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永强回头问向刘主任:“你给小陈拨了多少钱?”
刘主任赶紧开口:“按厂里规定,拨了300元活动经费,还有一些油墨和印纸。”
“可以。”鲁永强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安排还算满意。
“学校有要求需要,咱们能支持的,就得支持。”
鲁永强转过头看向陈露阳:
“以后工作或者是生活上遇见什么困难了就开口,别不好意思。”
还别不好意思呢!
现在他就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他他妈连对方姓啥叫啥都不知道,就被人这么嘘寒温暖。
这也就是对方实在地位太高。
要不然他都怀疑对方是不是骗子,来自己这下套了。
不过……!
陈露阳行走江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
就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个致命的、无人能敌的强大优点!!
脸皮厚!
论起脸皮,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眼见石山钢铁厂厂长连这句话都说出来了,
陈露阳马上神情真挚,眼神中饱含感激与真诚!
他反手握住了鲁永强的手,深情的道了句:
“叔儿~谢谢你!”
擦……
旁边的刘主任眼皮都跳了。
这小伙子的反应也真够一说了!
刚刚还一脸局促、谨小慎微的喊“厂长”呢,
这才几句话啊!
直接就喊上“叔儿”了。
刘主任眼皮一抬,不动声色的看向鲁永强。
果然,
听到这声“叔儿”,鲁永强的脸一拉,语气登时不对了。
“叫什么叔!”
“叫大爷!”
我草???
这话一出,不仅刘主任的眼珠子差点蹦出来,
就连陈露阳都差点没站稳。
如果说自己叫这声“叔儿”,纯纯是仗着王厂长的面子,往上硬贴。
但是对方这句“叫大爷”,这中间的感情可就不一般了。
他是认真的!!!!
……!!!!对方都这么主动了。
那自己还客气个啥啊!
“大爷!!!”
这一刻,陈露阳仿佛是背后有人撑腰的小花,理直气壮的在大草原里尽情绽放!
“好!”
鲁永强笑呵呵的看着他,突然问出一句:
“你知道我叫啥吗?”
陈露阳的笑容僵硬在脸上。
他看着鲁永强笑眯眯的眼神,尴尬半晌,硬着头皮憋出一句:
“……陈?”
“陈什么陈!”鲁永强拉着一张脸,
“我是你鲁大爷!”
“鲁大爷,鲁大爷……”陈露阳赶紧点头。
鲁永强笑着拍了拍他肩膀:“有什么需求你就跟小刘说,我这边还有点事儿,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
说完,人转身走了。
看着鲁永强的背影,
不仅陈露阳懵了,就连刘主任也懵了。
啥情况啊!
这不到5分钟的功夫,直接就认了一个大爷!
关键……
“刘主任,我大爷叫啥啊?”
陈露阳觍个脸,故作镇定的开口问道。
都叫大爷了,总要知道大爷叫啥名才行。
刘主任看着一本认真的陈露阳,一瞬间不知道是自己疯了,还是对方不正常。
“我们厂长叫鲁永强。”
刘主任感觉自己的声音都有点飘忽忽。
不过,
他跟着鲁永强这么多年,对方寒暄还是客气,他还是能分得清的。
陈露阳既然是厂长点名要照顾的人,他自然也要好好接待。
“小陈同学,你看看学校那边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只管提。”刘主任笑着道。
陈露阳赶紧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您已经帮得很多了。”
“能争取到这笔经费和物资,我们已经非常感谢了。”
做人就要见好就收。
差不多就得了。
第一次开口,自己要是“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的,那以后还处不处了!
更何况……三百块啊!
这年头三百块不是个小数目!!!
再加上印纸和油墨,举办个校级文艺活动都够了。
再多要就是自己真不要脸了。
刘主任见陈露阳意思坚决,笑呵呵开口道:
“那行,回头再有需要,我们再随时联系。”
“好!”
陈露阳背着包,刚要跟刘主任挥手告别,
结果刚一转身,就看见了身后的运渣机。
顿时!
陈露阳眼神一亮,猛地一拍驾驶室的车窗,
“师傅!”
他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撕下一页纸,蹲在车门边“唰唰唰”几笔写下电话号码和地址,然后双手递了上去。
“今天这个毛病我虽然给你整响了。”
“但要是哪天车再闹腾,或者你觉得我哪修得不妥当,你就直接把车开过去!”
“我找我们师傅给你免费修!保你满意!”
啊?!
运渣机师傅猝不及防还有这一出,下意识的伸出手从窗户里接过纸条。
说实话,他们跑运输的,有时候确实是会路过西客站。
车要是抛锚,临时找地儿修起来麻烦得很,
要是这地方真能信得过,以后修车还真方便了不少。
看着司机师傅将卡片迭好塞进胸兜里,陈露阳眼神锃亮的喘口气。
现在修理厂正是起步阶段,
一个客户就是一条路子。
就算拉不来整条运输线的活儿,多一辆来修的车,也是一份人气、一个突破口。
他这几天为找技校合作的事,跑了不知多少单位,吃了多少闭门羹、走了多少冤枉路。
今天,是头一次:
既把事情办成了,还得了人情、带了客户,连心气儿也跟着通透了。
这一趟,值死了!
……
此时的修理厂,张国强几个师傅点灯熬油地修车。
由于检车高峰,这几天进厂的车辆一辆接一辆,根本不停歇。
师傅们几乎连轴转,一个人顶仨用。
张国强、谭松仁、刘康文和左琢这几个技术骨干就不用说了,
就连焦龙、李河和孙红军这仨后勤力量,也一个个的撸胳膊袖子往前凑,一边学习一边搭把手。
这里面最高兴的就是孙红军。
他早就惦记着跟张国强他们学点修车的手艺,
可奈何做饭做得太好,越做越好吃,硬生生被捆在了厨房,连车间的门都摸不着。导致他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
这次终于逮着机会能正儿八经地碰工具了,他心里那个美啊,连擦油布都格外带劲,脸上全是兴奋劲儿。
就在众人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修理厂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
李河正在车底下扶着螺丝,听见响动,一骨碌从地上起来,一边擦着手一边快步跑进办公室。
“您好,劲霸修理厂。”
“啊?市经委?……哎哎哎,您好您好!”
“您说……调研?行行行,欢迎欢迎!”
“领导,我能不能问一下都要调研些啥?”
“那个……能不能请问一下,主要是想了解我们哪方面的情况?”
“啊,好好,设备、管理、试制……我知道了,我记下了。”
“周六上午十点半,是吧?”
“好嘞好嘞,准时接待。”
挂了电话,李河愣了好几秒才缓过劲儿来。
他推开办公室门出来,表情还带着点懵。
“谁打的电话呀?”陆局开口问道。
“市经委打的。说是要来咱们这儿实地调研。”李河开口。
“市经委?”
张国强放下扳手,偏头看向李河,
“那不是咱主任他师兄单位么?”
“说是谁来了吗?都要看啥?”
“没说具体人名。”李河摇摇头。
“电话那边说得倒挺礼貌,就是话少。大概意思是设备情况、试制能力、人员管理这些都要看。”
顿了顿,
李河突然一皱眉,神神叨叨道:
“不能是来查咱们的吧?”
张国强纳闷了:“查咱们干什么?”
李河一脸慎重道:“你想啊,生哥他们之前厂子办得好好的,结果突然就被封了……”
话没说完,“啪”地就被陆局一巴掌拍在后背。
“可拉倒吧你!”
“咱这是修理厂,又不是黑车间。手续报得明明白白,该批的批、该登记的登记,干的也都是正经事,怕谁来查?”
“再说了,就算是查也不可能是市经委的人来查咱们。”
“甭管是调研啥,咱得拿出点样儿来。”
“今天晚上先把厂里收拾收拾,工具规整规整,该扫的地扫,给人留个好印象!”
……
陈露阳回来的时候,
李河蹲在墙角清洗零件架子,焦龙铲着车床下的铁屑渣滓,孙红军把杂物间的废布和废油桶全都往外扔。
连林启明、张楠几个北大的学生也都卷起袖子,帮着把测量台擦得锃亮,把那几个装图纸的大铁柜清了个底朝天。
“这啥阵仗啊?提前过年了?”陈露阳一进门就愣了。
“主任你可算回来了!”李河一看见他,赶紧跑过去。
“刚刚市经委来电话,说明天上午要来咱们这实地调研。我们正打扫卫生呢。”
“调研?”陈露阳一愣,“调研咱们修理厂?”
“调研啥啊?”
“说是看调研咱们的设备状态、管理流程、试制能力……”
“??他们调研这些东西干啥?”
“好像是要配合市里的一个‘产教融合试点项目’评估。”李河回答。
“他们说咱们这儿是重点观察对象之一,要实地看看有没有继续推进的价值。”
嗯????
怎么又来一个项目?
“产教融合试点项目是啥??”陈露阳纳闷的问。
李河一脸单纯的看着陈露阳,清澈的摇了摇头。
小陈主任都不知道的事儿,他更不知道了。
嘿……!
陈露阳快速将近期的学校安排回想一个遍。
哲学系那边刚签完合作协议,力学系还在搞测绘,申报材料是经济系走科研处那边交上去的,
前两天三家刚开完协调会,演了三国演义。
从头到尾,谁都没提过什么“产教融合试点项目”啊!
照理说,
自己申报的是“产学研结合的通用件标准化试验项目”,按程序对口的该是科委下设的成果处。
就算是调研,顶多也是教育口来一趟,
怎么就拐到了市经委?
难不成上次修车给梁仲维修感动了,把自己立项了???
他脑子里飞快盘算,但又没头绪。
不过这会儿揣测也没用,
毕竟市经委是正经单位。
哪怕真来了,也是来调研不是来抄家的。
怕什么?
陈露阳撸起袖子,“来,给我一把扫帚,咱们一起干。”
虽然说是干活,
但陈露阳拿着扫帚直接进了仓库,一心惦念着去看看材料的情况。
上次他让焦龙出去弄材料,也不知道弄了多少回来。
刚推门进去,他就发现情况和前几天不一样了。
原本空落落的料架边,现在已经堆上了不少边角料,连东墙那一排都快码满了。
“陈哥!”
焦龙正拎着扫帚收拾角落,见他进来赶紧迎了上来。
陈露阳看向那堆半人高的料架,问:“这些料,是你带回来的?”
“对,就是这批。”
焦龙点点头,“这几天我跑了四五家,零零散散整了些。”
他边说边指着料架:“这两段圆钢头是车床厂拆下来的,长度够,直径也行,正好能车垫片。”
“这块异形钢板,虽然厚度不太规则,但退火层还在,做喷嘴壳问题不大。”
他又从一堆旧件里抬出一个磨得发亮的轴承壳。
“这也是拆下来的,虽然旧,但结构还成,用来打结构样件够了。”
“凑一套跑流程没问题。”焦龙笑着说。
“够用就行!”陈露阳点头。
现在不是批量做,能过一遍流程、出一份分析报告就值。
“不过陈哥,我还发现了个好东西。”焦龙压低声音,
“朝东那头的废料场里有块退役下来的锰钢板,厚一寸多,整一整能直接拿来做制动推杆或者支座壳。我当场就量了,尺寸成分都合适。”
陈露阳眼前一亮:“咋没拉回来?”
“我试了。”焦龙苦笑,“料太大了,一个人搬不动。”
“关键是人家那头说了,得负责人本人签字才行。”
“不让随便取。”
“行,我抽空亲自去一趟。”
“陈哥,还有一件事。”
焦龙开口道:“我在西南那边的机加工厂听人放话,说他们最近也在清库存,有几块大件钢料可能要出手。”
“但人家嘴严,只认熟人,不见生面。”
陈露阳的兴趣登时被勾起来了。
钢料这东西,对别的厂子也许是库存垃圾。
但对现在正试制通用件的他们来说,那就是命根子。
刘主任赶紧开口:“按厂里规定,拨了300元活动经费,还有一些油墨和印纸。”
“可以。”鲁永强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安排还算满意。
“学校有要求需要,咱们能支持的,就得支持。”
鲁永强转过头看向陈露阳:
“以后工作或者是生活上遇见什么困难了就开口,别不好意思。”
还别不好意思呢!
现在他就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他他妈连对方姓啥叫啥都不知道,就被人这么嘘寒温暖。
这也就是对方实在地位太高。
要不然他都怀疑对方是不是骗子,来自己这下套了。
不过……!
陈露阳行走江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
就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个致命的、无人能敌的强大优点!!
脸皮厚!
论起脸皮,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眼见石山钢铁厂厂长连这句话都说出来了,
陈露阳马上神情真挚,眼神中饱含感激与真诚!
他反手握住了鲁永强的手,深情的道了句:
“叔儿~谢谢你!”
擦……
旁边的刘主任眼皮都跳了。
这小伙子的反应也真够一说了!
刚刚还一脸局促、谨小慎微的喊“厂长”呢,
这才几句话啊!
直接就喊上“叔儿”了。
刘主任眼皮一抬,不动声色的看向鲁永强。
果然,
听到这声“叔儿”,鲁永强的脸一拉,语气登时不对了。
“叫什么叔!”
“叫大爷!”
我草???
这话一出,不仅刘主任的眼珠子差点蹦出来,
就连陈露阳都差点没站稳。
如果说自己叫这声“叔儿”,纯纯是仗着王厂长的面子,往上硬贴。
但是对方这句“叫大爷”,这中间的感情可就不一般了。
他是认真的!!!!
……!!!!对方都这么主动了。
那自己还客气个啥啊!
“大爷!!!”
这一刻,陈露阳仿佛是背后有人撑腰的小花,理直气壮的在大草原里尽情绽放!
“好!”
鲁永强笑呵呵的看着他,突然问出一句:
“你知道我叫啥吗?”
陈露阳的笑容僵硬在脸上。
他看着鲁永强笑眯眯的眼神,尴尬半晌,硬着头皮憋出一句:
“……陈?”
“陈什么陈!”鲁永强拉着一张脸,
“我是你鲁大爷!”
“鲁大爷,鲁大爷……”陈露阳赶紧点头。
鲁永强笑着拍了拍他肩膀:“有什么需求你就跟小刘说,我这边还有点事儿,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
说完,人转身走了。
看着鲁永强的背影,
不仅陈露阳懵了,就连刘主任也懵了。
啥情况啊!
这不到5分钟的功夫,直接就认了一个大爷!
关键……
“刘主任,我大爷叫啥啊?”
陈露阳觍个脸,故作镇定的开口问道。
都叫大爷了,总要知道大爷叫啥名才行。
刘主任看着一本认真的陈露阳,一瞬间不知道是自己疯了,还是对方不正常。
“我们厂长叫鲁永强。”
刘主任感觉自己的声音都有点飘忽忽。
不过,
他跟着鲁永强这么多年,对方寒暄还是客气,他还是能分得清的。
陈露阳既然是厂长点名要照顾的人,他自然也要好好接待。
“小陈同学,你看看学校那边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只管提。”刘主任笑着道。
陈露阳赶紧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您已经帮得很多了。”
“能争取到这笔经费和物资,我们已经非常感谢了。”
做人就要见好就收。
差不多就得了。
第一次开口,自己要是“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的,那以后还处不处了!
更何况……三百块啊!
这年头三百块不是个小数目!!!
再加上印纸和油墨,举办个校级文艺活动都够了。
再多要就是自己真不要脸了。
刘主任见陈露阳意思坚决,笑呵呵开口道:
“那行,回头再有需要,我们再随时联系。”
“好!”
陈露阳背着包,刚要跟刘主任挥手告别,
结果刚一转身,就看见了身后的运渣机。
顿时!
陈露阳眼神一亮,猛地一拍驾驶室的车窗,
“师傅!”
他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撕下一页纸,蹲在车门边“唰唰唰”几笔写下电话号码和地址,然后双手递了上去。
“今天这个毛病我虽然给你整响了。”
“但要是哪天车再闹腾,或者你觉得我哪修得不妥当,你就直接把车开过去!”
“我找我们师傅给你免费修!保你满意!”
啊?!
运渣机师傅猝不及防还有这一出,下意识的伸出手从窗户里接过纸条。
说实话,他们跑运输的,有时候确实是会路过西客站。
车要是抛锚,临时找地儿修起来麻烦得很,
要是这地方真能信得过,以后修车还真方便了不少。
看着司机师傅将卡片迭好塞进胸兜里,陈露阳眼神锃亮的喘口气。
现在修理厂正是起步阶段,
一个客户就是一条路子。
就算拉不来整条运输线的活儿,多一辆来修的车,也是一份人气、一个突破口。
他这几天为找技校合作的事,跑了不知多少单位,吃了多少闭门羹、走了多少冤枉路。
今天,是头一次:
既把事情办成了,还得了人情、带了客户,连心气儿也跟着通透了。
这一趟,值死了!
……
此时的修理厂,张国强几个师傅点灯熬油地修车。
由于检车高峰,这几天进厂的车辆一辆接一辆,根本不停歇。
师傅们几乎连轴转,一个人顶仨用。
张国强、谭松仁、刘康文和左琢这几个技术骨干就不用说了,
就连焦龙、李河和孙红军这仨后勤力量,也一个个的撸胳膊袖子往前凑,一边学习一边搭把手。
这里面最高兴的就是孙红军。
他早就惦记着跟张国强他们学点修车的手艺,
可奈何做饭做得太好,越做越好吃,硬生生被捆在了厨房,连车间的门都摸不着。导致他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
这次终于逮着机会能正儿八经地碰工具了,他心里那个美啊,连擦油布都格外带劲,脸上全是兴奋劲儿。
就在众人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修理厂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
李河正在车底下扶着螺丝,听见响动,一骨碌从地上起来,一边擦着手一边快步跑进办公室。
“您好,劲霸修理厂。”
“啊?市经委?……哎哎哎,您好您好!”
“您说……调研?行行行,欢迎欢迎!”
“领导,我能不能问一下都要调研些啥?”
“那个……能不能请问一下,主要是想了解我们哪方面的情况?”
“啊,好好,设备、管理、试制……我知道了,我记下了。”
“周六上午十点半,是吧?”
“好嘞好嘞,准时接待。”
挂了电话,李河愣了好几秒才缓过劲儿来。
他推开办公室门出来,表情还带着点懵。
“谁打的电话呀?”陆局开口问道。
“市经委打的。说是要来咱们这儿实地调研。”李河开口。
“市经委?”
张国强放下扳手,偏头看向李河,
“那不是咱主任他师兄单位么?”
“说是谁来了吗?都要看啥?”
“没说具体人名。”李河摇摇头。
“电话那边说得倒挺礼貌,就是话少。大概意思是设备情况、试制能力、人员管理这些都要看。”
顿了顿,
李河突然一皱眉,神神叨叨道:
“不能是来查咱们的吧?”
张国强纳闷了:“查咱们干什么?”
李河一脸慎重道:“你想啊,生哥他们之前厂子办得好好的,结果突然就被封了……”
话没说完,“啪”地就被陆局一巴掌拍在后背。
“可拉倒吧你!”
“咱这是修理厂,又不是黑车间。手续报得明明白白,该批的批、该登记的登记,干的也都是正经事,怕谁来查?”
“再说了,就算是查也不可能是市经委的人来查咱们。”
“甭管是调研啥,咱得拿出点样儿来。”
“今天晚上先把厂里收拾收拾,工具规整规整,该扫的地扫,给人留个好印象!”
……
陈露阳回来的时候,
李河蹲在墙角清洗零件架子,焦龙铲着车床下的铁屑渣滓,孙红军把杂物间的废布和废油桶全都往外扔。
连林启明、张楠几个北大的学生也都卷起袖子,帮着把测量台擦得锃亮,把那几个装图纸的大铁柜清了个底朝天。
“这啥阵仗啊?提前过年了?”陈露阳一进门就愣了。
“主任你可算回来了!”李河一看见他,赶紧跑过去。
“刚刚市经委来电话,说明天上午要来咱们这实地调研。我们正打扫卫生呢。”
“调研?”陈露阳一愣,“调研咱们修理厂?”
“调研啥啊?”
“说是看调研咱们的设备状态、管理流程、试制能力……”
“??他们调研这些东西干啥?”
“好像是要配合市里的一个‘产教融合试点项目’评估。”李河回答。
“他们说咱们这儿是重点观察对象之一,要实地看看有没有继续推进的价值。”
嗯????
怎么又来一个项目?
“产教融合试点项目是啥??”陈露阳纳闷的问。
李河一脸单纯的看着陈露阳,清澈的摇了摇头。
小陈主任都不知道的事儿,他更不知道了。
嘿……!
陈露阳快速将近期的学校安排回想一个遍。
哲学系那边刚签完合作协议,力学系还在搞测绘,申报材料是经济系走科研处那边交上去的,
前两天三家刚开完协调会,演了三国演义。
从头到尾,谁都没提过什么“产教融合试点项目”啊!
照理说,
自己申报的是“产学研结合的通用件标准化试验项目”,按程序对口的该是科委下设的成果处。
就算是调研,顶多也是教育口来一趟,
怎么就拐到了市经委?
难不成上次修车给梁仲维修感动了,把自己立项了???
他脑子里飞快盘算,但又没头绪。
不过这会儿揣测也没用,
毕竟市经委是正经单位。
哪怕真来了,也是来调研不是来抄家的。
怕什么?
陈露阳撸起袖子,“来,给我一把扫帚,咱们一起干。”
虽然说是干活,
但陈露阳拿着扫帚直接进了仓库,一心惦念着去看看材料的情况。
上次他让焦龙出去弄材料,也不知道弄了多少回来。
刚推门进去,他就发现情况和前几天不一样了。
原本空落落的料架边,现在已经堆上了不少边角料,连东墙那一排都快码满了。
“陈哥!”
焦龙正拎着扫帚收拾角落,见他进来赶紧迎了上来。
陈露阳看向那堆半人高的料架,问:“这些料,是你带回来的?”
“对,就是这批。”
焦龙点点头,“这几天我跑了四五家,零零散散整了些。”
他边说边指着料架:“这两段圆钢头是车床厂拆下来的,长度够,直径也行,正好能车垫片。”
“这块异形钢板,虽然厚度不太规则,但退火层还在,做喷嘴壳问题不大。”
他又从一堆旧件里抬出一个磨得发亮的轴承壳。
“这也是拆下来的,虽然旧,但结构还成,用来打结构样件够了。”
“凑一套跑流程没问题。”焦龙笑着说。
“够用就行!”陈露阳点头。
现在不是批量做,能过一遍流程、出一份分析报告就值。
“不过陈哥,我还发现了个好东西。”焦龙压低声音,
“朝东那头的废料场里有块退役下来的锰钢板,厚一寸多,整一整能直接拿来做制动推杆或者支座壳。我当场就量了,尺寸成分都合适。”
陈露阳眼前一亮:“咋没拉回来?”
“我试了。”焦龙苦笑,“料太大了,一个人搬不动。”
“关键是人家那头说了,得负责人本人签字才行。”
“不让随便取。”
“行,我抽空亲自去一趟。”
“陈哥,还有一件事。”
焦龙开口道:“我在西南那边的机加工厂听人放话,说他们最近也在清库存,有几块大件钢料可能要出手。”
“但人家嘴严,只认熟人,不见生面。”
陈露阳的兴趣登时被勾起来了。
钢料这东西,对别的厂子也许是库存垃圾。
但对现在正试制通用件的他们来说,那就是命根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八零机械厂,回到八零机械厂最新章节,回到八零机械厂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八零机械厂,回到八零机械厂最新章节,回到八零机械厂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