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阮叶蓁深受皇宠,自小便有自由出入皇宫的令牌,故而马车行驶到宫门口之后,阮叶蓁与谢瑾澜下了马车直接就入了皇宫。
至于墨砚与如诗,则被吩咐在宫外等候。
阮叶蓁与谢瑾澜二人面色肃然地直奔御书房。
当今皇上勤政爱民,除了用膳与就寝的时候,其余时间大多都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或是召集一些大臣商讨一些政策。
二人到达御书房门口之时,守门的侍卫与小太监皆是惊讶的看着他们。
那小太监很快就收起了眼中的惊讶,笑着迎了上来:“奴才见过谢大人,见过嘉禾郡主。”
二人微一颔首,阮叶蓁问道:“皇帝舅舅可在御书房?”
听出了阮叶蓁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急迫,小太监道:“在的,小的这就进去通报。”
小太监轻手轻脚地把房门开了一条缝隙,尽量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地来到了在一旁伺候着的高公公身侧,以手挡嘴在高公公耳边低语了几句。而后他退后几步,低眉顺眼地站着。
高公公放轻脚步来到庆和帝身侧,低声问询:“圣上,谢大人与嘉禾郡主求见。”
庆和帝顿时放下手中的奏折,微一挑眉:“哦?他们二人一同求见?真是难得,宣他们进来吧。”
高公公低声应下,而后与方才进来的小太监一同出了门。
须臾,阮叶蓁与谢瑾澜二人就被高公公领进了御书房。
待二人问安之后,庆和帝让他们起了身,而后笑问:“你们二人一同来求见朕,该不会是想向朕辞行的吧。谢爱卿,朕记得批了你两个月的假期吧?”
谢瑾澜拱手道:“回圣上,微臣二人并非为辞行而来,而是有要事禀告,此事事关重大,微臣二人得知后不敢耽搁,立马进宫来面圣。”
庆和帝闻言,顿时正襟危坐了起来:“何事?”
谢瑾澜轻瞥了一旁的高公公一眼。
庆和帝道:“高问伺候朕多年,朕信得过他。”
谢瑾澜朝高公公歉意地拱了拱手,高公公笑着回礼,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谢瑾澜这才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从冯安歌一案,到应氏一案,还有项鑫元暗中偷换书房线香,以及线香中含有的毒物在那两个案件中所起的作用。
这一回,谢瑾澜并未隐瞒无名的存在,现在已经不是他与项鑫元的私人恩怨了,而是关系到整个大邺!
末了,谢瑾澜双膝跪地,言辞恳切道:“微臣所言句句属实!请圣上明察!”
阮叶蓁也跪在了他的身侧:“皇帝舅舅,谢瑾澜所言千真万确,若是皇帝舅舅不信,尽可让锦衣卫去求证。”
庆和帝重重地一拍桌案,眼中怒气升腾:“若此事属实,项府当满门抄斩!”
让二人起身后,庆和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虽说两起案件的死者,皆是普通的老百姓。但这案件的背后,牵扯甚广。
冯安歌一案中,若是真凶白思元并未落入法网,那么他与死者之间的误会或许永远都不会被解开。他将永远带着仇恨活着。
他医术精湛,又擅缩骨功与口技,倘若被项鑫元收为己用......
而应氏一案中,冯妈妈虽只是青楼的老鸨,但她与当地县令私底下有着不可告人的勾当。而那县令的妹妹,正是前些日子被废的蒋昭仪。
而项鑫元的亲姐姐项歆芸,乃是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贵妃的芸妃。而她,前年刚生下一个小皇子。
倘若项鑫元当真与这两起案件有关,无论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但若是放任下去,长此以往,整个大邺将会落在他的掌控之中,届时,大邺危矣!
虽说会让锦衣卫尽快去核实事情的真实性,但庆和帝已经基本相信了谢瑾澜的说辞。
冯安歌一案事情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多年之前白思元外出求学之时,而那时的项鑫元,不过十二三岁罢了。若当年的事情也与他有关,那这人心思简直深到可怕。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留的!
就算多年前一事只是巧合,但从这两起案件中可以看出,项鑫元是个心思十分缜密之人。如此,就算锦衣卫彻查之后知晓与他有关,却也很难查出能将他定罪的证据。
故此,庆和帝打算从他的父亲——礼部尚书项延晓入手。
项延晓此人,能力一般,之所以能走到如今这个位置。
一则是因为他这人十分有眼色,爱溜须拍马,这马屁总是能拍的人通体舒畅。
二则是他不止会说,也十分会做人。他不会攀附所有权贵,而是在选定目标后就努力攀着那一个。
之前攀附的太尉秦修倒台之后,他近日倒是夹紧了尾巴做人。
三则是他这人虽然会贪,但胆子并不大,故而不敢贪得无厌。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庆和帝十分明白。
朝中如项延晓这般的官员,也并非他一个。
偌大的一个王朝,不可能全都是清官,故而有些事情只要不触及到他的底线,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如他这般的官员,若他当真想要治罪,这罪证也是极其容易收集的。
庆和帝脸色神情变幻莫测,御书房内其他三人皆是静静地等着他开口。
一刻钟后,庆和帝收敛了神色,肃然地看向谢瑾澜:
“谢爱卿,蓁儿,此番回府,你们二人就当做什么也不曾发现,务必不能让项鑫元发现异样。”
二人本就是如此打算的,自是应下。
若让项鑫元看出他们已然知晓了他的秘密,或许他暗中会有所行动,届时事情就会麻烦很多。
......
谢瑾澜与阮叶蓁自知自己去了言府后又直奔皇宫的事情,定然是瞒不住项鑫元的。
故此二人回府后,故作无意地透露出他们早就想好了的,此番行径的理由。
项鑫元虽是有些不太相信,但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到他不但在谢府所行之事败露了,还因此暴露出了更多的秘密。
深夜,项鑫元再次偷溜进了东阳院的小书房。检查一番后,见抽屉的木盒里放着的依旧是被他所调换的线香,已经香炉里已经燃了一半的线香也是其中之一后,他这颗怀疑的心才真的安心了下来。
至于墨砚与如诗,则被吩咐在宫外等候。
阮叶蓁与谢瑾澜二人面色肃然地直奔御书房。
当今皇上勤政爱民,除了用膳与就寝的时候,其余时间大多都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或是召集一些大臣商讨一些政策。
二人到达御书房门口之时,守门的侍卫与小太监皆是惊讶的看着他们。
那小太监很快就收起了眼中的惊讶,笑着迎了上来:“奴才见过谢大人,见过嘉禾郡主。”
二人微一颔首,阮叶蓁问道:“皇帝舅舅可在御书房?”
听出了阮叶蓁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急迫,小太监道:“在的,小的这就进去通报。”
小太监轻手轻脚地把房门开了一条缝隙,尽量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地来到了在一旁伺候着的高公公身侧,以手挡嘴在高公公耳边低语了几句。而后他退后几步,低眉顺眼地站着。
高公公放轻脚步来到庆和帝身侧,低声问询:“圣上,谢大人与嘉禾郡主求见。”
庆和帝顿时放下手中的奏折,微一挑眉:“哦?他们二人一同求见?真是难得,宣他们进来吧。”
高公公低声应下,而后与方才进来的小太监一同出了门。
须臾,阮叶蓁与谢瑾澜二人就被高公公领进了御书房。
待二人问安之后,庆和帝让他们起了身,而后笑问:“你们二人一同来求见朕,该不会是想向朕辞行的吧。谢爱卿,朕记得批了你两个月的假期吧?”
谢瑾澜拱手道:“回圣上,微臣二人并非为辞行而来,而是有要事禀告,此事事关重大,微臣二人得知后不敢耽搁,立马进宫来面圣。”
庆和帝闻言,顿时正襟危坐了起来:“何事?”
谢瑾澜轻瞥了一旁的高公公一眼。
庆和帝道:“高问伺候朕多年,朕信得过他。”
谢瑾澜朝高公公歉意地拱了拱手,高公公笑着回礼,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谢瑾澜这才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从冯安歌一案,到应氏一案,还有项鑫元暗中偷换书房线香,以及线香中含有的毒物在那两个案件中所起的作用。
这一回,谢瑾澜并未隐瞒无名的存在,现在已经不是他与项鑫元的私人恩怨了,而是关系到整个大邺!
末了,谢瑾澜双膝跪地,言辞恳切道:“微臣所言句句属实!请圣上明察!”
阮叶蓁也跪在了他的身侧:“皇帝舅舅,谢瑾澜所言千真万确,若是皇帝舅舅不信,尽可让锦衣卫去求证。”
庆和帝重重地一拍桌案,眼中怒气升腾:“若此事属实,项府当满门抄斩!”
让二人起身后,庆和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虽说两起案件的死者,皆是普通的老百姓。但这案件的背后,牵扯甚广。
冯安歌一案中,若是真凶白思元并未落入法网,那么他与死者之间的误会或许永远都不会被解开。他将永远带着仇恨活着。
他医术精湛,又擅缩骨功与口技,倘若被项鑫元收为己用......
而应氏一案中,冯妈妈虽只是青楼的老鸨,但她与当地县令私底下有着不可告人的勾当。而那县令的妹妹,正是前些日子被废的蒋昭仪。
而项鑫元的亲姐姐项歆芸,乃是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贵妃的芸妃。而她,前年刚生下一个小皇子。
倘若项鑫元当真与这两起案件有关,无论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但若是放任下去,长此以往,整个大邺将会落在他的掌控之中,届时,大邺危矣!
虽说会让锦衣卫尽快去核实事情的真实性,但庆和帝已经基本相信了谢瑾澜的说辞。
冯安歌一案事情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多年之前白思元外出求学之时,而那时的项鑫元,不过十二三岁罢了。若当年的事情也与他有关,那这人心思简直深到可怕。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留的!
就算多年前一事只是巧合,但从这两起案件中可以看出,项鑫元是个心思十分缜密之人。如此,就算锦衣卫彻查之后知晓与他有关,却也很难查出能将他定罪的证据。
故此,庆和帝打算从他的父亲——礼部尚书项延晓入手。
项延晓此人,能力一般,之所以能走到如今这个位置。
一则是因为他这人十分有眼色,爱溜须拍马,这马屁总是能拍的人通体舒畅。
二则是他不止会说,也十分会做人。他不会攀附所有权贵,而是在选定目标后就努力攀着那一个。
之前攀附的太尉秦修倒台之后,他近日倒是夹紧了尾巴做人。
三则是他这人虽然会贪,但胆子并不大,故而不敢贪得无厌。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庆和帝十分明白。
朝中如项延晓这般的官员,也并非他一个。
偌大的一个王朝,不可能全都是清官,故而有些事情只要不触及到他的底线,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如他这般的官员,若他当真想要治罪,这罪证也是极其容易收集的。
庆和帝脸色神情变幻莫测,御书房内其他三人皆是静静地等着他开口。
一刻钟后,庆和帝收敛了神色,肃然地看向谢瑾澜:
“谢爱卿,蓁儿,此番回府,你们二人就当做什么也不曾发现,务必不能让项鑫元发现异样。”
二人本就是如此打算的,自是应下。
若让项鑫元看出他们已然知晓了他的秘密,或许他暗中会有所行动,届时事情就会麻烦很多。
......
谢瑾澜与阮叶蓁自知自己去了言府后又直奔皇宫的事情,定然是瞒不住项鑫元的。
故此二人回府后,故作无意地透露出他们早就想好了的,此番行径的理由。
项鑫元虽是有些不太相信,但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到他不但在谢府所行之事败露了,还因此暴露出了更多的秘密。
深夜,项鑫元再次偷溜进了东阳院的小书房。检查一番后,见抽屉的木盒里放着的依旧是被他所调换的线香,已经香炉里已经燃了一半的线香也是其中之一后,他这颗怀疑的心才真的安心了下来。