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横行 第66章 北派功夫

小说:江湖横行 作者:渤海郡王 更新时间:2024-08-20 11:32:20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手机阅读

  第66章 北派功夫

  穆小恩们蹭着那个旅游团,七拐八拐地来到恭王府。品书网 到了这恭王府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豪宅,气派的花园,精巧的设计,越制的建筑,简单就是一个浓缩了的小故宫。

  这恭王府是由史上第一贪官和珅和大人所建,后期辗转到恭亲王手中,也就成了恭王府,

  一进门可以看到一块造型奇特的石头,大概是用来做影壁的,像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听旁边的一个旅游的导游介绍,这块石头不是恭王弄的,是这座府地的前主人和绅和大人弄的。据说这和大人一生抓钱抓权抓女人,可是娶了26个老婆,生了十几个女儿,也没生一个儿子。某次,和大人跟他的乾隆爷下江南,在太湖边发现了这块奇石,样子像女人抱着孩子,和绅以为这是观音送子,于是就花大价钱费了大气力给运到北京自己家中。有意思的是,第二年果然得了一个儿子。乾隆听说也很高兴,给孩子赐名丰绅殷德,后来还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十格格嫁给了他。和绅就和乾隆成了亲家。

  正因为有了这段姻缘,后来嘉庆皇帝杀和绅的时候也没进行满门抄斩或灭九族,只是赐死和绅一人,和绅的子孙也得以从此难中幸免。如此说来这块石头还多少有些神奇之处。

  导游还说,这块石头又叫“独乐峰”,穆小恩抬头仰视,看到在石头的最顶端可以看到“乐峰”二字,而“独”字却因为刻得太高,隐在了顶端。这三个字据说是恭王后来刻上去的,因与嫂子慈禧政争不息,被罢官时便在此“独乐”,故题字于此。

  看样子,这恭王也是个见好就收的明白人、聪明人,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愿得身闲便为僧的人生大道理。

  往里走是和珅的藏宝楼。这藏宝楼有160米左右长,上下两层,后面的窗子都做成了不同的样式,据说是因为和大人家里的宝贝太多了,为了管理方便把宝贝分门别类的放置,而不同的窗户就是不同的种类,如此说来和大人还是仓管学的鼻祖呢。可能和大人也不会想到,自己费心费力攒了一辈子,据说价值几亿两白银的宝贝都是给别人攒的,真是聪明一时,糊涂一世,这一点跟鳌拜鳌中堂比差远了,据说当年康熙爷一心想干掉鳌拜,可是抄家时竟然没抄到多少金银珠宝,无凭无据的所以才没要了老中堂的命。

  再往后走就是蝠池了,一个小小的水池子,池子形状像一只蝙蝠,池中养鱼,谐音“富裕”。这和大人真是掉到钱眼里了,见过贪得没见过这么贪得。

  不过还是乾隆爷聪明,穆小恩让你贪让你捞,你先替穆小恩拿着吧,等穆小恩儿子接了穆小恩的班,让他跟你秋后算账,到时候你们家的还不全部归了穆小恩们爱新觉罗家。

  这样一来,恶名全让和珅担了,宝贝乾隆爷们得了,看来这乾隆爷算盘打得真是高呀,不是一般的高。

  在蝠厅后面的绕山长廊上,一群游客正在听导游讲述恭王府最大的传奇——镇宅之宝福字碑。

  康熙十二年,孝庄太后,也就是康熙的祖母,在六十大寿前突然得了重病,太医束手无策。百般无奈之时,康熙听说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意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为自己“请福续寿”于是他决定为祖母请福。沐浴斋戒三日之后,大笔一挥写成了这个“福”字,并在上面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可巧了,这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病果然就好了。

  康熙皇帝一生罕有题字。就是在今天的北京城内,除公文外,经考证是康熙题字只有3处,除了福字碑上的那个“福”字外,还有高悬于故宫交泰殿的“无为”二字。据说是孝庄太后病好以后,非常喜欢这个“福”字,想等自己百年之年陪葬,可这康熙似乎又有点舍不得,于是把它做成大理石碑,埋在故宫的什么地方,权当是了了祖母的心愿。

  从恭王府出来,脚都走酸了。穆小恩们俩开着车直奔护国寺了。

  或许是受了蔡澜先生的影响,每到一地,穆小恩最愿意去找那些当地最正宗,最地道的特色美食。如果哪天真的外太空陨石要撞地球,地球只剩下一周的时间,穆小恩想穆小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花尽所有的钱,吃遍天下美味小吃,那样的话,就算陨石撞了地球,也算没白活。总之一句话,世界上任何事也阻止不了穆小恩吃好喝好。

  到北京来,不到护国寺小吃街来一趟实在是说不过去。

  经过改建后的护国寺商业街以棉花胡同为界,西侧以护国寺小吃等传统老字号小吃为主,东侧以梅兰芳等名人故居、四合院、私家菜为主。这也是继大栅栏、琉璃厂后又一条经改造重张的北京特色街。在从远处看,改造还不错,古色古香,有老北京的一些韵味,不似一些地方,本来好好的老地方,一改建全变成现代商业街了。

  护国寺小吃的小吃太多了,有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象鼻子糕、馓子麻花、麻团、焦圈、面茶、杂碎汤、豆汁等八十余种,聚集了京味小吃之精华,简直是数也数不过来,而且好像还有老小吃和新小吃之分,不晓得怎么分的。

  还没到护国寺小吃街,就迎面见驴肉火烧店,穆小恩跟陈姐说:“穆小恩早上没吃饭,要不咱先进去尝尝这驴肉为烧吧?”陈姐大概也是早上没吃饭,点头同意,穆小恩们两个就进去了。

  店面不大,就是简单的街头小吃店的布局摆设。看店内的墙上介绍说,此店有普通火烧、精肉火烧、钱肉火烧3种选择。

  说到这“钱肉火烧”,以前穆小恩在某家火烧店经历到过一件趣事。那次,穆小恩们两男一女一行三人去一家店吃火烧。那女生的一直就是只好奇的小猫咪,看到菜谱上有一道菜叫“红烧钱肉”的菜名就好奇地问老板什么是“钱肉”。那老板是个男人,50岁上下,大概是个实诚人,听了女生这问话,讷讷不能言。

  穆小恩们两个男生脸都绿了,不断地咳嗓子,用脚在桌子底下踢那个女生,她还不解得问穆小恩们怎么了。

  这事儿,穆小恩们两个男生后来常当成黄段子在酒桌上使,每次都会笑翻一桌子的人。

  等了好一会儿,穆小恩们点的两个精肉火烧才给小伙计端上来。所谓火烧就是夹肉馅饼,孪生兄弟大概就是穆小恩们常见的山西肉夹馍,火烧特别酥脆,不温不火,不油不腻,中间夹的驴肉嫩得入口即化,虽说没有扑鼻的浓烈香气,但吃在嘴里是满口的余香,和火烧酥脆的口感混合下肚,感觉超赞!

  吃完了火烧,小伙计双给穆小恩们俩个一人来了碗清汤,估计就是煮驴肉的汤,很鲜很好喝!没有喝了以后会头疼的那股呛人的味精味。

  离开那家火烧店,进入护国寺小吃店,穆小恩不觉有些后悔,因为刚才的火烧太好吃了,吃了一个没够,穆小恩又叫了一个。

  等到了小吃街,穆小恩才想一个词——眼不饱肚子饱,穆小恩当时就是这种状态。记得有一次去香港的某美食节也发生过这种事情,穆小恩们几个没什么经验,刚进去见什么吃什么,都是大快朵颐猛吃一通,还没走完三分之一,肚子就因为超负荷工作而闹罢工了。

  穆小恩们俩个在小吃街外边转了几圈,肚子里大概稍稍有了点空间,才走了进去。虽说还没到真正的饭口,这里边已经是顾客盈门了,大家都在满脸喜色得吃着。

  陈姐说:“要不,穆小恩们先来碗豆汁吧?”

  虽说穆小恩以前就听说过“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的说法,又听说该汁儿的诸多恶名,不过穆小恩一直没有机会尝过这个东西,今天既然还不太饿,也冒死吃河豚——尝尝再说。

  据说,这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比较特别,但它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老北京人都知道喝豆汁儿的讲究,得配上焦圈儿、咸菜丝儿。至于为什么,据说是为了压住豆汁儿那般子酸酸的有如泔水的味道(用“泔水”这个词北京人勿骂勿拍砖,外地人对豆汁儿大多有此印象)。

  外地人实在不理解北京人为什么要喝这种臭哄哄的“泔水”,就象北京人不理解日本人为什么要吃纳豆,南洋人吃榴莲,还有洋人喜欢吃的那种臭哄哄的芝士。其实这不过是习惯问题,臭的东西吃习惯了也会变很香。

  陈姐说,只有北京二环以内的老北京才吃的惯的这种豆汁儿,二环以外,那些92年以后北京扩建涌进来的新北京人,没几个人吃得惯这东西,老北京人也不把那些吃不了豆汁儿当北京人。

  喝完了豆汁儿,为了消食儿,穆小恩和陈姐在外边的小街上慢慢地四下逛。

  她问了穆小恩的现状,听说穆小恩现在辞了职没什么正经事,问穆小恩有没有写作计划,穆小恩说打算写部推理,她说现在不好出,还是写社科文,可以给穆小恩些策划案让穆小恩选择。

  本书来自 品&书#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江湖横行,江湖横行最新章节,江湖横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