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过后。
少年阿归读书用功,聪慧活泼,深得私塾先生喜欢。
至于安娘嘛,如她早些年所说,一直在独属于他俩的小瓦房操持家事。平日里靠养蚕织布,补贴家用,供阿归读书。
累肯定是很累的,但不妨碍她总想着,等到阿归学业有成,考取功名,到那时候,她可就要享福了。
某一日,学下得早。
阿归匆匆将课本收入包袱,大大咧咧地跨在身上,正打算冲出讲堂。
不过,正当他就要迈开步子的前一刻,他忽然回头,将目光落在了讲台上的一位白发长者身上。
“先生明天见!”
只此一句,很大声,很随意。因为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阿归并没有在此事上耽搁太久。
同样在收拾课本的私塾先生听见声音,缓缓抬起头,看见此时的阿归已经冲出了讲堂,也嘴角微微扬起,面上笑意。
至于早已冲出讲堂的阿归嘛,自然是没能见着这一幕,此时的他,心里只想着往家里赶——今天能早一点见着安娘。
大概跑了半炷香的时间,和安娘一起生活的那间小瓦房终于是入了阿归的眼帘。
当然,还有院里刚刚从田间地头采桑归来的安娘。
此时的安娘,正取出新鲜的桑叶喂蚕呢。
“安娘,安娘!”
阿归见着正在院里忙活的安娘,老远便开始招手,唤她,并且眉开眼笑,止不住的喜欢。
听见声音,安娘暂时停下手里的活儿,回头向院子外面望去,正是一个衣着简朴,当代读书人打扮的家伙在唤她。
此人正是阿归。
安娘见他一步步朝自己这边跑来,于是也就任由自己的心思落在阿归身上,干脆静静地看着他,眼里有光,却是算不得含情脉脉。毕竟,两人这般年纪,被冠以情爱,实在是有些对天真烂漫的诽谤。
“安娘,忙着呢?”
阿归跑过来,气喘吁吁。
“可不是?”
安娘收回方才那般姿态,转而表现出来的则是平常她与阿归相处的这么一个状态,态度。
“怎么,这么早便下学了,这回又是你们先生急着回家哄孙子去了不是?”
阿归回家,一边听安娘说话,一边走到街沿,顺势取下身上的包袱,放在旁边的木凳子上。
“不是,不是,是今天先生讲的东西不多,讲完过后,先生叫我们自己多作思考。还说什么,这首诗写得很有深意,值得花费些时间。”
阿归连连摆手,赶忙解释。
“哦?什么诗这么有意思?快,背给我听听!”
听到这里,安娘愈发来了兴趣,干脆完全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而观阿归嘛,则是低下了头,直直站在安娘面前,右手只顾挠自己的后脑瓜,活像一个犯错的小孩子。
“好哇,阿归,快一整天时间了吧,连一首诗都背不下来!我看你以后还怎么敢在我面前吹牛,说要带我去过天底下最好的日子!”
安娘乐呵呵道,当真是没有半分埋怨的意思。
见安娘这么说,阿归眼珠子往上一挪,想了想,好像,照这么说来,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嗯,嗯……”
阿归本想辩解,不过憋在嘴里的话半天说不出来,以至于最后一张小脸憋得通红,活像夏天给安娘烧火炒菜,刚从灶房出来那般模样。
“瞧你那熊样儿,哈哈哈哈……”
安娘放声大笑,丝毫没有给阿归留半分面子的意思。
阿归见状,起初也只是应付着笑了笑,不过见安娘依旧那么开心,好久没这么开心了,也同安娘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直到安娘逐渐收敛了笑意,两人才恢复方才舒适的会话情景。
“阿归,现在可以说了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嗯……反正,不论如何,我是不会生气、介意的。我只是想听听,你要是实在不愿意就算了,只是,可再别把自己的脸憋得通红了。”
安娘这话,一传入阿归耳朵里,阿归倍感温暖,仿佛,此时的阿归心底,有无数缕阳光射入,有一整个春天正在绽放。
“其实,其实也没什么。”
“只是,只是我不喜欢这首诗的意思,还有先生讲的背景故事。”
阿归依旧是有一点吞吞吐吐的。
“是什么?”
安娘忽然问。
“哦,是《锦瑟》。”
“李义山先生的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直到一诗诵完,阿归没一丝停顿,好像这首诗早已被他背得滚瓜烂熟。最为难得的是,他甚至朗诵得饱含感情。
“这不是都记下了吗?”
“怎么,就因为这诗的意思、背后的故事,就不打算讲给我听?”
“我偏想听!阿归,快讲给我听,先生所讲的一字一句都不许落下,也不许瞎编,你撒谎是会脸红的,不许糊弄我!”
见状,阿归再不好意思不说。
……
“照你这么一说,确是有些伤感。李义山先生也是个可怜人。”
安娘感叹。
“可是先生还说,世人都说他风流。”
阿归补充道。
“你看见了?”
“倒是没有。”
“那不就对了。”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
“为何?”
“这首诗,先生讲得太让人伤心了,而我,还有些弄不明白。”
“既然如此,阿归不喜欢,那我也不喜欢好了。”
“安娘……”
砰!
“不喜欢也得记牢,不许忘了!”
另外一个时空。
五十多年后的某一日。
一位满头鹤发,精神抖擞的老者坐于某案台前,笔耕不辍。
到最后,他停笔了。
唯见他闭目。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
“人已将老!”
“锦瑟无端五十弦……只是当时已惘然。”
“安娘,阿归还是不太喜欢这首诗啊。”
“终是来了!”
少年阿归读书用功,聪慧活泼,深得私塾先生喜欢。
至于安娘嘛,如她早些年所说,一直在独属于他俩的小瓦房操持家事。平日里靠养蚕织布,补贴家用,供阿归读书。
累肯定是很累的,但不妨碍她总想着,等到阿归学业有成,考取功名,到那时候,她可就要享福了。
某一日,学下得早。
阿归匆匆将课本收入包袱,大大咧咧地跨在身上,正打算冲出讲堂。
不过,正当他就要迈开步子的前一刻,他忽然回头,将目光落在了讲台上的一位白发长者身上。
“先生明天见!”
只此一句,很大声,很随意。因为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阿归并没有在此事上耽搁太久。
同样在收拾课本的私塾先生听见声音,缓缓抬起头,看见此时的阿归已经冲出了讲堂,也嘴角微微扬起,面上笑意。
至于早已冲出讲堂的阿归嘛,自然是没能见着这一幕,此时的他,心里只想着往家里赶——今天能早一点见着安娘。
大概跑了半炷香的时间,和安娘一起生活的那间小瓦房终于是入了阿归的眼帘。
当然,还有院里刚刚从田间地头采桑归来的安娘。
此时的安娘,正取出新鲜的桑叶喂蚕呢。
“安娘,安娘!”
阿归见着正在院里忙活的安娘,老远便开始招手,唤她,并且眉开眼笑,止不住的喜欢。
听见声音,安娘暂时停下手里的活儿,回头向院子外面望去,正是一个衣着简朴,当代读书人打扮的家伙在唤她。
此人正是阿归。
安娘见他一步步朝自己这边跑来,于是也就任由自己的心思落在阿归身上,干脆静静地看着他,眼里有光,却是算不得含情脉脉。毕竟,两人这般年纪,被冠以情爱,实在是有些对天真烂漫的诽谤。
“安娘,忙着呢?”
阿归跑过来,气喘吁吁。
“可不是?”
安娘收回方才那般姿态,转而表现出来的则是平常她与阿归相处的这么一个状态,态度。
“怎么,这么早便下学了,这回又是你们先生急着回家哄孙子去了不是?”
阿归回家,一边听安娘说话,一边走到街沿,顺势取下身上的包袱,放在旁边的木凳子上。
“不是,不是,是今天先生讲的东西不多,讲完过后,先生叫我们自己多作思考。还说什么,这首诗写得很有深意,值得花费些时间。”
阿归连连摆手,赶忙解释。
“哦?什么诗这么有意思?快,背给我听听!”
听到这里,安娘愈发来了兴趣,干脆完全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而观阿归嘛,则是低下了头,直直站在安娘面前,右手只顾挠自己的后脑瓜,活像一个犯错的小孩子。
“好哇,阿归,快一整天时间了吧,连一首诗都背不下来!我看你以后还怎么敢在我面前吹牛,说要带我去过天底下最好的日子!”
安娘乐呵呵道,当真是没有半分埋怨的意思。
见安娘这么说,阿归眼珠子往上一挪,想了想,好像,照这么说来,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嗯,嗯……”
阿归本想辩解,不过憋在嘴里的话半天说不出来,以至于最后一张小脸憋得通红,活像夏天给安娘烧火炒菜,刚从灶房出来那般模样。
“瞧你那熊样儿,哈哈哈哈……”
安娘放声大笑,丝毫没有给阿归留半分面子的意思。
阿归见状,起初也只是应付着笑了笑,不过见安娘依旧那么开心,好久没这么开心了,也同安娘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直到安娘逐渐收敛了笑意,两人才恢复方才舒适的会话情景。
“阿归,现在可以说了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嗯……反正,不论如何,我是不会生气、介意的。我只是想听听,你要是实在不愿意就算了,只是,可再别把自己的脸憋得通红了。”
安娘这话,一传入阿归耳朵里,阿归倍感温暖,仿佛,此时的阿归心底,有无数缕阳光射入,有一整个春天正在绽放。
“其实,其实也没什么。”
“只是,只是我不喜欢这首诗的意思,还有先生讲的背景故事。”
阿归依旧是有一点吞吞吐吐的。
“是什么?”
安娘忽然问。
“哦,是《锦瑟》。”
“李义山先生的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直到一诗诵完,阿归没一丝停顿,好像这首诗早已被他背得滚瓜烂熟。最为难得的是,他甚至朗诵得饱含感情。
“这不是都记下了吗?”
“怎么,就因为这诗的意思、背后的故事,就不打算讲给我听?”
“我偏想听!阿归,快讲给我听,先生所讲的一字一句都不许落下,也不许瞎编,你撒谎是会脸红的,不许糊弄我!”
见状,阿归再不好意思不说。
……
“照你这么一说,确是有些伤感。李义山先生也是个可怜人。”
安娘感叹。
“可是先生还说,世人都说他风流。”
阿归补充道。
“你看见了?”
“倒是没有。”
“那不就对了。”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
“为何?”
“这首诗,先生讲得太让人伤心了,而我,还有些弄不明白。”
“既然如此,阿归不喜欢,那我也不喜欢好了。”
“安娘……”
砰!
“不喜欢也得记牢,不许忘了!”
另外一个时空。
五十多年后的某一日。
一位满头鹤发,精神抖擞的老者坐于某案台前,笔耕不辍。
到最后,他停笔了。
唯见他闭目。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
“人已将老!”
“锦瑟无端五十弦……只是当时已惘然。”
“安娘,阿归还是不太喜欢这首诗啊。”
“终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