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惊醒,原本感觉恶心虫蚁青苔都变得无比可口,他吞咽的动作便更加疯狂几分。嘴唇早已被木刺划破,满口都是血腥味和木头的苦涩。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两天?还是更久?井口外,终于彻底安静下来。连火焰燃烧的声音也微弱了,只剩下灰烬偶尔坍塌的轻响。
只有风,呜咽着刮过废墟,带来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腥和焦糊味,沉沉地压入井底。
顾彦舒动了动僵硬麻木的身体。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透过井口那点微光,只看到一片死寂的、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结束了?
他舔了舔干裂出血的嘴唇,口腔里满是木屑的碎末和血腥。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动,混合着巨大的恐惧和一丝渺茫的希望,驱使着他。他伸出被淤泥和木刺弄得污秽不堪、微微颤抖的手,摸索着井壁。
井壁是泥土夯实的,年深日久,被水汽侵蚀得坑洼不平。他找到一处凹陷,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将手指死死抠进去。指甲瞬间翻裂,钻心的疼痛传来,他却恍若未觉。左脚蹬住另一处凸起,用尽全身力气,向上攀爬!
泥土簌簌落下,糊了他满头满脸。每一次发力,都牵动着全身的疲惫和饥饿带来的眩晕。手臂酸软得如同灌满了铅水,双腿也不停地颤抖。
好几次,他险些滑落下去,只是靠着那一点不肯熄灭的求生意志,死死抠住井壁的泥土,才没有重新坠入深渊。
终于,他的手指触碰到了井沿冰冷粗糙的石砖。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猛地向上一撑!
半个身子探出了井口。
一股浓烈到令人窒息的焦臭和血腥气息,如同实质的巨浪,狠狠拍在他的脸上!呛得他眼前发黑,剧烈地咳嗽起来,几乎要将肺都咳出来。
他趴在冰冷的井沿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视线,终于投向这片曾经无比熟悉、如今却恍如隔世的庭院。
眼前,已非人间。
昨日还张灯结彩的庭院,此刻只剩断壁残垣。精美的亭台楼阁化作了焦黑的骨架,兀自冒着袅袅青烟,未燃尽的木料发出微弱的噼啪声。青石地面被烟尘覆盖,又被凝固的、暗褐色的血浆大片大片地浸染、覆盖,踩上去黏腻湿滑。
尸体。
到处都是尸体。
横七竖八,姿态扭曲。有穿着家丁护卫服饰的,有穿着宾客华服的,更多的是妇孺老弱。
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被开膛破肚,肝肠内脏堆得到处都是,四处丢放的人骨布满牙印,显然是被吃掉了,那是人的牙印……
凝固的血液浸透了他们的衣袍,在冰冷的石板上汇成一滩滩令人作呕的深潭。几只早起的乌鸦聒噪着,落在焦黑的梁木上,贪婪地啄食着残躯,发出“呱呱”的刺耳叫声。
整个顾氏大宅,死寂一片。只有风声呜咽,卷起地上的灰烬和未烧尽的纸屑,打着旋儿飘过。
顾彦舒的胃部剧烈地抽搐着,一股强烈的呕吐感涌上喉头,却什么也吐不出来,只有酸涩的胆汁灼烧着喉咙。
他死死捂住嘴,指甲深深陷入脸颊,才勉强压住那几乎冲破喉咙的悲鸣。
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一点点挪向祠堂的方向。
祠堂……那供奉着顾氏列祖列宗、他刚刚行过冠礼的庄严之地。
曾经厚重的、悬挂着“诗礼传家”四个鎏金大字的匾额,此刻斜斜地砸落在地。匾额断裂了一角,沾满了泥污和血渍。
而就在那沉重的、象征着顾氏百年清誉与门风的匾额之下……赫然压着半截穿着玄端礼服的身体!
是父亲!
李昭的瞳孔骤然缩成了针尖!
顾雍的上半身被匾额死死压住,只能看到腰部以下。那身庄重的玄端礼服早已被血污和泥土浸透,辨不出原来的颜色。
一只苍白的手无力地垂落在匾额边缘,手指微微蜷曲,似乎想抓住什么。一块被鲜血染透的玉佩,从他破碎的腰间滑落在地,正是顾彦舒冠礼前夜,父亲亲手为他系上的那枚!
“爹——!”
一声压抑到极致、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嘶吼,终于冲破了顾彦舒的喉咙。他连滚带爬地从井口挣扎出来,手脚并用地扑向祠堂的方向!膝盖重重地磕在冰冷的、沾满血污的石板上,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他扑到那沉重的匾额边,用尽全身力气去掀。那实木匾额沉重异常,纹丝不动。他只能徒劳地用手去刨匾额下的泥土,指甲很快翻裂,鲜血混着泥污,但他浑然不觉。
“爹!爹!你应我一声啊!爹——!”他嘶喊着,声音破碎不堪。
回应他的,只有乌鸦的聒噪和风声的呜咽。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颓然停下。双手血肉模糊,无力地撑在冰冷的匾额上。巨大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父亲……母亲……族人……家……都没了。
什么都没了。就在他戴上那顶象征着成人责任的冠冕之后,短短几个时辰,天地倾覆。
他像一尊失去灵魂的石像,瘫坐在冰冷的废墟和血污之中。目光空洞地扫过这片死地,扫过那些曾经熟悉、如今却面目全非的尸骸。
忽然,他的目光定住了。
在不远处一堆烧焦的梁木旁,他看到了半截熟悉的、染血的衣袖。那布料,正是母亲王氏今日所穿!
他几乎是爬了过去。
焦木下,压着母亲的上半身。那支温润的血玉簪,还斜斜地簪在她散乱的发髻间,只是簪身沾满了凝固的血块和灰烬。
母亲的面容……已被火焰燎过,又被重物砸压,几乎无法辨认。只有那支簪子,在死寂的废墟里,映着熹微的晨光,刺得顾彦舒眼睛生疼。
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那冰冷的簪身。滚烫的泪,终于再也无法抑制,汹涌而出,混合着脸上的血污和泥灰,滚落下来,砸在母亲冰冷的衣袖上。
他沉默地跪在废墟中,任由泪水无声地流淌。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地,极其小心地,从母亲那被血浸透、被灰烬染黑的发髻上,拔下了那支血玉簪。簪体冰凉,仿佛还残留着母亲指尖的温度。
然后,他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那块压着父亲半截身躯的“诗礼传家”匾额上。那四个曾经金光闪闪、象征着顾氏门风的大字,此刻在烟熏火燎和血污的覆盖下,显得如此刺眼,如此讽刺。
他慢慢地爬回祠堂废墟。避开那沉重的匾额,开始徒手挖掘父亲被掩埋的上半身周围的泥土。
没有工具,就用双手。指甲翻裂了,泥土混着鲜血,一捧一捧地挖开。每一次触碰父亲冰冷的身体,都像是在用刀子剜自己的心。
泥土混着血水,一捧一捧,覆盖上去。没有哭声,只有粗重的喘息和泥土簌簌落下的声音。
一个小小的土包,在顾氏祠堂的废墟旁垒起。
顾彦舒跪在坟前,背脊挺得笔直,如同他行冠礼时那般。
他摊开手掌。掌心,躺着那支母亲的血玉簪。簪体上凝结的血块,在初升的晨光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暗红色。
他伸出另一只手,握住了簪身。双手用力,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
咔嚓!
一声清脆的裂响,在死寂的废墟中格外刺耳。
那支温润剔透的血玉簪,被他生生从中折断!
一半,被他轻轻放在了那简陋的坟茔之上。
另一半,被他紧紧攥在掌心,断裂的玉茬刺破了皮肉,鲜血顺着指缝渗出,滴滴答答,落在坟前的血泥地上。
顾彦舒缓缓抬起头。脸上泪痕血污交织,一片狼藉。但那双眼睛,却不再有丝毫迷茫和恐惧。里面燃烧着一种冰冷的、足以焚毁一切的东西,那是深入骨髓的恨意,是足以支撑灵魂在炼狱中行走的执念。
他的声音嘶哑,干裂的嘴唇开合,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从地狱里挤出来的冰渣,带着血的味道,清晰地砸在这片死寂的、弥漫着血腥与焦臭的废墟之上:
“爹,娘,列祖列宗在上。”
“此仇不报——”
他猛地举起那只紧握着半截染血玉簪、鲜血淋漓的拳头,指向北方,指向胡骑消失的方向,也指向这片彻底吞噬了他一切的血色天空:
“顾彦舒,誓不为人!!!”
话音落下,他不再看那简陋的坟茔,不再看这满目疮痍的家园。他踉跄着站起身,走到祠堂另一侧尚未完全倒塌的墙角。
那里,他先前挖掘时,从瓦砾下拖出了一个狭长的、蒙尘的乌木剑匣。那是父亲年轻时行走四方所用,后来便一直收在祠堂,里面藏着一柄未曾开锋的古剑,以及一些银钱细软,本是父亲为他准备的“游学之资”。
顾彦舒拍掉匣上的尘土,将它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最后一点微弱的火种。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堆着亲人尸骨的焦土,看了一眼那块压着父亲、染血的“诗礼传家”匾额,看了一眼这片曾经承载他所有温暖、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和死寂的祖宅。
然后,他转过身。抱着冰冷的剑匣,拖着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身躯,一步,一步,踏着凝固的鲜血和灰烬,头也不回地,向着南方未知的、同样布满荆棘与血火的道路走去。
身后,顾氏大宅的余烬在晨风中明灭,如同无数不肯瞑目的眼睛。几缕残烟笔直地升上铅灰色的天空,仿佛一曲无声的、凄厉的挽歌。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两天?还是更久?井口外,终于彻底安静下来。连火焰燃烧的声音也微弱了,只剩下灰烬偶尔坍塌的轻响。
只有风,呜咽着刮过废墟,带来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腥和焦糊味,沉沉地压入井底。
顾彦舒动了动僵硬麻木的身体。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透过井口那点微光,只看到一片死寂的、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结束了?
他舔了舔干裂出血的嘴唇,口腔里满是木屑的碎末和血腥。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动,混合着巨大的恐惧和一丝渺茫的希望,驱使着他。他伸出被淤泥和木刺弄得污秽不堪、微微颤抖的手,摸索着井壁。
井壁是泥土夯实的,年深日久,被水汽侵蚀得坑洼不平。他找到一处凹陷,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将手指死死抠进去。指甲瞬间翻裂,钻心的疼痛传来,他却恍若未觉。左脚蹬住另一处凸起,用尽全身力气,向上攀爬!
泥土簌簌落下,糊了他满头满脸。每一次发力,都牵动着全身的疲惫和饥饿带来的眩晕。手臂酸软得如同灌满了铅水,双腿也不停地颤抖。
好几次,他险些滑落下去,只是靠着那一点不肯熄灭的求生意志,死死抠住井壁的泥土,才没有重新坠入深渊。
终于,他的手指触碰到了井沿冰冷粗糙的石砖。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猛地向上一撑!
半个身子探出了井口。
一股浓烈到令人窒息的焦臭和血腥气息,如同实质的巨浪,狠狠拍在他的脸上!呛得他眼前发黑,剧烈地咳嗽起来,几乎要将肺都咳出来。
他趴在冰冷的井沿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视线,终于投向这片曾经无比熟悉、如今却恍如隔世的庭院。
眼前,已非人间。
昨日还张灯结彩的庭院,此刻只剩断壁残垣。精美的亭台楼阁化作了焦黑的骨架,兀自冒着袅袅青烟,未燃尽的木料发出微弱的噼啪声。青石地面被烟尘覆盖,又被凝固的、暗褐色的血浆大片大片地浸染、覆盖,踩上去黏腻湿滑。
尸体。
到处都是尸体。
横七竖八,姿态扭曲。有穿着家丁护卫服饰的,有穿着宾客华服的,更多的是妇孺老弱。
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被开膛破肚,肝肠内脏堆得到处都是,四处丢放的人骨布满牙印,显然是被吃掉了,那是人的牙印……
凝固的血液浸透了他们的衣袍,在冰冷的石板上汇成一滩滩令人作呕的深潭。几只早起的乌鸦聒噪着,落在焦黑的梁木上,贪婪地啄食着残躯,发出“呱呱”的刺耳叫声。
整个顾氏大宅,死寂一片。只有风声呜咽,卷起地上的灰烬和未烧尽的纸屑,打着旋儿飘过。
顾彦舒的胃部剧烈地抽搐着,一股强烈的呕吐感涌上喉头,却什么也吐不出来,只有酸涩的胆汁灼烧着喉咙。
他死死捂住嘴,指甲深深陷入脸颊,才勉强压住那几乎冲破喉咙的悲鸣。
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一点点挪向祠堂的方向。
祠堂……那供奉着顾氏列祖列宗、他刚刚行过冠礼的庄严之地。
曾经厚重的、悬挂着“诗礼传家”四个鎏金大字的匾额,此刻斜斜地砸落在地。匾额断裂了一角,沾满了泥污和血渍。
而就在那沉重的、象征着顾氏百年清誉与门风的匾额之下……赫然压着半截穿着玄端礼服的身体!
是父亲!
李昭的瞳孔骤然缩成了针尖!
顾雍的上半身被匾额死死压住,只能看到腰部以下。那身庄重的玄端礼服早已被血污和泥土浸透,辨不出原来的颜色。
一只苍白的手无力地垂落在匾额边缘,手指微微蜷曲,似乎想抓住什么。一块被鲜血染透的玉佩,从他破碎的腰间滑落在地,正是顾彦舒冠礼前夜,父亲亲手为他系上的那枚!
“爹——!”
一声压抑到极致、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嘶吼,终于冲破了顾彦舒的喉咙。他连滚带爬地从井口挣扎出来,手脚并用地扑向祠堂的方向!膝盖重重地磕在冰冷的、沾满血污的石板上,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他扑到那沉重的匾额边,用尽全身力气去掀。那实木匾额沉重异常,纹丝不动。他只能徒劳地用手去刨匾额下的泥土,指甲很快翻裂,鲜血混着泥污,但他浑然不觉。
“爹!爹!你应我一声啊!爹——!”他嘶喊着,声音破碎不堪。
回应他的,只有乌鸦的聒噪和风声的呜咽。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颓然停下。双手血肉模糊,无力地撑在冰冷的匾额上。巨大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父亲……母亲……族人……家……都没了。
什么都没了。就在他戴上那顶象征着成人责任的冠冕之后,短短几个时辰,天地倾覆。
他像一尊失去灵魂的石像,瘫坐在冰冷的废墟和血污之中。目光空洞地扫过这片死地,扫过那些曾经熟悉、如今却面目全非的尸骸。
忽然,他的目光定住了。
在不远处一堆烧焦的梁木旁,他看到了半截熟悉的、染血的衣袖。那布料,正是母亲王氏今日所穿!
他几乎是爬了过去。
焦木下,压着母亲的上半身。那支温润的血玉簪,还斜斜地簪在她散乱的发髻间,只是簪身沾满了凝固的血块和灰烬。
母亲的面容……已被火焰燎过,又被重物砸压,几乎无法辨认。只有那支簪子,在死寂的废墟里,映着熹微的晨光,刺得顾彦舒眼睛生疼。
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那冰冷的簪身。滚烫的泪,终于再也无法抑制,汹涌而出,混合着脸上的血污和泥灰,滚落下来,砸在母亲冰冷的衣袖上。
他沉默地跪在废墟中,任由泪水无声地流淌。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地,极其小心地,从母亲那被血浸透、被灰烬染黑的发髻上,拔下了那支血玉簪。簪体冰凉,仿佛还残留着母亲指尖的温度。
然后,他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那块压着父亲半截身躯的“诗礼传家”匾额上。那四个曾经金光闪闪、象征着顾氏门风的大字,此刻在烟熏火燎和血污的覆盖下,显得如此刺眼,如此讽刺。
他慢慢地爬回祠堂废墟。避开那沉重的匾额,开始徒手挖掘父亲被掩埋的上半身周围的泥土。
没有工具,就用双手。指甲翻裂了,泥土混着鲜血,一捧一捧地挖开。每一次触碰父亲冰冷的身体,都像是在用刀子剜自己的心。
泥土混着血水,一捧一捧,覆盖上去。没有哭声,只有粗重的喘息和泥土簌簌落下的声音。
一个小小的土包,在顾氏祠堂的废墟旁垒起。
顾彦舒跪在坟前,背脊挺得笔直,如同他行冠礼时那般。
他摊开手掌。掌心,躺着那支母亲的血玉簪。簪体上凝结的血块,在初升的晨光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暗红色。
他伸出另一只手,握住了簪身。双手用力,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
咔嚓!
一声清脆的裂响,在死寂的废墟中格外刺耳。
那支温润剔透的血玉簪,被他生生从中折断!
一半,被他轻轻放在了那简陋的坟茔之上。
另一半,被他紧紧攥在掌心,断裂的玉茬刺破了皮肉,鲜血顺着指缝渗出,滴滴答答,落在坟前的血泥地上。
顾彦舒缓缓抬起头。脸上泪痕血污交织,一片狼藉。但那双眼睛,却不再有丝毫迷茫和恐惧。里面燃烧着一种冰冷的、足以焚毁一切的东西,那是深入骨髓的恨意,是足以支撑灵魂在炼狱中行走的执念。
他的声音嘶哑,干裂的嘴唇开合,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从地狱里挤出来的冰渣,带着血的味道,清晰地砸在这片死寂的、弥漫着血腥与焦臭的废墟之上:
“爹,娘,列祖列宗在上。”
“此仇不报——”
他猛地举起那只紧握着半截染血玉簪、鲜血淋漓的拳头,指向北方,指向胡骑消失的方向,也指向这片彻底吞噬了他一切的血色天空:
“顾彦舒,誓不为人!!!”
话音落下,他不再看那简陋的坟茔,不再看这满目疮痍的家园。他踉跄着站起身,走到祠堂另一侧尚未完全倒塌的墙角。
那里,他先前挖掘时,从瓦砾下拖出了一个狭长的、蒙尘的乌木剑匣。那是父亲年轻时行走四方所用,后来便一直收在祠堂,里面藏着一柄未曾开锋的古剑,以及一些银钱细软,本是父亲为他准备的“游学之资”。
顾彦舒拍掉匣上的尘土,将它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最后一点微弱的火种。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堆着亲人尸骨的焦土,看了一眼那块压着父亲、染血的“诗礼传家”匾额,看了一眼这片曾经承载他所有温暖、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和死寂的祖宅。
然后,他转过身。抱着冰冷的剑匣,拖着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身躯,一步,一步,踏着凝固的鲜血和灰烬,头也不回地,向着南方未知的、同样布满荆棘与血火的道路走去。
身后,顾氏大宅的余烬在晨风中明灭,如同无数不肯瞑目的眼睛。几缕残烟笔直地升上铅灰色的天空,仿佛一曲无声的、凄厉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