,这位沅王爷仿佛发了好运,老皇病危,皇城被封,宫中竟然只有当时不到十九岁的沅王一人留守,又而这位王爷又恰巧与禁军统领刘珏交好,自然幸运地得到了皇城禁军的支持。
一些省事的大臣暗暗在自己脑中想,嗯,那是先皇热衷于打压、平衡诸皇子,而先皇太子和几位有些实力的向皇位冲刺的王爷都被先皇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给“办了”,不然就凭这个平日里既不闹腾也不出众的沅王怎么可能坐上宝座?
当然,这样想的大臣自是不止一位,但很奇怪的是,存着这样想法的大臣现在基本上都被分配在了不那么重要的官位上,手里没有了实权,说起话来声音自然也小了很多。
三月中旬,皇帝下旨,尚书省草拟,门下省封驳审议,圣旨终是传到了毅勇侯府,与毅勇侯阖府震惊同步的是,朝廷官员们也在脑中画起了圆圈,下边再打了一个点,为什么呀?虽然大家都知道新帝改革那是必然,启用新人也是必然,但启用这样一个新人也未免太……太不负责任了吧,毕竟这位新人是真的新,新到……既无朝廷为官的履历,江湖上好像也没有什么建树,诶,这样的新人查案能查出什么呢?卫城那地方还真不是这小子该去的地方,哎,陛下这次恐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终究会草草收场吧。
毅勇侯嫡子黎渊被派去调查此案,此前,毅勇侯黎裕也是不争不抢的一位,相比其他大臣骑墙的态度,这位侯爷是真的不骑墙,毕竟在墙底下的草地上趴着岂不是更舒服?
但趴墙底下趴着终归不是办法,在黎裕看来,这次黄槟案经由自己独子去查就说明了皇帝已开始了对朝中不作为大臣的清查,这位年轻的皇帝早开始了对朝廷的换血,打压老臣尤其那些尸位素餐的老臣,启用新人,培养心腹。当然,渊儿能在陛下这里过了关,以后的仕途当然是一帆风顺。
只是这位勇毅侯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一开始就派渊儿去查案,终归是会使渊儿得罪太多老臣,这样可怎么让他日后仕途顺利呢?当这位老候爷抠着自己额头揣摩上意时,他儿子已经打整好出行物品了,后天去吏部刑部报备,再到吏部要人,得嘞,准备上路,查案。
临行前一天,宫中传旨召见黎渊,御前谈了近三个时辰,期间还在宫中吃了顿饭,自黎渊进宫,各位大臣又开始议论纷纷,小心机小算盘打得滑溜,谈了什么呢?各家安插在皇宫的眼线说皇帝见黎渊时没带护卫,他们是在宫中属意阁鉴风亭谈话的,连俞公公也没带呢,黎渊前脚刚去宫中,后脚在家中的各大臣就收到消息,疯传这黎渊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敢当面向陛下百般推辞,言说自己百般苦楚,末了还是陛下尽心开导,终究让小黎大人客服心中恐惧,答应一定好好查案,据说,黎渊可是与陛下同坐在一条凳子上一起钓鱼呢……
啊这……这黎大人该不会,不对,陛下不会是?
大臣又给成功带偏了……
得到消息的大臣在脑中脑补各种奇闻轶事。
“陛下既已下旨让臣去查此案,臣自然是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期望,可昨日秦冰大人出了宫,想来断不是去城外喝点小酒吧,”黎渊一只手握住鱼竿,一只手托腮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说话时竟然也未看看向对方。
“哦,那你说说他可能是去做了什么?这家伙不会是避着朕偷偷去干什么有违法度的事情吧?”文帝不动声色把问题往回抛,居高临下地将黎渊审视了一遍,想看看这位年轻臣子如何回答。
“陛下还是不够信臣,依臣看,秦冰大人最有可能是去查案去了。”黎渊也不讲明具体是查什么案,问题再一次原封不动地被抛给了齐帝。
文帝嘴角不自觉上扬,内心暗道,有意思,这小子有意思,“那依卿看,他查的什么案子呢?”
以自己君王的身份,臣子回答起问题来自然是得干脆利落,这个黎渊是怎么回事,文帝心下也有些奇怪,不过这种奇怪马上被身为上位者的优越感取代。
此时的黎渊早已了然于心,陛下这是再考我?于是不动声色道:“秦冰大人是陛下亲卫,臣不敢妄加揣测”,说罢,摆出一副很惶恐卑微的样子。
好个顺水推舟,皇帝暗道,明面上却故作大度,于是便爽朗一笑,“好了,你也不必故意表现成那副样子,朕知道你的为人,你既已知我暗里派了秦冰去查案,就当知此案并不像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朝中有大臣与敌国相通着意图颠,朕知你家底,故而派你去査此案,你不怨?”
黎渊此前认为流民案再严重不过是皇帝治国之本与世家大族的争夺战,现在看来,这其中的水竟然这么深,竟涉及到敌国!只是皇帝说的这“怨”是个什么意思?呵呵,我怨就可以不用去了吗?
“你到也不必这么为难的样子,查案中若有人为难,你可求救秦冰,他得了朕的命令,自会相助于你。”
“谢陛下为臣精心安排,臣一定不辱使命。”黎渊闻言立即往站起身来行礼。
“辱不辱使命有时可不在你,而在你的对手,想必你也知朕有心提拔于你,你若是有本事将此案查的漂亮……”齐帝有意顿了顿,十分大度地一甩长袖,缓缓道,“你懂的。”说罢甩袖哈哈大笑而去
给我弄这么个棘手的案子,你就是有心提拔于我又怎样,我要表现的很感激的样子吗?哼,最是薄情帝王家,黎渊暗自腹诽。
“陛下爱重,臣定不辱使命!”黎渊朝着皇帝的背影激昂道。
私下里,那些大臣们都在疯传皇帝陛下召见黎渊一事,刚开始传话还正经,但到后来简直越传越离谱,什么版本都有:第一种版本侧重的看点是酒,坊间是这样传的:陛下亲自设宴召见了这位黎府大少爷,还拿出了独家珍藏多年的老酒,诶呀,那老酒,就连陛下自己一年也只舍得喝一次呢,这次居然大大方方送了这位黎少爷一车,诶,那酒叫什么来着?这酒名大概就是各酒家宣传的重点了,东家说这是我东家的酒呀;西家说这是我西家的酒呀,这南家和北家自然是不甘示弱,纷纷打出广告,北家:喝一口黎酒,少一世忧愁;南家:整口咱家酒,马上召见呦!可想而知,这谣言是哪些人传出来的。第二种版本侧重的看点是海鲜:天呐,那天黎大人在宫中所受的待遇呀,那叫一个……奢华呦,啧啧啧,海鲜,知道不,鲍鱼海胆鱿鱼油蟹红虾鱼翅……那黎大人呀,是吃得油光满面……这话显而易见就是北齐那些经营有海鲜品食用的大饭馆给叫卖出来的了,此外,还有什么陛下为黎家大少爷挑选布料做衣服啦,陛下亲自到书房为黎家大少爷挑选文房四宝啦,陛下为黎家大少挑选坐骑啦,甚至陛下为黎家大少介绍了某某媒婆坊……
如今黎渊查案回来,自然是引起朝中大臣的注意,但黎渊本人行事极低调,案涉极广,他可不想成为诸大臣群起攻之的活靶子,各类消息都是通过机密渠道向皇帝直接传递,连回京日期也是与皇帝信中商量好了才做决定的。
黎渊临到京城前一天,宫中才下旨准备迎接黎渊一行,众大臣原本以为黄槟案至少要查个半年左右吧,谁承想这小黎大人两月就回来了。更让他们惊奇的是,小黎大人回京后走的也不是陛下安排礼部迎接的路线,而是施施然与自己的好友靖远伯爵府少公子段麒去逛大街,岂有此理,这哪是一个新贵该有的样子,御史们一个个兴奋至极,得,上奏的材料这不是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