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的地理位置极为的特殊,位于天下之中,传说“中原”两个字便是因为洛阳而得名。毕竟是大周王朝的都城,比起列国间的战乱不断,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也算是安居乐业了,诸侯之中的不少巨贾大富、豪门贵族,因为厌倦了权力与战争,都喜欢到这里来安家。
在洛邑,居住环境最好的地方便是南城,与周天子的王宫仅仅隔着一条街的距离,朝堂之上各路文武大臣的府邸也大多位于那里,各国的宗室、贵族,很多人都在那里有一套自己的别院,能够居住在那里的人,非富即贵。
晋国在南城也有一套占地极为宽广的宅子,名为晋院,当然,在离晋院西南方的百丈开外,就是吴国使臣的落脚处了。
赵鞅一行人来到晋院门口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但是在晋院的内外,无数的灯笼高高挂起,把这里照的如同白天一般。
在晋院的大门前,是一条由青砖砌成的地板,上面已经隐隐间有了些许青苔,可以想象,除了一些看护院子的家丁之外,平日里很少有人到这里来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初各路诸侯在洛邑修建别院,是为了方便觐见周天子,按照周礼的规定,每个诸侯每年必须至少觐见周天子一次的。但是现在,周王室已经衰败,天下也已经完全乱套,强大的诸侯们都在忙着争霸天下,弱小的都是自顾不暇,有谁还会在乎那个龟缩在洛邑的周天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间的大小事务都是由晋楚二国来轮流主持,周天子的地位更是衰落的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如果不是现在的南方,一个蛮夷之国突然壮大了起来,扰乱了现有的国际秩序,赵鞅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到洛邑来。从这方面看来,周天子是应该感谢吴国的,因为有了吴国的存在,中原的各路诸侯才想起了在洛阳里面,还有一个周天子,他们都是周天子名下的臣子。
大门前栽种着两排很是高大的古树,朱红漆的大门看上去黯淡无光,不过最近又重新刷了一遍,这座院子就如同洛阳城一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的热闹过了。
负责守护别院的几个家丁现在都已恭敬的立在门外,当赵鞅进门的那一刻,齐声说道:“恭迎执政大人。”
“好了好了,这里又不是晋国,不用那么多的礼数。”赵鞅轻轻上前走了几步,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过头,对着园丁中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问道:“老韩,让你办的事做的怎么样!”
“回禀执政大人,早在三日前,我就已经按照执政大人的吩咐,以晋国的名义,给周天子送上了一批珠宝,相信周天子现在已经收到了。”
“恩,那就好,你马上再办一件事,立刻以我的名义,写一份奏章,派人连夜送到王宫,明天我要去觐见周天子。”
“父亲大人,不用这么急吧!”一直跟在赵鞅旁边的伯鲁立刻上前道:“父亲大人一路马不停蹄,连日的舟车劳顿,可以先在院子里休息几日,再去见周天子也不迟。”
赵鞅摆了摆手,道:“伯鲁,周天子乃是诸侯之父,代表着天下的大义,我等周之大臣,深受国恩,觐见周天子的事怎么可以延迟呢!”
“是”
院子里面的环境很是清幽,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太久没有外人前来,而造成的那种破败感,与一片假山相连的是一大片的荷塘,在荷塘的中央立着一座小亭,看上去很有美感。相当于三层楼的建筑一样高高的耸立在后面,地基材料用的都是大理石、花岗岩,很有质朴的美感。
“四十年过去了,这里真的是没有一点儿的变化啊!”赵鞅领着众人向大厅走去,望着一路走过的这些景色,不住的感叹。
“伯鲁!”
“孩儿在!”
“当初我第一次到洛邑的时候,年龄比你都还小得多,想不到时间一晃,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
“对于父亲大人当年的的英雄事迹,伯鲁虽然未曾亲身经历,不过也听一些叔辈们提起过,那一次父亲大人来到洛邑,听闻是为了与楚国签订弭兵之盟,结果为中原带来了数十年的和平。”
“是啊!弭兵之盟”赵鞅喃喃自语了一遍,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熟悉了,当年的他便如现在的赵伯鲁一般,亦步亦趋的跟在范昭大人的后面,走入了这座别院。
对于赵鞅而言,范昭是自己的严师、慈父,最后,也是赵鞅亲手杀了他。
“老师,我遵循着你的脚步又来到了洛邑!”赵鞅一遍又一遍的自语着,本来他认为早已摆脱了范昭对自己的影响,在现在的晋国,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范昭这个名字了,自己掌控了晋国的军政大权。但是现在,当赵鞅再次回到这座别院的时候,当年似曾相识的场景不停的在他的脑中回放,此时的赵鞅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没有摆脱范昭的影响,一直以来,自己都只是他的学生而已。
“你会和我一样的,赵鞅,早晚有一天,你的下场会和我一样的。”倚靠着那柄巨大的青铜战剑,忍受着巨大的痛楚,尽力让自己不倒下去,范昭站在战场上,怒视着一步一步靠近的赵鞅。他的战袍已经被鲜血给完全染红,蓬头垢面,周围都是损坏了的战车和满地战士们的尸体,乱火焚寂着战场。
“老师他是骄傲的,就是他临死前的那一刻也没有放弃手中的战剑。”赵鞅用着只有他才能听到的声音,不停的喃喃自语道。
走入大厅,围着一条长木桌,一行人分次列坐下,赵鞅坐在正东面,他们的座法很有讲究,并不是如大家想象中一般按照职位的高低,反而是按照年龄的尊长来排坐次序。对于吴越等国的人而言,习惯了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样的做法是很难理解的,就如很多他们不能理解的中原事务一样。
在周礼的“礼记篇”中有着“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以明尊长”的规定,就算是一个身份尊贵的人,面对着比自己年长者,那怕对方是一介草民,也应该让其坐在上方,其实质就是出于对长者的尊敬,赵鞅是一个很尊重周礼的人,他的很多行为都是按照周礼的行为中而来。
“禀报执政大人,我们潜伏在吴军中的探子,刚刚传来了一条重要的消息。”
“恩,不知道是什么消息,吴国现在正忙着对付他的邻国越国,难道是大胜了,不过就算是大胜,他要想完全征服越国也没那么容易,而且在越国之外,还有百越各族。”赵鞅端起一杯茶,慢慢的送到嘴边,轻轻的吹了口气,小抿了一口。
“根据吴国那边的探子传回来的确切消息…”说道这里,那个将军稍稍停了一下,望了一眼正在品茶的赵鞅,然后一字一顿的说道:“高阳明还没有死,这些年他一直好端端的生活在越国。”
“啪”的一声,赵鞅手中的茶杯从空中掉落了下去,落到木桌之上,伴随着一声清晰的瓷响化作了几块碎片。里面的茶水顺着桌缘滴落了下来,打湿了赵鞅的衣袍,而对此,赵鞅没有任何的反应,呆坐在那儿,脸上的神情似乎被定格在了那一瞬间,周围一片寂静。
半响之后,赵鞅才艰难的反应了过来,面带杀气的说道:“高阳明,那个上古儒生的余孽,他居然还没有死。”
“执政大人,据那些探子回报,高阳明这些年一直生活在越国,我怀疑他很可能已经找到了大禹的陵墓,而且不知为何,楚国和吴国似乎也都得到了消息,他们已经派人往越国的方向赶去。”
赵鞅毫无犹豫的说道:“立刻传令下去,一定要派人抢在楚国、吴国的前面找到高阳明,决不能让他落到那些野心家的手里,如果不能从他的口中得到大禹陵墓的具体位置,那就立刻杀了他,我们不能知道的秘密,也决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是”
这时伯鲁恭敬的走上前,凑近了赵鞅的耳边轻轻的说道:“父亲大人,如果派其他人过去,我们与越国隔得太远,根本来不及,现在姝儿正好在吴国,让她去办这件事如何。”
赵鞅转过头来看着伯鲁的面庞,伯鲁立刻恭敬的把头低了下去。“就按你说的去办,但是你必须得保证她的安全,尽管你们长期不合,可不管怎么样,她都是你的妹妹。”
“是!”
一个突然出现的有关“高阳明”的消息,使得接下来的晚宴,大家都吃的索然无味。赵鞅仅仅喝了两杯淡茶,便先行离去了,没有带任何的随从,独自一人来到卧室之后,便躺了下去。
这间卧室正好也是四十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洛邑时的卧室,因为赵鞅吩咐过,别院的管家便叫人把这间房重新打扫了一遍。
此时此刻,明月高悬,整个洛邑都沐浴在这片月光之中,别院之内弥漫着一些可以被称之为祥和的味道。
赵鞅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晚上的睡眠质量本来就不好,今天晚上更是睡意全无,他知道,那是高阳明带给他的影响。
索性直接从床上走了下来,披上一件大衣,轻轻走到书桌前,用毛笔在竹简上写下了“中原”两个大字。指尖笔势雄劲,一笔一画之间如笔走龙蛇一般,数个笔画连在一起传达出一股蔑视天下的霸气。
没有任何征兆,赵鞅直接把书桌前的所有文案一下子都推了下去,近乎是发了疯的大吼道:“高阳明,你必须得死,为了我的老师,为了晋国,更为了中原,你必须得死。”
在洛邑,居住环境最好的地方便是南城,与周天子的王宫仅仅隔着一条街的距离,朝堂之上各路文武大臣的府邸也大多位于那里,各国的宗室、贵族,很多人都在那里有一套自己的别院,能够居住在那里的人,非富即贵。
晋国在南城也有一套占地极为宽广的宅子,名为晋院,当然,在离晋院西南方的百丈开外,就是吴国使臣的落脚处了。
赵鞅一行人来到晋院门口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但是在晋院的内外,无数的灯笼高高挂起,把这里照的如同白天一般。
在晋院的大门前,是一条由青砖砌成的地板,上面已经隐隐间有了些许青苔,可以想象,除了一些看护院子的家丁之外,平日里很少有人到这里来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初各路诸侯在洛邑修建别院,是为了方便觐见周天子,按照周礼的规定,每个诸侯每年必须至少觐见周天子一次的。但是现在,周王室已经衰败,天下也已经完全乱套,强大的诸侯们都在忙着争霸天下,弱小的都是自顾不暇,有谁还会在乎那个龟缩在洛邑的周天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间的大小事务都是由晋楚二国来轮流主持,周天子的地位更是衰落的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如果不是现在的南方,一个蛮夷之国突然壮大了起来,扰乱了现有的国际秩序,赵鞅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到洛邑来。从这方面看来,周天子是应该感谢吴国的,因为有了吴国的存在,中原的各路诸侯才想起了在洛阳里面,还有一个周天子,他们都是周天子名下的臣子。
大门前栽种着两排很是高大的古树,朱红漆的大门看上去黯淡无光,不过最近又重新刷了一遍,这座院子就如同洛阳城一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的热闹过了。
负责守护别院的几个家丁现在都已恭敬的立在门外,当赵鞅进门的那一刻,齐声说道:“恭迎执政大人。”
“好了好了,这里又不是晋国,不用那么多的礼数。”赵鞅轻轻上前走了几步,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过头,对着园丁中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问道:“老韩,让你办的事做的怎么样!”
“回禀执政大人,早在三日前,我就已经按照执政大人的吩咐,以晋国的名义,给周天子送上了一批珠宝,相信周天子现在已经收到了。”
“恩,那就好,你马上再办一件事,立刻以我的名义,写一份奏章,派人连夜送到王宫,明天我要去觐见周天子。”
“父亲大人,不用这么急吧!”一直跟在赵鞅旁边的伯鲁立刻上前道:“父亲大人一路马不停蹄,连日的舟车劳顿,可以先在院子里休息几日,再去见周天子也不迟。”
赵鞅摆了摆手,道:“伯鲁,周天子乃是诸侯之父,代表着天下的大义,我等周之大臣,深受国恩,觐见周天子的事怎么可以延迟呢!”
“是”
院子里面的环境很是清幽,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太久没有外人前来,而造成的那种破败感,与一片假山相连的是一大片的荷塘,在荷塘的中央立着一座小亭,看上去很有美感。相当于三层楼的建筑一样高高的耸立在后面,地基材料用的都是大理石、花岗岩,很有质朴的美感。
“四十年过去了,这里真的是没有一点儿的变化啊!”赵鞅领着众人向大厅走去,望着一路走过的这些景色,不住的感叹。
“伯鲁!”
“孩儿在!”
“当初我第一次到洛邑的时候,年龄比你都还小得多,想不到时间一晃,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
“对于父亲大人当年的的英雄事迹,伯鲁虽然未曾亲身经历,不过也听一些叔辈们提起过,那一次父亲大人来到洛邑,听闻是为了与楚国签订弭兵之盟,结果为中原带来了数十年的和平。”
“是啊!弭兵之盟”赵鞅喃喃自语了一遍,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熟悉了,当年的他便如现在的赵伯鲁一般,亦步亦趋的跟在范昭大人的后面,走入了这座别院。
对于赵鞅而言,范昭是自己的严师、慈父,最后,也是赵鞅亲手杀了他。
“老师,我遵循着你的脚步又来到了洛邑!”赵鞅一遍又一遍的自语着,本来他认为早已摆脱了范昭对自己的影响,在现在的晋国,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范昭这个名字了,自己掌控了晋国的军政大权。但是现在,当赵鞅再次回到这座别院的时候,当年似曾相识的场景不停的在他的脑中回放,此时的赵鞅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没有摆脱范昭的影响,一直以来,自己都只是他的学生而已。
“你会和我一样的,赵鞅,早晚有一天,你的下场会和我一样的。”倚靠着那柄巨大的青铜战剑,忍受着巨大的痛楚,尽力让自己不倒下去,范昭站在战场上,怒视着一步一步靠近的赵鞅。他的战袍已经被鲜血给完全染红,蓬头垢面,周围都是损坏了的战车和满地战士们的尸体,乱火焚寂着战场。
“老师他是骄傲的,就是他临死前的那一刻也没有放弃手中的战剑。”赵鞅用着只有他才能听到的声音,不停的喃喃自语道。
走入大厅,围着一条长木桌,一行人分次列坐下,赵鞅坐在正东面,他们的座法很有讲究,并不是如大家想象中一般按照职位的高低,反而是按照年龄的尊长来排坐次序。对于吴越等国的人而言,习惯了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样的做法是很难理解的,就如很多他们不能理解的中原事务一样。
在周礼的“礼记篇”中有着“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以明尊长”的规定,就算是一个身份尊贵的人,面对着比自己年长者,那怕对方是一介草民,也应该让其坐在上方,其实质就是出于对长者的尊敬,赵鞅是一个很尊重周礼的人,他的很多行为都是按照周礼的行为中而来。
“禀报执政大人,我们潜伏在吴军中的探子,刚刚传来了一条重要的消息。”
“恩,不知道是什么消息,吴国现在正忙着对付他的邻国越国,难道是大胜了,不过就算是大胜,他要想完全征服越国也没那么容易,而且在越国之外,还有百越各族。”赵鞅端起一杯茶,慢慢的送到嘴边,轻轻的吹了口气,小抿了一口。
“根据吴国那边的探子传回来的确切消息…”说道这里,那个将军稍稍停了一下,望了一眼正在品茶的赵鞅,然后一字一顿的说道:“高阳明还没有死,这些年他一直好端端的生活在越国。”
“啪”的一声,赵鞅手中的茶杯从空中掉落了下去,落到木桌之上,伴随着一声清晰的瓷响化作了几块碎片。里面的茶水顺着桌缘滴落了下来,打湿了赵鞅的衣袍,而对此,赵鞅没有任何的反应,呆坐在那儿,脸上的神情似乎被定格在了那一瞬间,周围一片寂静。
半响之后,赵鞅才艰难的反应了过来,面带杀气的说道:“高阳明,那个上古儒生的余孽,他居然还没有死。”
“执政大人,据那些探子回报,高阳明这些年一直生活在越国,我怀疑他很可能已经找到了大禹的陵墓,而且不知为何,楚国和吴国似乎也都得到了消息,他们已经派人往越国的方向赶去。”
赵鞅毫无犹豫的说道:“立刻传令下去,一定要派人抢在楚国、吴国的前面找到高阳明,决不能让他落到那些野心家的手里,如果不能从他的口中得到大禹陵墓的具体位置,那就立刻杀了他,我们不能知道的秘密,也决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是”
这时伯鲁恭敬的走上前,凑近了赵鞅的耳边轻轻的说道:“父亲大人,如果派其他人过去,我们与越国隔得太远,根本来不及,现在姝儿正好在吴国,让她去办这件事如何。”
赵鞅转过头来看着伯鲁的面庞,伯鲁立刻恭敬的把头低了下去。“就按你说的去办,但是你必须得保证她的安全,尽管你们长期不合,可不管怎么样,她都是你的妹妹。”
“是!”
一个突然出现的有关“高阳明”的消息,使得接下来的晚宴,大家都吃的索然无味。赵鞅仅仅喝了两杯淡茶,便先行离去了,没有带任何的随从,独自一人来到卧室之后,便躺了下去。
这间卧室正好也是四十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洛邑时的卧室,因为赵鞅吩咐过,别院的管家便叫人把这间房重新打扫了一遍。
此时此刻,明月高悬,整个洛邑都沐浴在这片月光之中,别院之内弥漫着一些可以被称之为祥和的味道。
赵鞅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晚上的睡眠质量本来就不好,今天晚上更是睡意全无,他知道,那是高阳明带给他的影响。
索性直接从床上走了下来,披上一件大衣,轻轻走到书桌前,用毛笔在竹简上写下了“中原”两个大字。指尖笔势雄劲,一笔一画之间如笔走龙蛇一般,数个笔画连在一起传达出一股蔑视天下的霸气。
没有任何征兆,赵鞅直接把书桌前的所有文案一下子都推了下去,近乎是发了疯的大吼道:“高阳明,你必须得死,为了我的老师,为了晋国,更为了中原,你必须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