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王三和柳成材但凡闲暇时,便在探讨如何挣钱。而一个乞丐除了讨饭,其实剩下的时间都算闲暇时,所以,一天到晚,两人有着大把大把探讨的时间和精力。而在大把大把时间和精力的推动下,他们几乎设想了一个乞丐所能做到的所有可能性。从上山砍柴到下河摸鱼,从设陷阱捕猎到卖劳力干活,从打家劫舍到偷鸡摸狗,从借钱赊帐到赖账不还,甚至连当兵去关外打异族蛮人挣银子的可行性,都曾认真严肃地考虑过。然而,按照王三的想法,干活他嫌累,偷盗他嫌脏,借钱舍不下脸面当然也没人会借给他,打仗又怕死。他感叹地说,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既轻松又安全,既有面子挣得又多的行当?柳成材说这种行当当然有。王三说那你讲讲都有什么。柳成材说讲也是白讲,别忘了你就是个要饭的,你跟那些行当相比,一个是土里的臭虫子一个是天上的云彩,八竿子打不着,不,说句实在话,就是八万杆子你也打不着。
当然,除了探索挣钱的各种可能性,一些不需要钱的尝试也不能放弃。比如,向镇上资历最老的乞丐刘伯讨教关于这怪梦的种种。刘伯年逾六十,据说不到二十岁就开始了行乞生涯,走南闯北尝尽酸甜苦辣,一晃已当了四十多年的乞丐。若是寻常百姓,听闻谁谁要饭要了四十多年,怕是只会觉得此人一生潦倒不求上进,芸芸众生中如飞虫野草般不值一提。可在同是乞丐的王三眼中,一个无依无靠孑然一身之人,能在这冷暖交替福祸不定的人世间,躲得过天灾人祸,扛得住病痛饥寒,几十年如一日稳稳当当地靠行乞养活自己,这岂是寻常之人的寻常之事,哪怕你衣食无忧居有定所,在这混乱的世道里活到六十开外,已属不易,更何况是个乞丐?于是这个看起来干巴巴的老头子,在王三心目中,甚至已称得上是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奇人物。
刘伯听完王三对怪梦的描述,直言这梦也确实离奇,若说一个人重复做同一个梦,并不罕见,可所谓同一个梦,不但梦到的人相同,梦中人所做的事,每一次也都是在重复上一次。可像王三这样的梦,虽说梦中人都是那掌门,地方都是那河岸边,可每次梦中人所做之事,却并非一种重复,更像是一种衔接。今天的梦,连着昨天的梦,宛如一本书,不是重复来回看同一页,却是一页接着一页,一天接着一天。王三问刘伯你就没听谁说过类似的梦?刘伯说从未听过这样既重复又衔接的梦。王三问那我这到底怎么回事?刘伯说记得几年前有个人讲过,人之所以做梦,是因为他醒着的时候听过或者见过或者想过类似的事情,比如白天见过大麻绳,晚上可能梦到过蛇,白天听人讲过娶媳妇,晚上自己就可能在梦里洞房花烛。他问王三是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想学剑想成为一个剑客,所以才会有这么个被逼学剑的连环梦。王三把头都快摇掉了说,那是绝无可能的,我这辈子活到现在,想过很多事情,但就是没想过习武,甚至我都没有摸过真正的刀剑,又怎么会有那种当剑客的念头。刘伯问难道你跟刀剑就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联系?王三想了想说,要说联系,听人说书算吗?您应该也知道吧,镇上醉风楼旁边那个说书先生,经常爱讲一些江湖上的人和事,什么天下第一剑客洛红江,什么流云谷里的美人剑侠。我虽然没有摸过刀剑,但是听过别人的刀剑。刘伯说或许问题就出在这儿,听这些江湖事听多了,听出了这夜夜练剑的怪梦。王三说听得也不是很多啊!一个月下来,也就听个两三次,况且,那说书先生也并非次次都讲江湖人江湖事,什么边陲战事,深宫秘闻也讲得不少。这么算下来的话,一个月能听到一次跟刀光剑影有关的故事就不错了。刘伯说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东西,谁能说得清,别说你每个月都能听一次,哪怕这辈子就听过一次,都有可能变成梦境,你看我曾经有个朋友,也是个乞丐,他都死了二十多年了,我最近还是时不时能梦到他。
最终刘伯给王三的建议是,不要总是在意那个梦,试着放开它,把自己的精力和意志放到其他事情上,不说它,不聊它,不想它,不念它,说不定哪天,它就消失了。柳成材从医术角度评论刘伯的建议,说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病,除了五脏六腑皮毛四肢这些肉体之疾,还有一种源自人之情志的病,也就是俗称的心病。还说他记得有本书上大概是这么说的:情志之郁,由于隐性曲意不伸,盖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王三问这句话什么意思?柳成材说,就跟刘伯说的一个意思,别老是想着它,把自己的念想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既然刘伯和柳成材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看法,王三觉得不妨姑且一试,但他也并没有对这种转移念想的疗法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它毕竟依然是不用花钱便得来的东西。
当日,从下决心尝试这疗法那刻开始,一直到晚上睡觉,王三始终坚持着移情易性的原则,努力地将关于怪梦的一切暂时赶出自己的脑海。一旦有相关念想泛起波澜,便使劲逼迫自己去做一些诸如与柳成材聊天扯皮,动起四肢小跑快跳,扯着嗓门大喊大叫,甚至是鬼哭狼嚎般放声高歌的举动,以便把注意力快速转移出去。不到半天时间,他觉得自己很是繁忙,消耗极大,平日里一顿饭能顶半天多,可如此不停地换着花样转移注意力,貌似才过了一个多时辰,就有些饿了。而并不需要移情易性的柳成材,同样感觉消耗极大,因为有一个时不时就需要来点新花样,动不动就一惊一乍的同伴在身边,身累倒是其次,心累那是真的要命。
(本章完)
当然,除了探索挣钱的各种可能性,一些不需要钱的尝试也不能放弃。比如,向镇上资历最老的乞丐刘伯讨教关于这怪梦的种种。刘伯年逾六十,据说不到二十岁就开始了行乞生涯,走南闯北尝尽酸甜苦辣,一晃已当了四十多年的乞丐。若是寻常百姓,听闻谁谁要饭要了四十多年,怕是只会觉得此人一生潦倒不求上进,芸芸众生中如飞虫野草般不值一提。可在同是乞丐的王三眼中,一个无依无靠孑然一身之人,能在这冷暖交替福祸不定的人世间,躲得过天灾人祸,扛得住病痛饥寒,几十年如一日稳稳当当地靠行乞养活自己,这岂是寻常之人的寻常之事,哪怕你衣食无忧居有定所,在这混乱的世道里活到六十开外,已属不易,更何况是个乞丐?于是这个看起来干巴巴的老头子,在王三心目中,甚至已称得上是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奇人物。
刘伯听完王三对怪梦的描述,直言这梦也确实离奇,若说一个人重复做同一个梦,并不罕见,可所谓同一个梦,不但梦到的人相同,梦中人所做的事,每一次也都是在重复上一次。可像王三这样的梦,虽说梦中人都是那掌门,地方都是那河岸边,可每次梦中人所做之事,却并非一种重复,更像是一种衔接。今天的梦,连着昨天的梦,宛如一本书,不是重复来回看同一页,却是一页接着一页,一天接着一天。王三问刘伯你就没听谁说过类似的梦?刘伯说从未听过这样既重复又衔接的梦。王三问那我这到底怎么回事?刘伯说记得几年前有个人讲过,人之所以做梦,是因为他醒着的时候听过或者见过或者想过类似的事情,比如白天见过大麻绳,晚上可能梦到过蛇,白天听人讲过娶媳妇,晚上自己就可能在梦里洞房花烛。他问王三是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想学剑想成为一个剑客,所以才会有这么个被逼学剑的连环梦。王三把头都快摇掉了说,那是绝无可能的,我这辈子活到现在,想过很多事情,但就是没想过习武,甚至我都没有摸过真正的刀剑,又怎么会有那种当剑客的念头。刘伯问难道你跟刀剑就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联系?王三想了想说,要说联系,听人说书算吗?您应该也知道吧,镇上醉风楼旁边那个说书先生,经常爱讲一些江湖上的人和事,什么天下第一剑客洛红江,什么流云谷里的美人剑侠。我虽然没有摸过刀剑,但是听过别人的刀剑。刘伯说或许问题就出在这儿,听这些江湖事听多了,听出了这夜夜练剑的怪梦。王三说听得也不是很多啊!一个月下来,也就听个两三次,况且,那说书先生也并非次次都讲江湖人江湖事,什么边陲战事,深宫秘闻也讲得不少。这么算下来的话,一个月能听到一次跟刀光剑影有关的故事就不错了。刘伯说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东西,谁能说得清,别说你每个月都能听一次,哪怕这辈子就听过一次,都有可能变成梦境,你看我曾经有个朋友,也是个乞丐,他都死了二十多年了,我最近还是时不时能梦到他。
最终刘伯给王三的建议是,不要总是在意那个梦,试着放开它,把自己的精力和意志放到其他事情上,不说它,不聊它,不想它,不念它,说不定哪天,它就消失了。柳成材从医术角度评论刘伯的建议,说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病,除了五脏六腑皮毛四肢这些肉体之疾,还有一种源自人之情志的病,也就是俗称的心病。还说他记得有本书上大概是这么说的:情志之郁,由于隐性曲意不伸,盖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王三问这句话什么意思?柳成材说,就跟刘伯说的一个意思,别老是想着它,把自己的念想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既然刘伯和柳成材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看法,王三觉得不妨姑且一试,但他也并没有对这种转移念想的疗法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它毕竟依然是不用花钱便得来的东西。
当日,从下决心尝试这疗法那刻开始,一直到晚上睡觉,王三始终坚持着移情易性的原则,努力地将关于怪梦的一切暂时赶出自己的脑海。一旦有相关念想泛起波澜,便使劲逼迫自己去做一些诸如与柳成材聊天扯皮,动起四肢小跑快跳,扯着嗓门大喊大叫,甚至是鬼哭狼嚎般放声高歌的举动,以便把注意力快速转移出去。不到半天时间,他觉得自己很是繁忙,消耗极大,平日里一顿饭能顶半天多,可如此不停地换着花样转移注意力,貌似才过了一个多时辰,就有些饿了。而并不需要移情易性的柳成材,同样感觉消耗极大,因为有一个时不时就需要来点新花样,动不动就一惊一乍的同伴在身边,身累倒是其次,心累那是真的要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