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现佛!
陈斯远身形半遮于玉佛之后,身形挺拔,面容略显憔悴,面上却噙着笑意。那一双有神的星眸瞧过来,竟好似刀子一般径直戳进了李纨的心窝。
李纨禁不住心下怦然乱跳,只死死盯着陈斯远瞧,浑然忘了此间何地、此时何时。
她早年嫁入荣国府,不过与贾珠做过几年夫妻,其后那贾珠便恣意起来,沉湎女色之中,少有光顾李纨房。又因太太身边儿的丫鬟,冬日里挨了老爷贾政一通好打,谁知缠绵病榻数月,竟就此一命呜呼。
那会子李纨无暇感伤,只小心翼翼照料着贾兰,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几年下来便成了府中‘枯槁死灰’的大奶奶。
因这些时日时常与陈斯远往来,李纨那颗死寂的心本就活络起来,如今又经得如此情形,一颗心怦然跳动,竟浑然那劳什子世俗禁忌。
外间吵嚷声一片,陈斯远朝着李纨略略颔首,便飘然离去。
眼看那身形没了踪迹,李纨顿时心下若有所失,方才回过神儿来,素云、碧月两个便喜滋滋跑进来,扯了李纨的胳膊叫嚷道:“奶奶果然有佛缘!这下子能求得陈芥菜卤了!”
李纨虽笑着,却心下杂乱。抬眼瞧了那莲花台上端坐的玉佛,顿时心下不屑一顾。陈斯远的话又浮上心头:“求神拜佛不如求己——”
是啊,那神佛不过是泥胎木雕,又哪里比得上远兄弟?
恰有小沙弥纳罕而来,瞧了眼绽开的莲花瓣,又往玉佛后头扫量几眼,顿时挠头不已。依着那水箱尺寸,怎么也要到下晌时才会花开现佛,小沙弥闹不清怎么出来差错。
少一时,又有沙弥寻了至善禅师来。至善禅师古井无波,只说自个儿修为低浅竟看走了眼,既是佛祖旨意,李纨但有所求法源寺一概满足。
李纨便求了一坛子陈芥菜卤来。心下暗自思量着,也不知这陈芥菜卤算是自个儿求的,还是远兄弟自个儿得来的……
她一时间想不分明,却掩不住面上的笑意。不拘是如何得来的,此一番远兄弟的伤势总算能治了吧?
却说陈斯远悄然打后殿溜出来,先前的小沙弥缘空正急得原地转圈儿,见了陈斯远赶忙跑上来叫苦道:“公子,您这是往哪儿去了?”
陈斯远随口胡诌道:“你没听见?”扬手往后一指,道:“有人花开现佛,我自是要去瞧个热闹。”
小沙弥唬着脸儿道:“这可不大妥当,若是冲撞了女善信可如何是好?”
陈斯远笑道:“花开现佛啊,那大殿里如今都是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小沙弥一琢磨也是,当下也就不再计较。问问过陈斯远果然采集了青霉,小沙弥便引着陈斯远回转。
陈斯远踱步而行,只觉身子骨前所未有的虚弱,紧了紧袖笼里的锦盒,仔细回思着前世记忆。这青霉杂质极多,莫说是口服了,便是往伤口上涂抹他都不敢,总要想个法子提纯一二再说。
当下回到客院,便见香菱正数落着小厮庆愈,那庆愈见陈斯远回转,赶忙跑上来道:“大爷,小的方才瞧见庞管事儿,上前说过一会子,才知敢情大奶奶今儿个也来了法源寺,与大爷前后就差了大半个时辰。”
陈斯远故作讶然道:“哦?竟有此事?”
庆愈顿时吐沫横飞,正说得热络,便有个小厮飞奔进来,嚷嚷道:“大喜啊!大奶奶花开现佛,已经求了那陈芥菜卤回来!”
香菱、五儿等俱都惊呼一声儿,纷纷喜形于色。
众人先给陈斯远道喜,又纷纷赞叹大奶奶李纨好运道。陈斯远回得禅房里落座后笑吟吟的听着,眼前却时不时浮现李纨那一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
这客院分隔成十来个小院落,虽都在其中,却碰不着面儿。少一时,果然有素云捧了一坛子陈芥菜卤而来,入内喜滋滋与陈斯远道:“远大爷,我们奶奶一回就求中了,可算得了这陈芥菜卤。”
陈斯远笑着感念道:“劳姐姐与大嫂子说一声儿‘费心’了。”
素云笑道:“这却是巧了,我们奶奶也是这般说的。”
陈斯远哈哈一笑,又是一番道谢,那素云说道:“我们奶奶不耐暑热,这会子便要回转。还要我问远大爷一声儿呢。”
陈斯远哪里不知李纨之意?便说道:“我如今气力不济,如此,便先请大嫂子回转,我随后便回。”
素云笑着应下,这才告辞而去。
素云才走,香菱、五儿便唬着脸儿上前关切道:“大爷哪里不舒坦了?”
陈斯远含糊道:“就是有些气力不济,歇一会子就好了。”
那五儿还要再问,香菱忽而想起了什么,紧忙止了五儿的话头儿,又伺候着陈斯远躺下歇息,便去了外间守着。
另一边厢,李纨得了回话儿,心下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她再不是闺阁里的姑娘家,那陈斯远的目光又如何不明白?
方才她于禅房里借了佛经来,奈何翻来覆去就是看不进去,心下时而便浮现陈斯远笑吟吟的面容。李纨方才那会子不管不顾,刻下又忐忑难安,只觉有背伦常。心焦之际真个儿不知如何是好。
待素云回了话儿,李纨顿时暗自松了口气。心下暗忖,如此也好,虽彼此心知肚明,却发乎情、止乎礼,且远兄弟前程远大,早与林妹妹、宝妹妹定了终身,料想过上几年他成了亲,便会断了念想,自个儿也能渐渐淡忘了……
当下李纨也不迟疑,吩咐预备马车,起身便回转荣国府。
……………………………………………………
禅房里,陈斯远歇息了个把时辰,精神略略好转,这才起身回转荣国府。
马车辘辘而行,香菱贴身伺候着,眼见左肩又沁出脓血来,顿时蹙眉道:“大爷不若立时就用了那陈芥菜卤,说不得明儿个就好转了呢?”
陈斯远笑着道:“我自有打算。”
香菱又道:“那,不若再换一身衣裳?”
“罢了,这会子换过,到了家只怕也污了,省了吧。”
香菱叹息着应下,兀自担忧不已。马车忽而停下,陈斯远挑开帘栊往前头观量,便见一架马车停在路中央,前头有乞儿抱着腿哀嚎打滚。
此时业已临近宁荣街,陈斯远瞧着那马车形制极似荣国府的车驾,当下招呼过来庆愈,吩咐道:“你去前头瞧瞧去。”
庆愈应下,刚扭身而去,陈斯远便见几个青皮将那马车围拢了起来,帘栊一挑,便有个带发修行的小女尼叽叽喳喳与青皮吵嚷起来。
一旁五儿道:“瞧着怎么好似妙玉师父身边儿的清梵?”
陈斯远纳罕道:“你识得?”
五儿说道:“不过隔了一座玉皇庙,三不五时的总能撞见,可不就识得了?”
陈斯远点点头,五儿不由的忧心道:“大爷,瞧着妙玉师傅好似被青皮纠缠上了,大爷不管管?”
香菱却在此时说道:“大爷如今伤势未愈,哪里管得了这般许多?我看莫不如早些绕路回返,再跟管事儿的说一声儿就是了。”
陈斯远笑着颔首,显是更赞同香菱之言。他陈斯远又不是舔狗,那妙玉本就对他没好脸色,既如此又何必上赶着往前凑?
他正要吩咐车夫,忽而瞥见一熟悉身形,面上顿时玩味起来。眼看那人气势汹汹而去,不禁乐道:“不急着走,有热闹瞧了!”
话音刚落,便见那人拨开人群,手提鸳鸯宝剑,上前喝问道:“光天化日、乾坤朗朗,尔等贼子打的什么心思当我不知?识相的快些散去,不然便要问问我手中的宝剑答应不答应了!”
那青皮头子搭眼一瞧,顿时嗤笑道:“哪里来的相公敢当街说大话?来来来,我倒要瞧瞧你有何能为!”
那手提鸳鸯宝剑之人白面朱唇、剑眉琼鼻,生得竟比寻常女儿家还好看几分,正是陈斯远有过一面之缘的柳湘莲。
那柳湘莲闻言顿时怒道:“好贼子,我今儿个便要你知道知道我的能为!”
话音落下,也不曾抽出宝剑,只以剑鞘迎敌,霎时间剑鞘翻飞,一应青皮顿时哭爹喊娘倒了一地。那先前抱着小腿打滚儿的乞儿见势不妙,爬起来便钻进了巷子里。
柳湘莲待要再追,便听车内妙玉道:“这位公子,穷寇莫追!”
柳湘莲抱着宝剑朝内中一礼,道:“可曾惊扰了姑娘?”
妙玉只道:“不曾。”
柳湘莲点点头,又踢了为首的青皮一脚,说道:“既如此,那在下告退。”
扭身洒然而去,才走出去几步,那清梵便掀开帘栊问道:“还请公子留下高姓大名!”
柳湘莲顿足回首,哈哈一笑道:“贱名不足挂齿,有缘自会再见。再会!”
话音落下,柳湘莲果然飘然而去。
地上几个青皮喇咕见其走了,紧忙爬起来灰溜溜而去。周遭百姓指指点点,便有好事者赞道:“好个冷二郎!”
有人问道:“老兄识得那玉面公子?”
好事者嚷道:“此乃柳家次子,名柳湘莲。”
那人便道:“哦,原来是他啊——”
这些言语一字不落进得马车之内,内中妙玉不知如何作想,只须臾光景马车复又前行而去。
陈斯远看得意犹未尽,一旁的五儿道:“原来那人便是冷二郎。”
香菱道:“妹妹也知道?”
五儿道:“我听府中丫鬟说,那人时常来府中寻宝二爷,都赞其生得好呢。如今瞧了,也就寻常……比照大爷,总是太过阴柔了一些。”
陈斯远极为享受,顿时大笑不止。
五儿又道:“大爷方才怎么说有好戏瞧了?不过是抱打不平,也没旁的戏码啊。”
陈斯远冷笑道:“也是你心思少,但凡心思多一些,又岂能被冷二郎给唬了去?”
香菱眨眨眼,若有所思道:“大爷是说……那柳湘莲此番是做戏?”
陈斯远道:“那几个青皮瞧着出手狠辣,却一个挨一个的上,为何不群起攻之?”
香菱、五儿两个一琢磨也是,香菱便说道:“如此说来,方才道破柳湘莲身世的……也是与其一伙儿的?”
陈斯远笑道:“不如此,又如何凸显冷二郎的洒脱?”
五儿纳罕道:“只是,他图什么呢?”
陈斯远摇头不语,心下已是了然。料想那宝玉定是与柳湘莲提起过妙玉,又夸赞过妙玉雅致。却不知落在有心人耳中,那妙玉哪里是个雅致的姑子?分明是行走的女财神啊!
这等姑子若是娶回家,柳湘莲这等破落户再不用担忧往后吃穿用度。且那妙玉生得美貌,就算娶不得,能一亲芳泽也不算吃亏。
路上再没旁的话儿,少一时自角门进得荣国府。陈斯远懒得理会妙玉,在车中等了半晌,待这主仆两个进了角门,这才由香菱、五儿搀扶着下了马车。
冬梅要回新宅报信儿,将坛子交给香菱便回了新宅。主仆三个踱步往清堂茅舍回转,谁知才进角门便正撞见了凤姐儿。
二人彼此厮见过,陈斯远歉然道:“因着我伤势未愈,倒是拖累了二嫂子那营生。”
凤姐儿立时嗔怪道:“远兄弟这是什么话儿?那营生再紧要,还能紧要得过你的性命?再说城外那工坊打发个人去瞧瞧也就是了。对了,远兄弟此番——”
一眼瞥见香菱手中的坛子,凤姐儿顿时欢喜道:“唷,这是求回来了?”
香菱笑道:“也是赶巧,不想大奶奶竟也去了法源寺。我们大爷见过至善禅师,禅师只说无缘。谁知大奶奶竟守得花开现佛,到底讨了这陈芥菜卤来。”
凤姐儿便笑道:“那敢情好。我还想着,若是远兄弟此番无功而返,便将你二哥从洋和尚那儿讨来的西洋药给远兄弟送去呢。”
陈斯远纳罕道:“西洋药?”
凤姐儿思量道:“洋和尚说叫什么甘汞的,王太医瞧过,说只是一些轻粉。虽也对症,却后患无穷。”
陈斯远悚然而惊,都叫甘汞了,想来便是水银化合物?这东西哪里敢乱吃?
他面上不显,谢过凤姐儿,这才缓步往清堂茅舍而去。
甫一回得清堂茅舍里,红玉拄着拐杖过问一番,待瞥见香菱手里的坛子,顿时‘阿弥陀佛’四下拜谢。
香菱、五儿伺候着陈斯远换了衣裳,又仔细缠裹了创口,随即先是雪雁来了一遭,问过详情后才欢喜而去;跟着宝姐姐便领着莺儿来了,那莺儿手中还提了个食盒。
入得内中搭眼一瞥,便见陈斯远衣不蔽体,宝姐姐顿时别过头去羞红了脸儿。
于是站在梢间外说道:“方才听雪雁说,此番果然求了陈芥菜卤来?”
陈斯远道:“是大嫂子求来的。”
宝姐姐松了口气,说道:“菩萨保佑,可算求了来。我这就去请王太医,总要看顾着你服用才是。”
“妹妹不忙,”陈斯远道:“我心下另有念头,还需妹妹帮衬一二。”
宝姐姐纳罕不已,又关切道:“这且不说,你一早儿出去的,路上也不曾带点心,这会子可是饿了?我方才打发莺儿取了些点心来,不若你先垫垫?”
“也好。”
宝姐姐闻言朝着莺儿递过去个眼神儿,本意是让莺儿将食盒交给五儿,谁知五儿竟提了食盒径直进了内中。待瞥见陈斯远赤膊上身,肩头还裹着纱布,顿时羞得红了脸儿。
她为宝钗贴身丫鬟,自是早知主仆一体,来日宝姑娘嫁了人,若身子不爽利或是有了身孕,便要代行那床笫之事。
莺儿早先还不大瞧得上陈斯远,只当其是个穷酸措大。待陈斯远中了举人,加之身形抽条,生得愈发丰神俊逸,这莺儿的心思自然便变了。
过后自家姑娘又与其私定终身,莺儿便不做他想,只安心等着做那通房丫鬟。刻下瞥见陈斯远精赤了上身,扫量一眼便脸红不已,却又忍不住暗自偷偷瞄过去。
香菱不当回事,内中的五儿却是心下不喜,于是不动声色上前一步遮挡了莺儿视线,又接过食盒道:“我来就好。”
莺儿闷声应下,待出得梢间,瞧着宝姐姐面色不善,顿时吐了吐舌头。
少一时,陈斯远换过衣裳,宝姐姐这才进得内中。陪着其说过今日情形,眼看着陈斯远吃用了两块马蹄酥,这才问道:“不知你要我办何事?”
陈斯远探手抓过床头锦盒,抽开来现出内中绿色绒毛,说道:“便是此物了。我以为此物不够精纯,所以才有毒性。”
宝钗纳罕道:“那又如何变得精纯?”
“回程时想了想,须得用蒸馏水融了,此后再熬干,所得之物料想能精纯几分。”
宝钗不知何为蒸馏水,陈斯远又解释了一通。宝姐姐一心关切陈斯远,生怕其重伤不治,待听个分明,紧忙打发莺儿寻了小厮,寻外头的铁匠铺子立刻赶制各色器物。
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丰厚赏钱抛洒下去,傍晚时小厮便提了器物回转。
宝姐姐放心不下,又亲自盯着丫鬟们烧起热水来,寻了个玻璃盏接那从铁皮管子里滴落的蒸馏水。
过后将青霉融于水中,又反复加热熬干。
直到入夜时分,那一锦盒的青霉,方才熬成了指甲盖大小、薄薄一层的黄白色粉末。
陈斯远瞧着此物挠头不已,暗忖那青霉素理应是白色的吧?怎么此物是黄白色?
不问也知,定是内中还有杂质,奈何一则陈斯远伤口发炎再等不得,二则他也不知如何再进一步提纯。
因生怕自个儿死于过敏,陈斯远吩咐香菱取了绣花针来,先用烈酒浸泡过,又过了火,这才挑了零星粉末刺破手臂上的皮肤。又等了足足半个时辰,眼见手臂并无异状,这才将那粉末分作三份,先行吃了一份。
也不知是体虚之故,还是那青霉果然不纯,陈斯远用过之后便觉困倦不已,连晚点也不曾用便酣睡了过去。
宝姐姐又仔细叮嘱过香菱等,这才忐忑着回转蘅芜苑。
宝钗才走,邢夫人便急吼吼寻了来,又寻了香菱好一番过问,略略坐了一会子才去。
这邢夫人之后,又有素云送来食盒,自不多提。
许是福星高照,陈斯远酣睡一宿,竟不曾再发热。香菱、五儿轮班守了一夜,待到天明时俱都欢喜不已。
陈斯远略略活动,眼见果然并无异状,这才放心大胆将剩下两份分次服用了。
倏忽几日,肩头脓创尽去,创口彻底结痂,王太医诊看过两回,只对那陈芥菜卤盛赞有加,丝毫不知陈斯远压根就没用过那劳什子的陈芥菜卤。
上至邢夫人、薛姨妈,下至林妹妹、宝姐姐、邢岫烟,乃至三春、香菱等,自是人人展颜,纷纷舒了口气。
倒是那李纨始终没来清堂茅舍,素日里一日两餐打发素云送来食盒。待听闻陈斯远果然转好,隔天便是那食盒也不来送了。
陈斯远有心去瞧李纨,奈何如今众人盯得紧。不过他那日既然从玉佛后转出来,便没想过回头。与李纨如何,只待其痊愈后再说。
不料这日贾兰散学归来,来探望陈斯远时说道:“远叔可算大好了!若是不然,母亲只怕还要时常诵读佛经为远叔祈福呢。”
香菱等都赞李纨知恩图报,唯有陈斯远心下若有所思……李纨夜观佛经,便只是为自个儿祈福那么简单?
……………………………………………………
这日贾兰回转稻香村,李纨自是寻了贾兰好生过问。待贾兰一一说过,李纨这才放下心来。
眼看贾兰又猴儿也似的坐不住,李纨便道:“罢了,你远叔既交代过,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不好将心思都顽野了。”
贾兰不迭应下,扭身一溜烟便跑了出去。
李纨瞧着儿子皮猴子的模样,顿时蹙眉摇了摇头。
恰此时素云进得内中道:“奶奶,那书册都晒好了的,还要请示奶奶如何归拢。”
李纨乃李守中独女,自幼生在书香世家,这陪嫁里自然少不了书册,加之亡夫贾珠遗留,算算总有个一二百册,每岁总会挑个时候晾晒一番。
因书架容纳不下,总有一些要装进箱笼里,她便起身出来亲自指点。
眼看一册册书籍收入箱笼,忽而碧月拾了那金刚经问道:“奶奶,这两册佛经是放在外头还是收入箱笼?”
李纨瞧着那佛经,立时想起玉佛后昂首而立的陈斯远来。面上不禁噙了笑意,说道:“求神拜佛不如求己,这佛经还是收入箱笼吧。”
碧月纳罕不已,与素云对视一眼,虽心下不解,到底还是依着李纨的吩咐,将那佛经装进了箱笼。
李纨又随行内中,指示两个丫鬟将书册摆列齐整,这才往梢间里歇息。那素云、碧月一径出来,碧月便道:“前一回花开现佛,连至善禅师都赞奶奶佛缘深厚,怎么奶奶这会子又改了口?”
素云也纳罕不已,摇了摇头,转而又笑道:“谁知奶奶如何想的?不过,这几日瞧着奶奶倒是有了笑模样,总是好的。”
碧月便道:“许是因着兰哥儿近来又长进了,昨日连老爷都夸兰哥儿乃是贾家麒麟呢。”
两个丫鬟说说笑笑,一并往前头照料田亩,自不多提。
却说那李纨娴坐床榻之上,慢悠悠有一下没一下的绣着帕子,待绣出个翠竹来,顿时想起那日仓惶之下将自个儿的旧帕子遗落在了清堂茅舍。
李纨不禁俏脸儿一红,一双桃花眼顿时生动起来。心下暗忖,直至今日那远兄弟也不曾送还回来,可见是私底下藏了下来……真真儿羞死个人。
贾家为高门大户,李家又是书香世家,这二者都催逼着李纨必须为节妇,从此衣着素淡、居停简朴,恭顺长辈、宽和弟妹,还要严格管教兰哥儿。
如只是如此,李纨心下不过孤寂了一些,可有兰哥儿陪伴,也不算太过苦闷。奈何婆婆王夫人待其厌嫌有加,妯娌凤姐儿又对其提防不已,二者联手,这些年风刀霜剑又何曾少了?
李纨默默隐忍,只盼着将兰哥儿养育成人,一朝金榜题名,好生出上一口恶气。从此便心如止水,愈发活成了槁木死灰的模样。
她到底还年轻,说来也不比凤姐儿大几岁,作姑娘时也是闺阁琼秀,也曾擅诗文、喜顽闹,又何曾这般淡泊了?
本道就此过上半生,总要等兰哥儿出息了,自个儿方才能稍稍换个活法儿,谁知机缘巧合,因与远兄弟连番往来,自个儿竟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偏那远兄弟竟也一般无二!
李纨先是惶恐,过后是逃避,待那日玉佛殿中猝然相会,李纨便知自个儿避无可避。佛经再压不住她的心思,她心下犹豫不决,回首却愕然发现,自个儿那颗早该死了的心,又因着远兄弟活络了起来。
李纨既不安,又极为贪恋这般的活络,便好似枯木生新枝一般,分外舍不得心下这份活络。于是思量一番,她到底拿定了心思——发乎情、止乎礼,礼教当头,此生自是与远兄弟有缘无分,莫不如做个不见面的知己便好。
想起远兄弟因着那一坛子陈芥菜卤而大好了,李纨面上便噙了笑意,也不去想那遗落的帕子,只轻哼着儿时的小曲,一针一线绣起帕子来。
外间一阵喧哗,须臾便有素云入内,说道:“奶奶,瞧着时辰,合该往老太太处去了。”
若不是贾母照拂,李纨母子只怕如今更要艰难,因是李纨不敢怠慢,应了一声儿便收了女红,起身换过素净衣裳,领了丫鬟便往荣庆堂而去。
须臾自荣庆堂后转到前头,入得内中便听内中笑声不绝,贾母虚指凤姐儿道:“我就知凤哥儿是个戏谑的,也不知打哪儿听来的故事,又拿来哄骗我老婆子!”
凤姐儿嗔道:“千真万确的事儿,老太太若不信,只管打发人去金陵王家扫听便是了。”
贾母笑道:“你道我不敢?明儿个我便打发赖大带了人去金陵扫听去。”
凤姐儿故作愕然,赶忙甩着帕子求饶道:“诶唷唷,老祖宗这会子又叫了真儿,罢了罢了,都是孙媳妇胡编乱造的,没得为此眼巴巴打发人一去两千里。”
贾母又是拍腿大笑。
李纨入内,与众人见过礼,便乖顺陪坐西边下首。
眼见婆婆王夫人审视着瞧过来,李纨忙垂了螓首不言语。
待贾母笑过,那王夫人就道:“珠哥儿媳妇,兰哥儿这几日如何了?”
李纨心下纳罕,忙回道:“回太太话儿,兰哥儿都好着呢,这几日读书也有些长进。”
王夫人笑着道:“可不是有些,我听老爷说,兰哥儿这份才情不下珠哥儿,可见子肖父,若好生教养了,说不得来日也能光耀门楣呢。”
话音落下,薛姨妈附和两句,随即凤姐儿、贾母都对贾兰赞不绝口。
那李纨瞧着王夫人,心下只觉不妙,旋即便听王夫人笑着说道:“这兰哥儿每日往远哥儿新宅往返,虽路途不远,奈何兰哥儿到底年岁还小,我瞧着身子骨也单薄了下。眼下天热还好说,待到了数九寒冬,只怕不妥啊。
”
扭头看向贾母,说道:“老太太,若依着我,不若将那先生请进家来,如此也免了兰哥儿劳顿之苦。”
贾母笑道:“太太说的在理。”
王夫人又道:“还有一事要与老太太说呢。”
“哦?”
王夫人笑吟吟说道:“也不知是哪个没起子的传得瞎话,说我只紧着宝玉,却将亲孙儿兰哥儿忘在了一旁。我初听这话儿自是气恼了半晌,可回头儿一琢磨,未尝没有道理啊。
老太太也知宝玉便是个魔星,三两日便要折腾出祸端来,可不就惹得我牵肠挂肚?如今他年岁渐长,瞧着倒是安稳些了,我便想着,来日将兰哥儿接到房里来,也教养上一阵儿。”
李纨蹙眉抬眼去看王夫人,那王夫人却只盯着贾母。李纨又悲切扭头去看贾母,谁知贾母脸上虽笑容僵硬,却半晌说不出话儿来。
陈斯远身形半遮于玉佛之后,身形挺拔,面容略显憔悴,面上却噙着笑意。那一双有神的星眸瞧过来,竟好似刀子一般径直戳进了李纨的心窝。
李纨禁不住心下怦然乱跳,只死死盯着陈斯远瞧,浑然忘了此间何地、此时何时。
她早年嫁入荣国府,不过与贾珠做过几年夫妻,其后那贾珠便恣意起来,沉湎女色之中,少有光顾李纨房。又因太太身边儿的丫鬟,冬日里挨了老爷贾政一通好打,谁知缠绵病榻数月,竟就此一命呜呼。
那会子李纨无暇感伤,只小心翼翼照料着贾兰,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几年下来便成了府中‘枯槁死灰’的大奶奶。
因这些时日时常与陈斯远往来,李纨那颗死寂的心本就活络起来,如今又经得如此情形,一颗心怦然跳动,竟浑然那劳什子世俗禁忌。
外间吵嚷声一片,陈斯远朝着李纨略略颔首,便飘然离去。
眼看那身形没了踪迹,李纨顿时心下若有所失,方才回过神儿来,素云、碧月两个便喜滋滋跑进来,扯了李纨的胳膊叫嚷道:“奶奶果然有佛缘!这下子能求得陈芥菜卤了!”
李纨虽笑着,却心下杂乱。抬眼瞧了那莲花台上端坐的玉佛,顿时心下不屑一顾。陈斯远的话又浮上心头:“求神拜佛不如求己——”
是啊,那神佛不过是泥胎木雕,又哪里比得上远兄弟?
恰有小沙弥纳罕而来,瞧了眼绽开的莲花瓣,又往玉佛后头扫量几眼,顿时挠头不已。依着那水箱尺寸,怎么也要到下晌时才会花开现佛,小沙弥闹不清怎么出来差错。
少一时,又有沙弥寻了至善禅师来。至善禅师古井无波,只说自个儿修为低浅竟看走了眼,既是佛祖旨意,李纨但有所求法源寺一概满足。
李纨便求了一坛子陈芥菜卤来。心下暗自思量着,也不知这陈芥菜卤算是自个儿求的,还是远兄弟自个儿得来的……
她一时间想不分明,却掩不住面上的笑意。不拘是如何得来的,此一番远兄弟的伤势总算能治了吧?
却说陈斯远悄然打后殿溜出来,先前的小沙弥缘空正急得原地转圈儿,见了陈斯远赶忙跑上来叫苦道:“公子,您这是往哪儿去了?”
陈斯远随口胡诌道:“你没听见?”扬手往后一指,道:“有人花开现佛,我自是要去瞧个热闹。”
小沙弥唬着脸儿道:“这可不大妥当,若是冲撞了女善信可如何是好?”
陈斯远笑道:“花开现佛啊,那大殿里如今都是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小沙弥一琢磨也是,当下也就不再计较。问问过陈斯远果然采集了青霉,小沙弥便引着陈斯远回转。
陈斯远踱步而行,只觉身子骨前所未有的虚弱,紧了紧袖笼里的锦盒,仔细回思着前世记忆。这青霉杂质极多,莫说是口服了,便是往伤口上涂抹他都不敢,总要想个法子提纯一二再说。
当下回到客院,便见香菱正数落着小厮庆愈,那庆愈见陈斯远回转,赶忙跑上来道:“大爷,小的方才瞧见庞管事儿,上前说过一会子,才知敢情大奶奶今儿个也来了法源寺,与大爷前后就差了大半个时辰。”
陈斯远故作讶然道:“哦?竟有此事?”
庆愈顿时吐沫横飞,正说得热络,便有个小厮飞奔进来,嚷嚷道:“大喜啊!大奶奶花开现佛,已经求了那陈芥菜卤回来!”
香菱、五儿等俱都惊呼一声儿,纷纷喜形于色。
众人先给陈斯远道喜,又纷纷赞叹大奶奶李纨好运道。陈斯远回得禅房里落座后笑吟吟的听着,眼前却时不时浮现李纨那一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
这客院分隔成十来个小院落,虽都在其中,却碰不着面儿。少一时,果然有素云捧了一坛子陈芥菜卤而来,入内喜滋滋与陈斯远道:“远大爷,我们奶奶一回就求中了,可算得了这陈芥菜卤。”
陈斯远笑着感念道:“劳姐姐与大嫂子说一声儿‘费心’了。”
素云笑道:“这却是巧了,我们奶奶也是这般说的。”
陈斯远哈哈一笑,又是一番道谢,那素云说道:“我们奶奶不耐暑热,这会子便要回转。还要我问远大爷一声儿呢。”
陈斯远哪里不知李纨之意?便说道:“我如今气力不济,如此,便先请大嫂子回转,我随后便回。”
素云笑着应下,这才告辞而去。
素云才走,香菱、五儿便唬着脸儿上前关切道:“大爷哪里不舒坦了?”
陈斯远含糊道:“就是有些气力不济,歇一会子就好了。”
那五儿还要再问,香菱忽而想起了什么,紧忙止了五儿的话头儿,又伺候着陈斯远躺下歇息,便去了外间守着。
另一边厢,李纨得了回话儿,心下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她再不是闺阁里的姑娘家,那陈斯远的目光又如何不明白?
方才她于禅房里借了佛经来,奈何翻来覆去就是看不进去,心下时而便浮现陈斯远笑吟吟的面容。李纨方才那会子不管不顾,刻下又忐忑难安,只觉有背伦常。心焦之际真个儿不知如何是好。
待素云回了话儿,李纨顿时暗自松了口气。心下暗忖,如此也好,虽彼此心知肚明,却发乎情、止乎礼,且远兄弟前程远大,早与林妹妹、宝妹妹定了终身,料想过上几年他成了亲,便会断了念想,自个儿也能渐渐淡忘了……
当下李纨也不迟疑,吩咐预备马车,起身便回转荣国府。
……………………………………………………
禅房里,陈斯远歇息了个把时辰,精神略略好转,这才起身回转荣国府。
马车辘辘而行,香菱贴身伺候着,眼见左肩又沁出脓血来,顿时蹙眉道:“大爷不若立时就用了那陈芥菜卤,说不得明儿个就好转了呢?”
陈斯远笑着道:“我自有打算。”
香菱又道:“那,不若再换一身衣裳?”
“罢了,这会子换过,到了家只怕也污了,省了吧。”
香菱叹息着应下,兀自担忧不已。马车忽而停下,陈斯远挑开帘栊往前头观量,便见一架马车停在路中央,前头有乞儿抱着腿哀嚎打滚。
此时业已临近宁荣街,陈斯远瞧着那马车形制极似荣国府的车驾,当下招呼过来庆愈,吩咐道:“你去前头瞧瞧去。”
庆愈应下,刚扭身而去,陈斯远便见几个青皮将那马车围拢了起来,帘栊一挑,便有个带发修行的小女尼叽叽喳喳与青皮吵嚷起来。
一旁五儿道:“瞧着怎么好似妙玉师父身边儿的清梵?”
陈斯远纳罕道:“你识得?”
五儿说道:“不过隔了一座玉皇庙,三不五时的总能撞见,可不就识得了?”
陈斯远点点头,五儿不由的忧心道:“大爷,瞧着妙玉师傅好似被青皮纠缠上了,大爷不管管?”
香菱却在此时说道:“大爷如今伤势未愈,哪里管得了这般许多?我看莫不如早些绕路回返,再跟管事儿的说一声儿就是了。”
陈斯远笑着颔首,显是更赞同香菱之言。他陈斯远又不是舔狗,那妙玉本就对他没好脸色,既如此又何必上赶着往前凑?
他正要吩咐车夫,忽而瞥见一熟悉身形,面上顿时玩味起来。眼看那人气势汹汹而去,不禁乐道:“不急着走,有热闹瞧了!”
话音刚落,便见那人拨开人群,手提鸳鸯宝剑,上前喝问道:“光天化日、乾坤朗朗,尔等贼子打的什么心思当我不知?识相的快些散去,不然便要问问我手中的宝剑答应不答应了!”
那青皮头子搭眼一瞧,顿时嗤笑道:“哪里来的相公敢当街说大话?来来来,我倒要瞧瞧你有何能为!”
那手提鸳鸯宝剑之人白面朱唇、剑眉琼鼻,生得竟比寻常女儿家还好看几分,正是陈斯远有过一面之缘的柳湘莲。
那柳湘莲闻言顿时怒道:“好贼子,我今儿个便要你知道知道我的能为!”
话音落下,也不曾抽出宝剑,只以剑鞘迎敌,霎时间剑鞘翻飞,一应青皮顿时哭爹喊娘倒了一地。那先前抱着小腿打滚儿的乞儿见势不妙,爬起来便钻进了巷子里。
柳湘莲待要再追,便听车内妙玉道:“这位公子,穷寇莫追!”
柳湘莲抱着宝剑朝内中一礼,道:“可曾惊扰了姑娘?”
妙玉只道:“不曾。”
柳湘莲点点头,又踢了为首的青皮一脚,说道:“既如此,那在下告退。”
扭身洒然而去,才走出去几步,那清梵便掀开帘栊问道:“还请公子留下高姓大名!”
柳湘莲顿足回首,哈哈一笑道:“贱名不足挂齿,有缘自会再见。再会!”
话音落下,柳湘莲果然飘然而去。
地上几个青皮喇咕见其走了,紧忙爬起来灰溜溜而去。周遭百姓指指点点,便有好事者赞道:“好个冷二郎!”
有人问道:“老兄识得那玉面公子?”
好事者嚷道:“此乃柳家次子,名柳湘莲。”
那人便道:“哦,原来是他啊——”
这些言语一字不落进得马车之内,内中妙玉不知如何作想,只须臾光景马车复又前行而去。
陈斯远看得意犹未尽,一旁的五儿道:“原来那人便是冷二郎。”
香菱道:“妹妹也知道?”
五儿道:“我听府中丫鬟说,那人时常来府中寻宝二爷,都赞其生得好呢。如今瞧了,也就寻常……比照大爷,总是太过阴柔了一些。”
陈斯远极为享受,顿时大笑不止。
五儿又道:“大爷方才怎么说有好戏瞧了?不过是抱打不平,也没旁的戏码啊。”
陈斯远冷笑道:“也是你心思少,但凡心思多一些,又岂能被冷二郎给唬了去?”
香菱眨眨眼,若有所思道:“大爷是说……那柳湘莲此番是做戏?”
陈斯远道:“那几个青皮瞧着出手狠辣,却一个挨一个的上,为何不群起攻之?”
香菱、五儿两个一琢磨也是,香菱便说道:“如此说来,方才道破柳湘莲身世的……也是与其一伙儿的?”
陈斯远笑道:“不如此,又如何凸显冷二郎的洒脱?”
五儿纳罕道:“只是,他图什么呢?”
陈斯远摇头不语,心下已是了然。料想那宝玉定是与柳湘莲提起过妙玉,又夸赞过妙玉雅致。却不知落在有心人耳中,那妙玉哪里是个雅致的姑子?分明是行走的女财神啊!
这等姑子若是娶回家,柳湘莲这等破落户再不用担忧往后吃穿用度。且那妙玉生得美貌,就算娶不得,能一亲芳泽也不算吃亏。
路上再没旁的话儿,少一时自角门进得荣国府。陈斯远懒得理会妙玉,在车中等了半晌,待这主仆两个进了角门,这才由香菱、五儿搀扶着下了马车。
冬梅要回新宅报信儿,将坛子交给香菱便回了新宅。主仆三个踱步往清堂茅舍回转,谁知才进角门便正撞见了凤姐儿。
二人彼此厮见过,陈斯远歉然道:“因着我伤势未愈,倒是拖累了二嫂子那营生。”
凤姐儿立时嗔怪道:“远兄弟这是什么话儿?那营生再紧要,还能紧要得过你的性命?再说城外那工坊打发个人去瞧瞧也就是了。对了,远兄弟此番——”
一眼瞥见香菱手中的坛子,凤姐儿顿时欢喜道:“唷,这是求回来了?”
香菱笑道:“也是赶巧,不想大奶奶竟也去了法源寺。我们大爷见过至善禅师,禅师只说无缘。谁知大奶奶竟守得花开现佛,到底讨了这陈芥菜卤来。”
凤姐儿便笑道:“那敢情好。我还想着,若是远兄弟此番无功而返,便将你二哥从洋和尚那儿讨来的西洋药给远兄弟送去呢。”
陈斯远纳罕道:“西洋药?”
凤姐儿思量道:“洋和尚说叫什么甘汞的,王太医瞧过,说只是一些轻粉。虽也对症,却后患无穷。”
陈斯远悚然而惊,都叫甘汞了,想来便是水银化合物?这东西哪里敢乱吃?
他面上不显,谢过凤姐儿,这才缓步往清堂茅舍而去。
甫一回得清堂茅舍里,红玉拄着拐杖过问一番,待瞥见香菱手里的坛子,顿时‘阿弥陀佛’四下拜谢。
香菱、五儿伺候着陈斯远换了衣裳,又仔细缠裹了创口,随即先是雪雁来了一遭,问过详情后才欢喜而去;跟着宝姐姐便领着莺儿来了,那莺儿手中还提了个食盒。
入得内中搭眼一瞥,便见陈斯远衣不蔽体,宝姐姐顿时别过头去羞红了脸儿。
于是站在梢间外说道:“方才听雪雁说,此番果然求了陈芥菜卤来?”
陈斯远道:“是大嫂子求来的。”
宝姐姐松了口气,说道:“菩萨保佑,可算求了来。我这就去请王太医,总要看顾着你服用才是。”
“妹妹不忙,”陈斯远道:“我心下另有念头,还需妹妹帮衬一二。”
宝姐姐纳罕不已,又关切道:“这且不说,你一早儿出去的,路上也不曾带点心,这会子可是饿了?我方才打发莺儿取了些点心来,不若你先垫垫?”
“也好。”
宝姐姐闻言朝着莺儿递过去个眼神儿,本意是让莺儿将食盒交给五儿,谁知五儿竟提了食盒径直进了内中。待瞥见陈斯远赤膊上身,肩头还裹着纱布,顿时羞得红了脸儿。
她为宝钗贴身丫鬟,自是早知主仆一体,来日宝姑娘嫁了人,若身子不爽利或是有了身孕,便要代行那床笫之事。
莺儿早先还不大瞧得上陈斯远,只当其是个穷酸措大。待陈斯远中了举人,加之身形抽条,生得愈发丰神俊逸,这莺儿的心思自然便变了。
过后自家姑娘又与其私定终身,莺儿便不做他想,只安心等着做那通房丫鬟。刻下瞥见陈斯远精赤了上身,扫量一眼便脸红不已,却又忍不住暗自偷偷瞄过去。
香菱不当回事,内中的五儿却是心下不喜,于是不动声色上前一步遮挡了莺儿视线,又接过食盒道:“我来就好。”
莺儿闷声应下,待出得梢间,瞧着宝姐姐面色不善,顿时吐了吐舌头。
少一时,陈斯远换过衣裳,宝姐姐这才进得内中。陪着其说过今日情形,眼看着陈斯远吃用了两块马蹄酥,这才问道:“不知你要我办何事?”
陈斯远探手抓过床头锦盒,抽开来现出内中绿色绒毛,说道:“便是此物了。我以为此物不够精纯,所以才有毒性。”
宝钗纳罕道:“那又如何变得精纯?”
“回程时想了想,须得用蒸馏水融了,此后再熬干,所得之物料想能精纯几分。”
宝钗不知何为蒸馏水,陈斯远又解释了一通。宝姐姐一心关切陈斯远,生怕其重伤不治,待听个分明,紧忙打发莺儿寻了小厮,寻外头的铁匠铺子立刻赶制各色器物。
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丰厚赏钱抛洒下去,傍晚时小厮便提了器物回转。
宝姐姐放心不下,又亲自盯着丫鬟们烧起热水来,寻了个玻璃盏接那从铁皮管子里滴落的蒸馏水。
过后将青霉融于水中,又反复加热熬干。
直到入夜时分,那一锦盒的青霉,方才熬成了指甲盖大小、薄薄一层的黄白色粉末。
陈斯远瞧着此物挠头不已,暗忖那青霉素理应是白色的吧?怎么此物是黄白色?
不问也知,定是内中还有杂质,奈何一则陈斯远伤口发炎再等不得,二则他也不知如何再进一步提纯。
因生怕自个儿死于过敏,陈斯远吩咐香菱取了绣花针来,先用烈酒浸泡过,又过了火,这才挑了零星粉末刺破手臂上的皮肤。又等了足足半个时辰,眼见手臂并无异状,这才将那粉末分作三份,先行吃了一份。
也不知是体虚之故,还是那青霉果然不纯,陈斯远用过之后便觉困倦不已,连晚点也不曾用便酣睡了过去。
宝姐姐又仔细叮嘱过香菱等,这才忐忑着回转蘅芜苑。
宝钗才走,邢夫人便急吼吼寻了来,又寻了香菱好一番过问,略略坐了一会子才去。
这邢夫人之后,又有素云送来食盒,自不多提。
许是福星高照,陈斯远酣睡一宿,竟不曾再发热。香菱、五儿轮班守了一夜,待到天明时俱都欢喜不已。
陈斯远略略活动,眼见果然并无异状,这才放心大胆将剩下两份分次服用了。
倏忽几日,肩头脓创尽去,创口彻底结痂,王太医诊看过两回,只对那陈芥菜卤盛赞有加,丝毫不知陈斯远压根就没用过那劳什子的陈芥菜卤。
上至邢夫人、薛姨妈,下至林妹妹、宝姐姐、邢岫烟,乃至三春、香菱等,自是人人展颜,纷纷舒了口气。
倒是那李纨始终没来清堂茅舍,素日里一日两餐打发素云送来食盒。待听闻陈斯远果然转好,隔天便是那食盒也不来送了。
陈斯远有心去瞧李纨,奈何如今众人盯得紧。不过他那日既然从玉佛后转出来,便没想过回头。与李纨如何,只待其痊愈后再说。
不料这日贾兰散学归来,来探望陈斯远时说道:“远叔可算大好了!若是不然,母亲只怕还要时常诵读佛经为远叔祈福呢。”
香菱等都赞李纨知恩图报,唯有陈斯远心下若有所思……李纨夜观佛经,便只是为自个儿祈福那么简单?
……………………………………………………
这日贾兰回转稻香村,李纨自是寻了贾兰好生过问。待贾兰一一说过,李纨这才放下心来。
眼看贾兰又猴儿也似的坐不住,李纨便道:“罢了,你远叔既交代过,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不好将心思都顽野了。”
贾兰不迭应下,扭身一溜烟便跑了出去。
李纨瞧着儿子皮猴子的模样,顿时蹙眉摇了摇头。
恰此时素云进得内中道:“奶奶,那书册都晒好了的,还要请示奶奶如何归拢。”
李纨乃李守中独女,自幼生在书香世家,这陪嫁里自然少不了书册,加之亡夫贾珠遗留,算算总有个一二百册,每岁总会挑个时候晾晒一番。
因书架容纳不下,总有一些要装进箱笼里,她便起身出来亲自指点。
眼看一册册书籍收入箱笼,忽而碧月拾了那金刚经问道:“奶奶,这两册佛经是放在外头还是收入箱笼?”
李纨瞧着那佛经,立时想起玉佛后昂首而立的陈斯远来。面上不禁噙了笑意,说道:“求神拜佛不如求己,这佛经还是收入箱笼吧。”
碧月纳罕不已,与素云对视一眼,虽心下不解,到底还是依着李纨的吩咐,将那佛经装进了箱笼。
李纨又随行内中,指示两个丫鬟将书册摆列齐整,这才往梢间里歇息。那素云、碧月一径出来,碧月便道:“前一回花开现佛,连至善禅师都赞奶奶佛缘深厚,怎么奶奶这会子又改了口?”
素云也纳罕不已,摇了摇头,转而又笑道:“谁知奶奶如何想的?不过,这几日瞧着奶奶倒是有了笑模样,总是好的。”
碧月便道:“许是因着兰哥儿近来又长进了,昨日连老爷都夸兰哥儿乃是贾家麒麟呢。”
两个丫鬟说说笑笑,一并往前头照料田亩,自不多提。
却说那李纨娴坐床榻之上,慢悠悠有一下没一下的绣着帕子,待绣出个翠竹来,顿时想起那日仓惶之下将自个儿的旧帕子遗落在了清堂茅舍。
李纨不禁俏脸儿一红,一双桃花眼顿时生动起来。心下暗忖,直至今日那远兄弟也不曾送还回来,可见是私底下藏了下来……真真儿羞死个人。
贾家为高门大户,李家又是书香世家,这二者都催逼着李纨必须为节妇,从此衣着素淡、居停简朴,恭顺长辈、宽和弟妹,还要严格管教兰哥儿。
如只是如此,李纨心下不过孤寂了一些,可有兰哥儿陪伴,也不算太过苦闷。奈何婆婆王夫人待其厌嫌有加,妯娌凤姐儿又对其提防不已,二者联手,这些年风刀霜剑又何曾少了?
李纨默默隐忍,只盼着将兰哥儿养育成人,一朝金榜题名,好生出上一口恶气。从此便心如止水,愈发活成了槁木死灰的模样。
她到底还年轻,说来也不比凤姐儿大几岁,作姑娘时也是闺阁琼秀,也曾擅诗文、喜顽闹,又何曾这般淡泊了?
本道就此过上半生,总要等兰哥儿出息了,自个儿方才能稍稍换个活法儿,谁知机缘巧合,因与远兄弟连番往来,自个儿竟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偏那远兄弟竟也一般无二!
李纨先是惶恐,过后是逃避,待那日玉佛殿中猝然相会,李纨便知自个儿避无可避。佛经再压不住她的心思,她心下犹豫不决,回首却愕然发现,自个儿那颗早该死了的心,又因着远兄弟活络了起来。
李纨既不安,又极为贪恋这般的活络,便好似枯木生新枝一般,分外舍不得心下这份活络。于是思量一番,她到底拿定了心思——发乎情、止乎礼,礼教当头,此生自是与远兄弟有缘无分,莫不如做个不见面的知己便好。
想起远兄弟因着那一坛子陈芥菜卤而大好了,李纨面上便噙了笑意,也不去想那遗落的帕子,只轻哼着儿时的小曲,一针一线绣起帕子来。
外间一阵喧哗,须臾便有素云入内,说道:“奶奶,瞧着时辰,合该往老太太处去了。”
若不是贾母照拂,李纨母子只怕如今更要艰难,因是李纨不敢怠慢,应了一声儿便收了女红,起身换过素净衣裳,领了丫鬟便往荣庆堂而去。
须臾自荣庆堂后转到前头,入得内中便听内中笑声不绝,贾母虚指凤姐儿道:“我就知凤哥儿是个戏谑的,也不知打哪儿听来的故事,又拿来哄骗我老婆子!”
凤姐儿嗔道:“千真万确的事儿,老太太若不信,只管打发人去金陵王家扫听便是了。”
贾母笑道:“你道我不敢?明儿个我便打发赖大带了人去金陵扫听去。”
凤姐儿故作愕然,赶忙甩着帕子求饶道:“诶唷唷,老祖宗这会子又叫了真儿,罢了罢了,都是孙媳妇胡编乱造的,没得为此眼巴巴打发人一去两千里。”
贾母又是拍腿大笑。
李纨入内,与众人见过礼,便乖顺陪坐西边下首。
眼见婆婆王夫人审视着瞧过来,李纨忙垂了螓首不言语。
待贾母笑过,那王夫人就道:“珠哥儿媳妇,兰哥儿这几日如何了?”
李纨心下纳罕,忙回道:“回太太话儿,兰哥儿都好着呢,这几日读书也有些长进。”
王夫人笑着道:“可不是有些,我听老爷说,兰哥儿这份才情不下珠哥儿,可见子肖父,若好生教养了,说不得来日也能光耀门楣呢。”
话音落下,薛姨妈附和两句,随即凤姐儿、贾母都对贾兰赞不绝口。
那李纨瞧着王夫人,心下只觉不妙,旋即便听王夫人笑着说道:“这兰哥儿每日往远哥儿新宅往返,虽路途不远,奈何兰哥儿到底年岁还小,我瞧着身子骨也单薄了下。眼下天热还好说,待到了数九寒冬,只怕不妥啊。
”
扭头看向贾母,说道:“老太太,若依着我,不若将那先生请进家来,如此也免了兰哥儿劳顿之苦。”
贾母笑道:“太太说的在理。”
王夫人又道:“还有一事要与老太太说呢。”
“哦?”
王夫人笑吟吟说道:“也不知是哪个没起子的传得瞎话,说我只紧着宝玉,却将亲孙儿兰哥儿忘在了一旁。我初听这话儿自是气恼了半晌,可回头儿一琢磨,未尝没有道理啊。
老太太也知宝玉便是个魔星,三两日便要折腾出祸端来,可不就惹得我牵肠挂肚?如今他年岁渐长,瞧着倒是安稳些了,我便想着,来日将兰哥儿接到房里来,也教养上一阵儿。”
李纨蹙眉抬眼去看王夫人,那王夫人却只盯着贾母。李纨又悲切扭头去看贾母,谁知贾母脸上虽笑容僵硬,却半晌说不出话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