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名单公布后,沛公大抵知道关中沃土与自己无缘,但获悉被封到穷山恶水的巴蜀一带,不免怒火中烧。
项羽入关以来,沛公所受的委屈、压抑、愤懑、痛苦瞬间爆发出来。这么个分封法,对沛公非常不公平,手下的将士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沛公什么态度直接决定了他在将士们心中的形象。
所以无论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都必须有一个体现自己不屈不服的姿态。他作出一副要和项羽拼了的架势,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对上将军项羽宣战。
周勃、灌婴、樊哙都嚷嚷着不惜一战的决心。
萧何毕竟是丞相级的人才,他拦住了沛公:“被封到位置险恶的汉中为王,难道不比死了好点吗?”
沛公生气地回答说:“怎么会至于死呢?”
萧何说:“如今大王您的将、士都不如项羽,如果与项羽交战,结果必然是百战百败,怎么还会不死呢?”
他见沛公没说话,便又道:“能够暂时屈身在一人之下而成长为万乘之上,就像商汤周武王这一类人。微臣希望大王以汉中为根基,安抚百姓招募贤才,收纳巴蜀两地的民心及钱财,然后挥师东进,平定三秦,这样天下就可以到手了。”
沛公看看萧何,又扭头看了看诸将,长叹了口气。
萧何觉得沛公有退让的迹象,便又分析道:“如今项王势头正旺,六国军队没有一个敢于违背他的意愿。冒然与之发生冲突,我们的对手不是项王一国,而是整个联盟。”
见说服了沛公,萧何又对众将说道:“如此,项王都不用亲自下场,那些原本弱小的国家都会气势汹汹向我们冲过来,咬你一口。小国就是这样,依附大国,他们都想获取霸主的欢心。他们都精得很,知道最终倒下的一定是你,等把你群殴咬死后,他们能从霸主哪里多讨得一杯羹,反正瓜分的是你的东西,霸主不会心疼。”
“丞相说的对。”樊哙粗中有细,马上听明白了。
周勃也频频点头。
沛公用鼓励的眼神示意萧何继续。
萧何又道:“现在放眼六国,除了项王以外,我们的实力紧随项王其后。我们不要与独霸天下的项王争锋。甘心做好老二,积蓄力量,坐等六国连盟分裂。等霸王摁下葫芦浮起瓢的时候,敌我态势变化。再来与项王一争高低。”
“项王自巨鹿大战以来,诸侯皆匍匐而不敢仰视项王。哪有人敢分裂呢?请丞相说来听听。”樊哙发问。
萧何解释道:“项王年轻气盛,处处以实力压人,必不得人心。此番分封,不止我们不满。各诸侯国也是暗潮涌动。用不了多久,天下就会回到战乱纷飞的年代。到时候,霸王为了维护他的霸权地位,必定出手弹压。他一个手掌就五个指头,十个指头也就只能按住十只跳蚤。等他难以分身,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再给他致命一击。”
“丞相高明。你怎么知道诸侯暗潮涌动呢?”樊哙快人快语。
萧何自信地说道:“这次分封,齐国一国三公,实力最强的齐王田市被迁胶东,田都和田安只因项王偏好之故却领齐之要地。赵王部下将领张耳,受封与赵王歇平起平坐,陈余战功卓绝却没能封王,我不相信这么安排能长久。还有魏地东部被项王割走,魏人岂会高兴,九江王英布随项王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九江,他岂能甘愿。王陵寄居野泽,抗秦有功却什么都没捞到。
这么多的矛盾层层叠叠,错综复杂,总有一天大爆发。到时候,项王到底是管还是不管。
不管,起霸主地位就此终结;要管,必将联合诸国,兴师动众。
事情多了,项王不得不面临国弱民疲的窘境。再说了,沛公未能受封关中王,秦民大失所望,民心向背,天下尽知。”
萧何笑了笑说:“要不了多久,天下必重启战乱。我们只要守住汉中,甘当老二,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养兵蓄锐,等时机成熟,再入关中,东出函谷关,击败项王是迟早的事。”
沛公见萧何分析得相当透彻,并且将士们都听进去了,于是转怒为喜,他抚掌大笑说到:“丞相说得好。”随即宣布,准备接受任命,到巴蜀就职。
沛公绝对是领袖级的人物,他年轻时的游侠经历,让他学会了观言察色,学会了在困境或顺境中,人前应有的姿态。学会了如何驾驭各种各样的人,学会了装傻充愣,学会了慷慨激昂,也学会了装孙子做缩头乌龟,更是学会了散财聚人的道理。
从一介布衣到封疆大吏,这个跨越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了汉王,尽管不是十分满意,但对比鸿门宴里的瓮中鳖,沛公已经感到十分庆幸了。现在,萧何一番分析,与沛公的想法相同,欣然接受汉王的称号,沛公心里踏实了。
为了感谢张良的帮助,沛公送给张良一百镒黄金,两斗珍珠作为回报。
张良是韩国的臣子,这次分封后,他就要跟韩王回封地了。临别前,张良用沛公送给他的礼物,又替他办了一件大事。
张良将这一百镒黄金连同两斗珍珠送给了项伯,希望项伯帮忙说动项羽,将汉中地区全部封给汉王。
项伯受此重礼,自然积极为沛公说项,项羽本来还有点担心沛公不服,没想到如此顺利,这点小要求也就一口答应了。
张良竭尽全力帮助汉王,图的是什么?
他对官位不感兴趣,对金钱无动于衷。
他忠的是韩国,但又处处维护汉王的利益。他要实现韩国的复国梦,当历尽千辛万苦达成目的后,他又把新的希望寄托在汉王身上。这是否与那个黄石老人送的那本书有关?他要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完成他的惊天伟业吗。他的终极理想目标究竟是什么?
汉王打败西楚霸王称帝后,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尽管张良被封留候,但终究没能留住他。他放弃了在汉高祖身边共享荣华富贵的优渥生活,选择了归隐。传说他追随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云游四海去了,有人还在张家界深山里见过他。
项羽入关以来,沛公所受的委屈、压抑、愤懑、痛苦瞬间爆发出来。这么个分封法,对沛公非常不公平,手下的将士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沛公什么态度直接决定了他在将士们心中的形象。
所以无论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都必须有一个体现自己不屈不服的姿态。他作出一副要和项羽拼了的架势,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对上将军项羽宣战。
周勃、灌婴、樊哙都嚷嚷着不惜一战的决心。
萧何毕竟是丞相级的人才,他拦住了沛公:“被封到位置险恶的汉中为王,难道不比死了好点吗?”
沛公生气地回答说:“怎么会至于死呢?”
萧何说:“如今大王您的将、士都不如项羽,如果与项羽交战,结果必然是百战百败,怎么还会不死呢?”
他见沛公没说话,便又道:“能够暂时屈身在一人之下而成长为万乘之上,就像商汤周武王这一类人。微臣希望大王以汉中为根基,安抚百姓招募贤才,收纳巴蜀两地的民心及钱财,然后挥师东进,平定三秦,这样天下就可以到手了。”
沛公看看萧何,又扭头看了看诸将,长叹了口气。
萧何觉得沛公有退让的迹象,便又分析道:“如今项王势头正旺,六国军队没有一个敢于违背他的意愿。冒然与之发生冲突,我们的对手不是项王一国,而是整个联盟。”
见说服了沛公,萧何又对众将说道:“如此,项王都不用亲自下场,那些原本弱小的国家都会气势汹汹向我们冲过来,咬你一口。小国就是这样,依附大国,他们都想获取霸主的欢心。他们都精得很,知道最终倒下的一定是你,等把你群殴咬死后,他们能从霸主哪里多讨得一杯羹,反正瓜分的是你的东西,霸主不会心疼。”
“丞相说的对。”樊哙粗中有细,马上听明白了。
周勃也频频点头。
沛公用鼓励的眼神示意萧何继续。
萧何又道:“现在放眼六国,除了项王以外,我们的实力紧随项王其后。我们不要与独霸天下的项王争锋。甘心做好老二,积蓄力量,坐等六国连盟分裂。等霸王摁下葫芦浮起瓢的时候,敌我态势变化。再来与项王一争高低。”
“项王自巨鹿大战以来,诸侯皆匍匐而不敢仰视项王。哪有人敢分裂呢?请丞相说来听听。”樊哙发问。
萧何解释道:“项王年轻气盛,处处以实力压人,必不得人心。此番分封,不止我们不满。各诸侯国也是暗潮涌动。用不了多久,天下就会回到战乱纷飞的年代。到时候,霸王为了维护他的霸权地位,必定出手弹压。他一个手掌就五个指头,十个指头也就只能按住十只跳蚤。等他难以分身,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再给他致命一击。”
“丞相高明。你怎么知道诸侯暗潮涌动呢?”樊哙快人快语。
萧何自信地说道:“这次分封,齐国一国三公,实力最强的齐王田市被迁胶东,田都和田安只因项王偏好之故却领齐之要地。赵王部下将领张耳,受封与赵王歇平起平坐,陈余战功卓绝却没能封王,我不相信这么安排能长久。还有魏地东部被项王割走,魏人岂会高兴,九江王英布随项王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九江,他岂能甘愿。王陵寄居野泽,抗秦有功却什么都没捞到。
这么多的矛盾层层叠叠,错综复杂,总有一天大爆发。到时候,项王到底是管还是不管。
不管,起霸主地位就此终结;要管,必将联合诸国,兴师动众。
事情多了,项王不得不面临国弱民疲的窘境。再说了,沛公未能受封关中王,秦民大失所望,民心向背,天下尽知。”
萧何笑了笑说:“要不了多久,天下必重启战乱。我们只要守住汉中,甘当老二,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养兵蓄锐,等时机成熟,再入关中,东出函谷关,击败项王是迟早的事。”
沛公见萧何分析得相当透彻,并且将士们都听进去了,于是转怒为喜,他抚掌大笑说到:“丞相说得好。”随即宣布,准备接受任命,到巴蜀就职。
沛公绝对是领袖级的人物,他年轻时的游侠经历,让他学会了观言察色,学会了在困境或顺境中,人前应有的姿态。学会了如何驾驭各种各样的人,学会了装傻充愣,学会了慷慨激昂,也学会了装孙子做缩头乌龟,更是学会了散财聚人的道理。
从一介布衣到封疆大吏,这个跨越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了汉王,尽管不是十分满意,但对比鸿门宴里的瓮中鳖,沛公已经感到十分庆幸了。现在,萧何一番分析,与沛公的想法相同,欣然接受汉王的称号,沛公心里踏实了。
为了感谢张良的帮助,沛公送给张良一百镒黄金,两斗珍珠作为回报。
张良是韩国的臣子,这次分封后,他就要跟韩王回封地了。临别前,张良用沛公送给他的礼物,又替他办了一件大事。
张良将这一百镒黄金连同两斗珍珠送给了项伯,希望项伯帮忙说动项羽,将汉中地区全部封给汉王。
项伯受此重礼,自然积极为沛公说项,项羽本来还有点担心沛公不服,没想到如此顺利,这点小要求也就一口答应了。
张良竭尽全力帮助汉王,图的是什么?
他对官位不感兴趣,对金钱无动于衷。
他忠的是韩国,但又处处维护汉王的利益。他要实现韩国的复国梦,当历尽千辛万苦达成目的后,他又把新的希望寄托在汉王身上。这是否与那个黄石老人送的那本书有关?他要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完成他的惊天伟业吗。他的终极理想目标究竟是什么?
汉王打败西楚霸王称帝后,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尽管张良被封留候,但终究没能留住他。他放弃了在汉高祖身边共享荣华富贵的优渥生活,选择了归隐。传说他追随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云游四海去了,有人还在张家界深山里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