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惊鸿一般短暂
如夏花一样绚烂
“很多年后,我独自走在那条路上。
上坡,第四个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左转,
在木质电线杆后面,灰色墙内伸出的枝丫飘着淡淡的月桂香气。
我站在那儿,仰头看着某个房间的一点灯光,然后流泪。
金色的花缓缓飘落在时光深处,我静静地想,还有没有人知道,
就在这里,在那年夏半的时候,曾经有两个人,是那么竭尽全力地想要幸福,
是那么不顾一切地狠狠相爱过。”
谨以此书纪念那遗失在1999年的少年往事
九夜茴
我不知道我会停在哪个路口,
但我知道,
不管我在哪里,
都有一盏灯在静静地等,
每一夜,
每一夜。
自序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开着
在这个微雨夏夜,提笔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我与如风、如画已经结识十余年了。
第一次知悉他们的故事,我才念中学。在台湾亲戚带来的港版杂志上,我读到了如画写给如风的一封信,或者说,是一封遗情书。信很简单,一个女孩子淡淡地诉说着一段少年往事,醉梦江湖。直到落款处,我才发现,她的信寄送地址是天堂,收信人是弟弟。这个故事突然就感动了我,让我第一次动了拿笔写作的念头,随之诞生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说。我还记得我是写在一个红底白色波点的笔记本上的,扉页是它的名字——再爱我一次。而那时的我,完全不会知道,我将与他们有多么深、多么久的缘分。
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依然是如风与如画的故事。总是忘不了他们,总觉得还有很多可以诉说。那年夏天,我在稿纸上陆续写下了少年、宿命、守护、爱这样的字眼,于是如风、如画就又来到我眼前。这个故事叫作“弟弟,再爱我一次”,当年在天涯连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彼时笔力尚浅,全凭着一股子的真挚去实实在在地打动人,但也好,总算让很多人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这小说便是《花开半夏》的前身,这次再版,也将首次刊出原稿。
而到《花开半夏》时,已经是我第三次记述如风、如画的故事了。这大概源于我对青春近乎偏执的迷恋,以及对少年江湖事的一往情深。年少的光芒与成人世界的灰暗交织成了他们的命运,犹如凛冽的风,犹如娇艳的画。《花开半夏》被称作残酷青春的作品,是的,我的确在用力地描写一段青春怎样发生又以怎样残忍的方式消逝,我的确在深深地思索成长中有多少罪与罚、多少苦难和救赎,我的确在慨叹时光的强大和不可逆,我的确听见宿命的强音,并一一记录它的音符,我的确在表述爱并单纯地相信着它。然而,其实我最终有的是小小的私心。我不想让他们就这样消失,不想让明明那么鲜艳又悲伤的夏天,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被人们忘了。
最初做《花开半夏》的影视,就是抱着这样的念头的。制片人婉姐(李小婉)对我说,读这本书的时候,她哭了无数次,一边哭一边坚定地觉得,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两个孩子的故事。拍戏时我去厦门探班,申申(林申)和沁沁(李沁)两位主角入戏太深,不愿辜负了这样一段感情。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来成就这个故事,带他们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如今,这部作品即将化为影像与大家见面了,而小说也完成了十几年来的第十几次修订,再次出版。
感谢所有为之守护、陪伴、纪念、付出、落泪的人。
感谢如风,感谢如画。
生如夏花,他们却只花开半夏。
但请相信。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开着。
九夜茴
2012年夏至于北京
引子
叶向荣走进警局大厅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女警察领着一对小孩往外走,她一边叮嘱着“要听阿姨的话”,一边停下来朝叶向荣行礼。而那对孩子显然不懂叶向荣的官衔,仍然自顾自地说话。小女孩绑辫子的丝带松了,小男孩踮起脚替她系了个歪歪扭扭的蝴蝶结,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呵呵地笑了。
那样童稚的笑容,让叶向荣狠狠恍惚了一下。他径直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们问:“小朋友,你们多大啦?是姐姐和弟弟吗?”
小女孩有点儿羞涩,小男孩抢前一步挺着胸膛说:“我十一岁,姐姐十二岁!”
“他们是前一阵走私案犯留下的孤儿,今天联系好可以收养的福利院了,正要送过去呢。”女警察在一旁毕恭毕敬地解释说。
叶向荣点了点头,摸摸男孩子的头说:“要听话,好好念书,姐姐要照顾弟弟,弟弟要保护姐姐。”
小男孩看着叶向荣,转了转眼睛,突然指着他说:“你有枪吗?”
叶向荣一怔,下意识地摸入怀里问:“干什么?”
“给我吧!”小男孩大大咧咧地伸出手。
“为什么要枪?”
“有枪很厉害,这样就再没人欺负我们了!”
女警察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忙拉住小男孩说:“哎呀,这孩子!怎么能要那种危险的东西呢!乖乖听话就不会被欺负!”
“我们之前很听话啊,可是照样被欺负。”
小男孩嘟起嘴,看女警察的眼神有点儿怀疑和冷漠。叶向荣看着他,紧紧握住他的肩膀说:“小弟弟,记住,如果有人欺负你们,可以来告诉我,发生任何事都可以来找我,我的名字叫叶向荣。”
“找你就行吗?你帮我们?”小男孩专注地看着他问。
“嗯,找我就行,我帮你!”叶向荣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小男孩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女警察看了看门口,有些为难地对叶向荣说:“叶队,车已经来了。”
“走吧小弟。”女孩子很懂事,伸手拉住恋恋不舍的男孩,向叶向荣鞠了一躬说:“谢谢您。”
小男孩一边往前走一边回头看他,快走到大门口的时候,突然大声地喊:“找你真的行吗,叶向荣?”
“真的行!找叶向荣!”叶向荣朝他挥手,那小小的身影在他脑海里与另一个身影重叠起来,令他禁不住心酸。
送走那两个孩子之后,叶向荣去了局里的档案室。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刑警队叶大队长总是爱去档案室遛一圈。有人说那里记录了叶队手里办过的最大的西街码头“10·29”案,所以他喜欢在那里寻找力量;也有人说那是让他声名显赫的案子,所以他喜欢在那里标榜荣誉。
不管是寻找力量还是标榜荣誉,那个震惊海平市的大案都是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而真实存在着的。
叶向荣望着那一排落了些尘土的整齐档案盒,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其实来这儿并不是个舒服的过程,每次想起那些化为简单干瘪文字的往事,叶向荣都觉得自己心底某个地方硬生生地疼起来。
随着档案一起被尘封埋葬的,不仅仅是他为之奋斗十多年的鲜活青春与生命,不仅仅是海平最大走私贩毒案的侦破,还有令他至今也无法释怀、曾经在他眼前真实发生又真实泯灭的故事。
阳光照射着尘埃,扬起了搅乱光阴的迷雾。叶向荣闭上眼睛,仿佛还能见到那个满身雨水的小男孩怔怔地看着他。那目光并没有因为岁月的累积而模糊,反而穿过绵长久远的时光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让他永生不忘……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惊鸿一般短暂
如夏花一样绚烂
“很多年后,我独自走在那条路上。
上坡,第四个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左转,
在木质电线杆后面,灰色墙内伸出的枝丫飘着淡淡的月桂香气。
我站在那儿,仰头看着某个房间的一点灯光,然后流泪。
金色的花缓缓飘落在时光深处,我静静地想,还有没有人知道,
就在这里,在那年夏半的时候,曾经有两个人,是那么竭尽全力地想要幸福,
是那么不顾一切地狠狠相爱过。”
谨以此书纪念那遗失在1999年的少年往事
九夜茴
我不知道我会停在哪个路口,
但我知道,
不管我在哪里,
都有一盏灯在静静地等,
每一夜,
每一夜。
自序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开着
在这个微雨夏夜,提笔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我与如风、如画已经结识十余年了。
第一次知悉他们的故事,我才念中学。在台湾亲戚带来的港版杂志上,我读到了如画写给如风的一封信,或者说,是一封遗情书。信很简单,一个女孩子淡淡地诉说着一段少年往事,醉梦江湖。直到落款处,我才发现,她的信寄送地址是天堂,收信人是弟弟。这个故事突然就感动了我,让我第一次动了拿笔写作的念头,随之诞生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说。我还记得我是写在一个红底白色波点的笔记本上的,扉页是它的名字——再爱我一次。而那时的我,完全不会知道,我将与他们有多么深、多么久的缘分。
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依然是如风与如画的故事。总是忘不了他们,总觉得还有很多可以诉说。那年夏天,我在稿纸上陆续写下了少年、宿命、守护、爱这样的字眼,于是如风、如画就又来到我眼前。这个故事叫作“弟弟,再爱我一次”,当年在天涯连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彼时笔力尚浅,全凭着一股子的真挚去实实在在地打动人,但也好,总算让很多人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这小说便是《花开半夏》的前身,这次再版,也将首次刊出原稿。
而到《花开半夏》时,已经是我第三次记述如风、如画的故事了。这大概源于我对青春近乎偏执的迷恋,以及对少年江湖事的一往情深。年少的光芒与成人世界的灰暗交织成了他们的命运,犹如凛冽的风,犹如娇艳的画。《花开半夏》被称作残酷青春的作品,是的,我的确在用力地描写一段青春怎样发生又以怎样残忍的方式消逝,我的确在深深地思索成长中有多少罪与罚、多少苦难和救赎,我的确在慨叹时光的强大和不可逆,我的确听见宿命的强音,并一一记录它的音符,我的确在表述爱并单纯地相信着它。然而,其实我最终有的是小小的私心。我不想让他们就这样消失,不想让明明那么鲜艳又悲伤的夏天,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被人们忘了。
最初做《花开半夏》的影视,就是抱着这样的念头的。制片人婉姐(李小婉)对我说,读这本书的时候,她哭了无数次,一边哭一边坚定地觉得,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两个孩子的故事。拍戏时我去厦门探班,申申(林申)和沁沁(李沁)两位主角入戏太深,不愿辜负了这样一段感情。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来成就这个故事,带他们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如今,这部作品即将化为影像与大家见面了,而小说也完成了十几年来的第十几次修订,再次出版。
感谢所有为之守护、陪伴、纪念、付出、落泪的人。
感谢如风,感谢如画。
生如夏花,他们却只花开半夏。
但请相信。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开着。
九夜茴
2012年夏至于北京
引子
叶向荣走进警局大厅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女警察领着一对小孩往外走,她一边叮嘱着“要听阿姨的话”,一边停下来朝叶向荣行礼。而那对孩子显然不懂叶向荣的官衔,仍然自顾自地说话。小女孩绑辫子的丝带松了,小男孩踮起脚替她系了个歪歪扭扭的蝴蝶结,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呵呵地笑了。
那样童稚的笑容,让叶向荣狠狠恍惚了一下。他径直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们问:“小朋友,你们多大啦?是姐姐和弟弟吗?”
小女孩有点儿羞涩,小男孩抢前一步挺着胸膛说:“我十一岁,姐姐十二岁!”
“他们是前一阵走私案犯留下的孤儿,今天联系好可以收养的福利院了,正要送过去呢。”女警察在一旁毕恭毕敬地解释说。
叶向荣点了点头,摸摸男孩子的头说:“要听话,好好念书,姐姐要照顾弟弟,弟弟要保护姐姐。”
小男孩看着叶向荣,转了转眼睛,突然指着他说:“你有枪吗?”
叶向荣一怔,下意识地摸入怀里问:“干什么?”
“给我吧!”小男孩大大咧咧地伸出手。
“为什么要枪?”
“有枪很厉害,这样就再没人欺负我们了!”
女警察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忙拉住小男孩说:“哎呀,这孩子!怎么能要那种危险的东西呢!乖乖听话就不会被欺负!”
“我们之前很听话啊,可是照样被欺负。”
小男孩嘟起嘴,看女警察的眼神有点儿怀疑和冷漠。叶向荣看着他,紧紧握住他的肩膀说:“小弟弟,记住,如果有人欺负你们,可以来告诉我,发生任何事都可以来找我,我的名字叫叶向荣。”
“找你就行吗?你帮我们?”小男孩专注地看着他问。
“嗯,找我就行,我帮你!”叶向荣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小男孩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女警察看了看门口,有些为难地对叶向荣说:“叶队,车已经来了。”
“走吧小弟。”女孩子很懂事,伸手拉住恋恋不舍的男孩,向叶向荣鞠了一躬说:“谢谢您。”
小男孩一边往前走一边回头看他,快走到大门口的时候,突然大声地喊:“找你真的行吗,叶向荣?”
“真的行!找叶向荣!”叶向荣朝他挥手,那小小的身影在他脑海里与另一个身影重叠起来,令他禁不住心酸。
送走那两个孩子之后,叶向荣去了局里的档案室。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刑警队叶大队长总是爱去档案室遛一圈。有人说那里记录了叶队手里办过的最大的西街码头“10·29”案,所以他喜欢在那里寻找力量;也有人说那是让他声名显赫的案子,所以他喜欢在那里标榜荣誉。
不管是寻找力量还是标榜荣誉,那个震惊海平市的大案都是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而真实存在着的。
叶向荣望着那一排落了些尘土的整齐档案盒,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其实来这儿并不是个舒服的过程,每次想起那些化为简单干瘪文字的往事,叶向荣都觉得自己心底某个地方硬生生地疼起来。
随着档案一起被尘封埋葬的,不仅仅是他为之奋斗十多年的鲜活青春与生命,不仅仅是海平最大走私贩毒案的侦破,还有令他至今也无法释怀、曾经在他眼前真实发生又真实泯灭的故事。
阳光照射着尘埃,扬起了搅乱光阴的迷雾。叶向荣闭上眼睛,仿佛还能见到那个满身雨水的小男孩怔怔地看着他。那目光并没有因为岁月的累积而模糊,反而穿过绵长久远的时光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让他永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