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攘纷乱浓妆艳抹,
悲欢离合扭捏做作。
唱戏疯子听戏傻瓜,
你还是你,
我还是我。’
话说七年后,这杨初一,听到小老头儿黄家仙从吴坤手里借了两个道士的生魂。心中就猜了个七七八八。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你要这生魂,难道是为了……”
小老头儿叹了一口气说:“哎!是的。这又是我为了还愿,欠下的另一笔糊涂账!”
原来这杨奎山和他儿子,就是不喝小老头儿的酒,他黄家仙总不能做法强灌杨奎山爷俩吧!就算是强灌了,那也不算是‘请喝酒’,敬酒和罚酒还是有分别的。
眼看着杨奎山爷俩大限将至,这小老头也是脑抽,竟然想出来一个移花接木的方法。常言道:‘阎王让他三更死,谁敢留他过五更。’小老头儿竟然用这宋振江和孙文的生魂,顶替了杨奎山爷俩。
没想到又过了七年,杨奎山就是不喝他的酒,小老头儿最后也没有还了愿,还欠了吴坤一个人情。为了这两个生魂,他答应过吴坤,看护他女儿谬小白的坟。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但没还了愿,还又许了愿。
杨初一看着手里锈迹斑斑的鬼头刀‘不问’说:“这口刀的怨气太重,毕竟这是在村里,不如我把它拿到别的地方吧?”
小老头儿也不阻拦说了一句随意,叫让杨初一把鬼头刀给带走了。
……
正值灾年,庄稼都干死在地里,眼看着秋收无望。就有人挎着篮子,拖着棍子,拖儿带女出门逃荒了。稍有一点存粮的,也估算着怎么吃过来年,接上新粮食。
就那么一点粮食,怎么吃?穷人自有穷人的办法。除了吃糠咽菜,还可以精粮细粮换粗粮,一斗麦子在市场上换来斗半小米,就能吃饱了。一斗小米能换斗半高粱,一家人就能多熬好多天。
还有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在锅里抓一把土。并不是用土充饥,是抓上土,饭就难吃,就会吃的少,又能省着吃几天。
(呵呵!难以置信对吧!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后来在六零年*的时候,树皮草根,皮绳腰带,枕头糠,都能翻出来吃了。这些事,还有一些老人记得!呵呵!我不建议你去打听,因为那需要有过日子的心!这一辈受过苦的人,话匣子一打开,没有三天三夜,他们诉不完心里的苦水。)
灾荒还没过,又赶上瘟疫。死了好多人。人们饿得前心贴后心,那里还有力气抬死人啊。大都是用薄席卷了,用一块门板拖到坟地里,刨个浅坑埋了。
直到第二年的六月,才下了一场透地雨。有了草菜充饥,瘟疫也渐渐过去了。
真应了么儿的那句话:‘早死有人埋,晚死没人抬’。
一帆风顺谁信神?三灾八难才生鬼心。这次灾荒过后,台子杨的狐仙老爷庙,竟然香火姚旺了许多。
特别是后来,一个叫姚良友,小名叫三毛的人,让台子杨狐仙老爷庙名声大噪。
这姚良友,是台子杨村的一个女婿。小名叫三毛,可不是头顶只有三根头发,要说他长得还挺精神的。是因为他想事毛糙,说话毛糙,办事更毛糙。和他在一起,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能说出什么不走大脑的话,办出什么荒唐的事。
他用扁担抬过正在交配的狗,他还给二婶下过泻药,还把扎腰的扎包搭在厕所上,让二婶以为厕所里有人,最后拉裤子里。
曾经有一次,他和一个人打赌,说他冲着女人撒尿,那女人不骂他,而是骂那个人。那人不信,等有个小媳妇挎着篮子过来。他让那个人扶着他的胳膊,他翻着白眼,就解开裤子冲着那小媳妇撒尿。那小媳妇在身边走过去,恶狠狠的对扶着姚良友胳膊的那个人骂了一句:“他瞎你也瞎啊!”
最经典的一次,就是他给他爹借驴骑。那时候很少有车,好多人,出门就靠‘量天尺’,就是走着去,走着回来。那次姚良友和他父亲出了一趟远门,走着去的,两个人走了一天。办完了事,又走着回来,路挺远,他爹年纪又大一些,到了中午,就有些走不动了,两个人坐在一个村的村口休息。
他父亲一边捶着腿,一边嘟囔说:“要是有头驴骑就好了!”
姚良友一拍大腿,煞有其事的说:“你不说我还忘了,这村里我还真有一个认识的朋友,他家就有一头驴。我去他家借了来,把你驼回家,我再给他送回来就行了!”
他爹听了,那说敢情好!
姚良友还信誓旦旦的说:若是借不了来,可不能埋怨他。说完,姚良友就进村了。
正巧,村里有一户人家正在踩墙盖房。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在跟着帮忙,姚良友就这么闯了进去,要讨一口水喝。有人干活,自然少不了水,也不多他一口。
等他喝足了水,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就指着院子里一个大姑娘问主家的女人:“嫂子啊!这是你闺女吧!能不能借我用两天,用完回头给你送回来。”
干活的人们听了一愣,都认为自己听错了。姚良友又提高嗓门说:“我说借你闺女用两天,用完了回头给你送回来。”
“打死他……”人群一下子就沸腾了,抄着铁锨招耙就过来揍他。姚良友早就有准备,撒腿就跑,一群人后面就追。
姚良友跑到村口,冲着他爹就喊:“爹哎!人家不借,还要打咱呢!”
他爹一看后面的阵仗,那里容得他多想,转身就跟着跑。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借就不借呗!至于打咱吗?”
“打死他俩……”“一个也别让他们跑了……”
姚良友和他爹一口气跑出来有五六里路,总算是把后面的人给甩开了,爷俩气喘吁吁的瘫坐在路旁。等他爹休息的差不多了,姚良友就又问他爹:“爹哎!我借的这驴快不?”
他爹听完,知道他的三毛又犯浑了,顺手抄起地上的一个树枝子就打,姚良友就在前面跑,他爹在后面追……
本来是一天起早贪黑的路程,这次他俩到家的时候,太阳还老高呢!
……
姚良友的这些故事太多了,咱就不一一的表述了。要说这次姚良友来台子杨给老丈人帮忙干农活。不经意间做了一件让他想起来都犯怵的傻事。
起因还是因为一泡尿……
尿的不是地方。
悲欢离合扭捏做作。
唱戏疯子听戏傻瓜,
你还是你,
我还是我。’
话说七年后,这杨初一,听到小老头儿黄家仙从吴坤手里借了两个道士的生魂。心中就猜了个七七八八。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你要这生魂,难道是为了……”
小老头儿叹了一口气说:“哎!是的。这又是我为了还愿,欠下的另一笔糊涂账!”
原来这杨奎山和他儿子,就是不喝小老头儿的酒,他黄家仙总不能做法强灌杨奎山爷俩吧!就算是强灌了,那也不算是‘请喝酒’,敬酒和罚酒还是有分别的。
眼看着杨奎山爷俩大限将至,这小老头也是脑抽,竟然想出来一个移花接木的方法。常言道:‘阎王让他三更死,谁敢留他过五更。’小老头儿竟然用这宋振江和孙文的生魂,顶替了杨奎山爷俩。
没想到又过了七年,杨奎山就是不喝他的酒,小老头儿最后也没有还了愿,还欠了吴坤一个人情。为了这两个生魂,他答应过吴坤,看护他女儿谬小白的坟。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但没还了愿,还又许了愿。
杨初一看着手里锈迹斑斑的鬼头刀‘不问’说:“这口刀的怨气太重,毕竟这是在村里,不如我把它拿到别的地方吧?”
小老头儿也不阻拦说了一句随意,叫让杨初一把鬼头刀给带走了。
……
正值灾年,庄稼都干死在地里,眼看着秋收无望。就有人挎着篮子,拖着棍子,拖儿带女出门逃荒了。稍有一点存粮的,也估算着怎么吃过来年,接上新粮食。
就那么一点粮食,怎么吃?穷人自有穷人的办法。除了吃糠咽菜,还可以精粮细粮换粗粮,一斗麦子在市场上换来斗半小米,就能吃饱了。一斗小米能换斗半高粱,一家人就能多熬好多天。
还有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在锅里抓一把土。并不是用土充饥,是抓上土,饭就难吃,就会吃的少,又能省着吃几天。
(呵呵!难以置信对吧!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后来在六零年*的时候,树皮草根,皮绳腰带,枕头糠,都能翻出来吃了。这些事,还有一些老人记得!呵呵!我不建议你去打听,因为那需要有过日子的心!这一辈受过苦的人,话匣子一打开,没有三天三夜,他们诉不完心里的苦水。)
灾荒还没过,又赶上瘟疫。死了好多人。人们饿得前心贴后心,那里还有力气抬死人啊。大都是用薄席卷了,用一块门板拖到坟地里,刨个浅坑埋了。
直到第二年的六月,才下了一场透地雨。有了草菜充饥,瘟疫也渐渐过去了。
真应了么儿的那句话:‘早死有人埋,晚死没人抬’。
一帆风顺谁信神?三灾八难才生鬼心。这次灾荒过后,台子杨的狐仙老爷庙,竟然香火姚旺了许多。
特别是后来,一个叫姚良友,小名叫三毛的人,让台子杨狐仙老爷庙名声大噪。
这姚良友,是台子杨村的一个女婿。小名叫三毛,可不是头顶只有三根头发,要说他长得还挺精神的。是因为他想事毛糙,说话毛糙,办事更毛糙。和他在一起,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能说出什么不走大脑的话,办出什么荒唐的事。
他用扁担抬过正在交配的狗,他还给二婶下过泻药,还把扎腰的扎包搭在厕所上,让二婶以为厕所里有人,最后拉裤子里。
曾经有一次,他和一个人打赌,说他冲着女人撒尿,那女人不骂他,而是骂那个人。那人不信,等有个小媳妇挎着篮子过来。他让那个人扶着他的胳膊,他翻着白眼,就解开裤子冲着那小媳妇撒尿。那小媳妇在身边走过去,恶狠狠的对扶着姚良友胳膊的那个人骂了一句:“他瞎你也瞎啊!”
最经典的一次,就是他给他爹借驴骑。那时候很少有车,好多人,出门就靠‘量天尺’,就是走着去,走着回来。那次姚良友和他父亲出了一趟远门,走着去的,两个人走了一天。办完了事,又走着回来,路挺远,他爹年纪又大一些,到了中午,就有些走不动了,两个人坐在一个村的村口休息。
他父亲一边捶着腿,一边嘟囔说:“要是有头驴骑就好了!”
姚良友一拍大腿,煞有其事的说:“你不说我还忘了,这村里我还真有一个认识的朋友,他家就有一头驴。我去他家借了来,把你驼回家,我再给他送回来就行了!”
他爹听了,那说敢情好!
姚良友还信誓旦旦的说:若是借不了来,可不能埋怨他。说完,姚良友就进村了。
正巧,村里有一户人家正在踩墙盖房。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在跟着帮忙,姚良友就这么闯了进去,要讨一口水喝。有人干活,自然少不了水,也不多他一口。
等他喝足了水,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就指着院子里一个大姑娘问主家的女人:“嫂子啊!这是你闺女吧!能不能借我用两天,用完回头给你送回来。”
干活的人们听了一愣,都认为自己听错了。姚良友又提高嗓门说:“我说借你闺女用两天,用完了回头给你送回来。”
“打死他……”人群一下子就沸腾了,抄着铁锨招耙就过来揍他。姚良友早就有准备,撒腿就跑,一群人后面就追。
姚良友跑到村口,冲着他爹就喊:“爹哎!人家不借,还要打咱呢!”
他爹一看后面的阵仗,那里容得他多想,转身就跟着跑。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借就不借呗!至于打咱吗?”
“打死他俩……”“一个也别让他们跑了……”
姚良友和他爹一口气跑出来有五六里路,总算是把后面的人给甩开了,爷俩气喘吁吁的瘫坐在路旁。等他爹休息的差不多了,姚良友就又问他爹:“爹哎!我借的这驴快不?”
他爹听完,知道他的三毛又犯浑了,顺手抄起地上的一个树枝子就打,姚良友就在前面跑,他爹在后面追……
本来是一天起早贪黑的路程,这次他俩到家的时候,太阳还老高呢!
……
姚良友的这些故事太多了,咱就不一一的表述了。要说这次姚良友来台子杨给老丈人帮忙干农活。不经意间做了一件让他想起来都犯怵的傻事。
起因还是因为一泡尿……
尿的不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