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内,一张详细的北疆堪舆图正赫然挂在中间。

  李骁的手指沿着河西走廊的边界缓缓移动。

  望向堂中众人,沉声说道:“这巡抚不同于寻常官吏,既需统筹钱粮赋税、安置流民分田,亦要监管地方教化,确保汉名汉制顺利推行。”

  “日后甘肃百姓纠纷、水利修缮、商贾税赋,皆由巡抚定夺。”

  见众人面露思索之色,李骁加重语气:“但这巡抚之权亦需制衡。军权仍归各地将军,巡抚无权调兵。”

  “如此文武相制、权责分明,方能让甘肃长治久安。”

  李骁话音落下,众人纷纷喝道:“我等谨遵大都护敕命。”

  随后,负责文书事宜的李书荣手持一卷染着金边的布帛站了出来,挺直腰杆,激昂的声音说道:“今河西走廊初定,百废待兴。”

  “考功司参军张兴华,熟稔民政、善理钱粮,特免去参军之职,擢任甘肃巡抚。”

  “即日起主管甘肃之地民政要务,凡赋税徭役、城池修缮、百姓安置,皆可全权定夺。”

  话音落下,堂中众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了张兴华的身上,夹杂着惊讶与艳羡。

  要知道这可是北疆的第一位巡抚啊!

  不过张兴华乃是最初一批投身北疆的文官,原本是敦煌刺史,主管敦煌一地的民政事务。

  而仅仅是过去了几年,却已经成为了负责整个河西走廊民政事务的封疆大吏。

  李骁对其的信任与重视,可见一斑。

  显然,这件事情,李骁也早已经知会过张兴华,今天只是走个正式的流程。

  所以,张兴华的反应很正常,抬头看向李骁,坚定的声音抚胸喝道:

  “属下定当鞠躬尽瘁,不负大都护重托。”

  说罢,便从李书荣的手中接过了这道敕令,代表着其身份的正式生效。

  李骁微微点头,看向张兴华沉声说道:“上任甘肃巡抚之后的首要事情,便是做好甘肃百姓分田,尽快恢复民生,招募逃窜至山中的百姓。”

  “其次,就是修建虎狼关,将其变成悬在河西大地上的利剑。”

  “遵命。”张兴华重重的点头说道。

  随后,李骁又看向了罗猛等将领:“这甘肃之地,西连高昌,北靠北疆,东接河西千里沃野。“

  “昔日张骞凿空西域,霍去病饮马祁连,皆因这咽喉之地关乎天下命脉!”

  李骁站起身来,指向东方西夏的方向:“夏国虽败,但其狼子野心不死!”

  “他们丢了这块肥肉,必然倾举国之力反扑!”

  “所以,我北疆需在甘肃集结重兵予以镇守。”

  随后,李骁沉声喝道:“第四镇副都统罗猛何在?”

  罗猛大踏步的站了出来,右手抚胸道:“末将听令。”

  凝望着他的身影,李骁声音铿锵如金石相撞:“删乐城一战,你率领第四镇独抗夏国三万大军。”

  “火烧删乐城,覆灭夏国中路军,成为了河西之战扭转的关键。”

  “战功赫赫,自当拔擢。”

  “现任命你为甘肃将军,掌甘肃兵权,率第四镇兵马,镇守河西走廊。”

  话音落下,旁边的李书荣连忙将写有‘甘肃将军’任命的敕书,双手举起递给了罗猛。

  双手捧着敕书,罗猛面容坚定,大声喝道:“末将遵命。”

  “必率我北疆儿郎,守好河西走廊。”

  “若甘肃有失,末将愿提头来见。”

  李骁微微点头,粗糙的手掌重重的拍在了罗猛的肩膀上。

  凝声说道:“甘肃,就交给你了。”

  对罗猛来说,这是信重与荣耀,但若甘肃有失,那便成为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提头来见’这四个字,可不是简单说说的。

  因为北疆军对战争失败的容忍度很低。

  战死光荣、投降可耻。

  这八个字可是印刻在每一名北疆军士兵骨子里的。

  即便是一场小败,李骁也会追究将领和士兵的责任,该杀就杀,该撤就撤。

  若是换成了甘肃失守,此等惨败结局。

  不用李骁动手,罗猛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所以此刻,罗猛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毕竟甘肃六府二十多万人的安危就扛在了他的肩头,既需要面对甘肃新附百姓可能掀起的暴乱,更要面临西夏随时发动的反扑。

  容不得丝毫懈怠。

  但无论如何,罗猛却已经正式成为了北疆第五位执掌地方兵权的将军。

  前四位分别是大漠将军李东江、阴山将军李东山、西海将军李东河和伊犁将军李骜。

  因为北疆兵民一体的机制,这四人除了掌握当地的兵权之外,更掌管着所有的民政事务。

  隐患很大。

  所以,等到河西的这五十多万百姓分散去了北疆各州之后,李骁准备仿照甘肃设立巡抚制度。

  慢慢收回四大将军手中的民政权力。

  只不过,北疆始终都是以武立国,他们手中的民政权力不是李骁给的,而是北疆的形势需要。

  想要完全收回,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逐渐充实人口,慢慢改革。

  更何况,因为战争的需要,李骁还准备继续增强各部都统的实力。

  完成罗猛的任命后,李骁负手立于议事厅中央。

  他扫视一圈麾下将领,嘴角忽而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紧绷的空气瞬间如弓弦稍松,将领们互相对视,眼底不约而同闪过了然的光芒。

  “最后一件事,想必诸位早有耳闻。”

  李骁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从每一名将领的身边走过,观察着他们的神情,淡淡的说道:“没错,我们要扩军了!”

  话音落地,厅内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众将眼中跃动着兴奋的火苗。

  他们虽然没有其他的心思,但谁不愿意自己手中的兵力更多呢。

  李骁大步走到悬挂着北疆舆图的墙前,掌心重重按在地图中央:“如今的六镇兵力,不过是雄鹰尚未丰满的羽翼,如何能承载开疆拓土的宏图?”

  “河西之战,乃是我北疆挥向天下的第一刀!”

  说罢,指尖如利剑般划过西夏疆域,声音冷厉:“夏国新败却仍负隅顽抗,不日我们便要再次发动东征,踏平兴庆府,将夏国彻底从版图上抹去!”

  李骁的目光转向北方草原,神色愈发凌厉:“还有那草原诸部,整日在边境烧杀抢掠!”

  “我要让他们知道,北疆铁骑所至之处,草原皆为我北疆牧场,万马皆为我北疆用,昔日突厥汗国的版图,必将在我北疆手中重现!”

  巅峰时期的突厥汗国,东起辽河上游,西到里海,南至帕米尔山区,北抵贝加尔湖,面积高达 835万平方千米。

  如今的北疆比起突厥汗国的版图还差的远,即便是拿下了东部草原诸部,也还不够。

  在七河西部,还有大片突厥故地等着北疆去收复。

  “我等还要南征中原,收复汉家故土,身为汉家子孙,岂容山河破碎?神州华夏为异族所取?”

  “更要西征王廷,取下那昏君首级,祭奠萧王在天之灵!”

  李骁低沉的声音在大堂之中响起,夕阳越发暗沉,却将他眼中的熊熊战意映得愈发浓烈。

  厅内将领们热血沸腾,纷纷握紧拳头,抚胸大喝道:“愿随大都护,踏破山河!”

  “愿随大都护,收复汉家天下!”

  呼声如雷,震得大堂外的亲兵都不禁挺直了腰杆。

  而李骁望着麾下群情激昂的将领,嘴角的笑意化作志在必得的锋芒,继续说道。

  “我等有开疆拓土的雄心,有恢复汉家天下的壮志,更要有让四方蛮夷跪地臣服的赫赫军威!”

  “本都决议,扩军。”

  “第一镇增兵一万,其余五镇增兵五千。”

  李骁在建立六镇之初,规定的兵额便是每镇两万五千人。

  五个千户为一个万户,五个万户为一镇。

  只不过当时,北疆人口不多,只能缩减每镇的规模。

  如今,有了西夏十万降兵和数十万百姓的补充,六镇的编制也终于能像模像样一点了。

  之前,一个万户麾下只有三千人,的确是对不起万户这个名字。

  人家金国的万户府,根据情况不同,也都有四到七个千户不等。

  所以此次扩军,主要是为了恢复各万户的编制。

  因为本质上来说,万户才是北疆军的基本战斗单位,镇也只是万户的集合而已。

  每镇万户都是李骁的心腹,可以直接听命于李骁。

  只是因为万户数量太多了,为了方便作战,李骁提拔了一些人为都统,命其暂时统管其他万户。

  就像是第四镇,罗猛是李骁的姐夫,属于外戚;铁头出身于武卫军,更是李骁的玩伴,至于莫军乃是金州游牧部族的首领出身,听命于李骁。

  三人并非一个派系,相互监督制约,只是在战争时候听命于罗猛这个副都统。

  一人有异心,其他两人也不会跟随,大大降低了割据叛乱的风险。

  所以,李骁增加各万户麾下的兵力,并不是坐视六镇都统的实力膨胀,反而也是一种限制。

  扩军之后,每个万户有五千兵马。

  其中包括一支三百人的重骑兵队伍,每名重骑兵配备两名辅兵,实际上也是轻骑兵。

  每个重骑兵百户由六十名重骑兵和一百二十轻骑兵组成。

  加起来正好是一个千户。

  河西之战后,北疆军俘虏了大量的西夏军队,缴获了不少重甲,虽然质量各异。

  但也足够让北疆的重骑兵增加将近一倍了。

  然后则是一支三百人的神臂弩队,很多也是从西夏军中缴获的。

  最后就是一支由二十门虎尊炮组成的神机营。

  而神机营和神臂弩的编制都是副千户,直接听命于万户。

  所以,每个万户下辖五个千户和两个直属副千户,共计五千人出头。

  三个万户又组成一个镇,直属一个由二十门神威大炮组成的神机营千户。

  不过,唯一特殊就是李骁直接统领的第一镇了。

  此次将会扩张一倍的兵力,变成四个万户,总兵力达到两万人。

  实际上就和当初第一镇和第四镇的兵力加起来一样。

  而如此大规模的扩军,伴随着的就是各部将领的升迁调动,这才是让他们最高兴的地方。

  “李东水何在?”

  随着李骁的喝声传来,堂中走出一名将领。

  三十多岁的年纪,体型高大魁梧,面容坚毅,正是李骁的堂叔,也就是李东河的亲弟弟。

  排行老四的李东水,原名李四水。

  “命你为第十九万户,归属第一镇统辖。”

  “末将遵命。”李东水接过敕书,抚胸沉声喝道。

  虽然在此之前,已经得到了李骁的通知,但此刻命令正式下达,还是忍不住的激动。

  他的亲哥哥是第六镇都统,他的堂侄二虎也是都统,就连大虎也都是副都统了。

  他之前一直顶着个副万户的职位,但实际上也挺尴尬。

  所以,在此次河西之战中,李东水奋力拼杀,立下了不少功劳,才终于转正了。

  高兴的不行。

  只不过在短时间内,他的升迁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

  除非有朝一日李东河退下来,否则他当了这个万户也就到头了。

  北疆虽然是由李家人统治,但一个房头里面也只能有一个人出头。

  二房早夭,没有留下子嗣。

  三房是李东河,四房是李东山。

  大房这边,又分成了两家,二叔在位,大虎就很难转正。

  至于二虎已经成年,实际上也算是和李骁分了家,独自算成一个房头。

  三豹自然也可以上来,但年纪还小,功劳不够,所以就只能先蛰伏着了。

  不过有着此次河西之战的功劳,至少也能当个副万户。

  ……

  万户的编制只多了李东水一人,但千户却是多了不少。

  每个万户之中都会增加至少两个千户的编制。

  整个六镇加起来,就是四十多个千户,其他的副千户、百户等等就更多了。

  所以此次扩军,自然也就成为了北疆诸镇将领们的狂欢。

  但这都是他们从战场上厮杀,用战功换来的。

  而那些自感在军中升迁有限,或者年龄稍大,身体状况不允许继续厮杀的将领们,也可以有另一条路走。

  转业当官。

  比如说某个副百户,只要能在战场上立下功劳,至少也能官升一级,但军中竞争压力大,级别到了但不一定有位置。

  于是也可以选择转业,又能升两级,直接成为千户,管理一千户百姓。

  而随着日后北疆百姓越来越多,还有可能会升迁成为副万户、甚至是万户。

  所以,对于北疆军将领来说,这也是一条光明大道。

  不过,具体的升迁调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将领还需要进入河西军校学习。

  所以李骁只是当众宣布了李东水成为万户的命令,其他的千户、百户们,等回到金州之后才会慢慢评定。

  “九猛安司马。”李骁喝道。

  “末将在。”

  九猛安合站了出来。

  他乃是北疆军名义上的二号人物,又兼任兵曹参军,位高权重,但又不真正掌管兵权。

  “此次扩军征兵,全权由兵曹司负责。”

  “优先从夏国战俘中挑选,尤其是军马场之战中,随我军征战的库里军步兵,都是不错的兵士。”

  “你等要好好斟酌。”李骁吩咐说道。

  在扩军的同时,他也在逐步削减六镇将领的权力。

  以前的六镇可以根据战争需要自行扩军,但是以后,征兵权将会收回到大都护府手中。

  除非是紧急情况下,各镇将领才可以自行组建库里军随从作战。

  但在战争结束之后,则需要将其交由大都护府进行编训。

  “末将遵命。”

  九猛安合抚胸点头,然后又问道:“不过,这些新征士兵,可为军户?”

  李骁眼皮轻轻抬起,摇头说道:“不立战功,怎能成为军户?”

  “河西之战中,立下足够功劳的士兵转为军户。”

  “其他新召士兵,则为民户。”

  军户,就是干部身份,能分田,能升职,转业之后也能当官,是有严格标准的。

  可不是成为了北疆兵士,就能成为军户的。

  进入北疆军就是普通士兵,先立功,再当官。

  ……

  军政事务千头万绪,很多都需要李骁亲自安排。

  所以这一日又持续到很晚。

  大丫和苏仁礼夫妻,带着孩子在后院等了很久。

  就在天色快要黑了的事情,两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走进了房间,眉眼之间都带着几分回鹘人特征。

  其中一人柔声说道:“二位贵人,大都护和诸位大人正在商谈要事,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过来。”

  “大都护传话,让二位贵人可以过去先行用膳。”

  今天算是一场家宴,只有大丫一家和卫轩会参加,所以也用不着那么多虚礼。

  况且这边还有孩子,李骁传话来让他们先吃就是了。

  但苏家毕竟是客人,哪有主人未至,自己先吃的道理?

  亲妹夫也不行!

  实际上,苏仁礼和大丫心里对李骁还是怕的不行,毕竟这可是传说中的北疆大都护啊!

  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屠夫。

  他们夫妻自然也不敢拿捏姐姐、姐夫的身份。

  况且卫轩还专门提醒过,二丫虽然是大都护的贵妾,在这荣耀光环之下也没有那么自在。

  毕竟头上还有一个正夫人呢。

  而且那位还是出身名门,身份贵重,且在北疆军中也有极大的影响力。

  所以卫轩让他们务必低调谨慎,千万不要给二丫惹麻烦。

  更不要仗着外戚的身份招摇惹事。

  所以,此刻的大丫夫妻虽然等了很久,但都老老实实的待着,反倒是几个孩子根本坐不住了。

  “不用,不用。”

  “我们也不饿,等大都护忙完之后再一起吃饭吧。”大丫两人摇头谢道。

  女人再次劝解两次不成,便微微一笑的转头离开。

  但没过多久,两人又带一名北疆亲兵,拿着食篮走了进来,打开之后里面是三碗蛋羹。

  “二位贵人虽然不饿,但三个孩子却等不及了。”

  “先让他们吃碗蛋羹垫垫肚子吧。”

  “大都护还要等一会儿才能来呢。”

  稍微年轻一点的女人,伸出素手将三碗蛋羹放在了桌子上。

  晶莹剔透,满屋飘香,都是由李骁从北疆带来的庖厨制作,立马便吸引了苏无疾和大妹的目光。

  至于最小的苏无恙,还在大丫怀里吃奶呢。

  说是给三个孩子的,但其中一碗也是给大丫的。

  等到两女走出房间之后,大丫拿着汤匙准备给小儿子喂蛋羹,感叹说道:“大都护身边的女人还挺好呢。”

  “不过,她们应该不是普通的侍女……”

  刚才那两个女人穿着华丽的衣服,气质落落大方,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而能出现在大都护府后宅,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李骁的女人!

  甚至是妾室也有可能。

  想到这,大丫又怜惜起了自己妹妹。

  略带酸气的语气说道:“大都护的女人,可真多啊。”

  “就连打仗都不忘带着。”

  虽然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像李骁这般有本事的男人,一百个也不嫌多。

  但谁家妹妹给人做妾,家人能不担心其在后宅会不会被欺负啊!

  当然了,那些靠着出卖姐妹求取富贵荣华的人,自然是不在乎的。

  而且这种人还不少呢。

  但大丫显然不是。

  不敢将埋怨对着李骁发泄,就只能找自己的男人发泄了,转头看向苏仁礼轻哼道:

  “哼,你要是敢带其他女人回家,我就……”

  可话还没说完,却发现这个家伙竟然看着刚才那两女人离开的背影,愣愣的出神。

  大丫的脸色一变,压低声音说道:“苏仁礼,你疯了啊。”

  “大都护的女人你也敢惦记?”

  苏仁礼年轻的时候也挺风流的,不过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收敛起了本性,家中也只有大丫一个正妻,没有其他女人。

  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家伙竟然死性不改,在大都护行辕就敢偷看大都护的女人。

  简直是找死啊!

  看着大丫红温的脸庞和逐渐握紧的拳头,苏仁礼瞬间有些慌张起来,连忙说道:“你瞎说什么啊?”

  然后压低了声音解释道:“你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对大都护的女人有非分之想啊。”

  “我只是觉得,刚才那个年纪稍大的女人,有点眼熟啊。”

  “眼熟?”

  大丫皱着眉头瞪向他,有些不相信的样子。

  而苏仁礼则是费劲脑袋,一脸纠结样子的思考:“我肯定见过她。”

  “在哪儿见过呢?”

  想了好久,就在他瞥向窗外的时候,却是忽然灵光一闪。

  这是曾经的凉州刺史府,让他瞬间联想到那个女人的身份。

  “我想到了,她是刺史夫人~”

  苏仁礼眼眸睁大,一脸震惊的低声狂呼。

  他是西夏的举人,而且还曾经和蒲察阿夷达混过一段时间,所以也曾经远远见过蒲察玉。

  也就是凉州刺史苏毗捺罗的夫人,蒲察家族的大小姐。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再次见到她的时候,竟然是在大都护行辕的后宅。

  “是啦,是啦。”

  “凉州城被大都护攻破,凉州城的一切自然也都是大都护的,区区的凉州刺史如今也不过是大都护的阶下囚而已。”

  “如何能保得住这般如花似玉的绝色美人?”

  “况且,蒲察家的人恐怕也巴不得蒲察玉能爬上大都护的床榻呢。”

  苏仁礼一脸兴奋的模样说道,仿佛因为看到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刺史大人,如今遭到报应而兴奋。

  说罢还轻声感慨:“大都护不愧是我等男儿的楷模啊。”

  “破其城垣,夺其资财,骑其骏马,掠其妻女……”

  “当真是做到了我等想做而不敢做之事啊!”

  谁的心中没有恶魔?

  实际上这都是很多人心中所想,只不过他们没有这个能力罢了,或者是被道德所束缚。

  但偏偏,李骁做到了。

  将凉州刺史的女人弄上了床榻,另一个年轻点的不知道是谁,但也肯定身份非同一般。

  所以,苏仁礼羡慕的要死,直呼李骁是男人楷模。

  恨的不也跨上战马,做到这般轰轰烈烈之事。

  而大丫在听闻蒲察玉身份之后,也是面露震惊:“竟然是刺史夫人?”

  “却如婢女一样伺候我等?当真是~”

  但随即摇头为自己妹妹而担心。

  大都护打一场仗就收几个女人。

  后宅的女人越来越多,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这么多女人待在一起肯定会宅斗,会不会影响到二丫的地位及大都护为她的宠爱?

  果然,男人只有挂在墙上的时候才能老实。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