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赶去吏部,岳凌果然获悉了并未有林如海调令的消息。

  不过,赶巧遇见了去传话的宦官,让吏部做好相关的筹划,岳凌便建议尽快传信,让林如海入京来。

  确如苏墨筠所言,婚礼若是没赶上,恐怕林如海往后的日子要跟自己没完了。

  待处理了这遭急事,岳凌便先行返回府邸。

  直入内宅,一进正堂,却发觉林黛玉倚在窗边,怔怔出神。

  身下还有一个包裹,封口完好,似是准备着等他来拆的模样。

  见林黛玉一脸心事,岳凌也以为好笑。

  原是那一双罥烟眉,似颦非颦,本就让她看起来像是颇有愁思,实在是不符合她年纪的深沉面容。

  对坐茶案另一边,岳凌笑着问道:“想什么呢?”

  听了岳凌的声音,林黛玉才渐渐回过神来,眸中多了一丝清明,抚平袖口,为岳凌斟茶,道:“没,没想什么。”

  将茶盏送了过去,林黛玉又将桌前的包裹推给岳凌,道:“这是云妹妹带回来给岳大哥的。”

  “史湘云?”

  岳凌浅浅啜着茶水,不愧是林黛玉斟的香茗,就是蕴含着茶叶中本不存在的芳香,岳凌十分喜爱。

  “她回来了?”

  林黛玉颔首,面色也郑重几分,“今日晌午到了府邸,她在史家遇见了麻烦事。”

  岳凌脸色也严肃起来,“说来听听。”

  林黛玉扬了扬头,指向包裹,随着岳凌岔开,同时分解道:“这是史家三爷忠靖侯史鼎带来,送给岳大哥的。”

  “他本人说不方便露面,也不方便与岳大哥接触,便托云妹妹送了过来。”

  “尤其,史鼎还是夜里偷偷潜入史府,将这物件送去云妹妹手上,似是他正有什么麻烦缠身。”

  林黛玉说的玄而又玄,岳凌不禁皱起了眉头,细细拆开这包裹。

  里面的东西很是琐碎,有好几件杂物。

  偏大的一件是用牛羊皮做的纸,有着很大的腥膻味,只有草原人常会用作书信往来。

  摸着这质地,岳凌猛然便想到了旧时隆祐帝和他说过,锦衣卫截获的密信。

  先前那封密信是有人在战前,从京城往边关传递情报。

  而展开这封信,果不其然,也依旧是有关边关的情报。

  先前北静王上奏九边有北蛮陈兵,建议通婚以结秦晋之好,如今事情也在稳步推进,而女真人那边则时局更为紧迫,便抽调走了一支定额两万的军队,往辽东支援。

  这封信笺中,说的便是这一件事。

  还补充说明了,如今哪几个关口可以作交易,关隘上的守军,已被打点好了,全都是自己人。

  有这样的内鬼充当信息源,也难怪大同府,在北蛮南下之时,不过几夜便就失守了。

  岳凌暗暗沉吟着。

  信件中,还重复提及两个部落的名字,“海鸠特氏”和“哈吉古特氏”,要他们来主持交易。

  岳凌对于北蛮的部族,并不算了解,但敏锐的察觉到这两个部族在其内部,可能负责的内容不一般,或许是负责交易,或许就是负责和汉地人联络。

  默默记下一笔之后,岳凌又看起了另外一件物品。

  这是岳凌再熟悉不过的账目了,一直以来岳凌都不少与这东西打交道。

  尤其是丰字号的账目还通过他之手,进行过一次革新,以至于他对这些东西,是有着足够的敏感。

  翻过几页之后,岳凌便看出了其中猫腻,慢慢放了下来,深深叹出一口气来。

  林黛玉目露担忧,问道:“岳大哥,这里面是不是藏了什么要害之事?不然,也不会让堂堂侯爵爷,如今的边关大将在京城仍需藏匿行踪。”

  岳凌也没什么好掩饰的,直言道:“这里面,林林总总计下的,都是假账。这所谓“同记票号”,用虚报的票据,来用作凭据,在本地兑换白银。实则,这些白银都不过他们走私的收益,在票号中洗白。”

  “这账目看起来有年头了,能搜到这一本陈年旧账也实属不易。”

  “若是票号和北蛮是一条心,当年荣老国公戍边的日子恐怕还不好过。”

  再叹口气,岳凌又看起包袱内最后一件物件了。

  这是紫荆关的通关记录,第一眼看上去倒没什么稀奇之处。

  待岳凌最后目光锁定了日期,岳凌登时瞪大了双眼。

  “这群叛贼,真是猪狗不如!恨不能将其尽数手刃!”

  林黛玉接过来一看,也是愕然低语道:“竟是运粮车,就在岳大哥领兵抵挡北蛮的四个月前?”

  “北蛮南下是在夏秋之交,怎会开春就将晋地的粮食运往京城?”

  林黛玉眨眨眼,又补充道:“当时,岳大哥在对抗北蛮最焦灼的时候,京城中正有一伙粮商,囤货居奇。不过被岳大哥雷厉风行的镇压下去了……”

  “那这……”

  岳凌眸光愈发锐利,吩咐外面的丫鬟,道:“去将宝姑娘唤来。”

  未及,薛宝钗便步伐匆匆的赶了来。

  听丫鬟说,岳凌回来了,而且在正堂上,急着唤自己,薛宝钗哪里好耽误一秒。

  提着裙摆,快速迈过门槛。

  可等抬眼一看,薛宝钗焦急的步子却是一顿,愣愣的看着堂前的两个人。

  今日林黛玉才有定下了婚期的兆头,眼前岳凌和林黛玉皆是一脸严肃,薛宝钗自然而然的开始浮想联翩了。

  两人不会是要给她定下名分吧?

  毕竟之前岳凌还说过,在与林黛玉成亲之后,就少不了给她名分了。

  而且两人都是这么严肃的时候,在府邸内可不多见,难不成是要先给她立下规矩?

  念及此,薛宝钗胸前好似浪潮澎湃,无法镇定,手心都暗暗攥了把汗。

  “难道是林妹妹不同意吗……”

  薛宝钗硬着头皮上前,规规矩矩的向两人分别行礼。

  反而是岳凌和林黛玉一同偏头,错愕的看着她这幅小女人作态,一头雾水。

  林黛玉疑惑道:“宝姐姐,你这是做什么?往一边坐,莫要愣在场中间呀。”

  “啊?”

  薛宝钗猛地抬起头,嘴唇轻颤,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十分无奈的往旁边坐了,满心羞愧。

  看来事情和她想得是南辕北辙了。

  果不其然,方才坐下,便听岳凌开口问道:“京城的粮商,你可有了解?”

  岳凌问起正事来,薛宝钗便是回过心神了,方才心里的小九九完全不见,干脆利落的回答着,“粮商大多都是靠漕粮,以徽商为主。不过近些年来,沧州府发展的不错,粮商中丰字号是新锐势力。当然,非江南之地,有徽商的地方就会有晋商。”

  “这些年来,我们吃下的地盘,大多是旧时晋商的势力。主要也是晋商的井盐势微,我们的海盐更占优势,连带着粮食的口碑也不错。”

  岳凌微微眯眼,问道:“晋商?哪一家晋商?姓甚名谁,你可知晓?”

  薛宝钗垂头沉吟,“若是未有记错的话,应当是福记粮行,东家姓吉,名平,字安之。”

  “最早在丰字号未进入京城的时候,晋商的生意做得很大,后来不知何故,似是受挫不小,动摇了根本。这福记粮行从最早的四十多家铺面,到如今就只有两间铺面了,东城西城各一家已经完全不成气候。”

  “吉平?”

  岳凌再一次陷入了深思,总感觉这个名字十分耳熟。

  “姓吉?”林黛玉诧异道:“我们在沧州之时,那个通判不就姓‘吉’吗?”

  “而且,当时宝姐姐的兄长,还因为在沧州被官府捉了,而被索要粮食平仓。难道说,原本沧州的存粮,是被转入了京城,交给晋商打理?囤货居奇,赚几倍的银子?”

  “但是因为岳大哥的雷霆手段,大部分囤货的粮商,当时都被打击的不轻,减价的有卖出去,不减价只能等虫蛀,腐坏了,恐怕亏的是血本无归。”

  “当时岳大哥还没什么威信,官职又不高,只有临时的都督一职,恐怕粮商赌的就是岳大哥没有魄力敢开常平仓和皇放粮!”

  薛宝钗也是颔首应道:“难怪当时他们不要现银,非要粮食,我一开始还十分困惑来着。没想到我那个不成器的哥哥,误打误撞还撞破了这一件事,废物却也好似派上了用场。”

  林黛玉捂嘴笑道:“称作鱼饵并不为过。”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递着话,而岳凌先是沉吟,片刻后猛地双眼放光,似是全然想得通透了,更被林黛玉的聪慧所折服。

  倏然起身,双手捂着林黛玉的脸颊,在她额头上狠狠亲了一口,笑着喊道:“没错,没错!串起来了,全串起来了!我说这些案子怎么会如此诡异,原来是我忽略了!”

  林黛玉被岳凌突然的逾礼举动弄得猝不及防,等回过神来只有额前还有残留着湿润的触感。

  见薛宝钗看来,林黛玉羞愧万分,用手帕轻轻揩拭着,嘴里嫌弃道:“岳大哥,你脏死了!知不知羞?”

  可薛宝钗却不禁舔了舔嘴唇,有些后悔,方才自己为何没想到这一点。

  不过,当时她和岳凌才是刚刚开始配合做事,很多内情都还不了解,当然无法跟上岳凌的思路了。

  岳凌笑着在堂前踱步,道:“我之前是将这些人都放在对立面去考虑了,竟是没细想,他们或许并非是一伙贼人。”

  “宝姑娘说的好,有晋商的地方,就会有徽商。徽商的势力范围到淮北,而再往山东等地,便都是晋商的天下了。”

  “这个吉庆很有可能是吉平的族人,是晋商。而沧州城截杀我的那一伙人,是沧州的黄家,他们应当是徽商派系,原本他们就不对付,所以在吉庆当时走投无路的时候,黄家也不想伸出援手。”

  “最后慑于我的压力,黄家才不得不站了出来。”

  舒了口气,岳凌靠坐回来,释然道:“一切都能说得通了。不然也不会吉庆在调兵截杀我一回,黄家联系倭寇又在城外设伏,完全没顾着城内吉庆的死活,二人自始至终就是不同的派系。”

  林黛玉眨眨眼,道:“这些物件似乎能补足岳大哥的推理了,可要是想钓出他们背后的大鱼,好似也不是很容易。我倒想不出,京城里有人有动机,再做些为难岳大哥的事了。”

  岳凌摇了摇头,再吃了口茶,道:“不急,不急。敌在暗我在明,最该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心里默默念道:“看来,这死士应当是与晋商有关,沧州知府也是被吉庆捆绑了利益,才能如此大胆的参与人口拐卖,为晋商提供养死士的牙子。史鼎小心行事的确没错,久留晋地,应当是也嗅到些许危险了。”

  再点了点头,岳凌道:“如今临近年节,京城内人员冗杂,府邸内也得警惕些。虽说我们临近皇城,不太会有人在这边闹事,但也不可不设防。”

  林黛玉郑重的点点头。

  再看向薛宝钗,岳凌吩咐道:“再暗中打探一些晋商的消息,尤其要核实一下吉家的背景,在晋地是否为大族。至于朝中大臣有无晋地的背景,便由我亲自来查了。”

  “还有两个蛮族部落,‘海鸠特氏’和‘哈吉古特氏’也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

  “至于扬州的烟花案,待林大人入京后,或许会有所斩获了。”

  ……

  扬州府,巡盐御史衙门。

  年关已至,盐价平稳,林如海已经无需出门公干,剿私盐贩了。

  这一个春节真是他过的最为苦楚的一个春节,没有林黛玉陪在身边也就算了,连两位姨娘都已赶去了京城。

  偌大的林府,只有管家韩大陪同林如海吃了年夜饭,根本没什么年味,太过于冷清了。

  如今他的亲人都在京城,林黛玉在,两位姨娘在,两位姨娘算着日子也应当产子,林如海很想知道亲人的讯息,也开始期待着入京了。

  可以预见的,他这种外派许久的官员,入京以后得到重用官职都会蹿升。

  这方面林如海沉浸官场多年,他还是有自信的。

  他可不想被同僚评说,官运亨通是凭借岳凌那个厌物。

  “只是不知,何时才能等来调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最新章节,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