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此时静的有些诡异。
在椭圆形办公室落地长窗外面的花园里,玫瑰花已经绚丽地开放了起来。窗户敞开着,花草的芳香随风飘进了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统治者的办公室里,室内四个人在聚精会神地研究着远离美国的另一个国家的卫星。
尼克松坐在那张大名鼎鼎的坚毅书桌后,靠着转椅看着他面前的三个人。
坐在总统办公桌对面直靠背扶手椅里的,是三位今天单独与他会面的人物。一位是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他曾是尼克松昔日的政敌——竞争对手洛克菲勒的助手,在帮助洛克菲勒竞选时,曾有记者问他,要是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他会怎么认为?基辛格回答得更明了:
“那就更荒谬可笑了!”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讽刺他的家伙,在尼克松当选后,考虑国家安全顾问的人选时,他想到了基辛格。
尼克松尽管与基辛格缺乏交往,而且还遭到基辛格的攻击反对,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对这个德国犹太血统的哈佛教授的深刻印象。他早已读过基辛格的几部著作,基辛格否定杜勒斯外交政策的新设想、有限战争理论、对谈判时代的认识、均势思想、和平结构、对世界由两极变为多极的分析……让尼克松觉得很富于创造性,而且同尼克松自己那些对外政策的基本主张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就这样,尼克松选择了基辛格,在两人会面之后,经过一番深谈,被称誉为“洛克菲勒王冠上的大宝石”的基辛格,就这样被尼克松拿去了。
而尼克松则令其执掌白宫对外政策,这打破了历届新政府的任命程序。基辛格相对接近权力中心,使后来任命的国务卿罗杰斯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就像现在,罗杰斯所坐的位置也是非常尴尬——坐在基辛格的侧面,而国防部长梅尔文·莱尔德则坐在另一边,这让基辛格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
不仅如此,甚至尼克松一开口,就体现出了基辛格的份量:
“亨利,对此你怎么看?”
他们已经看过了五角大楼的报告,无不是被“鹰眼5”所展现出来的性能给惊呆了,像上帝之眼一样监控着地球,这样的侦查卫星不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吗?
不过,这是人家的东西,想要拿过来,就必须要拿东西去交换。
“我们需要它。”
基辛格直接了当的说道:
“这种卫星可以让我们获得对苏联的全面优势,我们需要这种卫星。有了它之后,就等于苏联对我们脱光了衣裙。”
辛格的话音这边刚落那边罗杰斯就反对道:
“不是平白无故的把侦查卫星的技术转让给我们。而是进行基础交换,我们要拿我们最先进的核反应堆和他们进行交换。”
罗杰斯的话音刚落,莱尔德也表示赞同道。
“是的,按照五角大楼的估算,他们的核反应堆技术落后于我们10年左右,如果我们向他们提供这种技术的话,不仅将会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落后,而且还将会帮助sEA获得核动力舰队,令其海上实力进一步膨胀,虽然他们是我们的盟国,但是从战略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对他们加以防范。”
他们两个人之所以一唱一和的反对基辛格的看法,并不仅仅是因为所处的立场不同,还有一个原因是白宫内部的摩擦。
罗杰斯他们是一伙一直忠于尼克松的人,他们不相信基辛格这个外来户,甚至心存不满。他们是尼克松的患难之交,忍辱负重,艰苦搏杀,为尼克松忍受过1960年竞选总统和1962年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辛酸败迹,苦熬过一事无成、受人白眼的60年代中期,好不容易捱到1968年才尝到了胜利的甜头。
这个犹太口音、哈佛出身的博士竟然后来居上,凭空分享胜利果实,使他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所以从基辛格进入白宫的那天起,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摩擦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尼克松对基辛格的信任。
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毕竟,在政治领域,从来没有什么高尚与否的事情,大家都会基于利益做出一些选择。
面对他们的反对,基辛格反问道。
“假设我们不向他们提供核反应堆的话,他们能不能研制出这种核反应堆?”
“当然可以,可能需要6~10年的时间。”
莱尔德的话音刚落,基辛格又反问道。
“那么如果他们不向我们提供侦查卫星所需要的技术,要在什么时候才能够研制出同样的侦查卫星?”
“这……”
莱尔德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当然知道需要多长时间,需要五年的时间。
这还是理想的估计。如果某些技术上的难题没有克服的话,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5年之中,sEA可以用他们的上帝之眼去监控全世界,而我们呢?我们只能通过他们向我们转交一些情报,比如……”
基辛格扬了一下手中的那份文件,这份文件正是sEA据两国的情报合作计划向他们提供的发生在蒙古的军事演习。
“这些照片的价值是无需多言的。发生在亚洲腹地的这场演习的规模很大,是因为发生在蒙古,美国对这场演习几乎是一无所知的。
现在他们却充分的了解到了这场演习。拥有了上帝之眼,我们第一次能够真正意义上去了解到苏联的腹地。
我想知道我们能不能够容忍在未来的5年之中自己选择做一个瞎子。”
基辛格的访问让罗杰斯,莱尔德他们无不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确实,站在美国的利益上来说,确实做这样的瞎子对美国的利益损害是极其严重的。
“总统先生,”
基辛格把目光投向了尼克松,然后他说道:
“我认为,相比于先进的核反应堆,我们更需要上帝之眼,因为他可以给我们带来上帝的视角。”
上帝的视角!
仅仅只是这一句话就表明了这款侦察卫星的重要性。这种视角,是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就在尼克松的心底,仍然在犹豫着的时候,基辛格又补充到:
“我认为在这件事儿上我们应该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和中央情报局长赫尔姆斯的意见,我相信他们会赞同我的判断。”
这就并不仅仅只是赞同了,事实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和中央情报局长赫尔姆斯,他们都是从专业的角度上去做出判断,前者需要去了解到苏联在东欧以及苏联内部的部署情况,要了解苏联的各种新式武器。
至于后者,同样也需要这款侦察卫星去对苏联世界范围内的行动进行监控。
总而言之,从情报的角度上来说,没有任何一款侦察卫星能够与之相比。而它所带来的颠覆性的查效果,同样也是无与伦比的。
至于什么核反应堆?
在他们看来压根儿就是不值一提的,毕竟,核反应堆说白了仅仅是一个动力包。
一辆汽车里的发动机,虽然很重要,但本质上也就是一台发动机而已。
而鹰眼5侦查卫星呢?
他就是在战场上开启了上帝视角的上帝之眼,有了它,美国所获得的就是战场上的单方面透明,有了它,苏联就等于在他的面前被脱光了裙子!
每一个军人都明白他的价值所在。
所以,在通过电话询问了他们的意见之后,很快尼克松就做出了决定。
“好吧,大家都赞同的话,那就给予他们引进核反应堆技术的许可,让他们和西屋公司去谈。”
尼克松接着又补充道:
“作为交换他们要给予我们引进鹰眼5查卫星相关系统技术许可。”
虽然这是一次技术交换,但是双方都是要掏钱的,只是批准了技术转让,但是他们最终都要花钱从对方的企业中购买所需要的技术。
原本持反对意见的罗杰斯和莱尔德这会儿也不再反对了。
虽然他们对基辛格有意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美国确实更需要侦查卫星。
达成共识之后,尼克松又拿起了桌面上的那一份文件,然后看着他们说道。
“好了,现在我们需要讨论这个问题了——发生在蒙古的这次军事演习。”
尼克松从看着面前的三人,问道:
“我想知道对于这次演习你们是怎么看的?”
面对总统的询问,基辛格并没有立即回答。而国务卿罗杰斯则回答道:
“认为这只是一次常规的军事演习,或许带有一定的思维色彩,但是并不会给亚洲局势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毕竟,对于莫斯科来说,最重要的是欧洲这一点我们都是相同的。”
听着罗杰斯的回答,尼克松点了点头,然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吉辛格,而这会儿吉辛格正在那里翻看着文件,甚至是一张一张的看着那些照片。
现在基辛格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见状尼克松并没有打断他的思路,而是等待着他的发言。
这样对着照片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基辛格才注意到总统他们都在看着自己。于是他先是笑了笑,然后抱歉道:
“不好意思,刚才我有些走神了。”
在抱歉之后,基辛格又把目光投向总统,然后看着总统说道:
“总统先生,我想发生在蒙古的这次军事演习……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
在尼克松诧异的时候,他注意到基辛格给他使了一个眼神,立即了然于心的尼克松并没有多想,然后就直接了当的对罗杰斯说道:
“好了,今天就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我和亨利还有一些话要谈。”
这就是下逐客令了。
是这哪里是在下逐客令,分明是在告诉罗杰斯和莱尔德——你们两个人并不在我信任的圈子里。
相比于你们,我更相信基辛格。
罗杰斯和莱尔德两个人在站起身的时候,虽然表情未变,但在转过身的时候,他们的脸上还是闪过了一丝不满,然后就这样走出了总统办公室。
但是,他们彼此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情绪,只有他们才明白……
此时静的有些诡异。
在椭圆形办公室落地长窗外面的花园里,玫瑰花已经绚丽地开放了起来。窗户敞开着,花草的芳香随风飘进了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统治者的办公室里,室内四个人在聚精会神地研究着远离美国的另一个国家的卫星。
尼克松坐在那张大名鼎鼎的坚毅书桌后,靠着转椅看着他面前的三个人。
坐在总统办公桌对面直靠背扶手椅里的,是三位今天单独与他会面的人物。一位是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他曾是尼克松昔日的政敌——竞争对手洛克菲勒的助手,在帮助洛克菲勒竞选时,曾有记者问他,要是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他会怎么认为?基辛格回答得更明了:
“那就更荒谬可笑了!”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讽刺他的家伙,在尼克松当选后,考虑国家安全顾问的人选时,他想到了基辛格。
尼克松尽管与基辛格缺乏交往,而且还遭到基辛格的攻击反对,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对这个德国犹太血统的哈佛教授的深刻印象。他早已读过基辛格的几部著作,基辛格否定杜勒斯外交政策的新设想、有限战争理论、对谈判时代的认识、均势思想、和平结构、对世界由两极变为多极的分析……让尼克松觉得很富于创造性,而且同尼克松自己那些对外政策的基本主张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就这样,尼克松选择了基辛格,在两人会面之后,经过一番深谈,被称誉为“洛克菲勒王冠上的大宝石”的基辛格,就这样被尼克松拿去了。
而尼克松则令其执掌白宫对外政策,这打破了历届新政府的任命程序。基辛格相对接近权力中心,使后来任命的国务卿罗杰斯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就像现在,罗杰斯所坐的位置也是非常尴尬——坐在基辛格的侧面,而国防部长梅尔文·莱尔德则坐在另一边,这让基辛格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
不仅如此,甚至尼克松一开口,就体现出了基辛格的份量:
“亨利,对此你怎么看?”
他们已经看过了五角大楼的报告,无不是被“鹰眼5”所展现出来的性能给惊呆了,像上帝之眼一样监控着地球,这样的侦查卫星不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吗?
不过,这是人家的东西,想要拿过来,就必须要拿东西去交换。
“我们需要它。”
基辛格直接了当的说道:
“这种卫星可以让我们获得对苏联的全面优势,我们需要这种卫星。有了它之后,就等于苏联对我们脱光了衣裙。”
辛格的话音这边刚落那边罗杰斯就反对道:
“不是平白无故的把侦查卫星的技术转让给我们。而是进行基础交换,我们要拿我们最先进的核反应堆和他们进行交换。”
罗杰斯的话音刚落,莱尔德也表示赞同道。
“是的,按照五角大楼的估算,他们的核反应堆技术落后于我们10年左右,如果我们向他们提供这种技术的话,不仅将会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落后,而且还将会帮助sEA获得核动力舰队,令其海上实力进一步膨胀,虽然他们是我们的盟国,但是从战略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对他们加以防范。”
他们两个人之所以一唱一和的反对基辛格的看法,并不仅仅是因为所处的立场不同,还有一个原因是白宫内部的摩擦。
罗杰斯他们是一伙一直忠于尼克松的人,他们不相信基辛格这个外来户,甚至心存不满。他们是尼克松的患难之交,忍辱负重,艰苦搏杀,为尼克松忍受过1960年竞选总统和1962年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辛酸败迹,苦熬过一事无成、受人白眼的60年代中期,好不容易捱到1968年才尝到了胜利的甜头。
这个犹太口音、哈佛出身的博士竟然后来居上,凭空分享胜利果实,使他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所以从基辛格进入白宫的那天起,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摩擦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尼克松对基辛格的信任。
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毕竟,在政治领域,从来没有什么高尚与否的事情,大家都会基于利益做出一些选择。
面对他们的反对,基辛格反问道。
“假设我们不向他们提供核反应堆的话,他们能不能研制出这种核反应堆?”
“当然可以,可能需要6~10年的时间。”
莱尔德的话音刚落,基辛格又反问道。
“那么如果他们不向我们提供侦查卫星所需要的技术,要在什么时候才能够研制出同样的侦查卫星?”
“这……”
莱尔德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当然知道需要多长时间,需要五年的时间。
这还是理想的估计。如果某些技术上的难题没有克服的话,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5年之中,sEA可以用他们的上帝之眼去监控全世界,而我们呢?我们只能通过他们向我们转交一些情报,比如……”
基辛格扬了一下手中的那份文件,这份文件正是sEA据两国的情报合作计划向他们提供的发生在蒙古的军事演习。
“这些照片的价值是无需多言的。发生在亚洲腹地的这场演习的规模很大,是因为发生在蒙古,美国对这场演习几乎是一无所知的。
现在他们却充分的了解到了这场演习。拥有了上帝之眼,我们第一次能够真正意义上去了解到苏联的腹地。
我想知道我们能不能够容忍在未来的5年之中自己选择做一个瞎子。”
基辛格的访问让罗杰斯,莱尔德他们无不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确实,站在美国的利益上来说,确实做这样的瞎子对美国的利益损害是极其严重的。
“总统先生,”
基辛格把目光投向了尼克松,然后他说道:
“我认为,相比于先进的核反应堆,我们更需要上帝之眼,因为他可以给我们带来上帝的视角。”
上帝的视角!
仅仅只是这一句话就表明了这款侦察卫星的重要性。这种视角,是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就在尼克松的心底,仍然在犹豫着的时候,基辛格又补充到:
“我认为在这件事儿上我们应该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和中央情报局长赫尔姆斯的意见,我相信他们会赞同我的判断。”
这就并不仅仅只是赞同了,事实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和中央情报局长赫尔姆斯,他们都是从专业的角度上去做出判断,前者需要去了解到苏联在东欧以及苏联内部的部署情况,要了解苏联的各种新式武器。
至于后者,同样也需要这款侦察卫星去对苏联世界范围内的行动进行监控。
总而言之,从情报的角度上来说,没有任何一款侦察卫星能够与之相比。而它所带来的颠覆性的查效果,同样也是无与伦比的。
至于什么核反应堆?
在他们看来压根儿就是不值一提的,毕竟,核反应堆说白了仅仅是一个动力包。
一辆汽车里的发动机,虽然很重要,但本质上也就是一台发动机而已。
而鹰眼5侦查卫星呢?
他就是在战场上开启了上帝视角的上帝之眼,有了它,美国所获得的就是战场上的单方面透明,有了它,苏联就等于在他的面前被脱光了裙子!
每一个军人都明白他的价值所在。
所以,在通过电话询问了他们的意见之后,很快尼克松就做出了决定。
“好吧,大家都赞同的话,那就给予他们引进核反应堆技术的许可,让他们和西屋公司去谈。”
尼克松接着又补充道:
“作为交换他们要给予我们引进鹰眼5查卫星相关系统技术许可。”
虽然这是一次技术交换,但是双方都是要掏钱的,只是批准了技术转让,但是他们最终都要花钱从对方的企业中购买所需要的技术。
原本持反对意见的罗杰斯和莱尔德这会儿也不再反对了。
虽然他们对基辛格有意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美国确实更需要侦查卫星。
达成共识之后,尼克松又拿起了桌面上的那一份文件,然后看着他们说道。
“好了,现在我们需要讨论这个问题了——发生在蒙古的这次军事演习。”
尼克松从看着面前的三人,问道:
“我想知道对于这次演习你们是怎么看的?”
面对总统的询问,基辛格并没有立即回答。而国务卿罗杰斯则回答道:
“认为这只是一次常规的军事演习,或许带有一定的思维色彩,但是并不会给亚洲局势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毕竟,对于莫斯科来说,最重要的是欧洲这一点我们都是相同的。”
听着罗杰斯的回答,尼克松点了点头,然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吉辛格,而这会儿吉辛格正在那里翻看着文件,甚至是一张一张的看着那些照片。
现在基辛格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见状尼克松并没有打断他的思路,而是等待着他的发言。
这样对着照片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基辛格才注意到总统他们都在看着自己。于是他先是笑了笑,然后抱歉道:
“不好意思,刚才我有些走神了。”
在抱歉之后,基辛格又把目光投向总统,然后看着总统说道:
“总统先生,我想发生在蒙古的这次军事演习……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
在尼克松诧异的时候,他注意到基辛格给他使了一个眼神,立即了然于心的尼克松并没有多想,然后就直接了当的对罗杰斯说道:
“好了,今天就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我和亨利还有一些话要谈。”
这就是下逐客令了。
是这哪里是在下逐客令,分明是在告诉罗杰斯和莱尔德——你们两个人并不在我信任的圈子里。
相比于你们,我更相信基辛格。
罗杰斯和莱尔德两个人在站起身的时候,虽然表情未变,但在转过身的时候,他们的脸上还是闪过了一丝不满,然后就这样走出了总统办公室。
但是,他们彼此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情绪,只有他们才明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过去做财阀,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回到过去做财阀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过去做财阀,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回到过去做财阀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