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时常拿在手中的“李暮语录”,也被他们塞进了挎包——以前他们是拿在手上,而现在才放在了心上!
江主编看到这一幕,整个人如遭雷击,震惊地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直到人群散去后,李暮看到他,上来打招呼,他才反应过来。
不过他却没有着急回话,而是撒腿先追上一名学生,花了好半天的力气,才将对方刚刚记录下的讲话拿到手。
做完了这些,他才回来和李暮道:
“抱歉李顾问,刚刚我得先把这个拿到,否则明天的头版头条,可就跑了。”
在他道歉的时候。
刘全工和魏国伟等人也走了过来。
“有感而发而已,不值得您这么重视,更没必要登报了吧?”李暮笑了笑,劝道。
他就是劝这些学生们回去学习而已,又不是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江主编正色道:
“不不,李顾问,您说得不对。”
“今天的您的讲话,很有必要登上报纸,让每一名学生都看一看。”
“只停留于形式的学习,对于学生们并没有好处,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警醒。”
他没有将话说得太明白。
不过李暮听懂了。
关于他的宣传,确实有点过火,虽说上面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未免过犹不及。
学校大搞学习会、讨论会,很容易搞得最后流于形式。
“好吧,那就辛苦您了。”李暮道。
见报便见报吧。
反正经常上去,他都习惯了。
江主编摇摇头,笑道:“在您面前,当不得辛苦二字,不过稍后我还有一些问题,想跟您请教请教,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吃顿便饭?”
“没问题,那稍后我来找您。”李暮答应下来。
既然决定要上报了,对于内容,当然还是要和对方商量着修改一下。
毕竟刚刚他说的话,虽然温和,但实质也是在“骂人”,总不能一字不改地登上报纸。
……
随后,李暮便和刘全工等人来到农学院的大礼堂。
知道他的性格,他们倒是没有搞什么隆重的场面。
只是在学校的路上挂了彩带和横幅表示欢迎。
不过进入礼堂之后。
农学院的学生们还是给了他一个惊喜,齐刷刷地站起来道:“欢迎李顾问!”
“同学们好,都坐下吧。”李暮笑着摆了摆手,然后跟着刘全工等人坐到台上。
刚刚落座,下面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刘全工拿起话筒,道:
“大家安静安静,我随便说两句,不耽误时间。”
“我谨代表农学院全体师生,表达对李顾问莅临指导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我就不啰嗦了,由农研所的魏所长给咱们说两句。”
他说两句,还真只有两句。
后面跟上的魏国伟拿过话筒,也没有多说废话,简单地表达了一下对李暮的欢迎和这次举办讲座的感谢之后。
便立刻将话筒交给李暮。
——没办法,学生们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没有从李暮身上离开过,他们说啥估计也是听不进去。
未在校门口迎接,不代表他们对李暮不尊敬、不爱戴。
相反,正是因为知道李暮的性子不会喜欢这么做,他们才没有出去,而是静静等候在大礼堂内。
当李暮站在台上,拿着话筒,望着台下的学生们时。
心中不由有些感慨。
说实话,哪怕是已经搞过了不少次演讲。
看着这一张张年纪和自己相仿的面孔,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以前哪里想过,自己竟然能够成为老师,还站在讲台上授课。
但这种感觉不赖。
想到这里,李暮缓缓开口道:“”“各位同学大家好啊,我是李暮,今天我主讲的内容是矿质营养……”
……
随着李暮的讲课开始。
农学院的大礼堂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学生们跟随着他所讲的内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
直到李暮的话音落下,开始点名进行答疑解惑。
众人才如梦初醒,纷纷踊跃地举手就刚刚李暮所讲的“矿质营养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等理论进行提问。
面对学生们的问题。
李暮也一一耐心地予以解答。
好在这些学说虽然是70年代才发展出来的,但在现在也不是没有理论基础,所以全程都没有出现他回答不上来问题的意外情况。
在一片掌声中。
这一趟农学院讲座之行落下帷幕。
……
随后,与学生合完影。
李暮便和刘全工等学校的领导班子,来到学校的饭堂用餐。
一边吃饭,他一边接受江主编的采访。
第一个问题,对方没有着急问最开始的事。
而是赞叹道:
“李顾问,您刚刚的讲课,有许多专家和教授都说是眼光独到,认知超前,引领学界的发展方向,不愧是闻名全国的大科学家啊!”
他虽然听不懂农学,但并不妨碍向坐在一旁的人打听。
能得到这么多专家和教授的一致认可,不得不说相当惊人。
“您过奖了,只不过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我刚刚也说过,很多地方还有待验证,不能全信。”李暮笑着回答道。
在讲课当中,他还是相当谨慎的。
江主编道:“您的态度令人敬佩,学术研究正是需要这份严谨的态度。”
他一边说,一边飞快地在手中的笔记本上记录。
“我想再问问您关于为学生授课的事情,外界一直盛传您非常的难以请到。据我所知,您只在几家学校开过讲座,这和很多专家和教授都不同……”江主编继续提问。
面对这个问题,李暮笑着回答道:
“不是我难请,而是相比于简单的授课,我认为将时间用在研究上更有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很喜欢和学生们进行交流。”
“他们有活力,也有想法,总能提出别出心裁的问题和意见,让人耳目一新。只不过尚缺积累,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他的这个答案,让江主编的眼睛变得更亮了些,手中的钢笔“唰唰~”地将李暮所说的话一字一句地全部记录了下来。
“原来如此,您说得没错,如今国家的发展重于一切,像您这样的大科学家,确实要争分夺秒地进行研究。”江主编点点头。
他也觉得李暮做得没错。
教授学生,这件事情谁都可以做,只不过效果有好有坏而已。
但让一个每一项研究都对国家重要无比的科学家花费精力在上面,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闻言,李暮笑道:
“您这话说得不全对,真这么说的话,我就不该出来讲课了。”
“学生们是国家的未来,能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也是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我目前也确实想多花一些时间在这上面,多讲讲课,给国家多培养些有用的人才。”
他的这番话,让一边的刘全工的眼神亮了亮。
不过他没有着急开口询问,而是准备后面私下再问问李暮是什么意思。
毕竟这话等于是在说想要在大学任教了。
要是他们农学院能抢占到这个先机,那先前蒋南乡等拿着李暮在他们学校荣誉教授的人,看他们还怎么得意。
……
这边,江主编对李暮的回答也很钦佩。
夏国有这样的一位年轻有为,又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科学家,无疑是最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
他继续问道:
“对了,说说您刚刚进来农学院时发生事吧,我看到您好像并不是很开心他们的到来?”
“那么多学生来欢迎您,换做其他的专家和教授,应该高兴还来不及吧。”
“即便想要教育他们,也不会用这么直接的方式,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说完之后,江主编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李暮。
对方名气大,成就高,已经处在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位置。
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年轻人。
面对学生们自发前来的欢迎,纵然觉得事情做得不对,心里应该也是感到高兴的。
可他刚刚从学生里拿到的那本记录着校门口处那场“讲话”的笔记本上看到,从始至终,李暮表现出的,都是不喜,甚至有些生气的意味。
“学生们来欢迎我,我当然很高兴。”李暮微微颔首,道:“但我觉得他们来见我所用的时间,更应该用在学习上。”
“见我一次,十次,百次,对于他们的学习,能有很大的帮助吗?”
“我觉得是没有的,不如看书一遍,十遍,百遍来得收获更多,也更大!”
……
在两人一问一答的之中。
采访很快结束。
不待吃完饭,江主编便起身打算告辞。
他重重地握着李暮的手,动情地说道:“李顾问,您是我们国家真正的脊梁!”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放在李暮身上,在场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强大的脊梁。”李暮微微笑了笑,淡淡道。
他一个人能做的,还是很有限的。
夏国的崛起,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千千万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功。
江主编看到这一幕,整个人如遭雷击,震惊地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直到人群散去后,李暮看到他,上来打招呼,他才反应过来。
不过他却没有着急回话,而是撒腿先追上一名学生,花了好半天的力气,才将对方刚刚记录下的讲话拿到手。
做完了这些,他才回来和李暮道:
“抱歉李顾问,刚刚我得先把这个拿到,否则明天的头版头条,可就跑了。”
在他道歉的时候。
刘全工和魏国伟等人也走了过来。
“有感而发而已,不值得您这么重视,更没必要登报了吧?”李暮笑了笑,劝道。
他就是劝这些学生们回去学习而已,又不是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江主编正色道:
“不不,李顾问,您说得不对。”
“今天的您的讲话,很有必要登上报纸,让每一名学生都看一看。”
“只停留于形式的学习,对于学生们并没有好处,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警醒。”
他没有将话说得太明白。
不过李暮听懂了。
关于他的宣传,确实有点过火,虽说上面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未免过犹不及。
学校大搞学习会、讨论会,很容易搞得最后流于形式。
“好吧,那就辛苦您了。”李暮道。
见报便见报吧。
反正经常上去,他都习惯了。
江主编摇摇头,笑道:“在您面前,当不得辛苦二字,不过稍后我还有一些问题,想跟您请教请教,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吃顿便饭?”
“没问题,那稍后我来找您。”李暮答应下来。
既然决定要上报了,对于内容,当然还是要和对方商量着修改一下。
毕竟刚刚他说的话,虽然温和,但实质也是在“骂人”,总不能一字不改地登上报纸。
……
随后,李暮便和刘全工等人来到农学院的大礼堂。
知道他的性格,他们倒是没有搞什么隆重的场面。
只是在学校的路上挂了彩带和横幅表示欢迎。
不过进入礼堂之后。
农学院的学生们还是给了他一个惊喜,齐刷刷地站起来道:“欢迎李顾问!”
“同学们好,都坐下吧。”李暮笑着摆了摆手,然后跟着刘全工等人坐到台上。
刚刚落座,下面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刘全工拿起话筒,道:
“大家安静安静,我随便说两句,不耽误时间。”
“我谨代表农学院全体师生,表达对李顾问莅临指导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我就不啰嗦了,由农研所的魏所长给咱们说两句。”
他说两句,还真只有两句。
后面跟上的魏国伟拿过话筒,也没有多说废话,简单地表达了一下对李暮的欢迎和这次举办讲座的感谢之后。
便立刻将话筒交给李暮。
——没办法,学生们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没有从李暮身上离开过,他们说啥估计也是听不进去。
未在校门口迎接,不代表他们对李暮不尊敬、不爱戴。
相反,正是因为知道李暮的性子不会喜欢这么做,他们才没有出去,而是静静等候在大礼堂内。
当李暮站在台上,拿着话筒,望着台下的学生们时。
心中不由有些感慨。
说实话,哪怕是已经搞过了不少次演讲。
看着这一张张年纪和自己相仿的面孔,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以前哪里想过,自己竟然能够成为老师,还站在讲台上授课。
但这种感觉不赖。
想到这里,李暮缓缓开口道:“”“各位同学大家好啊,我是李暮,今天我主讲的内容是矿质营养……”
……
随着李暮的讲课开始。
农学院的大礼堂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学生们跟随着他所讲的内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
直到李暮的话音落下,开始点名进行答疑解惑。
众人才如梦初醒,纷纷踊跃地举手就刚刚李暮所讲的“矿质营养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等理论进行提问。
面对学生们的问题。
李暮也一一耐心地予以解答。
好在这些学说虽然是70年代才发展出来的,但在现在也不是没有理论基础,所以全程都没有出现他回答不上来问题的意外情况。
在一片掌声中。
这一趟农学院讲座之行落下帷幕。
……
随后,与学生合完影。
李暮便和刘全工等学校的领导班子,来到学校的饭堂用餐。
一边吃饭,他一边接受江主编的采访。
第一个问题,对方没有着急问最开始的事。
而是赞叹道:
“李顾问,您刚刚的讲课,有许多专家和教授都说是眼光独到,认知超前,引领学界的发展方向,不愧是闻名全国的大科学家啊!”
他虽然听不懂农学,但并不妨碍向坐在一旁的人打听。
能得到这么多专家和教授的一致认可,不得不说相当惊人。
“您过奖了,只不过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我刚刚也说过,很多地方还有待验证,不能全信。”李暮笑着回答道。
在讲课当中,他还是相当谨慎的。
江主编道:“您的态度令人敬佩,学术研究正是需要这份严谨的态度。”
他一边说,一边飞快地在手中的笔记本上记录。
“我想再问问您关于为学生授课的事情,外界一直盛传您非常的难以请到。据我所知,您只在几家学校开过讲座,这和很多专家和教授都不同……”江主编继续提问。
面对这个问题,李暮笑着回答道:
“不是我难请,而是相比于简单的授课,我认为将时间用在研究上更有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很喜欢和学生们进行交流。”
“他们有活力,也有想法,总能提出别出心裁的问题和意见,让人耳目一新。只不过尚缺积累,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他的这个答案,让江主编的眼睛变得更亮了些,手中的钢笔“唰唰~”地将李暮所说的话一字一句地全部记录了下来。
“原来如此,您说得没错,如今国家的发展重于一切,像您这样的大科学家,确实要争分夺秒地进行研究。”江主编点点头。
他也觉得李暮做得没错。
教授学生,这件事情谁都可以做,只不过效果有好有坏而已。
但让一个每一项研究都对国家重要无比的科学家花费精力在上面,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闻言,李暮笑道:
“您这话说得不全对,真这么说的话,我就不该出来讲课了。”
“学生们是国家的未来,能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也是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我目前也确实想多花一些时间在这上面,多讲讲课,给国家多培养些有用的人才。”
他的这番话,让一边的刘全工的眼神亮了亮。
不过他没有着急开口询问,而是准备后面私下再问问李暮是什么意思。
毕竟这话等于是在说想要在大学任教了。
要是他们农学院能抢占到这个先机,那先前蒋南乡等拿着李暮在他们学校荣誉教授的人,看他们还怎么得意。
……
这边,江主编对李暮的回答也很钦佩。
夏国有这样的一位年轻有为,又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科学家,无疑是最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
他继续问道:
“对了,说说您刚刚进来农学院时发生事吧,我看到您好像并不是很开心他们的到来?”
“那么多学生来欢迎您,换做其他的专家和教授,应该高兴还来不及吧。”
“即便想要教育他们,也不会用这么直接的方式,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说完之后,江主编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李暮。
对方名气大,成就高,已经处在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位置。
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年轻人。
面对学生们自发前来的欢迎,纵然觉得事情做得不对,心里应该也是感到高兴的。
可他刚刚从学生里拿到的那本记录着校门口处那场“讲话”的笔记本上看到,从始至终,李暮表现出的,都是不喜,甚至有些生气的意味。
“学生们来欢迎我,我当然很高兴。”李暮微微颔首,道:“但我觉得他们来见我所用的时间,更应该用在学习上。”
“见我一次,十次,百次,对于他们的学习,能有很大的帮助吗?”
“我觉得是没有的,不如看书一遍,十遍,百遍来得收获更多,也更大!”
……
在两人一问一答的之中。
采访很快结束。
不待吃完饭,江主编便起身打算告辞。
他重重地握着李暮的手,动情地说道:“李顾问,您是我们国家真正的脊梁!”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放在李暮身上,在场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强大的脊梁。”李暮微微笑了笑,淡淡道。
他一个人能做的,还是很有限的。
夏国的崛起,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千千万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